楊澄浦《太極拳術十要》,要什麼?無非就是一個松字!

2020-12-19 太極雲海

《太極拳術十要》,是楊氏太極拳宗師楊澄浦先生對太極拳的巨獻。雖出於楊氏太極,因太極拳「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所以它也是對整個太極拳界的貢獻。

楊澄浦先生

之前說過,初學者練功要分清哪些是過程?哪些是經過一定過程而取得的結果。而楊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敘述的東西,對於初學者基本上都是結果。而一旦這個結果上身,就又成了練拳者一生必遵循的過程。初學者練拳不易按照楊先生的十要來要求自己的拳架,只要拳架工整就好。應該多練功,因為十要裡的東西都是出自於功法的。

頭容正直 神貫於頂

虛靈頂勁,楊先生「十要」中的首要。現在多做「虛領頂勁」。「靈」與「領」,哪個才是楊先生的本意?從楊先生「神貫於頂也」的文字介紹可以判斷:現代漢語用「領」字還是恰當的。

有道是拳在拳外,功在拳中,虛領頂勁也不例外。要體會到虛領頂勁的感覺,還是要在功中求。此功就是站樁。渾圓樁練到一定的火候,在百會與會陰之間產生對拉拔長的感覺,虛領頂勁就快要形成了。下顎微收,尾屢松垂,脊柱被整個拉起來。這種對拉拔長的勁很大,像是用力拉扯一塊鬆緊布的感覺,力量很大。這就是太極拳身背三張(五張)弓的一張,有了這張弓太極拳最基本的勁——豎勁就初具雛形了。

陳小旺這一下不是低頭貓腰 是領勁

第二要是含胸拔背,從字面上就很容易看出這是一對陰陽組合。拔背是陽是開,含胸是陰是合。肩鬆開之後面臨的就是拔背了,就是把兩塊肩胛骨往外對拉。含胸就是胸部中縫的肋骨要有向裡含的動作。站樁時通過氣沉丹田的訓練做到空胸實腹,肋骨內陷,自然而然就含胸了。拔背要在站樁中伸展雙臂,時間久了後背自然拔開。剛開始會覺得自己穿的襯衣瘦了,後背緊緊的。慢慢的覺得肩胛骨向外、向下開出。雙臂就有連成一體的感覺。這是太極拳身背三張弓的一張。

洪老圓襠落胯真功夫

第三要是松腰。這裡要搞清楚,老前輩們說的腰就是現在我們說的腰胯。楊先生說「能松腰然後兩足有力,下盤穩固」,實際上是說松胯之後兩腳與地面的壓力明顯增加的現象,並不是兩腳有力了。渾身的勁力往地下打,人體下盤自然穩固。這種現象用現代物理學是無法解釋的,人體的重量沒有增加的前提下,腳底的負重感明顯的增大了。這就是鬆開筋骨產生的奇妙效果。

鬆開髖關節的大筋 形成對拉拔長

鬆開了胯骨,人身體的第三張大弓就形成了,就是由雙腿組成的。太極拳有說身背五張弓之說,我覺得不恰當。雙臂和雙腿各組成一張大弓,不是比單臂單腿分別是一張弓更加整嗎?再加上脊柱的一張弓,身背三張弓,齊了。

