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工作推進及現場觀摩會在河北召開

2020-12-15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為進一步推動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施,展示渤海糧倉取得的階段性成果,科技部農村科技司、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於2015 年6月1-2日在河北省南皮縣組織召開渤海糧倉2015年度工作推進及現場觀摩會。來自科技部農村司、農村中心,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三省一市科技廳(委)和課題主持人、專家代表等參加了會議。科技部農村司馬連芳司長、蔣丹平副司長、農村中心趙紅光副主任、中科院科技促進發展局段子淵副局長出席了會議。

    與會代表現場觀摩了小偃60和小偃81品種展示、小麥千畝示範區、小麥-玉米高產節水節肥技術田間試驗、微灌毛管田間布局試驗、微灌水肥一體化技術、測墒灌溉技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試驗站等,聽取了有關專家的介紹。

    項目首席專家匯報了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總體實施進展和取得的重大成果。山東、河北、遼寧和天津三省一市項目區代表匯報了各區域實施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的進展情況。

    馬連芳司長在會上做了講話充分肯定了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取得的重大進展,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各示範區科技廳和科研人員要緊密配合,加強協同創新;二是要認真按照項目立項目標任務,積極推進工程實施;三是要認真梳理凝練工程實施過程中的重大成果,為「十三五」立項打下堅實基礎;四是要強化科研和成果推廣的結合力度,確保成果能夠及時支撐生產實踐。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圍繞「節水、增糧、增效」目標,在三省一市的31個縣市區建立核心區、示範區,輻射帶動面積達512餘萬畝,增糧16億斤,節支增收8.7億元。在耐鹽抗逆作物品種鑑選方面,建立了作物耐鹽鑑選體系,建立小偃系列耐鹽小麥創製篩選系統,培育耐鹽小麥1個,審定玉米品種2個,育成我國首個異交不親和糯玉米;在農田多水源綜合調控與高效利用技術方面,建立了微鹹水補灌、微灌節水、雨水集蓄利用以及配套的土壤秸稈還田有機培肥、冬小麥「調虧-控冠-促發育」節水穩產技術、夏玉米「調冠-增密-延生育期」技術體系;在濱海重鹽鹼地改良技術方面,建立了濱海重鹽鹼地水鹽監測預報網,建立了黃河三角洲「臺田+強灌+微生物有機肥+磷石膏」改土模式,耕層鹽分含量由0.7%降至0.17%;建立了雨水集蓄暗管排鹽技術模式,利用降水結合暗管排鹽,土壤耕層鹽分控制在0.2%以下。   

