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你知道韓國4大代工企業都有誰嗎?它要在中國幹30億

2020-12-15 騰訊網

品觀君曰

韓國市場最大的4家代工企業分別是誰呢?

說起化妝品代工企業,韓系代工必然是繞不開的一程。在並不算大的韓國市場裡,僅仁川附近就有4000多家化妝品生產企業,代工產業密集度和發展程度相當高。

正是在這樣嚴酷的競爭環境裡,培育出了科絲美詩、科瑪這樣在國際市場都佔據領先地位的代工企業。

那麼韓國市場最大的4家代工企業分別是誰呢?排名第1的科絲美詩一年到底能掙多少億?除了科絲美詩,韓國還有哪些年銷超過10億的代工企業?他們在中國市場混得好嗎?

來,品觀君給你們扒!

1.科絲美詩:行業老大一年掙72.6億

2017年集團總體銷售額:72.6億元

2017年代工銷售額:53.97億元

2017年中國銷售額:21.7億元

全球工廠數量:14家

中國工廠數量:6家

那個曾經在廁所裡都貼著「2017世界第一」口號的韓國工廠,早在2016年就達成了心願,而現在的它依舊穩穩坐在全球第一的位置上。這家韓國代工企業的名字大家恐怕已經耳熟能詳——科絲美詩。

財報顯示,2017年科絲美詩全球化妝品代工板塊的全球銷售額達到了53.97億元(8839億韓元),較2016年增長16.94%。

雖然2017年業績增長沒有2016年那樣迅猛,但對於站在全球頂端的科絲美詩來說,能保持這樣的增速已經十分不錯了。要知道,從2006年到2016年,科絲美詩連續10年業績增長超過20%。

作為全球化妝品代工界的「扛把子」,科絲美詩早就開始了全球範圍內的布局,目前科絲美詩在全球擁有14家化妝品代工廠。2018年6月科絲美詩在泰國的工廠正式投產,由此,科絲美詩在韓國和海外工廠總生產能已達到16.3億件/年。

在中國市場,科絲美詩也穩穩佔領了No.1的位置,畢竟21.7億元的年銷售額擺在那裡;在中國化妝品代工領域,年銷售額超過20億元的企業也僅此一家。

業績高的同時,科絲美詩在中國一直保持高速的業績增長。科絲美詩中國近3年的業績增長均超過20%。據內部人士透露,今年科絲美詩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目標是30億元,看來科絲美詩今年的業績又要爆紅一把了。

有意思的是,科絲美詩在代工行業裡的價格定位一直不低,其報價一般會高出行業平均水平3成左右,但科絲美詩的訂單依舊爆滿,遠遠超出其在中國市場6.5億支/年的產能負荷。

除了化妝品代工業務之外,科絲美詩還擁有食品、保健品代工業務,這些業務被統一划歸到Cosmax BTI事業部。如果算上Cosmax BTI的業績,科絲美詩2017年的銷售額達到了72.6億元(11900億韓元),可見Cosmax BTI的業績體量不小。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科絲美詩在中國的美容健康產品工廠也已經正式投入生產,據了解,科絲美詩中國美容健康日產能已經達到100萬個/天。許多原有的化妝品客戶也陸續開始洽談相關業務。

2.韓國科瑪:我在中國市場還要努把力

2017年全球銷售額:50.16億元

2017年中國銷售額:3.52億元

全球工廠數量:8家

中國工廠數量:1家

雖然科絲美詩在全球範圍內都吃得很開,但是它還是有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韓國科瑪,畢竟韓國科瑪是一家在官網上掛出了「全球No.1」的代工企業。

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韓國科瑪的年銷售額為5016億元(8216億韓元),較2016年增長23.09%,這樣的增長速度也是十分驚人了。

韓國科瑪的業務分為化妝品、製藥和保健品三個板塊,業務範圍和科絲美詩幾乎相同。在2016年以前,韓國科瑪總體業績是超過科絲美詩的,但在2016年,韓國科瑪被科絲美詩以微弱的優勢趕超。

據韓國科瑪官網顯示,它總共擁有8家化妝品代工廠,其中有7家設在韓國境內。科瑪在全球擁有300多個品牌客戶,其中不乏蘭蔻、雅詩蘭黛、迪奧這樣的一線品牌。

科絲美詩能在總體體量上超過韓國科瑪,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其在中國市場的高速發展:2017年,僅在中國市場,科絲美詩就在銷售額上和韓國科瑪拉開了18億元的差距。不過,韓國科瑪在中國市場也混得很不錯。

