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丁香醫生能夠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迅速發展成為獨角獸呢?本文將藉由分析丁香醫生APP的視角,了解這家公司及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運轉邏輯。
丁香醫生是丁香園旗下專門針對C端普通大眾人群的健康問診及科普資訊服務的品牌。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丁香醫生迅速成為熱點產品,在微信朋友圈刷屏,其疫情動態、闢謠防護、在線問診等功能很大程度上幫助解決諸多的防疫痛點問題。網際網路醫療行業也在政策環境等諸多利好條件下,成為明星行業。
為什麼丁香醫生能夠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迅速發展成為獨角獸呢?
本文將藉由分析丁香醫生APP的視角,了解這家公司及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運轉邏輯。
本文將從如下方面進行分析:
本次新冠疫情中,從實驗室到臨床一線,從病原檢測、流行病溯源、快速篩查到疫苗研發,從在線問診和、遠程醫療到網際網路醫院,網際網路醫療打破時間、空間和地域等限制,成為科技「戰疫」先鋒。
為什麼網際網路醫療行業能夠短期內在各醫療平臺流量迅速增長呢?下面我們採用PEST分析模型來探討背後的原因。
早在2015年,國務院就提出「推廣在線醫療衛生新模式」,2016年又進一步提出「促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網際網路、虛擬實境等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的深度融合」等,打開網際網路醫療新成長空間。
自2018年以來,網際網路醫療領域的政策密集出臺從總領性政策到規範管理辦法,再到具體板塊的指導意見,層層遞推助力網際網路醫療步入快車道。
2018年發布的《網際網路診療管理辦法》中,曾明確「不得對首診患者提供網際網路診療」,至此,網際網路醫療得到「探索推進」;2019年8月開始,網際網路醫療政策進一步放開,在線支付價格與醫保支付政策相繼出臺,政策利好的密集釋放進一步打開了網際網路醫療的成長空間。
近年來國內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相關政策
資料來源:智研諮詢整理
根據Analysis易觀的發布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預計達到21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0.3%。人們對醫療健康的需求逐年增長,全民意識增強,如下圖趨勢,結合今天網際網路+醫療政策,我國未來醫療支出肯定會有很大幅度的增加。
一直以來,由於人口總數的增加,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速,慢性病的發病率增加,老百姓對醫療的主動需求、升級需求逐漸增加,而衛生總量資源不足,衛生區域分布失衡,及優良資源的缺乏,使得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傳統線下醫療行業也面臨巨大的壓力,迫切的需要一個改革創新的方法來幫助解決這一難題,我國目前已經進入醫療需求的爆發期。
近年來,技術的持續發展為網際網路醫療行業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
這些因素為網際網路醫療發展帶來了極大空間,遠程醫療,在線醫療,移動醫療成為可能,從而改變了現有的醫療服務模式。
正是以上種種利好因素的助力,促使網際網路醫療企業的蓬勃發展。那未來幾年該行業的發展趨勢是什麼樣的呢?是否還有足夠的市場空間?
