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小兒推拿李波:道家道醫小兒推拿常用手法之清大腸、補大腸

2021-01-13 小兒推拿李波

濟南小兒推拿李波:小兒推拿常用手法之清大腸、補大腸大 腸

位置:在食指橈側緣,由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

操作:推大腸,分補大腸、清大腸、清補大腸三法。用右手拇指橈側面,自指尖直推至虎口為補,稱補大腸,亦稱側推大腸;反之為清,稱清大腸;來回推為調,名清補大腸。

次數:100~500次。

作用:調理腸道,止寒熱瀉痢,退肝膽之火,通便。

主治:洩瀉,痢疾,便秘,腹痛,脫肛,肛門紅腫。

臨床應用:

(一)用補法能調理腸道,止寒熱瀉痢。用於寒熱洩瀉、痢疾、大便秘結、脫肛等症,以推補大腸為主,多與補脾經、推三關、補腎經、分陰陽等合用。如治痢疾,色紅者配推腎經、清天河水;色白者配推三關。水瀉嚴重時,宜利小便,不可推補本穴,如推補之,則止瀉過急,往往使患兒發生嘔吐。

(二)用清法能清熱、除溼、導滯、退肝膽之火。用於溼熱滯留腸道,身熱腹痛,痢下赤白等症,以清大腸為主,配清天河水,分陰陽、清脾經、清肺經等。

在臨床上治痢疾、便秘常用大腸一穴,但需推30分鐘左右,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對急性痢疾裡急後重者,應先用清肺經,待裡急後重減輕,或消失之後,再用大腸穴。