目前,韓國科瑪在中國北京擁有1家工廠,無錫工廠正在建設中,投產之後科瑪在中國市場的年產能可以達到4.5億件/年。與此同時,本土化妝品企業伽藍集團、上美、佰草集、高姿、片仔癀等也均與韓國科瑪有合作關係。

2015年,科瑪在中國市場的銷售約為2.7億元,此前,科瑪在中國市場每年都保持著超過50%的增長速度。由於薩德事件的影響,韓國科瑪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在2016年和2017年增長有所放緩,但韓國科瑪依舊在2017年做到了3.52億元,這樣的業績在中國也絕對排在一線代工之列。

3.蔻詩曼嘉:我在中國增長最快

2017年全球銷售額:11.13億元

2017年中國銷售額:2.2億元

中國工廠數量:2家

扒完了科絲美詩和韓國科瑪兩家巨頭,咱們再來看韓國排名第三的化妝品代工企業——蔻詩曼嘉。

別以為它排名第三就是個「小個子」,2017年蔻詩曼嘉全球銷售額達到了11.13億元(1825億韓元),較2016年增長10.5%。

能在科絲美詩和科瑪兩大巨頭口中搶出10億多元的蛋糕,蔻詩曼嘉也是很不錯了。要知道,年銷超過10億元的中國代工企業也僅有諾斯貝爾一家而已。

作為BB霜產品概念的首創者,大家熟知的謎尚、愛麗小屋、悅詩風吟等品牌人氣頗高的底妝產品都是出自蔻詩曼嘉之手。

在中國市場,蔻詩曼嘉也擁有不錯的表現。2013年才進入中國市場的蔻詩曼嘉絕對是一個後起之秀,蔻詩曼嘉在近幾年加快布局,先後在蘇州、佛山、浙江平湖建立起3座工廠。在2018年年底,蔻詩曼嘉平湖工廠投產後,其在中國的總產能將達到2.4億支/年。

據其財報顯示,蔻詩曼嘉2017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達到2.2億元(361億韓元),較2016年同期增長61.6%。按照這樣的速度繼續增長,蔻詩曼嘉在中國市場的業績很有可能在今年追平韓國科瑪。

4.韓佛:2017年幹得不如意

2017年全球銷售額:14.99億元

中國工廠數量:1家

有表現好的,自然也有表現不好的。作為韓國排名第四的代工企業,韓佛集團2017年銷售額為14.99億元(2457億元),較2016年下滑近25%。

有人會問,韓佛一年能幹14.99億元為什麼還只能在代工領域排名第四?事實上,與其說韓國是一家代工企業,不如說韓佛是化妝品品牌企業:韓佛其實是韓國第三大化妝品企業。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韓佛代工的自有品牌伊思在市場表現十分強勢,後來直接收購了母公司韓佛的股份,成了家裡的「掌權者」。現在韓佛對外官方稱呼都是「伊思韓佛」(It's Hanbul)。

韓佛在中國市場目前只在湖州設有1家工廠,當前年產能為3600萬件,並不算多,但蘭蔻、雅詩蘭黛、迪奧等國際一線品牌在中國的產品就有相當一部分由韓佛在韓國代工。

與此同時,韓佛還和一些品牌展開過深度合作,2010年5月,美即控股與韓佛合資建立廣州美即韓佛化妝品有限公司,並推出全新ICS護膚品系列;2013年4月26日,富程優家與韓佛公司籤定戰略合作協議,聯合組建研發中心。