目前網際網路醫療產業鏈逐步成形,在線掛號及問診企業已從流量爭奪進入到了醫療資源擴張的比拼階段。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醫療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91億元,同比增長51.08%;2020年有望達到900億元,2018-2020年的CAGR為35.39%,保持快速增長態勢。2019年4月我國網際網路醫療用戶規模為4.5千萬,行業滲透率為6.6%,到2020年4月,用戶規模有望上升至5.9千萬,滲透率達到7.9%。
中國網際網路醫療市場規模及其增速:
數據來源:公共資料整理
中國網際網路醫療用戶規模(千萬):
數據來源:公共資料整理
由此可見,網際網路醫療市場還存在很大的市場空間,未來幾年的滲透率依然會快速攀升。
面對這個快速增長的賽道和風口,湧現了大量的參與者,根據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起中國網際網路醫院數量開始成倍增長,截至2019年11月總數已經達到269家,一年內新增網際網路醫院148家,是2014年-2018年5年網際網路醫院建設數量的總和。
在巨大市場的誘惑下,無數的資本開始進入這一領域,而除了早先的春雨醫生、丁香園等新平臺,包括BAT在內的眾多網際網路大廠都開始布局這一領域,此時行業發展如火如荼。
作為國內實時醫患交流服務(即「在線問診」服務)的首創者,從2011年創立至今,春雨醫生一直致力於問診服務的發展與推廣,但目前已經轉移戰略方向,將業務重心放在線下問診以及與線下醫院的合作上。
丁香醫生背靠丁香園,有比較權威的品牌背書,醫生數量多,問診質量高在同類產品中較有優勢。
下面重點對丁香園及春雨醫生兩家公司的成長路徑以及業務模式進行分析,以此為切入點深入了解該行業不同公司之間的差異。
丁香園是中國領先的醫療領域連接者以及數位化領域專業服務提供商。成立 19 年以來,丁香園打造了國內領先的醫療學術論壇及一系列移動產品,並全資籌建了線下診所。
通過專業權威的內容分享平臺、豐富全面的數據積累、標準化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丁香園連接醫院、醫生、科研人士、患者、生物醫藥企業和保險,覆蓋千萬大眾用戶,並擁有 550 萬專業用戶,其中包含 200 萬醫生用戶。目前丁香診所已在杭州和福州落地,並計劃延伸至更多城市。
融資歷史:
丁香醫生作為丁香園系列產品中的一環,主打的是在線問診的功能,滿足患者用戶的需求。從功能上來看,丁香醫生的主要功能與丁香園其他產品沒用明顯重合,是第一款主打在線問診功能的產品,用戶界面也比較整潔,基本沒有廣告內容。丁香園積累的醫生資源也能為產品的功能開發節約成本,總體來說算是丁香生態產品中合適的一環。
作為移動醫療行業的開拓者,春雨醫生2011年11月上線,首先推出了在線問診服務,以」自診」和」問診」為核心內容, 之後陸續推出空中醫院、電子健康檔案等服務,發展成為網際網路診療平臺。
根據定位,春雨醫生的業務可以梳理入口、服務、價值三端:
但從目前的APP功能來看,價值端的業務已經邊緣化。
融資歷史:
總結:由以上分析可見,春雨醫生的優勢在於用戶數量較多(主要是普通消費者或患者)以及在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和大數據運營思維方面較為領先,但是劣勢在於醫生端品牌影響力較弱。相比而言,丁香園的優勢在於醫生用戶數量較多且質量較高,醫生將專業知識通俗化傳播加速了丁香醫生的品牌推廣。
在網際網路醫療市場中,主要有五個參與方:用戶(健康或疾病人群)、醫生、醫院、藥企、平臺。
本文筆者只對用戶,醫生以及平臺進行分析,其三者關係及業務邏輯圖如下所示:
平臺要想實現快速成長,就必須滿足好關注健康、疾病人員的訴求,同時要滿足醫生人群的需求。
下面我們分別去探究一下這兩者都有哪些需求,以及丁香醫生是如何更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個人和家庭健康越來越重視,想得到一些專業的健康知識,而且對「預防小病變大病」有了較為深刻的認同感,而諮詢問診主要是通過一下幾個方式:
(1)去三甲醫院
相對與普通醫院,三甲醫院的醫療設備,醫生水平都比較有優勢,對醫生也更能產生信任感,但是三甲醫院排隊候診的病患多,醫生卻沒有太多時間跟患者交代清楚,因為病人太多了,所以醫生只好快快講完重點。
面診完以後,即使對疾病還有很多疑問,包括病因,用藥,注意事項,飲食調理等等,也很難跟醫生保持聯繫。因為醫生不大可能會讓患者加私人微信或者留下手機號,所以患者要麼帶著疑問回家,要麼回頭再找醫生問問,當然前提是醫生有時間。
(2)去普通醫院
與去三甲醫院相比,看病就診的人會相對少一些,但是基於不信任感,醫生給的建議如果不能得到病患的認同感,便兜兜轉轉還是會去三甲醫院複診。
(3)上網查詢
身體有點不舒服,但是又不太想去醫院看醫生,因為太麻煩了,於是想通過上網擦查詢的方式自診。然後網上信息多、亂、雜,可信度較低,有時一個咳嗽也能查出是癌症的前兆,容易被誤導。也有一部分人找到了某些在線醫療平臺,但是經常是被醫生一句話打發,沒說什麼內容就讓患者去線下醫院就診。
而日常身體健康時,網上值得信賴的醫學科普內容實在太少,謠言四起,父母不在身邊,很容易被無良保健品和江湖醫騙所傷害。
目前中國醫生群體在問診上面臨的困境主要有兩點:
(數據來源:公共資料整理)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在看病問診這件事上,健康、疾病人群和醫生都有自己的訴求並且當前的解決方式並沒有很好的滿足的自己的痛點。作為平臺方的丁香醫生是如何更好的滿足他們的需求,從而將他們吸引到這個平臺上的呢?