身背三張弓,練到這時候你已經可以窺見太極拳的神秘世界了。由於篇幅的關係,餘下的數要請看下文。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練習太極拳要講究拳理,拳理是什麼?它的理論基礎又是什麼?
    太極拳素有「練理不練力,練力非太極」的說法。練理,指的就是要本著太極拳拳理來訓練;練力,指的就是練體力。一直就說太極拳不練力氣,它練的是松,肌肉的力量被排除掉了。那麼太極拳又有哪些拳理呢?王宗嶽的《太極拳論》裡的每一句話,幾乎都可以作為我們訓練的指導性理論來看;楊澄浦先生的《太極拳術十要》也是重要的太極拳理論;老一輩的拳師們留下的拳譜、拳書都蘊含著豐富的太極拳理論,對於這些我們也要有選擇性的汲取,不可一概吸收。
  • 一個練出凌空勁的太極大師說:你摸摸,我下邊都是松的……
    1有人說太極拳講究一個松,一輩子都講一個松,什麼時候真鬆了,什麼時候就厲害了。多年前的一個黃昏,北京某公園,小夥伴們在等人。路過了一位道貌岸然(此處為褒義)的老先生,腳踏天罡轉了個十步八步,十分灑脫。大個子又講:「傻必趙也行,都有東西,但是東西不正宗,就是打手。」我憋不住笑,他們在喊人「傻必」的時候,竟然還能如此正經。我也逗著笑說:「大哥,那位趙師傅都到了耄耋之年,按著太極拳的說法,是不是一個人可以打十個八個小青年?」「跟這吹牛逼呢!他跟你說的?」
  • 她說身體好主要是心態要好五加皮每餐二兩天天要吃的
    5月2日21:44任女士來電:我有個老師,是太極名家楊澄浦的第四代傳人。她最厲害的是太極推手,有四兩撥千斤的功力。以前她在六公園教太極拳,很有名氣的。明天是她90大壽,我們一群弟子想給她慶賀一下,借你們快報衷心祝福她老人家身體健康。
  • 戚繼光秘籍:犯了招架,就有十下!專家說太極拳源自戚繼光的功法
    《紀效新書》中有五篇專門講述習武之道,第十篇《長兵短用說》,講的槍法之道;第十一篇《藤牌、狼筅總說》,講得自然是藤牌、狼筅的用法;第十二篇《短兵長用說》,借用了俞大猷所著《劍經》中所寫的棍法,還有相關的圖解;第十三篇,講得是俞大猷所論的練弓之法,射箭之術;第十四篇,就是《拳經捷要》,主講拳法。《拳經捷要》通篇不長,只有短短的五百多字,但所蘊含的拳術理念卻十分豐富。
  • 練太極功夫要重視什麼,才能有好的養生效果,我們初步探討一下
    太極功夫入門,一個基本的動作,堅持做好不容易》中,我們聊了太極功夫中松腰這一重要要領。為什麼我們文章中經常說太極功夫而不說太極拳呢?因為很多人練的不是真正的太極拳,他們只練其形,沒有內功,從而也就不是真正的太極拳了。那為什麼松腰是很重要的要領呢?這是因為松腰中有一個要點是松命門穴,這樣人的元炁就可以從這裡進入經絡。
  • 太極拳人物
    一生著述甚多,是繼陳王廷之後的又一個文武兼備的武學大家。他在繼承發展太極拳術的同時,還根據自己的實踐所得,發展了陳氏太極拳理論,其流傳下來的有《太極拳十大要論》、《太極拳用武要言》、《太極拳戰鬥篇》等。這些結合實踐的理論著作,進一步豐富了太極拳理論,將太極拳從實踐到理論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 金臺區:張三丰太極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太極源景區金臺書院召開
    近日,來自西安、蘭州、黑龍江、寶雞等地部分高校教授和社會組織學者60餘人相聚寶雞市金臺區,應邀出席寶雞三豐太極武術研究院與寶雞市金臺觀太極源景區管委會等聯合召開的「張三丰太極文化學術研討會」。他對當地的太極文化資源進行了系統梳理和總結,在傳承前人的基礎上,立足當時社會所需,不斷地進行鑽研和創新,經過日夜揣摩周易陰陽八卦太極圖,張三丰終有所悟,悟出了太極拳的真諦。他集眾武家之大成,以自悟的拳理結合道家衝虛圓通之道,創作了《太極拳歌》,創編了比較完整的套路——《太極十三式》,創立了內家拳術,把太極拳推向了更高的階段,成就了金臺觀「太極之源」的美名,形成張三丰太極文化。
  • 樂而忘憂,練太極功夫,圖的就是這四個字
    前一篇文章《為什麼松身法對恢復健康很重要,明白道理後,如何練習太極功夫》中我們講過了,「放鬆就是調理和恢復身體的。」因為緊張和壓力是導致我們身體出現問題的根源。緊張和壓力常常會使我們陷入焦慮和憂愁,那麼調整情緒能起到神奇的功效,能做到樂而忘憂即可。#冬季會養生健康不踩坑#我們應該聽說過,喜傷心,悲傷肺,怒傷肝,憂思傷脾等。
  • 學拳必看太極三功:腰功、胯功和腿功
    當然,強調了腰的主宰作用,也不是說手就是完全被動的,練拳時,要「腰帶手領」,就是說,手的引領作用和腰的主宰作用要相輔相成。二、太極胯功「胯」是人體下肢三大關節之一,是下肢三節之根,胯關節是腰與腿連接的重要樞紐。胯的技擊作用很大。甚至腰與腿靈活性的關鍵也在於練好胯關節。
  • 「三圓六部九字歸一法」,道家的上乘武功,修煉者要面朝東方!
