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在東營啟動

2020-12-19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近日,「十二五」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啟動會在東營召開, 會議對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施進行了系統部署,標誌著該工程進入實質性的推進階段。

    該示範工程將在河北、山東、遼寧、天津等地建立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示範工程的重點任務是加強環渤海中低產區糧食增產增效關鍵技術,開展中低產區糧食增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強化中低產區糧食增產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強化糧食科技平臺基地建設和人才培養,推進糧食增產多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實施周期為5年,目標是實現到2017年增糧60億斤、到2020年增糧100億斤。通過工程實施,加快帶動區域中低產區糧食增產,有效緩解農業水土資源約束,推動區域規模化糧食增產和現代農業發展。

    此前,在科技部的立項支持下,通過一年來在濱州無棣縣的試驗,已建立起7000畝示範樣板,營造出「渤海糧倉」的縮影。根據規劃,山東將在東營、濱州、德州建立10個5000畝以上的糧食增產核心示範區,3個5000畝以上的鹽鹼荒地種植棉花核心示範區,5至10個鹽鹼地水鹽動態觀測點(站)。通過「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要達到每畝糧食單產提高100至150公斤;集成不同程度鹽鹼地改良利用和糧、棉增產栽培技術體系5至7套,在山東環渤海地區30個縣(市、區)推廣應用1500萬畝糧田、棉田改糧田100萬畝、整治鹽鹼地20萬畝,糧食增產30億斤。