3.3.1 健康、疾病人群
(1)醫生水平的把控
對於醫生問診的問題,區別於春雨醫生的醫生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丁香醫生基於丁香園百萬醫生用戶數據篩選三甲醫院主治醫生為主,醫生入住之後要診相關培訓,對問診服務進行審核,對優質問診醫生進行導流,對不合格醫生進行剔除,對高質量問答內容進行激勵分享。
專業的醫生運營的差異化努力,讓問診的用戶滿意度提升。提供圖文問診、語音急診(60秒接通)、在線配藥、名醫義診等服務。
而且對於問診的質量上,丁香醫生做到了平均每個醫生的回覆字數達到723個字,而且還在不斷攀升,屬於行業裡頂尖的服務標準了。
(2)建立信任感
而對於如何與家族群那些謠言做出區別,如何與用戶建立信任?
丁香醫生平臺所有的醫生都是經過考試,培訓和多輪模擬測驗,且內部實行「機器審核+人工審核+專家監管抽查」三層質控體系保證醫生服務質量,服務不達標就被系統淘汰。
醫生若發布科普文章,便請到專業的醫生專家做背書,引入發論文的Peer Review(同行審議)機制。大致操作就是一位醫生撰稿,需要另外兩名醫生來審核,這樣的話,一篇科普就有多個專業的信任背書。
3.3.2醫生群體
優質醫生入駐丁香醫生平臺,通過培訓和優質問診案例分享給到醫生很好的體驗,快速適應問診平臺,使之具備輸出優質問答諮詢的能力。
通過跟藥企合作及平臺本身提供給用戶的問診補貼,對醫生的諮詢問診給到一定的現金激勵。平臺為了照顧到醫生的品牌和用戶的體驗,甚至為醫生所在醫院附近的照相室提供免費頭像拍攝,為了醫生的患者提供後續對接諮詢服務,直接給醫生定製含有諮詢二維碼的印章。
對有諮詢需求的老患者,把二維碼蓋到患者的病例手冊,方便患者想起他時可以掃碼諮詢,這樣也避免了患者要手機號又擔心影響生活和工作的尷尬。通過平臺的社群及線下商業活動,給到其他方式的收益(直播、義診),目前針對醫生問診,每日諮詢量已經過萬。
通過根據丁香醫生給到的內容選題需求,提交相關醫學科普內容,獲取稿費收入。前兩年這塊需求較大,但內容素材庫建完之後,這塊對醫生的需求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強烈了。
針對性的錄製專業領域相關的視頻課件,包裝成為知識付費課程,獲取課程分成收益,針對醫生群體的運營細節和方案,是非常考驗醫生的。
總結:通過以上分析發現,丁香平臺很好的滿足了目標用戶的需求,再結合其自身所擁有的龐大的醫生資源優勢,尤其這種優勢在新冠疫情期間迅速轉化成品牌宣傳的一大通道,很快便在網際網路醫療領域迅速崛起。
丁香醫生當前的核心業務是在線問診。判斷一個業務是否能良性發展的重要指標便是營收,在此我們借鑑電商最常用的數據指標GMV來分析丁香醫生的核心業務是否健康。
GMV=用戶數*轉化率*客單價。用戶數、轉化率、客單價任何一個指標的提升都會對整體營收的增長產生正向影響,所以接下來我們重點分析丁香醫生是通過哪些手段提升這三個關鍵指標的。
要想實現收入的持續增長,源源不斷的註冊新用戶是最基礎的保障,那丁香醫生是如何拉新的呢?
