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上市9年市值漲9倍達700億,但董事長說公司才18歲,那30歲能...

2020-12-14 和訊股票

    這個五一勞動節,

愛爾眼科

(

300015

,

股吧

)(300015)高管都在「勞動」些什麼?

  下面是愛爾眼科董秘吳士君五一前夕發的朋友圈,大家感受一下。

  那麼,愛爾眼科取得了什麼成績,已經到了「知足不知足」的份上。

  公告顯示,2017年愛爾眼科實現營業收入59.63億元,同比增長49.06%;歸母淨利潤7.43億元,同比增長33.31%;扣非後歸母淨利潤7.76億元,同比增長41.87%,經營性淨現金流達13.30億元,同比增長71.67%。公司的營業收入從2009年上市之初的6.06億到 2017年的59.63億元,增長了近9倍。愛爾眼科去年的門診量達507.6萬人次,手術量51萬7千多例。

  分業務來看,公司去年視光業務增長34%,白內障業務增長44%,屈光業務增長69%,盈利能力貨真價實。

  2018年季報也亮眼,公司2018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7.47億元,同比增長45.86%;實現歸母淨利潤2.17億元,同比增長39.16%;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96億,同比增長38.34%。

  2009年10月30日,愛爾眼科登陸A股市場,9年高增長讓愛爾眼科的市值從上市初期的69億元到目前的近700億元,增長了9倍左右,並躋身創業板市值前三強。

  不過,公司董事長陳邦認為,愛爾眼科現在才18歲,成長剛剛開始。

  董秘吳士君也認為公司剛剛「成年」,他說,「從2006年到2017年,我們的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長率超過35%,歸母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達到了45%,應該說進入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平臺和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形成對比的是,進入2018年,A股民營醫院概念股走勢出現分化,整個民營醫院指數基本持平,愛爾眼科則上漲54.50%。

  通過公司股價長牛走勢可以發現,公司屬於「白馬股」的眼神其實已經確認。但需要關注的是,隨著公司模式、網絡的逐步完善,其業績進入加速度狀態,公司股價走勢也進入加速上漲狀態,2017年以來股價漲了1倍多。

  二級市場股價一般視為公司未來價值的反應,按照股市「樹不會長到天上去」的圭臬,很多投資者此時思考的問題就是,公司的增長天花板在哪裡,此時是公司價值的山腳,山腰,還是山頂?

  不過,有投資者跟小e說,誰說「樹不能長到天上去」,貴州茅臺(600519,股吧)股價不是一直高居不下,相比A股大批長期幾塊錢的股票,難道不是在天上。

  話說回來,茅臺(600519,股吧)是中國新消費格局下形成的現象級企業,二級市場的表現當然也是現象級的。今天,我們也可以簡單梳理下愛爾眼科的成長土壤和空間,看她有沒有成長為A股下一棵參天巨樹的基因。

  十年沒有天花板的市場空間

  隨著眼科醫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和格局演變,陳邦認為行業發展十年內沒有瓶頸,他說,「中國地、縣級基層人口基數巨大,但醫療條件較差,公司現在重點戰略是壯大人才隊伍,迅速重心下沉,完成網絡布局,掌握眼病醫療入口,符合國家分級診療的發展導向。」

  陳邦說,人口年齡結構變化和患者就醫意識增強,讓眼科醫療的自身增量很大。比如白內障手術,中國內地去年白內障手術量是每百萬人2200臺,而在美國和歐洲都達到了12000臺,中國臺灣地區達到8000臺,印度達到6000臺。

  數據顯示,現在國內眼科病市場700億左右,但這並未算上更為廣闊的眼病前端市場和視光業務。

  陳邦介紹,中國14億人口,大量的人不一定非要做手術,比如老花、配鏡、乾眼等等。為了能給中國14億人打造眼健康管理。愛爾已經探索了三年,如線上諮詢問診,線下(如社區、鄉鎮)建立眼睛健康小屋,負責一個社區幾萬人的眼健康管理,普通眼病,與醫院的業務發展相輔相成。「所以未來如何擴展到14億人的眼健康管理將是實現業績爆發式的增長點。」

  以武漢愛爾為例,根據人口體量和潛在需求測算,武漢愛爾營收應能達到7億至8億元,武漢愛爾2017年營收約為4億。

  吳士君表示,向武漢、長沙、瀋陽此類省會一級城市布點,每個城市的營收以後都需達到8億元以上,從這個規劃來看,公司布點的醫院仍處於成長期。

  吳士君說,中國眼科服務在愛爾眼科為代表的新興力量的推動下,縱向比有很大進步,橫向比還差距很遠,滲透率、服務品質等方面遠遠沒有滿足老百姓(603883,股吧)的潛在需求。