    中國拳術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們來說一個大家都不怎麼熟悉的武功——純陽拳。何為純陽拳。通俗易懂地講就是它整體要符合自然進化的道理,用自然之道,運自然之象,動自然之勢,還自然之童體,這叫純陽。純陽拳的特點是「三圓六部九字歸一法」。三圓六部用於外,九字歸一法用於內。這是該拳法的核心論點。如果你不能掌握該拳的核心理論,那就不能真正意義的領悟該拳。想要練好純陽拳,不單單指的是招式動作的修煉,更多的它還非常看重於品相風格。所以我們習武之人不僅僅是因為強身健體才學功夫的,有的時候是因為它能達到修心養性的目的。
  • 大張侃太極:明白太極三個字,遇見更好的自己
    經歷了挫折、彷徨、枯燥、無方向之後,發現堅持練太極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練太極讓我得到了很多,也改變很多,不僅改變了我的身體素質,也讓我心態更加柔軟、平和,內心更加的強大。太極不過一個悟字,師父說的沒錯,一切感受,皆有所悟,得悟,悟後才能得。生活中所失去的,練太極會讓你得到和擁有,讓你更加的愉悅,堅持最終會給你所想要的一切,並會陪你一直走下去。
  • 練太極拳十年來所收集的太極拳秘籍230本,堪稱最全的太極拳秘籍
    因為大部分人對武術沒有一個基本的正確的認識,他們和盲目相信閆芳,雷雷的人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區別,兩幫人不過是硬幣的正反面。首先你要明白一個概念,武術是個大概念,它包括了養身,健身,格鬥和器械。如此龐大的一個系統,自然很難讓所有人全部學會,所以會有嫡傳和學生的區別。第二,武術包含擂臺格鬥,又不同於擂臺格鬥。
  • 太極發源地陳家溝被爆:學3個月開拳館,大師都自封,有錢功夫高
    太極拳創始人陳王廷《溫縣誌稿》記載:「陳王廷,字奏庭。縣東陳家溝之拳術,在明時已著名。至清初,王廷為縣學武生,於拳術更加研究,尤多所得。近今所謂太極拳,即由其發揚光大,歷代相傳,成為獨得之秘。鹹豐三年,殲滅破縣城敵之陳仲甡、陳季甡弟兄,即為其後人。」時有「大河南北言拳法者,必曰陳溝也」之說。
  • 明確自己練太極拳的目的,各取所需,各安其樂,何騙之有!
    太極拳是先輩們根據易經的陰陽學說、中醫的經絡學說、氣功的導引吐納術,結合明朝戚繼光的《拳經》創造性創編的一個風格特點非常獨特鮮明的一個拳種。至今,全球已有數億人練習太極拳,受到了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喜愛!許許多多的網友,練過太極拳,或者沒練過太極拳的(我相信大部分沒練過太極拳)都加入了討伐大軍,打倒假大師,甚至要打倒欺騙人的太極拳!假大師固然可惡,但是,筆者作為一名普普通通的太極拳愛好者,卻不禁心頭一驚:太極拳騙我了嗎?太極拳騙了我什麼?為什麼作為一名習練太極拳的當事人卻沒能感受到太極拳的欺騙?
  • ...杯」中國太極好少年大賽網絡展演 正在全民太極App火熱進行中
    第三屆「《武魂太極》杯」中國太極好少年大賽網絡展演 正在全民太極App火熱進行中
  • 練太極拳一個小竅門, 教你輕鬆掌握「松透」的境界!
    化拙勁就是指習練太極拳者,必須從「松」入手,用「松」來化掉本身的拙勁。只有在習練過程中不斷提高「松」的層次,拙勁才能被逐漸化掉,柔勁,剛勁才能逐漸而生。太極拳的「松」達到什麼狀態?是什麼標準?怎樣才能做到「松」?這是困擾習練者的關鍵問題。在這裡,小漾跟大家分享一篇對「松的體悟」很透徹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交流。
  • 太極拳實力所在,「按勁似鋼銼」,學會後實力倍增
    按,太極八法之一。若把按勁理解為,往下直按,是大錯特錯。按勁精髓在於,一個字,挫!此勁針對,肘窩,兩肋,腹部,心口,屬於重手法。按勁有二,第一,控制;第二,進攻,就是挫勁。挫勁不是常理下的下壓勁,它的效果,像一種叫銼的工具。按如鋼銼,形容力度極大,勁如鋼銼。銼即是挫,屬摩擦力範疇,掤勁是彈性張力,與按勁有所不同。強大的按勁,施加於人身,有一股突然被悶住的感覺,進而受創。
  • 太極十年不出門,八極兩年打死人
    因此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行拳必內存八意,外具八形,勁發八面。八意者:警、慌、狠、毒、猛、烈、神、急;八形者:龍、虎、熊、猴、燕、犬、鷹、鶉;八面者,八方也。內存八意方可先機制勝,外具八形始堪進退。應敵身體中正,勁發八面,不偏一隅,方能穩重厚實而博人。
  • 什麼是太極勁?馬虹先生用十六個字來概括
    《辭海》把「勁」解釋為「氣力」,還是一個力字;《辭源》把「勁」字也解釋為「堅強的力」, 還是一個力字。大家的用意只不過是為了說明太極拳強調用「巧勁」,而反對用「拙力」而已。所以,我認為談到太極拳的勁力時,沒必要如此忌諱這個「力」字。另外,「用意不用力」這句話也很不準確,因為意念也是一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