除了以上4家韓系代工企業之外,其實韓國還有許多優質的代工企業,比如韓國最大的面膜代工企業詹尼克、中韓合資的蔻絲恩、以及底妝代工娜歐高斯等等,它們也各有各的絕活。

當然,親們還知道哪些比較知名的韓系代工企業,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相關焦點

  • 盤點韓國8大NO.1化妝品牌 它年銷10000億韓元
    韓國化妝品裡最牛氣的品牌都來中國了嗎?在韓國本土市場裡,到底哪些品牌才是行業裡的老大?說起韓國化妝品,不知道有多少妹紙們為之剁手。由於妹紙們的各種狂熱,韓系化妝品已經成為中國化妝品市場的一大支柱;據韓國貿易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韓國出口的化妝品中,有39.52%銷往中國市場。可是,韓國化妝品裡最牛氣的品牌都來中國了嗎?
  • 中國又一代工企業崛起!年收入高達2300億超越富士康,郭臺銘急了
    大家都知道我國在勞動力方面是非常充足的,而且我國的地皮也是非常的多,所以越來越多的代工企業願意入駐我國。不過常言道「後人追趕著前者」,富士康的「霸主」地位肯定是不會一直蟬連下去的,在這幾年國內就又有一家企業超越富士康,這家企業就是廣達集團。廣達集團如今的年收入已經高達2300億,從年收入來看的話是遙遙領先富士康的。
  • 揭秘化妝品電商業:100%代工生產
    國貨中佔有率前三甲依次是「自然堂」、「佰草集」、「相宜本草」,前兩者的年銷售額都在20億上下(來源:「中國化妝品網」研究中心),後者在去年公布上市招股書中的數字為13億;均為創立超過10年的線下品牌,但已悉數進駐電商全網渠道。電商品牌中,樂蜂網去年底宣布其自有品牌年銷售額達4億,處在領跑位置。其他較知名品牌如「阿芙」、「御泥坊」、PBA,體量在1億~2億。
  • 全球10大晶片代工廠,中國臺灣有4家,大陸有2家,合計份額65%
    說起晶片代工領域,大家都知道中國臺灣不管是份額還是技術是全球排第一的,尤其臺積電更是大名鼎鼎,而中國大陸則相對落後一些,大家最熟悉的也就中芯國際了。而近日拓墣產業研究院公布了2019年一季度全球10大代工企業的相關情況,我們發現總的來看,整個中國的半導體代工是全球最強的。全球10大代工企業中,中國佔了6家,其中中國臺灣有4家,中國大陸有2家,合計份額達到了65%左右,可以說三分之二的晶片代工訂單都是中國完成的。
  • 日媒:中國臺灣大型代工企業遭遇「三重苦難」
    臺灣企業將美國大型IT企業與中國大陸生產聯繫起來,主導了世界的水平分工,能否在中美夾縫中找到新的生路將成為考驗。三重苦「在交易數量增長的同時,要求降價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一位向大型代工企業供應蘋果產品相關零部件的中小企業經營者這樣倒苦水。
  • 大宇破產 韓國企業誰當老大?
    隨著「現代」的分裂和「大宇」的沒落,韓國企業版圖的重編勢在必然。誰來做韓國企業的領頭羊?人們把目光投向了「三星」。然而,三星集團憑什麼來坐大?憑資產規模三星集團下轄11家子公司,目前的資產總額達67兆300億韓元(約為559億美元),超過現代集團近10兆韓元(約為83億美元)。隨著現代集團的進一步分裂,到明年三星集團的資產規模領先於第二大企業的幅度將會更大。
  • 韓國化妝品水貨、假貨都是怎樣流入中國市場的?
    1.韓國有12家年銷6億的「水貨商」雖然記者說的是「水貨」,可這裡說的水貨只是渠道不正規的真貨,而不是假貨。用中國市場的話來說,他們就是竄貨商。雖然是做的竄貨生意,他們的體量可不小,在韓國,規模達到千億韓元(約6億元)的化妝品代理商中,正規代理商有20家,水貨商達到了12家,可見韓國水貨商的數量之多、規模之大。
  • 國內真正的代工巨頭其實是它!這家企業年營收上萬億,遠超富士康
    中國素有世界工廠之稱,主要就是源於國內存在著很多的代工廠,我們日常所熟知的那些著名品牌,可能都是由國內的代工廠進行加工製造的。那麼說起國內的知名代工廠,我想可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富士康。不得不說,富士康的確是手機行業的代工巨頭,在國內沒有幾個手機代工企業能夠和富士康相提並論的。
  • 臺灣省電子代工企業,除了郭臺銘的鴻海精密,你還知道幾個?
    上世紀六十年代以來,我國臺灣省得以快速發展,在這期間誕生了一批實力強勁的企業。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顯示,共有10家臺企上榜。鴻海精密排名最高,位列23。可以看到,電子產品代工行業是臺灣省最強勢的企業之一。
  • 超越富士康全球第一,年入帳2000億,這家中國代工巨頭很低調
