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發生在位於江蘇靖江的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發生大規模學生信息洩露事件,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會發現,你剛買房,就有裝修的給你打電話,剛出事故保險公司就打電話找你,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推銷、詐騙電話,幹擾了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他們是從哪些渠道被竊取我們的電話信息的呢?
現在個人信息的洩露無處不在,比如:我們經常在街上會碰到有人在發調查問卷,填到最後對方都會要求留下聯繫方式;在註冊各種購物網站、軟體應用時填寫的電話號碼;商場,各種讓你填的表單,折扣優惠;朋友圈裡一些流行的「測試題」、「轉發熱門帖」等等都會讓你在不經意間在某些場合不小心留下了自己的號碼,很有可能會把個人信息洩露出去。公開的手機號碼已經成為用戶隱私洩露的最大隱患,輕則用戶被電話騷擾,重則人身受到傷害。
個人信息也存在著黑市交易鏈條,在很多的社會組織,乃至行業單位都掌握到大量的個人身份信息,各行各業都有源頭內鬼存在。一些電話銷售公司或者中介機構也會利用大量的網絡平臺,主動去收集個人信息。
日常生活中,要時刻注意提醒自己在沒有必要提供手機號的地方,一定要學會拒絕,保護好個人信息這樣才可以避免手機號儘可能少的洩露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