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焙工藝真的那麼難?是什麼讓炭焙茶備受推崇

2020-12-23 騰訊網

可能有些茶友覺得,

炭焙僅僅只是燒個炭,

放上茶焙一焙就好了,

多麼簡單的事,沒啥好特地強調的,

所以人們也很少聽說炭焙白茶。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只能說他們不懂炭焙白茶的好,

對白茶了解太少,更遠遠低估了炭焙的難度。

▲19炭焙銀針

什麼是炭焙

說到炭焙,我們就得先說說白茶的製作工藝。

簡單來說,

白茶的工藝主要有萎凋和乾燥兩個步驟。

而炭焙就是白茶乾燥的其中一種方式,

但卻是白茶傳統技藝中的精髓所在。

▲白茶國標定義

那什麼是碳焙?

從字面上理解,炭焙就是用炭火焙制茶。

但是並不是什麼茶都值得炭焙的,

白茶炭焙的成本很高,

只有最優質的茶原料才值得拿來炭焙,

也只有炭焙才能更好的挖掘出上好白茶深藏的滋味、香氣。

炭焙遠不是焙焙這麼簡單

炭焙作為白茶的傳統工藝,

它繁雜的細節,

極高的操作難度對制茶人經驗要求極高,

需要制茶人耗費大量精力,

還一個不小心就會把茶做壞。

1、陳年果木老炭為佳

用於炭焙白茶的木炭,

並不是隨便什麼炭都行,

炭要選傳統窯燒的炭,

必須要是燒透的木炭。

陸羽《茶經》裡有這麼一句話:

「其炭曾經燔炙,為羶膩所至,及膏木、敗器不用之。」

可見像松木、柏木、楓樹等富含油脂的樹木,

燒制的碳是不適合用來焙白茶的,

會使白茶吸收這些炭火燃燒產生的異味。

▲炭焙用果木炭

一般用於焙制白茶的木炭,

以山陰面木頭為上,

果木炭、老炭為上;

硬木炭為中;

山陽面木頭為下,

新木炭、松木炭為下;

慎用合成炭。

2、非晴天不焙

炭焙不僅對火源有要求,

對炭焙時的天氣也有要求。

晴天才適合進行炭焙,

尤為忌諱雨天、南風天焙茶,雨天、南風天空氣潮溼,

還會混雜各種氣味。

而木炭和白茶都有極強的吸附性,

這個時候制茶,

茶葉吸收異味的可能性極大的增加了,

嚴重影響茶的純淨度。

▲晴天炭焙

3、蓋灰蔽炭薄厚適中

用於炭焙的炭火,

並不是點燃讓木炭自然燃燒就可以了。

而是要先燒炭,

直到燒到炭火穩定,

並且不再產生餘煙。

▲燒木炭

但是這時候的炭火還不能直接用於焙茶,

還得在炭火上蓋上草木灰,

而且這個灰燼也極為講究,

必須要是幹的、乾淨的,

髒的蓋灰會影響茶味;

灰還要用老灰,新灰的燥氣過重;

▲給炭火蓋灰

蓋灰要蔽炭,

蓋灰的薄厚也很講究,

要厚度適中,

為的是壓住火力、守住熱量,

保證炭火儘可能的穩定釋放熱量,

是極為重要的控溫方式。

4、文火慢焙保持天然

福鼎白茶的炭焙講究的是「文火慢焙」、「寧輕勿重」,

一般溫度控制在40~50℃左右。

如果溫度高了,

就會產生熟香使白茶失去原有的鮮爽感,

甚至可能導致銀針、牡丹

失去高等級白茶最重要的毫香蜜韻。

▲嚴格控制炭火溫度

而溫度過高或者茶葉長時間處於較高溫度下,

就會烤傷葉質,

白茶也會因此失去原有的天然性,

讓茶葉帶上一股高火味或者煙味。

高溫不僅對白茶滋味有影響,

還會使茶幹發紅,甚至出現死葉黑芽。

說到這裡,

大家應該能感受到炭焙的困難程度了吧!