(三)用清補法能調理腸道功能。用於虛實相兼、便秘、洩瀉,腹脹、納呆等症,多與運八卦、清補脾經等合用。

【引文】

《小兒按摩經》:「掐大腸,倒推入虎口,止水瀉痢疾肚膨脹用之。紅痢補腎水,白痢多推三關。」

《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大腸側推倒虎口,止瀉止痢斷根源。」

《幼科推拿秘書》:「大腸筋在食指外邊,絡聯虎口,直到食指側巔。」「向外正推洩肝火,左向內裡推補大腸。」

相關焦點

  • 濟南小兒推拿李波:道家道醫小兒推拿常用穴位手法之清心經
    濟南小兒推拿李波:道家道醫小兒推拿常用穴位手法之清心經心經(心火)位置:在手中指掌面末節。操作:推心經,分清心經、補心經兩法。用推法自中指掌面末節指紋起推向指尖(或自指端推向指根方向直推)為清,稱清心經;反之(或旋推羅紋面)為補,稱補心經。
  • 小兒便秘推拿 小兒便秘推拿清大腸
    與藥物相比,推拿更能靈活機動、辯證施治,小兒洩瀉其證型變化多端,藥物治療時容易顧此失彼,治主證而丟兼證,推拿則不然,在推拿時可根據證型變換手法,虛則補其不足、實則瀉其有餘,最終「一網全收」,而且推拿可以發揮經絡網絡全身的作用,提高機體免疫力,改善系統內循環,達到防治疾病發生的作用,比起藥物,更易於家長和患兒接受。三、小兒按摩怎樣操作?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疝氣莫煩惱,腹股溝疝氣小兒推拿調理穴位手法 小兒疝氣推拿手法 1、補脾經
  • 小兒推拿李波:兒推泰鬥張素芳教授小兒腹脹推拿醫案
    小兒推拿李波:兒推泰鬥張素芳教授小兒腹脹(腸脹氣)推拿醫案 處方:分手陰陽,清板門,清大腸,掐揉四橫紋,搗小天心,分推腹陰陽,按揉肺俞、脾俞、大腸俞,推下七節骨,按肩井。 穴位手法: 1、分手陰陽,
  • 小兒推拿「大腸穴」,媽媽零煩惱
    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小兒推拿穴位--大腸穴。主要臨床應用:大腸穴具有雙向調節作用,臨床常用於治療腹瀉、便秘等症,常與補脾經、揉中脘等合用。定位:食指橈側緣,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線。操作:從食指尖直推向虎口為補,稱補大腸;從虎口推向食指尖為清大腸;來回推之為清補大腸。作用:澀腸固脫,溫中止瀉;清利腸腹,除溼熱,導積滯。主治:腹瀉、便秘、脫肛、痢疾。
  • 小兒推拿,您了解多少?
    小兒推拿手法小兒推拿之所以有別於成人推拿是因為手法的不同。小兒推拿手法要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常用手法有推、揉、運、按、掐、摩、捏、搗、捏擠、拿、振、搓、捻、搖、取痧等10多種。複式手法是小兒推拿所特有的,常用複式手法有:黃蜂入洞、黃蜂出洞、按弦走搓摩、龜尾七節、摩腹揉臍、水底撈月、清天河水、打馬過天河、蒼龍擺尾、鳳凰展翅、天門入虎口、運土入水、運水入土、開璇機、調五臟、肅肺法、溫運丹田、頭面四大手法等。
  • 山東寶樂齊小兒推拿李波老師介紹嬰幼兒急疹的中醫小兒推拿方法
    風熱時邪外侵早期,邪在衛氣,以發熱為主,繼之傳營,可見熱退疹出之證。本病治療以清熱疏風解毒為主,早期應用疏風解表之法,使邪有出路。邪已入營,則需清熱解毒涼血。臨證配穴以解表透發為宜。發熱期:突然高熱,起病急,多為39~41℃,持續3~5天。精神如常、納差,尿黃,或見嘔吐,腹痛,洩瀉,咽紅目赤,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 小兒推拿李波:孩子經常肚子疼?小兒腹痛常見原因-腸繫膜淋巴結炎
    小兒推拿李波:孩子經常肚子疼?小兒腹痛常見原因-腸繫膜淋巴結炎 最近有不少腹痛的寶寶來就診,且多數家長在敘述病情時都提到孩子經常腹部陣發性疼痛,經西醫診斷為腸繫膜淋巴結炎。腸繫膜淋巴結炎是個新興疾病,很多寶媽之前聽都沒聽說過。
  • 教你幾招推拿手法,解決小兒腹瀉
    小兒洩瀉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許多家長因害怕藥物的副作用,越來越多地傾向於中醫外治法,症狀輕、單純性的洩瀉可以選擇小兒推拿手法。那麼,該如何操作呢?
  • 小兒推拿——提升孩子免疫力的推拿手法
    本期節選自正安文化小兒推拿線上課(第1期)第5講 主講人:朱寶民老師 配穴組方為: 滋腎陰-清肺-平肝-清胃-清脾-補脾-清大腸-順時針摩腹-倒捏脊。 滋腎陰:操作時從小拇指的指尖向裡推,可以達到補腎氣的作用。
  • 正規小兒推拿怎麼做?中醫專家教你常見小兒病推拿手法
    父母們關心的是,除了吃藥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綠色、無副作用的方法治療小兒厭食?這時,小兒推拿或許可以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摩腹:以手掌掌面或食、中、無名指指腹著力於腹部,以腕關節連同前臂有節律地做環形摩擦,摩腹需用力輕柔緩和,速度均勻協調,壓力大小適當,操作3-5分鐘。順時針摩腹具有消食、和胃、通便之效,逆時針摩腹則具有健脾、止瀉的作用。
  •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腹瀉拉肚子怎麼辦?不同類型腹瀉的小兒推拿方
    小兒推拿楊曉:寶寶腹瀉拉肚子怎麼辦?不同類型腹瀉的小兒推拿方 治則:清熱利溼,調中止瀉 小兒推拿處方:補脾經 清胃經 清大腸 清小腸 退六腑 揉天樞 推下七節骨
  • 小兒推拿21種手法,輕鬆搞定幾種常見病
    12、清大腸,用於便秘、積食。 李現五:中推專題授課專家,高級中醫小兒推拿保健師;資深小兒推拿培訓高級講師;高級中醫講師。
  • 小兒發燒 首選推拿
    發燒是小兒的常見病症之一。小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體溫調節能力也較差,而且年齡越小調節功能越差。但小兒對發燒的耐受力較好,經過及時治療後,恢復也較快。  中醫認為,小兒具有「陽常有餘,陰常不足」的生理特點,故很多急慢性疾病均可出現發燒症狀。小兒推拿是中醫的一種傳統療法,在兒科中應用比較廣泛。
  • 教你幾招推拿手法 在家裡治小兒秋季腹瀉
    ■大家講堂(每周都有專家視頻講座)     教你幾招推拿手法 在家裡治小兒秋季腹瀉  見習記者 葛丹娣    本周,快報旗下大家健康網《大家講堂》邀請省中醫院推拿科陳薇醫師教家長几招推拿手法,不打針,不吃藥,治好小兒秋季腹瀉。
  • 退燒、止咳、厭食的小兒推拿方
    風寒發燒推拿方 孩子風寒發燒,推拿時重點清肺平肝,拿列缺,清天河水,揉一窩風。 1清肺平肝 在推拿中,同時清肝經和肺經,是感冒的常規手法。
  • 老中醫介紹 小兒推拿的四種常用手法
    推拿保健是保健養生的一個好途徑,小兒推拿在防治兒童疾病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麼小兒推拿的手法有哪些呢?都能治療哪些疾病呢?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小兒推拿的手法及功效!小兒推拿安全簡便 寶寶防病的不二選擇寶寶的健康成長是每個家長心中共同的願望,隨著「治未病」觀念的普及,小兒推拿這一無藥化、低風險的綠色療法自然成為家長們的不二選擇。小兒推拿具有治療範圍廣、療效顯著、安全簡便、患兒易於接受這四大優點,對兒童健康成長有較大幫助。
  • 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適合孩子的四款粥
    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 功效:養胃補脾,滋陰補虛。 一碗粥, 減輕三伏天裡脾胃的負擔! 夏安! 小兒推拿李波:搭配好小米粥,把孩子脾胃養好!
  • 小兒推拿的「五句經典」
    從脾胃論治的思路,就是百病都可以先從脾胃調理,脾胃運化為後天生化之源。 在臨床中常用的手法就是補脾經和清胃經。 小兒呼吸系統疾發病排第一,肺為嬌髒,為風邪易侵,小兒呼吸系統疾病,外感的主要原因還是寶寶「肺常不足」所致,所以呼吸系統疾病最常用清肺經這一手法,咳嗽有痰,只管清肺。
  • 寶樂齊小兒推拿李波:八個小兒推拿穴位對小兒咳嗽治療非常有幫助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在父母察覺之時,就參與幹預治療,減緩病情甚至治癒呢?下面山東小兒推拿培訓李波老師就給大家分享幾個小兒推拿穴位,對於小兒咳嗽的治療非常有幫助。尤其在剛發現時就給予一定的穴位按摩,有非常好的效果。作為兩個孩子的家長,親測非常有效,不能說靠這個完全治癒,但是孩子咳嗽靠穴位按摩和吃藥就可以解決的,沒讓孩子打針和輸液對於我這個做父母的來說,已經是很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