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are going to pursue terrorists everywhere. If they are in the airport, we will pursue them in the airport. And if we capture them in the toilet, then we will waste them in the outhouse. The issue has been resolved once and for all.」
是普京在1999年對記者說的原話,後來,經過整理,加上電影「怒火救援」的臺詞,成了普京的經典名言。
我們將到處追蹤恐怖主義分子。如果我們在飛機上逮住他們,就在飛機上處決它們,如果我們就在廁所找到他們,就在馬桶裡淹死他們。寬恕他們是上帝的事情,而我只管送他們去見上帝。
普京確實是這麼做的
1991年9月,杜達耶夫推翻了車臣蘇維埃政權,宣布車臣共和國獨立,並出任首任總統。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自身難保,葉爾欽選擇了對車臣妥協。俄聯邦行政機構全部撤出車臣,北高加索軍區的大量武器裝備也移交給了車臣武裝。車臣的完全獨立,僅差一份書面聲明。
俄羅斯從來沒有從書面上承認車臣獨立,車臣的完全獨立顯然為葉爾欽所不容。和車臣和解只是俄羅斯高層的緩兵之計,葉爾欽另外扶持了一個跟杜達耶夫不合的部落首領,以圖日後重返車臣。
隨後爆發車臣戰爭,但各種不順,葉爾欽對車臣的態度被外界評價比較柔軟。
接著,普京在危難之際擔任國家總理,態度非常直接:坐下來談判不可能,唯一方法就是武力。
普京上臺後盡顯鐵血本色,先用鐵腕讓俄軍捲土重來,指揮第二次車臣戰爭,動用了包括戰鬥機、制導炸彈等先進武器。坦克先行,火炮跟進。但在對羅茲尼市的戰鬥中,出於對人道主義的考慮只能選擇巷戰,俄軍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俄羅斯北方集團軍副司令也因此陣亡。
2000年3月20日,車臣首府被攻克,普京親自駕駛戰鬥機蒞臨首府,宣布了戰鬥的勝利。隨後在總統選舉中,以壓倒性優勢當選。
最終,普京的鐵腕手段讓車臣成為他的粉絲,車臣總統和軍隊宣誓效忠,不僅不鬧事,還幫助普京東徵西戰,參與了烏克蘭戰爭和敘利亞戰爭。
車臣武裝分子在俄羅斯製造了多起恐怖襲擊,並劫持人質,全球兩次最大的人質劫持事件都因此而產生。普京帶領下的戰鬥民族和恐怖分子沒有談判一說,只有趕盡殺絕。
2002年10月23日,40多個自殺式炸彈襲擊者現身莫斯科,劫持了莫斯科劇院九百名人質,還安放了一大堆炸藥,就是為了跟普京談判,談判目標是讓普京結束車臣戰爭。
俄羅斯當局根本沒有任何談判的可能,在2天後決定使用灌入麻醉劑後進行強攻,當士兵們從各個方向衝進劇院炸開前廳大門的時候,許多恐怖分子還醒著,並立即做了還擊,但是很快被剿滅。
二十分鐘後,特種部隊完全控制劇院,四十多名恐怖分子被擊斃,包括他們的頭目巴拉耶夫。
俄羅斯軍方決定將昏迷人質交給了政府。但是將軍沒有對外披露解除危機的方式,政府突然接到如此大規模的救助任務,醫生,醫院,救護車方面措手不及,明顯準備不足。結果由於吸入麻醉劑窒息而死包括軍隊在運送傷員的時候,直接將傷員「疊」在車廂裡,像堆積木一樣的摞起來,很多放在下面的人質被壓死了。
最終,這次人質事件導致129人死亡「幾乎都被當局處理不當致死」,但整體來說,影響的負面輿論不算太多,也徹底斷送了車臣的分裂意圖,激起了全國對恐怖分子的仇視。
2004年,爆發了世界歷史上最大的人質事件,2004年9月1日,車臣分離主義武裝分子在俄羅斯南部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中學製造的一起劫持學生、教師和家長作為人質的恐怖活動。它是人類歷史上最殘暴、最大規模的人質劫持事件之一,共劫持了1200名人質,其中基本為兒童。
上午10點,武裝恐怖分子進攻並佔領了別斯蘭市第一中學,將參加開學典禮的約1200名師生和家長扣做人質。恐怖分子通過扔出的紙條提出下列要求:俄羅斯從車臣撤軍,釋放6月因襲擊印古什而被逮捕的恐怖分子。
兩個小時後,以扎索霍夫為首的解救人質指揮部與恐怖分子取得了聯繫。隨後約50名兒童從學校成功逃脫。
本來,此事阿爾法特種部隊在處理事可以按計劃有序開展,但是戰鬥民族這個時候特性顯露無疑,比特種部隊和警察還多的家長全部回家拿了武器參加到對恐怖分子的打擊當中,家長拿的武器AK47是標配,還有家長拿了狙擊槍.......
在與劫匪對峙的第二天,一名恐怖分子不慎引爆炸彈,家長直接開始烏拉衝鋒,全部向學校進行突襲。然後人質開始四處逃散,恐怖分子開始直接射殺人質。
現場的特種部隊全部蒙圈了,但是家長不要命的往裡攻,不得以也全部跟著開展了進攻,這樣導致整個營救計劃非常無序,最終造成333名人質死亡,其中包括186名未成年人,958人受傷,其中包括639名未成年人,123人落下殘疾,26名兒童父母雙亡。
本來在戰鬥中,特種部隊希望擒獲一些恐怖分子進行審問,但是家長們動手太快了,最終除一名恐怖分子外全部被擊斃。
普京上任後的一系列鐵腕手段收穫了無數的粉絲,讓敵人也對他充滿敬意。普京的政策、決心、意志,都給予了俄羅斯人更多的信心,使得本來就有戰鬥民族氣質的俄羅斯更加彪悍。
但是,也有很多人指責在幾次人質事件中,政府處理的太過於草率,帶來了很多不必要的傷亡。
對此,你怎麼看呢?
壞土豆趣科普,陪你一起探索有趣的世界
(最後,壞土豆趣科普所有文章,拒絕轉載抄襲,最近很多文章被抄襲,抄襲者都被封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