  此外,一個很少被投資者關注到的行業特點是,部分眼科手術比如白內障、屈光手術是可以標準化、批量化進行的,比如一個眼科醫生一天能做白內障手術100多例,同樣資本關注的牙科、整形、婦產等專科每天一位醫生只能進行手術不到20臺。所以從成本效率角度來說,眼科天生優於其它專科。

  越跑越快的醫療品牌加速度

  小e了解到,愛爾目前的競爭層面更大程度是和公立醫院的競爭,由於開放社會辦醫較晚,國內眼科醫療的公立醫院仍佔了較大比重,公立、非公市場比例大概是7:3。陳邦此前一直將自己定位成對公立眼科醫療的「追趕者」角色。

  不過,陳邦表示非公醫院對患者需求更為敏感、主動,決策機制更為靈活,眼科醫療的市場格局將逐步易勢。

  董秘吳士君向小e提到一個醫療品牌加速度的概念。他說,如果愛爾品牌經過多年培育提升,到達「南湘雅,北協和」的品牌量級,那將意味著公司營銷成本將顯著降低,門診量出現跨越式發展。

  據介紹,去年上市公司及併購基金旗下所有愛爾眼科門診總量700多萬,今年預計會到1000萬,未來愛爾眼科的門診量能達到幾千萬。

  吳士君說,「隨著這個患者口碑的日益形成,那麼我們的這個門診量手術量營業收入等數據,應該會保持一個長期的高速增長狀態。」

  得益於口碑和運營能力的提升,目前愛爾眼科新增醫院的培育周期從原先的三年左右逐步縮短。

  事實上,從小e了解的一些數據來看,眼科醫療市場格局轉換節點已經到來。長沙愛爾黃土嶺店2017年營收2.8億,已經超越湖南排名靠前的兩家三甲醫院眼科營收總和;武漢愛爾去年營收已是當地最好公立眼科營收的3-4倍。

  吳士君表示,當越來越多愛爾醫院布點處於當地品牌龍頭,帶來的門診量催化將是幾何級增長的。

  基於分級醫療的深廣網絡根系

  在市場增量擴大的機遇期,愛爾眼科布局藍圖宏大。按照規劃,公司將在3~4年擁有1000家縣區級醫院。陳邦預計通過上市公司和併購基金兩個平臺完全可以實現目標。併購基金培育的網點,將在達到一定盈利指標後陸續導入上市公司。

  陳邦說,在未來的5年、10年,公司都在打造眼健康生態圈,而眼健康生態圈,首先最基礎的是眼科醫院,未來要布局到絕大部分地級市、縣,覆蓋到絕大多數人群,「總言之做到全覆蓋,未來愛爾眼科在中國設立的醫院會過千家。」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愛爾眼科開始通過併購基金加快擴張,尋求連鎖戰略的加速升級。愛爾併購基金成立四年已擁有150多家醫院。2017年,愛爾眼科首次將併購基金旗下的9家醫院併入上市公司,創造了上市公司發展的新模式。

  目前,愛爾眼科集團已經有230家連鎖醫院,並表進入上市公司體內的只有80家。

  吳士君表示,遍布全國的分級醫院體系是構建眼健康生態圈的子生態之一和基礎設施。實際上,其他幾個子生態已經近年來在總體布局、分布落子。「換言之,醫院只是航道之一。」

  與此同時,公司全球化戰略穩定實施。陳邦介紹,先是完成了香港項目的收購,然後是美國項目,最後是歐洲項目,目前每個項目在合作方面都非常好,尤其歐洲項目對接超過預期,老花手術在歐洲非常成熟,未來可以引入中國。

  陳邦介紹,未來5年,是公司共享全球眼科智慧,以全球資源支持國內眼科事業的黃金期。5年後,愛爾的科研技術、培訓體系將逐步與全球實現對接,全球化布局也將進一步加強。

  支撐眼科帝國的龐大人才體系

  許多連鎖業態最先遇到的往往是人才瓶頸,而人才也是制約連鎖企業快速擴張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愛爾眼科在人才儲備方面是早有布局。

  吳士君介紹,打造連鎖醫院的網絡,眼科醫生是重點,現在愛爾眼科的全職眼科醫生共3000多人,中國3萬多眼科醫生,愛爾眼科佔10%。

  據業內人士稱,愛爾眼科培養醫生的時間短,能力強,未來中國有可能30%的眼科醫生都會在愛爾眼科。

  據介紹,公司的眼科醫生一方面是引進,一方面是培養,目前越來越注重培養,公司的培養體系有幾塊,一塊是教學,有中南大學愛爾眼科學院、愛爾視光學院,目前愛爾眼科學院在讀碩士博士140多人。