主要是圍繞自身新媒體矩陣(內矩陣+外矩陣),打通各傳播渠道。
首先,內矩陣。
方式1:通過各個微信訂閱號和服務號以及微信小程序搭建疾病知識圖譜,推送健康方面的文章,鼓勵大家通過小程序解決疑問,繼而傳播丁香醫生平臺。
方式2:通過強大的醫生資源帶來更多的用戶,為平臺獲取更多流量。
例如在門診上,醫生會對患者說,去看丁香醫生那個文章吧!尤其是在門診繁忙的時候,醫生沒有時間給患者解釋太多,就會讓患者去關注丁香醫生,去看他審稿的那篇文章。
其次,外矩陣。
丁香醫生在搜狐、網易、百度百家、企鵝號、一點資訊、B站等不同平臺均有覆蓋。憑藉優質的內容引爆傳播,例如在近來較為火爆的抖音和頭條,B站和微博都使用「乾貨」+趣味互動形式,共同打造精細化的科普內容,做到了「用戶在哪,我們就應該去哪兒」。
通過各種手段引導用戶來到平臺之後,只要讓用戶產生購買行為,也就是轉化成平臺付費用戶之後對平臺才有價值,那丁香醫生是如何提升轉化率的呢?
4.2.1. 新用戶首單優惠券
新用戶限時專享優惠券,給用戶「唯一」心理,只有新戶才有,並製造時間緊迫感,領取後3日或1日內有效,告訴用戶,過期前沒有使用,就沒有這種優惠了。
4.2.2 賺丁香豆兌換優惠券
新戶註冊之後,引導新戶做新手任務,賺取丁香豆,也可通過參與每日任務/參與平臺不定期組織的各類活動獲取丁香豆,丁香豆再兌換優惠券、禮品、或者其他虛擬獎品,吸引用戶在電商頻道形成付費習慣。
4.2.2 用戶每周5次義診機會
首頁醒目的「一元問」入口,吸引用戶興趣,引導用戶到達二級目錄「名醫義診」。
名醫義診,用戶每個自然周有5次義診機會,迎合了用戶想要低價好物的心理,10元以內就能得到三甲醫院醫生圖文問診的機會,直接刺激用戶的購買慾。再利用名額有限的形式,打造商品的稀缺性,促成用戶下單。
4.2.3 建立信任感
對於患者來說,除了看病容易,看病便宜,最重要的還是看病可信。為了提升信任度,讓用戶安心問診,丁香醫生在問診入口處都承諾了其平臺的專業性及安全性,且有專門頁面詳細介紹平臺醫生團隊,以及對醫生入駐採取嚴格的審核機制。
客單價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單次購買金額以及購買頻次。接下來我們看看平臺是如何提升用戶的購買金額,及購買頻次的。
4.3.1.提升購買金額
首先,借鑑了價格帶的概念,丁香醫生把醫生的服務價格分為不同等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諮詢不同價位的醫生。當丁香醫生取得用戶信賴之後,用戶願意花高價諮詢好評率高的醫生。
其次,引用會員機制。
有一類特殊人群便是是新手媽媽,新手媽媽從懷孕到寶寶三歲,會碰到很多養育上的問題,比如寶寶經常哭怎麼辦,孕婦能不能吃冰激凌等類似這種問題,不用特意去醫院,但是想得到專業的回答。丁香醫生開設兒科專享丁香會員,599元或者899元成為會員之後,兒科和婦產科免費問診,其他問診也能享受特價或者折扣優惠。
4.3.2.提升購買頻次
提升購買頻次主要是要提升用戶體驗,如果患者在該平臺體驗較差,那極大可能也不會繼續留在該平臺。而影響用戶體驗的因素包括:醫生質量、回答質量、回復速度、諮詢價格、專業度、醫生態度、產品流程等。簡單來說,就是提升醫生回復質量從而達到用戶預期標準。
優質醫生入駐丁香醫生平臺,也需要專業的認證和資質審核,還要通過培訓和優質問診案例分享給醫生達到很好的就醫體驗,快速適應問診平臺,使之具備輸出優質問答諮詢的能力。