而上面這幾點僅僅只是炭焙難的一個縮影,

炭焙的繁瑣卻遠不止這些,

外到環境、天氣、器具,

內到茶品、時間、溫溼度等等都要恰到好處,

可以說是非制茶大師難以駕馭的一種白茶工藝。

炭焙過程每一個細節處理不當,

都會導致白茶品質直線下降,

所以一款好的炭焙茶非常難得。

真正的炭焙不是口號

其實,

經常在一些平臺上瀏覽購買白茶的茶友,

肯定有看到一些白茶的介紹中會提及炭焙,

但是僅僅只是帶過,

這其中一些確實是炭焙的,

但是,

只是在快加工到成品的時候,

簡單的用炭火輕微過一下,

便叫做炭焙。

這和真正意義上的炭焙相去甚遠,

真正的炭焙在萎凋完成後就開始了。

1、從火源開始就追求極致

為了追求更好的炭焙效果,

制茶人會選用10年以上的窯燒果木炭,

雖然這樣成本極高,

但是炭焙出來的效果更好,

讓白茶更醇淨。

將適量的果木炭放入鐵鍋中將其燒紅,

直到炭火沒有餘煙冒出,火力穩定。

▲起火燒炭

2、嚴格控溫不能過高

果木炭燒至穩定後,

再蓋上一層事先準備好的乾淨草木灰。

蓋灰也十分考究制茶師的經驗,

灰要蔽炭,灰蓋薄厚要均勻適中,

過薄過厚都會影響炭火的熱力穩定性。

通過灰蓋把炭焙的溫度控制在40-50℃左右。

▲通過灰蓋調整焙溫

3、焙籠和原料

一般情況下,

都用銀針、牡丹這樣高等級的白茶來進行炭焙,

因為高等級的白茶毫香、花香、滋味更馥鬱。

炭焙的焙籠都選用竹製的,

這樣更有利於茶吸收炭火的熱力,

竹製品帶有的獨特清新,

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白茶的品質,

成品炭焙茶的毫香蜜韻會更高揚。

▲炭焙用焙籠

4、小批量焙茶

炭焙由於工具的特殊性,

只能小批量的製作,

一般一籠只能焙銀針5斤左右,

牡丹3.5-4斤左右。

將茶葉輕攤在焙簍上,

中間可相應攤厚,周沿稍攤薄。

在福鼎烘焙白茶時,

一般會在茶葉下面墊上一層白紗布,

讓茶葉受熱更均勻的同時,

防止銀針、牡丹在炭焙時茶沫茶毫掉入炭火中,

產生煙氣影響茶的品質,

這是福鼎茶人對傳統技藝的改良。

▲焙籠上墊上白布

5、保證火溫穩定

白茶炭焙講究「文火慢焙」、「寧輕勿重」,

所以焙籠內的溫度絕對不能過高,

要儘量控制在40-50℃範圍內。

開始烘焙後,

制茶師要時刻關注焙籠內的溫度變化,

不斷用手背靠近焙簍,

感受焙籠內的溫度,

並做出適當的調整。

▲嚴格控制焙火溫度

6、一次性完成翻焙

在焙制過程中還要翻焙,

讓茶葉上下面均勻受熱,

保證茶葉均勻轉化,

防止單面受熱過度而變焦。

翻焙是會損茶毫的,

無形之中增加了炭焙的成本,

所以翻焙要儘量一次完成,

對制茶師的技巧、靈活性要求極高。

▲白茶翻焙

7、足時炭火烘焙

炭焙一般需要焙2-3次,

開始時為初焙,大概需要2-3小時,

正式的焙制需要5小時左右,

總共的炭焙時間在10小時左右。

炭焙程度由制茶師經驗決定,

具體的炭焙時間也由茶幹實際的幹度而定,

而這個幹度就需要制茶師,

根據茶的香氣、外觀等因素綜合判斷。

所以一款炭焙茶的好壞制茶師的經驗是絕對關鍵的因素。

▲炭焙中的白茶

炭焙賦予白茶的優勢

炭焙的難,

不僅僅體現在繁雜的操作細節,

還需要考慮天氣、環境、用具、溫溼度等等,

更是對制茶師的經驗、耐力、細心程度一大考驗,

失敗率極高,

產量卻少的可憐,

也難怪絕大多數人不敢輕易嘗試。

那為什麼還要去做炭焙呢?