  與此同時,公司持續對醫療人才和管理人才進行全方位的培養,2017年培訓數量達20萬人次。吳士君說,行業中鮮有像愛爾眼科這樣注重員工培訓的公司,未來公司也會更加注重人才的培養,以保證學習型公司在堅實的人才基礎之上高速發展。

  同時,公司在體系內製定了醫聯體,大大提高了醫生的工作效率。目前醫院培養體系的建設已日趨成熟,預計未來5-10年能保持30%的增長。

  陳邦希望能在未來超越北上廣著名的眼科醫院,如同仁、復旦、中山,同時打造尖端的國際化眼科中心,在科研水平上也完成超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e公司官微。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63歲董事長帶隊炒期貨 4天賺1億!這家上市公司99.6%利潤...
    63歲董事長帶隊炒期貨 4天賺1億!這家上市公司99.6%利潤來自期貨收益!操作秘訣是 摘要 【太神了!63歲董事長帶隊炒期貨 4天賺1億!這家上市公司99.6%利潤來自期貨收益!】A股上市公司裡最近誕生了一位「期神」——秦安股份(603758)。
  • 快手一哥4億投了這家公司:兩天市值漲10億
    9月16日,起步股份公告稱,公司股東擬以9.162元/股的價格,協議轉讓給辛選投資、張曉雙各5%股份,總對價4.32億元。公告一出,起步股份股價連續兩天漲停,市值增加了10億。 投資界從天眼查獲悉,辛選投資背後老闆即為「快手一哥」辛有志,藝名辛巴。而張曉雙則為辛選投資的聯合創始人。今年6月,封號一個多月的辛巴復出,三個多小時斬獲8億元銷售額。
  • 上市公司董事長屬相排名:這一生肖雄霸7年百富榜
    券商中國記者就此盤點一下,有多少位上市公司董事長以及高管是在農曆豬年出生的。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顯示,豬年出生的董事長有251人,相關公司總市值接近4萬億。不過,同花順iFind的資料庫統計了3583家上市公司董事長的出生信息,數據顯示,農曆豬年誕生的董事長竟然是十二生肖年份中數量最少的,誕生最多上市公司董事長的是農曆兔年。
  • 這家上市公司「特別罕見」:一個董事長,四個董事長太太……
    截至5月22日收盤時,華盛昌股價69元,市值92億元。真相:董事長與副董事長未結婚,育有一兒一女華盛昌在上市前提交過兩版招股書,分別於2018年10月和2019年4月發布。根據華盛昌招股書,車海霞1972年出生,清華大學金融投資與資本運營高級研修班在讀。1991年3月,車海霞入職華盛昌有限財務部,2001年8月起任公司副董事長。2017年9月至今擔任公司副董事長、副總經理。也就是說,車海霞19歲那年進入華盛昌和袁劍敏相識,並且於29歲那年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 暴跌99% 這家公司退市了:200億市值「灰飛煙滅」
    暴跌99% 這家公司退市了:200億市值「灰飛煙滅」 摘要 【8萬股民無眠!暴跌99% 這家公司退市了:200億市值「灰飛煙滅」】12月16日A股收盤,凱迪退最後一個交易日就此結束,股價只剩0.15元。而12月17日,正式摘牌退市!
  • 從「一個小賣部」起家,公司上市市值近70億,利潤接近對手的兩倍
    說到一家上市公司的總部,我想很多人都會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座高樓大廈,如高達193米的騰訊大廈,建築面積達8.5萬平方米的支付寶大樓。哪怕市值僅50億美元出頭的嗶哩嗶哩都建立了一座豪華大樓。不過有這麼一家公司,市值將近70億,但是其公司的總部卻僅有兩層。
  • 重慶上市公司最年輕老總才28歲
    隨後,董事會選舉朱堂福為董事長,經朱堂福提名,聘任朱俊翰為總經理,朱俊翰、朱堂福均為藍黛傳動實際控制人,朱俊翰為朱堂福之子,此舉意味著朱俊翰正式成為朱堂福接班人。記者獲悉,朱俊翰1989年10月生,現年28歲的他,也成為最年輕的重慶上市公司總經理,這也是重慶上市公司二代出任該職位的首例。
  • 60歲創業 84歲退休 A股最年長董事長離任 持股市值為45.75億元
    據了解,84歲的吳志剛為目前A股上市公司年齡最大的董事長。 退休後創業烤麵包 吳志剛,男,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1935年出生,大學專科學歷。曾任丹東市電信局電報員,丹東市絲綢一廠子弟學校教師,丹東市絲綢工業學校教師。 吳志剛前半生普通平凡,創立桃李是在他60歲那年。
  • 700億解禁來襲,「國民奶茶」解禁市值高達80億
    700億解禁來襲,「國民奶茶」解禁市值高達80億 財聯社(上海,研究員馬登科)11月29日訊,數據顯示,下周將有49隻個股解禁,7股解禁市值超40億,5股解禁比例逾50%,按最新收盤價計算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毛利率70%+,市值1000億+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泡泡瑪特」或「公司」)正式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號為9992.HK,發行價設在每股38.50港元,開盤漲100%報77.1港元,總市值達1065億港元,成為國內潮玩文化領軍股。
