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家樓下的便利店一家家地倒,7-11卻越活越好?

2020-12-16 單仁行我看行

1

大家有沒有發現,最近幾年,在我們身邊,便利店好像越來越多,有時候增加不是一家兩家,甚至增加了一片一片。

到底咋回事呢?是不是這幾年便利店特別好賺錢呢?

其實,從2017年開始,便利店就已經是投資市場的風口。

但是便利店業態在中國還處於生長生育期,市場廣闊,最近幾年,本土便利店一直在瘋狂布局。

光是北京市場,新銳品牌便利蜂一年開了100家店,開店速度是全球著名便利店7-11的5倍之多。

到了今年,在北京市場擁有超過320家門店的全時陷入了關店風波,擁有168家店鋪的鄰家也被同行給收購了。

整個行業哀鴻遍野,只有7-11怡然自得。

▲7-11便利店在經濟下行時依舊生意火熱

是不是有些奇怪,7-11為什麼活得這麼好,有什麼好說的呢?

其實呢,企業經營一帆風順,當然值得誇獎值得學習。

但當我們換個角度看,在整個行業局勢下行的時候,有家企業不但沒倒下,還越做越好,它的經營方式是不是更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鑑呢?

2

更何況,人家7-11不但活得好好的,賺得可能還比其他便利店加起來還多。

單拿北京地區的營業額來看,7-11平均日銷售額是2.4萬元,是國內其他便利店品牌的3倍左右,也就是說,光是北京開1家7-11,能頂3家國內便利店。

為什麼國產的便利店會幹不過7-11呢?

我想,還得從這兩點來看,看不看能找出一些差距。

3

首先,7-11不是便利店,而是一個超大型的賦能組織。

以日本的7-11為例,不到8000人的團隊,通過賦能竟然實現了百億利潤,它是怎麼做到的?

在開始販賣產品前,每個產品研發小組會選出產品,分別扔到100家直營店進行測試。

基於7-11強大的大數據系統,客人進店後挑過什麼、買過什麼都可以有完整的記錄。

在測試完成後,7-11會把100家直營店中,測試效果最好的冠軍產品推送給日本19500家7-11店。

而銷售管理部的2500人會進行「找加盟商—管加盟商—管店鋪所有銷售細節」的全流程銷售管理。

▲7-11便利店的組織架構

在這種賦能下,跟7-11合作的小工廠永遠能接到訂單,加盟商完全不用擔心開店的問題,因為7-11通過賦能,解決了經營過程中的所有問題!

這也是很多加盟商,都願意跟著7-11幹的原因,因為只要保持經營動作不變形,就能夠實現盈利。

4

那麼,7-11靠什麼盈利?

這就要講到它的單客經濟,也就是通過形成客戶關係,來提高復購率,把每個用戶的價值,挖掘到極致。

要知道,便利店是小商圈型業態生意,從物理位置來看,最多只能輻射500米的範圍。

正因如此,當客戶跟便利店的接觸足夠頻繁之後,爆發出來的客戶價值是巨大的。

那麼,7-11是怎樣增加客戶跟門店的聯繫的?

三個字,本土化。

7-11本來是個美國品牌,結果在日本發揚光大,反過來收購了美國的母公司,靠的是什麼?

靠的是「無所不能」。

日本的7-11除了根據本土消費者口味改良產品外,服務還堪比海底撈,不但可以買機票交水電費,還可以存款,提供「同聲傳譯」的服務跟外國顧客溝通...

這樣的情況還發生在泰國。

去過泰國旅遊的人會發現,泰國的7-11比大象跟人妖都多,為什麼咧?

一來是泰國人不喜歡煮飯,所以在產品上,泰國的7-11幾乎把一整個泰國的菜系都給裝進去了,想吃什麼只要微波爐一叮就行了;

二來,考慮到泰國常年高溫,7-11除了不心疼電費空調開得很猛,還會根據氣溫變化推出各種活動。

我去泰國旅遊的時候,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小細節,泰國人很喜歡去7-11避暑,而且一坐就是一整天。

但店員不催也不趕,還會提供給你免費的自助飲料,可以說很貼心了。

而中國地大物博,7-11是怎麼做到本土化的呢?