簡單來說,

炭焙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白茶的優點,

讓白茶有更好的轉化空間。

1、綜合茶性

由於工藝上的原因,

導致新白茶的茶性偏涼,

因此很多腸胃不好的茶友不太適合大量飲用新茶。

而炭焙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中醫中就常用炭火焙中藥,

以改良藥性。

炭焙屬陽火,

它同樣可以綜合茶性,

起平衡作用,讓新茶茶性轉溫。

對於喜愛白茶卻又腸胃不好的茶友來說,

炭焙白茶是一大福音。

▲果木炭火

2、提高轉化空間

炭焙是進一步降低白茶的含水率,

追求精益求精。

雖然國標要求白茶的含水率要控制在8.5%以內,

但是在福鼎會把茶焙到更低水平的含水率,

一般在5%-6%之間。

更低的含水率,

雖然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成本,

但是也更有利於白茶後期的儲存和轉化。

▲茶乾乾度更足

3、轉化更全面

炭火是陽火,

主要以紅外輻射來烘焙茶葉。

在焙的過程中,

火力能吃透茶葉,

茶葉內外一起受熱,

受熱均勻。

茶葉中的內質在適合的溫度和酶的作用下轉化更完全,

產生更多有益的絡合物。

4、茶香馥鬱

炭焙持續讓白茶均勻受熱,

可以加速青葉醇等青味物質的揮發和轉化,

形成帶有清香的芳香物質,

降低茶葉的青味。

同時促進多酚類物質轉化,

降低茶葉的苦澀感,

增加白茶中的香氣物質含量,

進一步提高白茶的香氣。

而糖與胺基酸的焦糖化作用,

讓白茶的毫香蜜韻更高揚。

▲杯蓋留香

5、滋味更醇甜

在文火炭焙過程中,

茶葉內酶活性更高,

大分子的糖類在酶的作用下,

可以分解生成更多單糖、雙糖等水解性糖類,

讓茶湯更醇厚,

香氣、滋味更濃鬱,甜度更高。

▲稠滑的湯感

6、提高白茶淨度

木炭有很強的吸附能力,

可以吸附異味和水分,

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茶葉被異味和水分影響。

在烘焙的過程中,

茶葉因一系列氧化反應排出的雜質和水分子,

也會被木炭所吸附。

而木炭產生的火力,

也會帶出茶葉內的一些雜味物質,

讓白茶喝起來也會有感覺到更加醇淨。

▲純淨的茶湯

吾雨提示

好的炭焙工藝對環境、茶青、制茶人都有極為嚴格的要求,成品率極低,可以說一份好的炭焙茶可遇不可求,它的滋味香氣更豐富迷人,更具儲藏價值。茶友們要是遇到好的炭焙茶,不要猶豫趕緊入手,相信炭焙茶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

