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重慶段迎最大洪峰,三峽大壩首次開啟11孔洩洪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今早8時,長江2020年第5號洪峰抵達三峽水利樞紐,入庫流量達到75000立方米每秒。這是三峽建庫以來最大洪峰。目前,三峽大壩首次開啟11孔洩洪 ,下洩流量達49200立方每秒,也是三峽建庫以來最大下洩流量。

三峽樞紐工程開啟洩洪深孔洩洪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今天凌晨4時,位於長江重慶段的寸灘水文站內,江水漫過一道紅色標記——「1981年洪水位191.41米」,這標誌著長江重慶段出現突破1981年歷史極值的洪水位。

寸灘站是長江上遊重要的基本水文站,其水位高低直接關係重慶中心城區安危。受近期四川盆地連續強降雨影響,「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嘉陵江2020年第2號洪水」在重慶匯集,形成流量超過74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

「這是寸灘水文站建站以來的最高水位洪水,也是三峽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水。」長江委水文上遊局局長張世明說,洪水導致重慶境內嘉陵江、長江幹流水文站點全線超保證水位,其中長江寸灘站、嘉陵江磁器口站等主要水文站點超保證水位8-9米,防汛形勢嚴峻。

洪水使得重慶市內多處臨江道路、橋梁、碼頭、濱水公園廣場被淹。在重慶主城繁華商圈南濱路,洪水漫過濱江公路,沿街一樓建築普遍進水。而緊鄰嘉陵江的磁器口古鎮,古鎮入口處的道路已被淹沒,洪水逼近臨街店鋪的三樓。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此輪洪水已導致重慶26萬餘人受災,2萬餘家商鋪被淹。磁器口古鎮在洪水到來前便暫停接待遊客,當地出動400餘名工作人員,連夜轉移涉險居民和商戶1600餘人。截至目前,重慶市已轉移避險25萬餘人,緊急轉移安置13萬餘人。

針對當前汛情形勢,水利部昨天9時將水旱災害防禦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水利部有關負責人說,長江上遊發生1981年以來最大洪水,預計今天三峽水庫將出現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峰76000立方米每秒。

此外,昨天記者在四川樂山大佛景區看到,江水已從樂山大佛的腳趾退去,退至佛腳平臺兩米以下,預計景區將於本周內部分恢復開放。此前一日由於江水暴漲,大佛腳趾自1949年以來首次被淹。景區管理部門正抓緊開展災後清理。

現場直擊

救援,在街巷之間

昨天上午,嘉陵江、長江洪水疊加來襲,重慶沿江部分區縣大幅超保證水位,臨江大量道路、商鋪、居民樓宇,以及磁器口、朝天門、南濱路等地標性地段被淹。救援,正在被洪水漫過的街巷之間展開。

重慶合川區,涪江、渠江、嘉陵江「三江」在此匯流,江面開闊,防汛壓力很大。記者昨天來到合川城區抗洪一線,看到沿江街道被洪水淹沒。當地政府部門一邊派人值守洪水警戒線,一邊派出各類衝鋒舟、橡皮艇穿梭在被洪水漫過的街巷之間,隨時救援尚未來得及撤離的群眾。

在合川區釣魚城街道,84歲的居民楊學軍從衝鋒舟上被轉移下來,緊緊握著消防隊員的手捨不得放下,一個勁地說著「謝謝」。楊學軍一家住在五樓,剛開始還以為洪水漲不上來,哪知道來水很猛,把一樓都淹了,全家人一下子慌了。「我們早上趕緊給社區幹部打電話尋求幫助,不到1個小時,救援隊就開著衝鋒舟,把全家人順利接了出來。」楊學軍說。

剛送完楊學軍一家,消防隊員又接到指令,附近居民小區有一名九旬老人行動不便,亟須救助轉移。記者跟隨救援隊來到老人樓下,發現這裡一樓門洞已被洪水淹去一半,衝鋒舟沒法靠近。一名消防隊員二話不說,跳進水裡,遊進樓梯間,幫老人套上救生衣後,抱著她上了橡皮艇,慢慢把她推著轉移出來……