四個字,「求同存異」。

除了常見的包子麵食關東煮外,7-11還會根據每個地區群眾的口味提供獨有的產品,也就是各種網紅美食,比如廣東地區的魚蛋車仔面、碗仔翅等等。

而在服務方面,7-11也與時俱進地用上了外賣小程序。

可以說,商業的本質是讓用戶獲益,讓企業成功,很多企業滿足了「前因」,卻實現不了「後果」,而7-11的本土化戰略,做到了二者兼顧。

5

那麼,我們中小企業能從7-11的成功學到什麼嗎?跟你分享兩個觀點。

第一點,給你的企業賦能,主動造福用戶。

過去,企業的競爭在於,誰能捕捉到用戶的顯性需求,而未來的競爭更在於,誰能準確挖掘用戶更多的潛在需求。

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跟用戶反覆互動,獲得最新的信息與準確的需求。

當然,人力是絕對完成不了的,這需要我們建立並不斷升級數據系統,利用系統的智能取代人的決策,才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計算並逼近可能的潛在需求。

6

第二點,給你的產品加點「感情」。

我們現在很多企業在開發產品的時候,總是喜歡加上這個功能那個功能,來滿足所謂的「用戶需求」。

但實際上,功能本身並不能讓用戶對你的產品產生粘度,只要對手開發了更好用更便宜的產品,用戶就會轉投他家,頭也不回。

那麼,要給產品加點什麼,才能讓用戶對你的產品「死心塌地」呢?

答案是,情感訴求。

亞德裡安在《需求》這本書裡提出過這樣一條公式:

魔力產品=產品功能X情感訴求。

在這個公式裡,產品功能指的是「好用、實惠、方便」等理性化、可參數化的硬性需求。

情感訴求則是「賺大發了、害怕失去、安於現狀」等感性化、容易衝動的軟性需求。

舉個例子,我是賣工業工具機的,要怎麼滿足顧客的軟性需求呢?

我們可以用「先試用後買單」的方式,先讓客戶試用一段時間,不滿意再送回來,只要包個運費就可以,抓住的是客戶「害怕失去」的軟性需求;

我們還可以用「以舊換新」的方式,讓客戶用舊工具機,補差價購買一臺新工具機。

這樣一來,客戶就不用擔心這臺工具機買回去沒地方用了,抓住的是客戶「規避損失」的軟性需求;

7

實際上,7-11之所以能在硝煙瀰漫的便利店戰爭中脫穎而出,還得是因為它已經成為大都市人群不可或缺的生活體驗。

而我們國內的便利店品牌,還得從中國獨有的「人情味」出發,先把消費者圈住,再來考慮擴大規模。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單仁行跟你分享的所有內容了,在學習了今天的內容後,你要利用客戶的哪些軟性需求,來提高你的產品銷量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會精選出獨立有新意的留言,讓你的好觀點發光發熱。