原創聲明:本文由吾雨茶課堂原創,歡迎喜歡喝茶的朋友轉發分享,轉發分享請註明出處,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炭焙工藝真的那麼難?是什麼讓炭焙茶備受推崇|吾雨茶課堂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只能說他們不懂炭焙白茶的好,對白茶了解太少,更遠遠低估了炭焙的難度。▲19炭焙銀針什麼是炭焙說到炭焙,我們就得先說說白茶的製作工藝但是並不是什麼茶都值得炭焙的,白茶炭焙的成本很高,只有最優質的茶原料才值得拿來炭焙,也只有炭焙才能更好的挖掘出上好白茶深藏的滋味、香氣。
  • 關於炭焙的幾個謠傳,你聽過幾個?你的「炭焙茶」真的炭焙過嗎?
    謠傳一:炭焙是新工藝?說到炭焙白茶,是近幾年才開始進入大眾的視線,並逐漸火熱起來的,所以在很多茶友看來,白茶炭焙是一個新引入的概念,是白茶的一個創新工藝。其實不然,炭焙是白茶古法技藝中的精髓所在,也是福鼎白茶「非遺」申請過程中的一個核心步驟。
  • 烏龍茶中的獨特工藝——「炭焙」,巖茶與鐵觀音的炭焙
    導讀:烏龍茶中的獨特工藝炭焙,炭焙,指利用上等好炭的餘火持續焙茶。(一)、武夷巖茶的傳統炭焙(1)、初焙(初制)。這種烘焙作業,20世紀70年代前普遍採用,現仍有少數茶農依舊使用此傳統統烘焙方法焙茶。(2) 、足火(初制復火)。是巖茶加工的一道關鍵工序,烘焙採用暗火,即炭上蓋灰,第一次用芒萁灰。文火慢焙原則,要烘多久?烘到什麼程度才適宜,全靠烘焙師傅根據烘焙的茶葉實際狀況,或市場特定要求而靈活掌握。
  • 炭焙鐵觀音屬於什麼茶?我們該怎樣辨別真正的炭焙鐵觀音?
    炭焙鐵觀音的茶葉回甘特別,有獨特的口感,品嘗之後喉嚨特別舒爽,帶有強烈的火香味,是口感滋味十分獨特的茶品。那麼,炭焙鐵觀音屬於什麼茶?下面一起來了解看看。  首先炭焙鐵觀音茶葉是在傳統半發酵的鐵觀音茶基礎上,增加了一道變量工藝,即木炭再次進行約5-7小時的炭焙時間而得名!
  • 你買的茶真的是炭焙的嗎?別忽悠,不要過度追求炭焙!吾雨茶課堂
    ▲用手背感受焙溫炭焙,茶工藝的精髓為什麼這麼說呢?炭焙為何少見?炭焙看上去就是用炭火焙焙茶,沒什麼難度。而實際上,看似簡單的炭焙,卻是因繁瑣的工藝嚇跑了許多制茶人。可以說,炭焙是非制茶大師不敢輕易嘗試的一種工藝。主流電焙工藝如果說炭焙是傳統工藝最具代表性的烘焙方式,那電焙就是現代工藝最有代表性的烘焙方式。
  • 炭焙茶與電焙茶的區別
    傳統的炭焙茶製作是將茶葉放進竹籠後置於木炭燒紅蓋上谷灰的土焙爐上進行陰火烤焙,當炭火在燃燒時會釋放出的負離子遠紅外線會被茶葉吸收,同時茶葉中一些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在達到一定溫度時被分解並黏附於表面,有利於衝泡過程中被人體吸收。
  • 什麼是炭焙鐵觀音?
    遠近聞名的鐵觀音擁有獨一無二的「觀音韻」,據其製作工藝可分為濃香型、清香型和陳香型,而屬於濃香型的碳焙鐵觀音簡直是重口味茶客的「福音」,為何這麼說?聽小陸娓娓道來~【製作】顧名思義,炭焙鐵觀音是指採用木炭焙制的鐵觀音。
  • 巖茶揭秘丨炭焙Vs電焙有什麼區別?
    在武夷巖茶的眾多烘焙方式中,炭焙和電焙是最具代表性的兩種。炭焙和電焙的比較,就像是傳統工藝與現代工藝的對決,誰更勝一籌這個無法盲目下定論,但兩者作用於巖茶之上,的確產生了各有千秋,獨具特色的化學效果。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好好認識一下,炭焙和電焙到底是什麼?炭焙的巖茶和電焙的巖茶又會有哪些區別的?什麼是炭焙?
  • 炭焙烏龍茶功效 炭焙烏龍茶功效減肥嗎
    炭焙烏龍茶功效鐵觀音成品依發酵程度和製作工藝,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等三大類型。1、清香型鐵觀音:清香型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偏向現代工藝製法,目前在市場上的佔有量最多。清香型鐵觀音顏色翠綠,湯水清澈,香氣馥鬱,花香明顯,口味醇正。
  • 烏龍茶傳統炭焙vs現代電焙,你喜歡哪種工藝?
