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園APP上線付費公開課 知識付費助力網際網路醫療盈利?

2020-12-17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謝欣 每經編輯 姚治宇

2018年1月,在平臺以「知識付費」為名的補貼之下,各類答題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1月19日,定位為「丁香園旗下臨床醫生在線教育平臺」的丁香公開課正式在丁香園APP上線。丁香公開課從2016年8月PC端上線以來,已經有超過150萬用戶在平臺上學習了100萬+小時。

值得關注的是,對於盈利能力一直被詬病的網際網路醫療來說,付費公開課能否成為其盈利的又一突破口呢?

有課程4個月收入破百萬

記者注意到,2017年,丁香公開課的一堂《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上線,4個月時間裡,這堂488元課程的付費學習人數近2500人,僅這一堂課的收入總額就破百萬。

丁香公開課這種專業性極強的知識付費,即滿足了特定用戶群的需求,也提高了APP的用戶黏度。

從用戶群體來看,醫生是一個需要持續學習的群體,丁香園和Kantar Health聯合發布的《2017醫生數字生活報告》顯示,醫生平均每周約花29.2小時上網,其中有一半時間用於瀏覽醫學相關信息,數位化渠道已經超越傳統渠道成為醫生獲取專業諮詢的主要來源。而在丁香公開課平臺上,81%的用戶是臨床醫生,有碩士、博士學歷的醫生佔42.6%,來自一線、二線城市的醫生佔43%,來自三級醫院的醫生佔47%。

丁香公開課策劃負責人季靈豔認為,醫生臨床和科研工作繁重,時間有限,他們獲得繼續教育的方式,往往是通過線下培訓班、線下學術會議、研討會的形式,這樣的方式時間成本和經濟成本都很高。丁香公開課就是在解決學習內容碎片化、不成體系的問題,打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在大數據驅動的網際網路時代,解決這些問題成為可能。

以《史上最全教程: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系列課程為例,臨床抗生素的使用是每個醫生必須掌握而又感到困惑的問題,醫生如果通過參與一些線下培訓的方式進行學習和交流,單學習費用一般為2000元到3000元不等,且得到的學習仍然是碎片化的。因此,上述課程上線後單周付費用戶突破1000人,上線一個月累計銷售額超46萬元。

效果有待市場檢驗

知識付費在近兩年頗受關注,2016年被稱為知識付費元年。這一年,知乎、喜馬拉雅FM等相繼推出知識付費。2018年伊始,各類的直播答題平臺借著「知識付費」的名號,通過各種補貼刷爆了朋友圈。一些知識付費產品也傳出了要上市的消息。

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來說,與知識付費結合顯然是一個較有新意的嘗試。不過,具體效果如何,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

一位業內人士認為,以往網際網路醫療被詬病最多的還是盈利,這背後則是其能否真正深入現有診療體系的問題。雖然知識付費對於深入診療體系可能並無太多幫助,但對於網際網路醫療企業而言,一是能夠在盈利能力上起到一定幫助;二則是可以增強用戶黏度。

成功的知識付費,離不開好的內容,喜馬拉雅FM副總裁周曉晗此前曾表示,「內容要變現,第一是稀缺,第二是專業,其次才是表達方式夠有趣、匹配度夠好、個人品牌夠強,後面這些都是內容的輔助。」

據「企鵝智酷」對網友進行在線調查,並根據CNNIC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按照性別等維度抽樣,獲得的數據顯示,55.3%的網民有過為知識付費的行為,滿意度是38%;為知識付費的首要驅動力是「獲得針對性的專業知識/見解」,其次是節省時間和精力成本,積累經驗提升自我。