相關焦點

  • 7-11便利店,只配活在情懷裡
    遺憾的是,7-11的日本母公司最近宣布: 2022年前,全球的7-11將裁員4000人,關閉或遷移約1000家門店、還將廢除部分門店的「24小時營業制」和實質性降價,以此緩解勞動力短缺問題、削減人力成本及攬回流失的顧客。 7-11,這個曾經的「便利店之王」,正沉默地調暗燈光。
  • 再見了,7-11便利店?
    「不如去樓下7仔買份魚蛋和車仔面……」「7-Eleven」東北或者一些口音較重的地區習慣快節奏地說「敲么」上海、深圳等時尚的地區會洋氣地直呼全市300多家店關店近20家 近幾年因為租約到期「7-Eleven」撤走的現象也比比皆是《2019中國便利店發展報告》指出中國便利店全年銷售額為2264億元門店數量達到12萬家但7-11在門店數量排行榜中,僅排第10敗給了
  • 7-11便利店,真的要說再見了?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倒閉的「7-Eleven」越來越多了。曾經幾百米就看到一間7-11的情況貌似不復存在……有人忍不住問:「7-Eleven,是不是要跟我們說再見了?」7-Eleven,真的要說再見了嗎?
  • 刷屏,7-11之後,羅森便利店也會來福州?
    與超市相比,相對較小且擁擠的便利店充滿了塞滿和城市的秘密。圖片來源:電影《春嬌與志明》在這裡你總能見到盛夏的路人在擦空調,還有加班狗…晚上拿一桶方便麵你真的知道樓下的便利店嗎?哪家便利店隱瞞了你的故事?
  • 公司樓下那家便利店,悄悄關門了
    10 月 11 日,7-11 母公司 Seven & i Holdings Co 宣布計劃進行大規模調整,至 2022 年裁員 4000 人,旗下 7-11 便利店、伊藤洋華堂、SOGO 西武的店鋪數量也將調整。更重磅的消息是,公司將關閉 1000 家 7-11 便利店,令人譁然。
  • 繼7-11後,羅森便利店也要來福州?
    在7-11還未入駐時,藍色的六意、紅色的萬嘉,早於街頭巷尾野草般瘋長。和超市比起來,相對狹小擁擠的便利店裡,密匝匝塞滿了城市的秘密。圖片來源:電影《春嬌與志明》在這裡總能遇見盛夏蹭空調的路人、深夜拿桶泡麵就走的加班狗…你真的了解樓下那家便利店嗎?又有哪家便利店藏著你的故事?
  • 7-11便利店:做「路王」,先從店員做起
    作為7-Eleven便利店華南區營運總監,麥子球在日本東京考察時發現了不少「父子店」:「父親」自上世紀70年代加盟,後來兒子也成為加盟商接承經營,還開枝散葉掌管了好幾家7-Eleven。在日本,超過99%的7-Eleven是加盟的。
  • 7-11便利店簡介
    上海統一超商,上海7-ELEVEN將集結日本7-ELEVEN、北京7-ELEVEN及臺灣7-ELEVEN叄地的優點於一身,店內除設立快餐島可現場烹煮熱食外,還引進現煮咖啡CITY CAFE及熱豆漿機器,關東煮則改名為「好燉」,裡面的品項是臺灣關東煮的五、六倍。截至2009年8月,在中國的7-11連鎖店數量已超過590家,其中北京75家、廣州512家。
  • 便利店巨頭羅森進駐瀋陽!下一個會是7-11嗎?
    喜歡一個城市的理由:遍地開花的24小時便利店。周圍有很多好友喜歡泰國、臺灣、香港、日本,問他們為什麼喜歡這些地方,答案驚人的一致,除了人很nice以外,還有就是隨處可見的便利店了!「全家的豆漿最香濃,羅森的便當最好吃,7-11的咖啡最好喝......」這是網友對便利店三巨頭的點評,卻讓咱們瀋陽人眼紅的期盼著什麼時候能把便利店三巨頭也開到自己的城市?昨天,喜訊終於傳來!
  • 為什麼7-11便利店總能出爆款?
    在搜索「7-11便利店」這一關鍵詞的時候,大多數搜尋引擎都會自動聯想出來「711爆款零食測評」「711什麼最好吃」「711什麼值得買」「711飯糰」「711甜品」等,許多美食博主也都十分青睞它,不定期會出一些產品測評。一個小小便利店為何竟會有如此大的能量?
  • 居家隔離的日子,是樓下的便利店救了你的命