來源:北京晚報 據新華社 央視

流程編輯:TF015

相關焦點

  • 三峽大壩遇最大洪峰,重慶多條沿江幹道被淹,現場直擊
    8月17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在長江上遊形成。8月19日早上,5號洪水的洪峰開始進入三峽水庫,預計最大入庫流量在75000立方米每秒左右。這也是三峽大壩修建以來遇到的最大洪峰。目前,三峽已開啟10孔洩洪。
  • 最大洪峰安度三峽大壩(圖)
    立方米流量最高洪峰到達三峽大壩。此次洪峰值超過1954年和1998年長江上遊史上洪峰最高值。  一直陰雨綿綿的三峽大壩,此刻難得換得萬裡晴朗。3000多米的大壩頂上,一面是平靜,一面是奔騰。大壩洩洪口一邊,九股洪流噴薄而出,聲震如雷。同時有水汽撲來,霧氣瀰漫,場面極度震撼。而進水口一邊,雖然水位在上漲,但顯得一如既往的平靜。
  • 資料:三峽大壩有多少個「孔」 其中學問深奧
    中新湖北網6月13日電(周芳)11條飛舞的白練從大壩洩洪深孔中騰空而出,巨大的壩體變得美妙又神秘。走近看,巍巍大壩上還布置了層層疊疊的過流孔。  您知道大壩到底有多少個「孔」嗎?記者特邀長江委的孫軍勝和王小毛同志撰文,為讀者揭開謎底——  享有世界之最的三峽大壩,不僅以澆築量巨大著稱,而且以它的複雜程度奪魁。僅洩洪壩段就布置了表孔、深孔、導流底孔,三層67個孔,加上左右廠房壩段的中部及兩端設置的7個排沙孔、電站的3個排漂孔,共77個孔!堪稱世界之最。
  • 重慶磁器口、洪崖洞接連「淪陷」,三峽大壩有什麼用?
    但是,在最近,重慶又得到了稱讚,但是這一次稱讚,是非常的不容易,被全國網友稱之為「了不起的重慶,淹重慶,保下遊」,重慶最近天氣開啟了火爐模式,正當大家覺得該下下雨的時候,卻不知道一個幾十年難遇的洪峰正在悄悄的靠近這座美麗的城市。
  • 三峽大壩洩洪之美!攝影:許名同 |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行動徵文...
    三峽大壩洩洪之美!是你近在咫尺兒時玩耍的地方,還是你極目遠眺也望不到的遠方,是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波瀾壯闊,還是共飲長江水的柔情。由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和新華網聯合主辦的 「美麗長江之歌」公益行動徵文啟動,請您盡情讚美長江吧!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作者許名同為我們拍攝的三峽大壩洩洪之美吧。
  • 三峽大壩今年汛期就能發揮作用 可防98年型洪水
    《瞭望》文章:從容遏制洪魔     在三峽工程的防洪、發電、航運三大主要功能中,防洪功能是最令人關注、無可替代的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楊希偉 郭立     5月20日,長江汛期來臨的當口,三峽大壩全線將到達壩頂高程185米,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鋼筋混凝土大壩。
  • 三峽大壩:暴雨襲來,洪水裡攜裹了那麼多的泥沙怎麼辦?
    不由得掛念起三峽大壩,洪水裡攜裹了那麼多的泥沙怎麼辦呢?三峽大壩,位於中國湖北省宜昌市三鬥坪鎮境內,距下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水利發電工程——三峽水電站的主體工程、三峽大壩旅遊區的核心景觀、三峽水庫的東端。
  • 三峽大壩一再被黑,島內水力學者受不了了:根本就是謠言...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麗媛】自6月初大陸全面進入汛期,江西、安徽、湖北、湖南、重慶等多地遭遇洪澇災害侵襲。一如往年,從島內綠媒、親綠電視節目主持人、所謂的資深媒體人,以及民進黨「立委」等人口中一再傳出三峽大壩「變形」「潰壩」等種種抹黑三峽工程言論。
  • 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杜健偉 四川在線記者 李欣憶11月26日,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為這一世界在建最大水電工程2021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奠定堅實基礎,也標誌著我國300米級混凝土雙曲特高拱壩建造技術實現世界引領。
  • 圖解三峽大壩(組圖)
    記者在中國三峽總公司採訪時,得到了大壩直觀的圖案。看圖如看壩,一目了然。轉自搜狐  如長虹臥波的三峽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壩頂海拔高度185米。壩址區河谷開闊,兩岸岸坡平緩,大壩建築物基礎為堅硬完整的花崗巖體。