相關焦點

  • 黃啟哲:網際網路知識付費產品「退燒」?
    熱門專欄打開率跌破20%,付費變免費 黃啟哲:網際網路知識付費產品「退燒」? 內容摘要:而在誕生之初,知識付費一度寄託著網際網路內容生產者的「詩與遠方」。 關鍵詞:變現;內參;寫作;網際網路;醫生;團隊;分享;欄目;消費;回答 作者簡介:   近期,知識付費熱似乎「退燒」了。去年6月,《李翔商業內參》 在羅振宇推出的知識付費App「得到」上線,馬雲、雷軍等人紛紛為其背書站臺,使得該專欄一度創造兩周內收穫超過5萬的付費用戶,換算成成交額過千萬元。
  • 詞典App,98元知識付費值不值
    《現代漢語詞典》上線App本來是件好事,卻因為98元的收費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新華字典》App和《現代漢語詞典》App陸續上線,作為權威老牌工具書能夠主動擁抱網際網路當然是令人稱道。工具書的無紙化,讓用戶可隨時查閱,極為方便。
  • 以「得到」為核心的知識付費類產品調研
    社會因素:人口環境方面:主流網際網路用戶正逐步養成為優質內容付費的習慣,內容付費市場潛力空間巨大。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樂觀估計付費用戶的潛在規模在5000萬左右;生活方式方面:跨領域的基礎知識儲備及群體性焦慮引發高效獲取內容的需求,移動音頻滿足用戶碎片化學習需求。
  • 丁香園上線疫苗服務平臺 布局「網際網路+疫苗」領域
    11月25日,「丁香園·丁香醫生疫苗服務平臺生態共建發布會」在上海舉辦,正式宣布默沙東、GSK、科興控股、華蘭生物等國內外知名疫苗企業將與丁香醫生、丁香園診所發展聯盟共建疫苗服務平臺,實現非免規疫苗接種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通路,同時為大眾提供權威疫苗科普、接種預約、接種後不良反應處置等服務
  • 丁香園上線疫苗服務平臺 承諾兩年內不靠疫苗平臺盈利
    這也是首家由疫苗企業、診所接種點等疫苗產業鏈角色直接參與共建的疫苗平臺,同時標誌著國內領先的網際網路醫療健康服務平臺丁香園正式進軍 「網際網路+疫苗」領域。  百家診所免費接入,累計預約量超65000支   目前,丁香醫生疫苗服務平臺已經上線HPV、流感、帶狀皰疹等多種疫苗的接種服務,用戶可通過丁香醫生旗下公眾號(丁香醫生、丁香媽媽、丁香醫生+)、丁香媽媽app、丁香家微信小程序等丁香系入口登陸
  • 醫生社區競品分析:丁香園 vs 醫聯,殊途同歸
    作為一個醫藥專業出身的人,我一直從事網際網路醫療的工作,專注於服務 B 端(企業)和 D 端(醫生),今天來跟大家分享當前兩大醫生社區產品——丁香園(DXY)和醫聯(Medlinker)——的競品分析。背景與大眾群體相比,醫生對移動醫療 App 使用需求相對小眾而專業,且需求目的性更強,因此醫生端移動醫療 App 發展趨勢必然區別於服務大眾人群的傳統醫療網際網路行業。
  • 丁香園,疫情之下的非典型網際網路醫療公司
    丁香系的移動應用端受影響較大的為「丁香園」及「丁香醫生」APP。根據蟬大師IOS醫療(免費)榜、IOS綜合應用總榜的名次變動圖顯示,在肺炎疫情實時連結上線的1月21日起,丁香園、丁香醫生的排名均有顯著提升。圖 8: 丁香醫生及丁香園IOS醫療免費榜名次變動(2019-12-01至2020-02-17)
  • 知識付費,下半場怎麼走(附大會PPT下載)
    一、知識付費的上半場知識付費產品,仿佛在這兩年開始成為了網際網路的新寵,以喜馬拉雅FM、得到、知乎、分答、十點讀書等為代表的知識付費產品一下子得到了眾多用戶擁躉。剛過去的跨年夜,有3個衛視不再播跨年晚會,而用「知識跨年」、「思想跨年」的新概念;「為知識付費」也成為了蘋果APP Store 2017年度精選值得關注的四大趨勢之一。
  • 「健康界網紅」丁香園的10億美元估值之路
    由於用戶付費習慣尚未養成,行動支付尚未實現與醫保對接,整個行業來看,面向C端與B端的盈利效果並不明顯。在2007年丁香園註冊成為公司正式商業化運營之後,盈利的難題擺上了桌面。在李天天看來,醫療產業有它的特殊性,首先,它有敏感的行業倫理約束;其次,短時間內不能考慮從患者身上掙錢。其三,丁香園更多是需要考慮為醫生提供服務,而不是向醫生索取利益。
  • 能免費下載ios付費遊戲的app
    不少蘋果系統的玩家朋友們一定都很想要一款能免費下載ios付費遊戲的app,在此小編強力推薦:就到蘋果手機平臺!老司機都已經玩爽了!