    武夷巖茶的烘焙工藝有多種,其中以傳統炭焙和現代化電焙兩種為主要的烘焙方式。關於巖茶焙火的方式,傳統炭焙和現代化電焙一直是茶界爭論不休的話題。誰又更得人心呢?A君認為:由炭焙烘焙出來的茶有特別的炭火香,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其傳統的工藝手法更是留給後人寶貴的財富啊。而且,炭焙工藝才是武夷巖茶「巖骨花香」的正確表達方式。B君則認為:巖茶的焙火主要是需要溫度,古代沒有電,才只能用炭焙啊,其實二者並無太大區別。
  • 什麼是毛茶、精製茶、炭焙茶?
    2.精製茶;即毛茶階段完成後,茶農、茶商、茶行等依客戶需求,經揀支、焙火等工序,將生青二水、茶鹼、輮酸、咖啡因烘焙至其所需之乾淨度稱之。其特色為具各家茶行特色茶及客人之特殊口味茶。精製後的茶相對的較耐泡、較耐存放,不利於身體的因子也相對的減少。
  • 影響炭焙鐵觀音價格的主要兩個因素
    其中碳培鐵觀音自誕生以來就深受廣大茶友的青睞,極品的炭焙鐵觀音尤為難得,市場上它的價格從幾十到幾百上千都有。那麼,究竟是什麼影響了炭焙鐵觀音的價格呢?木炭培火的鐵觀音價格相對高,一般市面上300元以上的培火茶才是炭火烘焙。木炭培火工藝難度巨大,如果沒有足夠的經驗,炭焙法極容易將茶葉焙焦,此外其成品率相對電培來的低。不過,木炭培火可以出頂級品,而且也只有炭焙才能稱得上頂級品。
  • 何處尋覓炭焙單叢
    今年春天,我們來到潮州海拔過千米的茶山上探尋單叢茶的製作工藝。尋遍整座山的茶農和小茶廠,發現如今的單叢茶製作已經基本實現了機械化,傳統柴燒的制茶設施多被茶農棄之一角,轉而運用電力驅動的揉捻機、烘乾機等,創新了單叢製作工藝。在烘焙這道工序裡,隨著現代制茶設備的運用,市面上絕大多數為「電焙單叢」。
  • 傳統炭焙、古法炭焙?過去的巖茶是怎麼焙的?聽聽老師傅們的經歷
    我們有聽過傳統炭焙是把巖茶一次焙到位、一次焙成型,因為過去物資、人力匱乏,沒有辦法像現在人花二十幾個小時文火慢燉巖茶,一年還要反覆燉三次。 究竟過去的武夷山人是怎麼焙茶的?
  • 三招,你就可以喝到滋味獨特的炭焙茶
    然而隨著巖茶市場發展越來越好,人們對茶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一些商家為了更快的獲取利益,通過電焙取代炭焙將茶高效率的帶入市場。高效率固然重要,但是茶葉品質因此上不去,是不是有點得不償失呢?此話怎講,電焙對巖茶有什麼影響呢?電焙雖可以將巖茶批量生產,達到高效率製作。
  • 關於炭焙白茶,存在三個嚴重誤解!
    一、對炭焙白茶的誤解 1.誤解之「炭焙工藝是白茶製作新工藝 或許看到這裡,還是會有茶友認為炭焙白茶很簡單,有機會不妨來一下福鼎,親自感受一下炭焙的過程,才會知道原來每一杯茶都蘊含制茶師傅的用心。
  • 武夷巖茶的炭焙
    現在就全國各大茶類的焙火技術而言,確實還沒有哪種茶的焙火,能超過武夷山的武夷巖茶古法炭焙技藝,難怪經常有人感嘆:「武夷焙法,實甲天下。」 巖茶炭焙一般是以」文火慢燉」為好,之所以強調文火慢燉是因為焙茶時溫度過高會使茶葉的芳香物質揮發過多,香氣降低,重則產生焦味茶葉失香。
  • 詳解炭焙工藝如何造就上好的武夷巖茶
    炭焙工藝對武夷巖茶的成分影響武夷巖茶風味獨特,深受消費者青睞。武夷巖茶獨特品質的形成除了做青之外,炭焙工藝是形成武夷巖茶特有香氣和獨特的茶湯口感風韻的關鍵工序,對武夷巖茶香氣和滋味等品質特徵的形成影響很大。
  • 炭焙,為什麼可以讓安溪鐵觀音更好喝?
    而要成為傳統老鐵,還要再經過挑揀,挑掉茶梗和黃片,再經過焙火,才算完成。焙火,是烏龍茶製作工藝中最後的一道工序,而且依照品種,依茶性的不同,都會調整烘焙的程度和次數。如果拋開其他層面不說,焙火的作用就是利用熱力改善茶的香氣、滋味,減輕茶的苦澀味,把茶的優點和特點保留並穩定下來。
  • 追求炭焙沒錯,但你喝到的水仙、肉桂、大紅袍,可能都是電焙茶
    如果茶農焙茶技巧高超,又能巧妙使用電焙籠和烤箱,用電焙也能達到不錯的烘焙結果。而且現在武夷山流行做法是,前期茶葉走水用烤箱、烘乾機,後期用炭焙,雙管齊下,這下更是雌雄難辨,你說這茶是電焙還是炭焙?或者哪路神仙還能喝出這茶是電焙與炭焙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