  • 這家公司賣盲盒一年賺4.5億,上市首日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
    來源:金融街見聞來源|每日經濟新聞、中國基金報、21世紀經濟報導、華安證券、wind、公開信息01盲盒第一股上市首日開盤大漲100%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盲盒,一般是指以系列推出的玩偶,以盒為單位,裡面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外包裝上不顯示玩偶外觀,在拆封前永遠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何時能集齊全套全憑運氣。如今,這個「大孩子們」的娛樂王國成功叩開了港股的大門。12月11日,作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就高開超100%,市值一度突破千億。
  • 巴菲特花70年辛苦建立的伯克希爾帝國,被一家上市才10年的公司超越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21金融圈 伯克希爾是一家神奇的公司, 從1965年,35歲的巴菲特以2000多萬美元買進伯克希爾控股權開始,直至現在90歲高齡,伯克希爾市值3000億美元,公司價值增長了1.5萬倍; 如果你在1956年把1萬美元交給巴菲特,它今天就變成了大約2.7億美元; 伯克希爾·哈撒韋總部只有20多人; 伯克希爾是美股最貴的公司,一股伯克希爾要
  • 賺瘋了 美股30強公司盈利榜出爐!貝殼市值超萬科 小鵬汽車市值超...
    小鵬汽車於本周四在美首發上市交易,首日漲41.47%,周五再漲5.47%,小鵬汽車是繼蔚來汽車和理想汽車之後,第三家赴美IPO的國內造車新勢力。不過,自小鵬汽車上市後另兩隻造車新勢力汽車股均為連續二日下跌,其中理想汽車跌超9%,蔚來汽車跌近7%。
  • 64歲,海天醬油老闆身家1900億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10月30日晚,海天味業發布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70.86億元,同比增長15.26%;淨利潤達到45.71億元,同比增長19.2%。截止最新收盤,海天味業市值5191億元。海天味業的傳奇始於300年前,這家中華老字號過去30年從一家佛山醬油廠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調味品企業。
  • 百億市值公司董事長離婚 前妻分走15.6億元市值
    (原標題:百億市值公司董事長離婚,前妻分走15.6億身家,「校友」助鞏固控制權)
  • 數說股市:這些年 發生在上市公司的那些事兒
    摘要 【數說股市:這些年 發生在上市公司的那些事兒】春節期間A股休市,小編就與您聊聊股市交易之外,發生在A股上市公司的那些事兒吧。A股上市公司故事很多、趣事也多, 這僅是冰山一角,要是你喜歡,咱還可以嘗試出第二期、第三期。
  • 他靠殺豬發家66歲傾家蕩產,如今公司市值700億,做的肉國人愛吃
    2011年的瘦肉精事件,讓已經白了頭髮的萬隆幾乎傾家蕩產,這一年,是雙匯,也是創始人萬隆的最大危機年。2011年,已經66歲過了退休的年紀的萬隆選擇了老老實實對生豬執行「頭頭檢測」的方式,他清楚,哪怕就此賠上全部的利潤,也一定要對自己生產出的產品負責。
  • 這家公司瞬間巨虧18%
    原標題:納指續創歷史新高,特斯拉繼續狂飆市值突破6000億美元;帥不過3秒!這家公司瞬間巨虧18%;今日風口:廣電總局推進5G高新視頻宏觀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家科技領導小組會議。李克強說,要引導各方面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上來。在用好財政資金的同時,鼓勵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社會力量多渠道持續增加投入。國家外匯管理局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85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505億美元,升幅為1.61%。
  • 海底撈今日香港上市 從大漲10%到觸及發行價!市值盤中突破1000億港元
    摘要 【海底撈今日香港上市 市值盤中突破1000億港元】海底撈今日在香港上市,開盤漲5.62%,隨後衝高回落,盤中市值一度突破1000億港元。截止收盤,公司股價報17.82港元,漲0.11%,市值944.5億港元。
  • 年薪2400萬、贈股市值3.29億 郝建民履新歲寶百貨
    原中海地產(00688.HK)董事長郝建民正式履新歲寶百貨(00312.HK),年薪2400萬港元,按照最新匯率換算,郝建民的年薪超過2000萬元,這一薪酬比萬科董事長鬱亮還高一倍。9月26日午間,歲寶百貨發公告稱,現年53歲的郝建民已獲委任為歲寶百貨聯席主席兼執行董事,合約期為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