  • 網際網路內容產業報告:內容付費崛起,優質內容為王
    產業生態上,網際網路與影視、出版、音樂、動漫等上遊產業將進一步融合,培育更加繁榮的原創市場。1.1.3 流量時代的饋贈:4G全面普及,5G腳步漸進4G普及助力移動娛樂搶佔碎片化用戶時間,5G網絡將進一步助力信息傳播突破空間限制。
  • 撲克投資家:用長文章做知識付費平臺,連接大宗商品從業者
    「我們把這些知識做成一個知識網絡,這些知識背後代表的都是專業的人,我們再把這群人找出來,形成一個專家網絡。專家網絡怎麼落地?嘗試過很多方向。」林輝說,「但一開始我就找了個小夥伴做技術合伙人,用網際網路的思維,產品思路去做。這就是我跟其他內容創業者不一樣的地方。」
  • 小小APP如何攪動醫療行業?看成功者丁香園商業生態布局
    醫療是一個傳統的進展緩慢的行業,而網際網路則幾乎是每一個行業的加速器。為此,面向醫生的醫療類APP成為一個大市場,這個市場現在發展得如何,未來會有什麼趨勢,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發呢?那麼,網際網路醫療APP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呢?
  • App Store付費應用怎麼買 蘋果商店怎麼下載付費應用
    App Store付費應用怎麼買?蘋果商店怎麼下載付費應用?很多剛開始用蘋果手機的玩家發現App Store上面有很多的付費應用,卻不知道該怎麼買自己想要的應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App Store付費應用怎麼買?蘋果商店怎麼下載付費應用?很多剛開始用蘋果手機的玩家發現App Store上面有很多的付費應用,卻不知道該怎麼買自己想要的應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你這麼懶,還好意思為知識付費?
    你這麼懶,還好意思為知識付費?隨著馬化騰在朋友圈留下一句「正加快上線微信公眾號付費訂閱」 的評論,以及知識分享平臺「得到」首次公開自己529萬用戶數據的新聞後,付費知識再一次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
  • 網際網路醫療行業深度報告:破局之路,行則將至
    以移動問 診、移動掛號、網際網路醫院、醫生服務以及醫藥電商為主的五個產業板塊 基本形成,在商業保險與國家醫保等支付端逐步介入的同時,網際網路醫療 行業也開啟了探索具有服務付費價值與可持續盈利能力的商業模式和產品。
  • 新華字典App收費40元太貴? 知識付費也是對知識的一種尊重
    知識付費也是對知識的一種尊重) 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中國社科院語言所修訂的《新華字典》APP日前正式上線,作為中國最權威字典的正版電子版,受到社會普遍關注。
  • 知識付費行業:垂類瓶頸遭遇流量紅利 綜合平臺大建內容生態
    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人們對線上垂直領域的接受度加快提升,因此許多網際網路垂直賽道獲得發展機遇,其中知識付費行業獲得流量紅利。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7年以來,中國知識付費行業市場規模快速擴大,2019年達278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增長至392億元。
  • 丁香園為何要共建疫苗服務平臺 高管承諾兩年內不靠疫苗平臺盈利
    丁香園副總裁初洋也表示,上述平臺和電商平臺、黃牛平臺,最大的不同在於「現在不收服務費,我們沒有向診所收過一分錢,沒有向消費者加價一分錢。不是說丁香園很有錢,至少現在公司不那麼缺錢,兩年內公司不靠這個平臺盈利。」
  • 丁香園上線疫苗服務平臺 可提供疫苗科普、接種預約等服務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11月25日,丁香園宣布,默沙東、GSK、科興控股、華蘭生物等國內外知名疫苗企業將與丁香醫生、丁香園診所發展聯盟共建疫苗服務平臺,實現非免規疫苗接種的線上線下一體化通路,同時為大眾提供權威疫苗科普、接種預約、接種後不良反應處置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