    而在手機代工領域,也有一個中國企業是蘋果公司的重要合作夥伴,並且該企業同樣享有盛名堪稱全球第一,這家企業當屬富士康。富士康在2013年時就躍居《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的第30位,年營業額一度高達600多億美元。
  • 澳寶赴港IPO 日化代工企業扎堆上市
    《中國經營報》記者留意到,近年來代工企業在資本市場尋求機會的趨勢越發明顯,包括三椒口腔、棟方股份、樂寶股份、廣州芭薇股份、江蘇美愛斯在內的多家代工企業登陸新三板。上海博蓋諮詢董事總經理高劍鋒分析認為,相比化妝品品牌商的毛利率可以高達70%,代工企業的毛利率卻往往不足30%。缺錢,是代工企業擁抱資本市場最重要的原因。
  • 日媒:臺灣代工企業遭遇「三重苦」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在中美貿易戰的「你來我往」之際,日經中文網4月3日發文稱,如今承擔全球電子設備生產的臺灣大型代工(EMS)企業正面臨著「三重苦難」。一是由於零部件和人工成本高漲,代工業已經陷入沒有利潤的局面;二是美國蘋果的iPhone生產又出現混亂;三是今後還有可能受到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 美國之後,韓國與臺灣地區誰是全球晶片第二強,中國能排第幾?
    要說晶片實力,美國排名第一毋庸置疑。那麼除了美國,誰的實力最強就很難說了。韓國,中國臺灣,日本以及歐洲都有非常強的實力。整體而言,歐洲,日本半導體工業逐漸衰落,很多企業已經相繼退出這一領域。目前實力最強的,應該只有韓國和中國臺灣地區。
  • 「雪冰」一個韓國甜品憑什麼在中國估值3億!
    「雪冰」一個韓國甜品憑什麼在中國估值3億!    前幾天,一條韓國品牌「雪冰」在中國估值3億,三個月拿到新一輪融資的消息一出,立刻引來各方熱議!憑藉前瞻的網際網路營銷思維和創新的商業模式,「雪冰」元素這個外來品牌,在進入中國短短6個月內,便交出了中國境內開設150家店,估值高達3億的成績單,這份成績不得不說給中國市場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和衝擊。    您一定會問:它憑什麼?
  • 三星到底有多大?中國有與三星集團差不多大的企業嗎?
    三星的大讓人難以想像,它是表現在各個領域中的各個方面的。可以說說到韓國,三星就是他們國家的一個標誌,一個名片。甚至三星在世界上的知名度,比起韓國這個國家來更要響亮得多。你可以不知道韓國這個國家,但是,你不能不知道三星這個品牌。這就是三星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以及它的地位。
  • SK海力士與中國建合資企業:新開代工生產線
    韓國第二大存儲晶片巨頭SK海力士宣布,將與中國成立新的合資企業,並於下半年興建新的200毫米晶圓代工生產線。SK去年組建了新的全資子公司SK hynix System IC Inc.
  • 中國代工造價8億世界頂級深海養殖船,為啥不自己來一艘?
    這艘世界頂級的深遠海養殖工船(Nordlaks Havfarm),由挪威船舶設計公司NSK Ship Design操刀設計,所有者是挪威著名的三文魚養殖企業Nordlaks(現已更名為Jostein Albert),而代工建造的,則是我國知名的造船企業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半導體商株式會社小金庫出售了美國著名的晶圓代工企業美光
    特別是除了原料由日本,德國等國家組成的強大供應鏈和韓國的廣島原子彈原子彈製造供應鏈基本從此一致,但是人均佔有量依然非常少。背後就是中國有著非常大的市場空間,而且現在中國在半導體這一塊有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集成電路從無到有,正在度過一個相對敏感的發展階段,除了美國蘋果公司以外,也有很多公司在中國集成電路市場的份額排名中躋身前三。
  • 小米洗衣機質量怎麼樣 小米洗衣機是誰代工的
    近幾年,小米的產品涉及的範圍是非常廣的,從手機到電視,從空調到各種家電,小米仿佛都是遊刃有餘。近期,小米發布了一款小米洗衣機,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小米洗衣機質量怎麼樣,順便來說說小米洗衣機是誰代工的以及小米洗衣機怎麼使用,感興趣的朋友一起來看看吧。
  • 郭臺銘:商而優則仕 逾400億身價的代工之王
    從「塑料小哥」到「代工之王」:身家77億美元成臺灣首富,每一個年代的爆點基本上都切入了郭臺銘是臺灣首富,也成為本次參選候選人中最富有的一位。福布斯2019全球富豪榜(截至4月17日20:00)數據顯示,鴻海精密創始人郭臺銘身家高達77億美元,位列世界213位,同時為中國臺灣地區企業家的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