相關焦點

  •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山東項目區工作推進會在東營召開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山東項目區工作推進會在東營召開 2016-06-07 14:01:00    作者:趙金子   來源:東營網  我要評論 關鍵詞: 科技示範;糧倉;渤海;東營;工程建設 [提要]6月5日至6日,「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山東項目區現場觀摩與項目推進交流會在東營召開。
  •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在東營啟動
    近日,「十二五」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啟動會在東營召開, 會議對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施進行了系統部署,標誌著該工程進入實質性的推進階段。    該示範工程將在河北、山東、遼寧、天津等地建立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示範工程的重點任務是加強環渤海中低產區糧食增產增效關鍵技術,開展中低產區糧食增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強化中低產區糧食增產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強化糧食科技平臺基地建設和人才培養,推進糧食增產多元化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實施周期為5年,目標是實現到2017年增糧60億斤、到2020年增糧100億斤。
  •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
    「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是面向國家糧食安全重大需求,由科學技術部、中國科學院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針對環渤海低平原4000萬畝中低產田、1000萬畝鹽鹼荒地淡水資源匱乏、土壤貧瘠鹽鹼制約糧食生產問題實施的農業科技示範工程。
  •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項目中期...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項目中期檢查會召開 2015-02-06 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農業資源研究中心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中期檢查會。
  • 東營市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取得新進展
    【每日科技網】   今年以來,東營市加大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推進力度,在四個方面取得新進展:  一是平臺建設取得新進展。依託山東省農科院,新建小麥、玉米、高粱、高效農業等4個博士科研工作站,在東營農高區掛牌成立「農科講堂」,東營市渤海糧倉創新平臺總數達到11個。
  • 增產超3億公斤 滄州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全部過關
    渤海糧倉南皮科技工作站豐收滿倉。徐亮 攝長城網滄州1月31日訊(記者 龔磊 徐亮)日前,滄州市科技局邀請農業專家對滄州市承擔的2016年至2017年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進行驗收。專家組對項目承擔單位質疑答辯,面對面審核材料,核實任務目標完成情況,一致認為14個縣(市)均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全部通過驗收。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實現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示範推廣面積484萬畝(複種),增產超3億公斤。
  • 東營市6個項目被列入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資金項目計劃
    東營網訊 9月22日,記者從市科技局農村科技科獲悉,近日,山東省科技廳發布《關於下達2017年山東省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資金項目計劃的通知》,我市6個項目被列入2017
  • 東營市以「天鵝」模式推進「渤海糧倉」建設
    近年來,我市轉變思想觀念,將鹽鹼地當作資源優勢,圍繞改鹽增糧、節本增效主題,大力實施「渤海糧倉」工程,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以「科學(Science)+共贏(Win-Win)+管理(Administration)+自然(Nature)+推廣(Spread)」五個創新要素為核心的「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建設模式,因其首字母組合「SWANS」的中文釋義是「天鵝」,該模式也可以被稱為東營「天鵝」模式。
  • 東營市「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推出水稻育供秧新模式
    資料圖原標題:我市「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推出水稻育供秧新模式東營網訊 近日,我市「渤海糧倉」水稻示範區陸續開展了水稻育秧工作,其中,東營市一邦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發出全新的水稻疊盤暗出苗
  • 渤海糧倉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東營濱州兩市長談種糧倉
    1月18日,談起「實施『渤海糧倉』科技工程」寫進政府工作報告,東營市市長申長友代表、濱州市市長崔洪剛代表,興奮之情都溢於言表。  環渤海區域擁有大量鹽鹼地,農業開發潛力巨大。「渤海糧倉」科技工程作為2013年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由中科院、山東省、河北省、天津市、遼寧省等共同實施,目標是到2020年在環渤海區域實現糧食增產100億斤。我省承擔了環渤海山東增糧技術集成與示範工作,計劃在東營、濱州等市建立10個5000畝以上的糧食增產核心示範區,3個5000畝以上的鹽鹼荒地種植棉花核心示範區,5至10個鹽鹼地水鹽動態觀測點。
  • 中科院飼用甜高粱新品種科技扶貧示範觀摩會召開
    8月8日,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和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庫倫旗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科學院飼用甜高粱新品種科技扶貧示範觀摩會」在庫倫旗召開。  會前,與會專家到庫倫旗白音花鎮察哈爾村、海裡斯臺嘎查甜高粱試驗種植基地,對甜高粱種植、收割及打包青貯示範等情況進行了現場觀摩。
  • 全省林業和草原科技工作現場會在左權召開
    11月21日,全省林業和草原科技工作現場會在左權召開。省林草局黨組書記、局長張雲龍出席會議並講話,晉中市分管領導和左權縣領導參加了會議,省林草局二級巡視員宋河山主持會議。21日上午,參會代表現場觀摩了左權縣龍泉國家森林公園(龍泉國家森林康養基地)、百裡畫廊「黃金谷」、澤城村千畝核桃示範園(澤城美麗鄉村)、左權清漳河國家溼地公園(鱻淼生態莊園)。觀摩點上,左權縣領導做了工程簡介,省林草局科技專家一一做了點評。
  • 淇縣召開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觀摩推進會
    11月26日,縣委副書記關越主持召開淇縣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觀摩推進會。副縣長李英鋒出席了會議,各鄉鎮辦、縣直有關委局主要負責同志、縣委縣政府督查室分管負責同志叄加了會議。上午現場觀摩了全縣9個鄉鎮、11個村的人居環境集中整治工作。下午在橋盟街道辦會議室召開總結會議。會議學習貫徹了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冬戰役暨村莊規劃工作推進會議精神,分析了當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關越同志安排部署了下步全縣重點工作,李英鋒同志對會議貫徹提出了重要要求。
  • 聊城重點項目下半年現場觀摩會議召開
    12月11日,為期三天的全市重點項目下半年現場觀摩會議召開。市政協主席張旋宇等市級領導同志,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市屬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市直有關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等參加了當天的觀摩。
  • 南通市政務服務工作務虛會暨黨建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在如召開
    近日,南通市政務服務工作務虛會暨黨建工作現場觀摩推進會在我市召開,深化黨建與政務服務業務相融合,積極謀劃明年工作,切實推動政務服務高質量發展。市領導茅紅宇、石慧宏參加會議。與會人員一同參觀了我市政務服務各黨建陣地建設現場,觀看了黨建工作專題片。
  • 果茶所柑橘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示範現場觀摩會在枝江市召開
    11月9日,2019年湖北省農業科技「五個一」行動暨枝江柑橘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示範現場觀摩會在枝江市召開。我院成轉處和果茶所主要負責人參加了觀摩會。與會代表考察了我院與枝江市「院市共建」現代農業綜合示範區--枝江市仙女鎮魯港村愛媛28號示範基地和向巷村「最美桔園」示範基地,並聽取了項目執行人和枝江市桔緣柑桔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的示範基地情況介紹。
  • 【中國科學報】「渤海糧倉」的增糧奇蹟
    2013年,中科院、科技部聯合河北、山東、遼寧和天津,開始實施國家重大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該項目針對環渤海低平原4000萬畝中低產田和1000萬畝鹽鹼荒地,淡水資源匱乏、土壤瘠薄、鹽鹼制約糧食生產的問題,重點突破土、肥、水、種等關鍵技術,並在當地建立糧食增產示範區。目標是實現到2017年增糧60億斤、到2020年增糧100億斤的目標。
  • 湖北省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現場觀摩交流會召開
    1/4為交流、展示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試點工作階段成果,督促、引領建設單位落實工程質量首要責任,近日,湖北省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現場觀摩交流會在武漢召開。會上,武漢市中建壹品瀾薈項目、武漢國升項目、武漢國博新城項目建設(施工)單位負責人交流了項目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創新做法;武漢市質監站、襄陽市質監站、東西湖區住建局分別介紹了市、區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工作推進情況;中建壹品瀾薈項目兩位業主代表在現場即興表達了對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工作的體驗感受和心得體會;分析了我省住宅工程質量信息公示工作存在的不足和改進方向。
  • 運河之畔看南皮,「渤海糧倉」開鐮慶豐年!
    運河之畔看南皮,「渤海糧倉」開鐮慶豐年!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南皮縣潞灌鄉蘆莊子村「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
  • 山東:「渤海糧倉」漸成糧袋子
    ◆今年是國家科技支撐「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項目實施第5年,也是收官之年。近日,記者走訪了工程涉及的東營、濱州、德州等地,探訪工程實施情況。 依託「渤海糧倉科技示範工程」,匯邦公司建設了千畝旱糧試驗基地,基地與人才相互吸引,7家高校院所的40多位研究人員在這裡開展鹽鹼地改良和增糧增效研究,為「渤海糧倉」旱糧核心區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張華斌說:「基地承擔了核心區布置的試驗任務,現有的玉米、小麥、高粱品種哪個比較耐鹽鹼,哪種肥料效果好,都要通過試驗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