丁香醫生採取的具體策略是:
將服務標準體系化,並建立了問答審核標準和審核團隊,對全平臺問答進行 7×24 小時不間斷審核。然後根據審核數據,調整平臺的流量分配,以此刺激醫生不斷提高回復的好評率。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丁香醫生為了優化自己的收入模型,做了大量的工作,不斷的拉新用戶以及提升轉化率和客單價,目前來看效果還是非常不錯的,所以才會有投資人不斷的加碼投資,因為丁香醫生的商業價值還是挺大的。
為了深入分析丁香醫生的版本迭代節奏,探究產品迭代邏輯,筆者對丁香醫生從V2.7上線到V8.3.5的所有核心版本迭代整理如下:
根據上圖,根據功能迭代的方向不同,把丁香醫生分為四個階段進行分析:
自2014年成立,到2015年4月的V3.5版本,是丁香醫生APP的冷啟動階段,這個階段的目標主要是分析用戶基礎需求,獲取用戶信任感。
主要操作是提供可靠可信賴的醫療信息,比如疾病常見知識問答,專業醫生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答常見疑問;加入就醫推薦功能,當搜索部分疾病時,你推薦當地最靠譜的醫院。增加隱私保護,給患者體面安心的諮詢環境。
這一階段,丁香醫生完成了從0到1,用戶迅速突破百萬,主要原因在於丁香醫生前期專業口碑的積累,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用戶在醫療健康領域關注什麼,並專注做好讓用戶信任丁香醫生這件事。
從2015年6月到2017年4月,V3.5.6版本到V6.5.4版本,是丁香醫生尋找用戶增長途徑,得到快速增長的一段時期。在這個階段重點是拓展用戶群體,比如通過」推薦給朋友「的方式讓老用戶主動拉新,實現用戶快速裂變。
同時,隨著患者關注健康群體的增長,產生了更多更迫切的需求,比如闢謠,由於前期奠定信任基礎,帶有「科學權威」印章的闢謠文章迅速在用戶中傳播開,成為強有力的用戶增長引擎。
為了區別於其他太過學術性的文章或軟體,新增了小遊戲,邊玩邊學健康知識,量身定製個性化首頁,並把用戶們喜歡訪問的科普文章提到了首頁。這些都有助於提升用戶體驗。此外,在這個階段也開始了更多產品功能的探索,比如「諮詢醫生」功能,以此給用戶提供更進階的醫療服務,同時也希望吸引更多不同人群的註冊。
通過以上動作,使得丁香醫生的知名度不斷擴大,用戶量在這一階段也如病菌傳播般擴散,增長。
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從V6.6.2版本到V8.2.9版本,這個階段是丁香醫生的成熟期,在這個階段不斷完善基礎功能,包括優化登陸流程,圖文處方購藥流程優化,看一看頁面內孕產育兒專欄優化,改版文章詳情頁,修改評價入口位置,優化轉診流程,搜索功能優化調整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和轉化率。
同時,通過新增一些功能,增加用戶粘性,比如增加對醫生的評價(用戶可以查看評價,幫助找到適合自己的醫生),新增醫生回複評論功能(促進醫患交流,患者感受到被重視),支持上傳小視頻問診(醫生多維度判斷,提高就診正確率,患者也不用擔心描述不清病症),複診用戶發送複診提醒(患者不用擔心錯過複診時間,新增語音問診功能(用戶可在線與醫生進行實時語音通話,無需等待),支持優惠券和打卡贏丁香豆,新增「一元問醫生」,都是為了維持用戶的活躍度。