相關焦點

  •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山東項目區工作推進會在東營召開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山東項目區工作推進會在東營召開 2016-06-07 14:01:00    作者:趙金子   來源:東營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科技示範;糧倉;渤海;東營;工程建設 [提要]6月5日至6日,「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山東項目區現場觀摩與項目推進交流會在東營召開。
  • 東營市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取得新進展
    【每日科技網】   今年以來,東營市加大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推進力度,在四個方面取得新進展:  一是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依託山東省農科院,新建小麥、玉米、高粱、高效農業等4個博士科研工作站,在東營農高區掛牌成立「農科講堂」,東營市渤海糧倉創新平臺總數達到11個。
  •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是面向國家糧食安全重大需求,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針對環渤海低平原4000萬畝中低產田、1000萬畝鹽鹼荒地淡水資源匱乏、土壤貧瘠鹽鹼制約糧食生產問題實施的農業科技示範工程。
  • 東營市6個項目被列入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資金項目計劃
    東營網訊 9月22日,記者從市科技局農村科技科獲悉,近日,山東省科技廳發布《關於下達2017年山東省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資金項目計劃的通知》,我市6個項目被列入2017
  • 增產超3億公斤 滄州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全部過關
    渤海糧倉南皮科技工作站豐收滿倉。徐亮 攝長城網滄州1月31日訊(記者 龔磊 徐亮)日前,滄州市科技局邀請農業專家對滄州市承擔的2016年至2017年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進行驗收。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現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示範推廣面積484萬畝(複種),增產超3億公斤。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是科技部、中科院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等省(市)啟動的環渤海中低產田糧食增產增效科技工程,目標是到2017年實現增糧30億公斤,到2020年增糧50億公斤。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項目中期...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項目中期檢查會召開 2015-02-06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中期檢查會。
  • 東營市「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推出水稻育供秧新模式
    資料圖原標題:我市「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推出水稻育供秧新模式東營網訊 近日,我市「渤海糧倉」水稻示範區陸續開展了水稻育秧工作,其中,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發出全新的水稻疊盤暗出苗
  • 渤海糧倉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東營濱州兩市長談種糧倉
    1月18日,談起「實施『渤海糧倉』科技工程」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東營市市長申長友代表、濱州市市長崔洪剛代表,興奮之情都溢於言表。  環渤海區域擁有大量鹽鹼地,農業開發潛力巨大。「渤海糧倉」科技工程作為2013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由中科院、山東省、河北省、天津市、遼寧省等共同實施,目標是到2020年在環渤海區域實現糧食增產100億斤。我省承擔了環渤海山東增糧技術集成與示範工作,計劃在東營、濱州等市建立10個5000畝以上的糧食增產核心示範區,3個5000畝以上的鹽鹼荒地種植棉花核心示範區,5至10個鹽鹼地水鹽動態觀測點。
  •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工作推進及現場觀摩會在河北召開
    為進一步推動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施,展示渤海糧倉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科技部農村科技司、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於2015 年6月1-2日在河北省南皮縣組織召開渤海糧倉2015年度工作推進及現場觀摩會
  • 山東:「渤海糧倉」漸成糧袋子
    ◆今年是國家科技支撐「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項目實施第5年,也是收官之年。近日,記者走訪了工程涉及的東營、濱州、德州等地,探訪工程實施情況。 依託「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匯邦公司建設了千畝旱糧試驗基地,基地與人才相互吸引,7家高校院所的40多位研究人員在這裡開展鹽鹼地改良和增糧增效研究,為「渤海糧倉」旱糧核心區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張華斌說:「基地承擔了核心區布置的試驗任務,現有的玉米、小麥、高粱品種哪個比較耐鹽鹼,哪種肥料效果好,都要通過試驗看效果。」
  • 科技,東營鹽鹼地上創奇蹟
    直接參與這項科研實驗的中國科學院傳統與發育生物研究所東營分子設計育種研究中心主任王建林博士開心不已,他感嘆:「科技,正在這裡的鹽鹼地上創造奇蹟!」奇蹟的誕生,源於東營市近年來積極搭建平臺,創設環境,努力促使農業科技創新要素不斷在黃河三角洲這片土地上集聚。
  • 東營的鹽鹼地華麗變身大糧倉,德州、濱州也要治理
    現在,他一點也不發愁了:土地有了土地的樣子,還能結出碩果,賣個好價錢,這裡可成了大糧倉!他口中的「大糧倉」,就是2013年,中科院聯合科技部在山東推行的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由省科技廳制定總體規劃和要求,推進治理鹽鹼地和改造中低產田,東營、德州、濱州三個黃河沿岸城市位列其中。
  • 東營市以「天鵝」模式推進「渤海糧倉」建設
    近年來,我市轉變思想觀念,將鹽鹼地當作資源優勢,圍繞改鹽增糧、節本增效主題,大力實施「渤海糧倉」工程,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以「科學(Science)+共贏(Win-Win)+管理(Administration)+自然(Nature)+推廣(Spread)」五個創新要素為核心的「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建設模式,因其首字母組合「SWANS」的中文釋義是「天鵝」,該模式也可以被稱為東營「天鵝」模式。
  • 鹽鹼地上種糧食 「渤海糧倉」還需邁過幾道坎
    16個小麥品種在東營試驗  1月24日,在東營市現代畜牧業示範區墾東灌渠西灌渠東側的一片鹽鹼地中,示範區科技局局長張峰正在查看小麥長勢。在這片泛著白色鹽漬的土地上,一抹抹綠色的麥苗格外顯眼。  「這片地的含鹽量都在0.3%左右,以前別說是小麥,什麼糧食作物都不能種植。現在,我們已經成功種出了小麥。」
  • 【中國科學報】「渤海糧倉」的增糧奇蹟
    2013年,中科院、科技部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開始實施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該項目針對環渤海低平原4000萬畝中低產田和1000萬畝鹽鹼荒地,淡水資源匱乏、土壤瘠薄、鹽鹼制約糧食生產的問題,重點突破土、肥、水、種等關鍵技術,並在當地建立糧食增產示範區。目標是實現到2017年增糧60億斤、到2020年增糧100億斤的目標。
  • 運河之畔看南皮,「渤海糧倉」開鐮慶豐年!
    運河之畔看南皮,「渤海糧倉」開鐮慶豐年!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南皮縣潞灌鄉蘆莊子村「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
  • 山東濱州:十萬畝鹽鹼地 三年變豐產大糧倉
    濱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抓好「沃土工程」、「渤海糧倉」項目,開展高產創建,實現科技增糧。    2012年,濱州市積極開展高產創建,依靠科技進步實現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濱州市將積極開展「沃土工程」,抓好「渤海糧倉」項目,用科技手段改良土壤地力,持續推進糧食增產。
  • 渤海糧倉推廣試用「農田寶」APP
    本報訊(戴紹志、申萍)日前,南皮科技局聯合中科院農業資源研究中心召開南皮縣數字農業系統開發研討會,重點對渤海糧倉區域內的冬小麥和夏玉米精準種植技術手機APP客戶端――「農田寶」的開發和推廣進行研討。「農田寶」變身「農田管家」,不僅可以提高渤海糧倉工程的推廣效率,而且還可以提高農戶經濟效益,對經濟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今年9月,「農田寶」APP在國家知識版權局進行計算軟體著作權登記,這一系統旨在通過集成作物生產專家系統、資料庫和手機定位功能,形成手機APP客戶端主體。
  • 「渤海糧倉」今年增產15.2萬噸 增加經濟效益2.75億元
    原標題:「渤海糧倉」今年增產15.2萬噸  日前,從天津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獲悉:2016年度渤海糧倉天津項目成果豐碩。  據介紹,「渤海糧倉」項目是國家級農業科技項目,內容是通過實施一系列的高效現代農業種植新技術,改造鹽鹼地等低產田,進而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該項目主要以擴面積、增單產、水保障作為工程實施核心,以增糧作為實施重點,通過強化管理、協同創新,發展現代高效糧食產業。
  • 「旅遊下鄉工程」啟動 示範點名單出爐
    5月31日,由山東省委農工辦、山東省旅遊局、山東省郵政公司、濟南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山東省暨濟南市「旅遊下鄉工程」啟動儀式在歷城區仲宮鎮艾家生態文明村隆重舉行。山東省副省長賈萬志及相關省直部門領導出席了啟動儀式,並共同為首批「旅遊下鄉工程示範點」、「旅遊下鄉示範旅行社」和「郵遊鄉村服務站」授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