  • 千島湖首次9孔全開洩洪 威力有多大?半小時流一個西湖
    【千島湖首次9孔全開洩洪】因水位超汛限水位,今日9時,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和自製設備的水力發電站——杭州新安江水庫(即千島湖)9個洩洪閘孔全開洩洪,這是自1959年9月該水庫建成以來的首次。(視頻截圖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董旭明攝)9孔全開後,新安江大壩下遊水位線進一步升高,水流更加湍急。
  • 新安江水庫六十一年首次九孔全開洩洪錢塘江全流域迎戰洪峰
    原標題:新安江水庫六十一年首次九孔全開洩洪錢塘江全流域迎戰洪峰受連日強降雨影響,浙江省多地江河水庫的水位持續上漲,其中新安江流域水位急劇上漲,新安江水庫水位超歷史水位,達到了歷史最高值108.45米。7月7日晚,浙江啟動錢塘江流域防汛Ⅰ級應急響應。8日上午9時,新安江水庫實施建庫61年以來首次9孔全開洩洪,以緩解上遊防汛壓力。
  • 三峽樞紐將迎建庫以來最大洪峰
    根據最新水文氣象預報,預計8月20日8時三峽樞紐入庫洪水峰值將達到73000立方米每秒,迎來建庫以來最大洪峰,此前三峽入庫洪峰最大為2012年的71200立方米每秒。8月15日8時,三峽樞紐迎來第4號洪水洪峰62000立方米每秒,隨後三峽入庫快速回落至47500立方米每秒。受15至17日長江上遊流域連續強降雨影響,長江上遊岷江、沱江、涪江多條支流出現歷史排位性洪峰流量,其中岷江高場站預計刷新歷史洪峰流量極值。受長江幹流和嘉陵江洪水疊加影響,長江第5號洪水峰高量大、峰型寬胖。
  • 我從秭歸去大壩:屈原故裡享文化盛宴,三峽大壩攬長江勝景
    那時,我在屈原故裡景區瞻仰遺蹟古建,在三峽竹海的萬畝翠竹之中暢意穿行,也在九畹溪來了一場酣暢淋漓的漂流。今年9月,聽聞三峽大壩旅遊區秭歸換乘中心投入試運行的消息之後,我就計劃著來一場旅遊,再遊屈原故裡,也從秭歸換乘中心乘車前往三峽大壩一睹大壩風採。11月初,我終於如願來到了宜昌秭歸。屈原故裡景區是秭歸最受遊客歡迎的景點,也是到秭歸旅遊最不可錯過的景點。
  • 「三峽大壩變形」的謠言怎麼又來了?專家駁斥:純屬惡意炒作!
    「我的科研工作主要和房屋建築相關,和三峽大壩等水利水電工程沒有直接關係,也沒有發表過任何和三峽大壩相關的言論。」黃小坤表示。監測表明三峽工程運行安全可靠事實上,「三峽大壩變形」的傳言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去年7月,針對社交媒體上流傳的所謂大壩扭曲變形的傳聞和圖片,相關專家已經進行了解疑釋惑。
  • 三峽大壩迎175米最終水位 專家考證30餘年(圖)
    三峽工程的巨大防洪作用使得中部沿江地區的投資環境大為改善,成為經濟安全發展的重要保障。  其次是發電效益。  三峽大壩壩體總長2309米,中間留出483米洩洪壩段,共布置有32臺發電機組,使流經這裡95%的水能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三峽電站一臺70萬千瓦機組的發電量,大約可以滿足一座百萬人口城市一天的全部生活用電。
  • 這是長江中最大的魚類,最大的有600公斤,因大壩的建成影響很大
    眾所周知,三峽大壩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較大的工程之一,無論是建設周期、投資金額、移民的數量和範圍都是最大的。據統計,為了三峽工程的建設,有近113萬人被遷移到別的地方安家。三峽工程是自1994年開工建設,1997年截流成功,2009年全部完工,歷經15年的時間,三峽工程全線竣工。
  • 三峽大壩
    熱點討論    三峽大壩20日全線到頂除了國內媒體記者蜂擁而至外,包括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等著名通訊社在內的28家外國媒體、56名記者也雲集三峽大壩。
  • 2019年春季長江三峽遊最佳攻略
    西陵峽介紹:西陵峽西起秭歸縣香溪河口,東至宜昌市南津關,全長76公裡,是長江三峽中最長的峽谷。因位於楚之西塞和夷陵(宜昌古稱)的西邊,故叫西陵峽,是三峽中最長的一個峽。自上而下,共分4段:香溪寬谷,西陵峽上段寬谷,廟南寬谷,西陵峽下段峽谷。沿江有巴東、秭歸、宜昌3座城市。
  • 三峽工程運行以來的幾個問題思考
    2002年10月大壩洩洪壩段導流底孔過流,11月6日導流明渠截流,左岸洩洪壩段、左廠房壩段、非溢流壩段及升船機上閘首建成,開始擋水。2003年6月,蓄水至135m水位,7月左岸電站首批機組發電,雙線五級連續船閘通航,進入圍堰擋水發電期。2004年右岸大壩及電站廠房開始施工,2005年左岸電站14臺機組全部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