同時,進一步擴大人群,實現用戶的可持續增長,新增講堂特價倒計時(各種醫學知識講堂),丁香兒科會員卡(服務母嬰人群),新增愛美人群專區(主要針對年輕女性群體)等,不斷分析不同群體的主要痛點,給以相應的信息增量,將這些類別的用戶吸引到丁香醫生。
處於成熟期的丁香醫生,已經很清楚用戶需要什麼,並且精準的解決用戶痛點,這一階段,丁香醫生的用戶量一直穩定在靠前地位。
2020年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民眾們大多比較恐慌,有人稍微有點頭疼腦熱便會猜疑是否感染疫情,再加上網上流言較多,急需一個權威的平臺發布疫情最新動態,讓大家了解疫情,也需要專業文章增加大家對疫情的認知。
在這一時期,丁香醫生迅速出擊,上線疫情地圖及實時播報;推出「防範新型肺炎湖北地區免費義診」;與微保聯合安盛保險為疫情防控醫護人員免費提供最高60萬元風險保障,並發布防疫指南,一連串的舉措使得丁香醫生在朋友圈迅速擴散。
抓住時機的丁香醫生在這一階段用戶量暴增,奠定了其在網際網路醫療行業領先地位的基礎。
整體來看,丁香醫生的目標性很強,從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所以一直都在不斷優化產品,建立信任感,低成本運營方式引導老用戶帶新用戶,然後提升用戶體驗,做好用戶留存,後續便是積極開拓付費領域,增加平臺紅利。穩紮穩打,前期蓄力,後期發力,這就是丁香醫生的迭代過程。下圖為丁香醫生下載走勢圖(數據來源於酷傳)。
在迭代分析中我們分析了丁香醫生的產品功能的迭代步驟,接下來我們看一下這些功能分別滿足了用戶的什麼需求,以及在整個app中是怎麼分布的。
這主要通過產品結構進行分析,下圖為丁香醫生 V8.4.2的產品結構腦圖:
為了便於分析,對丁香醫生的產品結構按照用戶、場景、需求和功能進行重新梳理,得到下面的表格:
整體分析:
因為移動端主要目標用戶是這些關注健康或者是患病的人群,所以重點滿足這些人的潛在需求。
這些用戶在適用丁香醫生時,會存在三種場景:
在丁香醫生APP問診前,關注健康的用戶可能會通過某些渠道看過丁香醫生發布的某篇科普文章,闢謠文章或者相關健康知識,或者只是聽說過丁香醫生這個名字,或者疫情期間知道丁香醫生。但是都對這個平臺還不是很了解,可以通過首頁的今日推薦,每日闢謠,看科普和醫師講堂等模塊清楚的了解這個平臺是一個可信賴的醫療健康平臺。
對平臺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後,需要看病的用戶還有了解在該平臺看病就醫,醫生資質,看病是否專業耐心等需求,這時便可以通過醫生列表中的醫生信息及評價得到滿足。
而暫時不需要看病的用戶便可以在平臺瀏覽相關頻道文章,或者建立自己的信息庫,比如孕嬰頻道,孕產婦可以在線管理當前狀態,給與這些人群科學育兒經驗,對於後期的用戶轉化是有幫助的。
以上提到的所有功能都能很方便的在產品首頁找到入口,這樣設計是相當合理的。因為作為一個全新用戶,註冊完之後直接進入首頁,用戶的所有想了解的內容均可快速找到,操作成本很低。
在丁香醫生註冊了解了丁香醫生的基礎功能並且建立信任感之後,有看病需求的用戶這時就會想或許可以在這個平臺試試看,但是也擔心像其他網上平臺一樣,醫生回答字數少,看了相當於沒看,丁香醫生提供的辦法是,開通一元義診,開啟用戶就診初體驗,以及打卡得丁香豆兌換優惠券的形式降低用戶看病成本,這樣是對用戶留存很有幫助。
平時沒有看病需求,但是突然身邊有人不適比如小孩發燒,這時,用戶的需求是急需一個專業的人指導,是否有必要去醫院,或者怎麼科學處理,丁香醫生提供電話急診功能,電話在一分鐘內接通,三甲主治醫生給與回答。
上面提到的功能也在首頁找到入口,給了患者很高效的指引,節約用戶的決策成本。
有對服務不滿意的用戶想反饋自己在問診過程中的不滿。
對這些需求,丁香醫生平臺是如何滿足呢,首先,APP首頁放置去開藥的功能,患者可以根據處方選藥下單,沒有處方也可在線找醫生開藥;看完病之後,患者可以對相應的醫生打分,給與評價,也不用擔心隱私,因為可以選擇匿名方式進行;對於想吐槽平臺或醫生的用戶,丁香醫生大大方方的在「我的模塊」提供意見反饋」輸入框,客服在收到反饋提醒時候能夠及時給用戶答疑。
從以上分析可以發現,丁香醫生的功能設計可以很好的滿足用戶看病前,看病時和看病後三個場景下的需求,同時對於不同用戶所需要的高頻功能在產品結構上重點突出、分布合理,可以算做一款設計比較優秀的產品了。
通過對網際網路醫療市場以及丁香醫生的整體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幾個結論:
1)政策、經濟、社會文化、技術等因素的共同因素,推動了近幾年網際網路醫療的大發展,並且在未來幾年將持續保持一定的高增長率。
2)在這個行業中,丁香醫生和春雨醫生在在線問診業務上都屬於佔領先地位的,春雨醫生因其最早推出在線問診業務,用戶量較多,但是劣勢在於醫生端品牌影響力較弱;而丁香醫生用戶數量較多且質量較高,因此傳播發展勢頭也很強勁。
3)在網際網路醫療市場中,主要有五個參與方:醫生、健康和疾病人群、醫院、藥企、平臺,本文主要分析了用戶、醫生、平臺三方。平臺要想實現快速成長,就必須滿足好健康、疾病人群的需求、醫生的訴求,這樣才能持續的產生用戶價值。
4)丁香醫生當前的核心業務是在線問診。要想維持營收的正向增長,首先,丁香醫生必須嚴格保證平臺的專業可靠性,控制醫生群體的準入機制。同時要通過更好的服務吸引更多好醫生留在平臺,幫助其提升醫療知識轉化的能力。其次,通過不斷的提升用戶體驗,形成口碑,讓用戶自發的分享,傳播,一方面降低了拉新成本,另一方面提升了轉化率。
5)整體來看,丁香醫生從成立至今的發展共分為四個階段,並且節奏感把握的特別好,目標性很強,因為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一個什麼樣的醫療平臺,所以從不斷優化產品,建立信任感,低成本運營方式引導老用戶拉新,再到提升用戶體驗,最後積極開拓付費領域,增加平臺紅利。一步一步,走的非常準,非常穩。正是這些基礎奠定了疫情期間大爆發的基礎。
6)丁香醫生移動端的目標用戶是健康和疾病人群,所以所有功能設計都是圍繞滿足這些用戶的需求進行。該用戶使用APP的場景主要有三種:看病前、看病中和看病後。通過對丁香醫生功能的梳理,其實可以發現用戶絕大多數的需求,都能很好的滿足。好的用戶體驗才是一個產品的生命力。
以上,是自己本著熟悉行業的目的做的分析報告,所以並沒有針對產品的優化方向給出建議,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限於個人能力,肯定有分析不到位的地方,歡迎大佬給出批評建議,感謝。
本文由 @杯豆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