    自武漢1月23日宣布「封城」以來,武漢人民的生活就已經和便利店緊密聯繫在一起了。便利店立足於社區,門面雖小但「五臟」俱全,人流量也不大。就算夜深人靜,總會有一家便利店為你開門,24小時為你提供生活所需。這對於特殊時期的武漢人來說,是無比的欣慰。
  • 同一天開無人便利店,7-11全家打起來了
    馬爸爸搞了家無人商店「淘咖啡」,亞馬遜Amazon Go黑科技超市正式開門迎客,其他的競爭對手也爭相入局。死對頭7-11和全家終於坐不住,為了搶生意,他們選擇在同一天發布新的無人便利店:7-11的終極目標:砍掉所有店員
  • 艾永亮:為什麼?7-11便利店能每個產品都打造成超級產品
    例如,7-11便利店中很火的咖啡,在過去誰能想到在便利店還能賣即飲咖啡?而7-11也是因為看到了麥當勞早餐賣咖啡得到的啟發,雖然中午和晚上的人流量都比早餐人流量來的高,但7-11便利店推出咖啡這項服務後,還是極大地增加了早餐的人流量。
  • 8000多家!7-11便利店都是誰在經營?
    來源:EMBA微金導讀:7-ELEVEn中國門店分布情況。7-ELEVEn全球門店分布截至2019年5月底,7-ELEVEn便利店在全球共有68607家門店,其中中國市場8415家。05山東地區合作夥伴:眾地陽光集團山東眾邸便利生活有限公司由眾地陽光集團持股65%成立,負責山東省內拓展7-ELEVEn便利店事業。2012年11月7日,山東首家7-ELEVEn便利店金田公寓店在青島西鎮開業,截至目前共有超過80家門店。
  • 7-ELEVEn便利店們的絕地求生,從下沉到縣城開始
    /《便利店新星》 事實上,不只是北京,寸土寸金的一線城市們,讓整個便利店行業都活成了困難模式。 0:25,結束加班後,張k走進公司樓下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帶走一碗熱氣騰騰的關東煮和冰鎮一番榨,心情不好時,再多一盒藍莓爆珠。
  • 單店日銷36444元,便利店之王7-11你學不會
    在零售業有一種說法:「世界上有兩種便利店,7-Eleven便利店和其他便利店。」在全球開6萬家店,店鋪數世界第一,單店日均36444元,這就是號稱零售業標杆的7-11的漂亮戰績。中國的便利店一直在學習7-11,但為什麼總是學不好,學不會?近日,7-11中國董事長內田慎治的這篇採訪文章或許能幫你了解一二。
  • 「京東便利店」關店風潮反思,是什麼原因導致京東便利店關閉的?
    提起便利店,那麼7-11帶著它那鮮明的logo標識與鮮明的店面形象就會浮現在我們的腦海裡。「隨便走幾步就能看到的店」說的就是7-11。那為什麼7-11會如此深受廣大青年人的歡迎?這就要看便利店本身的功能了,便利店以提供即時性商品或服務為主,目的是滿足消費者的便利性需求。由於中國各地有這個需求的人群繁多,因而7-11以其強大的資金支持與成熟的西方管理技術,迅速地佔領了中國的各大地區。也許是因為人們對海外的商品或服務好感較大,比較信任。因而7-11在進入中國後,便開始「病毒式」的裂變,其在中國本土取得的利潤豐富至極!
  • 便利店7-ELEVEn的n為什麼要小寫?
    這是一家神奇的便利店,第一次用營業時間命名,早上7點到晚上11點營業,所以叫「7-11」,相當於我們如果開家同樣的便利店,可以叫「朝九晚五」。1927年,全球第一家便利店在美國德州達拉斯誕生,由南大陸製冰公司(Southland Ice Company)公司創立,當時沒有家用冰箱普及,便利店的主要售賣產品是冰塊。最初店鋪被稱為「圖騰店」,放在店鋪旁邊的圖騰柱成為便利店的標誌。
  • 7-11中國董事長:為什麼說中國便利店只學到7-11的皮毛?
    從媒體公開的數據來看,7-Eleven已進入北京14年,目前的門店數大約在250家,而新物種「便利蜂」成立一年的門店數就將近100家,蘇寧小店更是揚言要在2019年北京門店數達到1000家。不過或許誰都不能在北京這個「便利店死地」佔到便宜。
  • 加盟7-11便利店:撿鋼鏰前先避坑
    後者的店鋪、裝修和設備由7-11提供,資金要求也降低至35萬元,但相應的毛利分成比例也較低,一般只能拿到32%,並且加盟商還要承擔人工、商品廢棄等成本。圖/視覺中國據業內人士透露,7-11還會規定加盟者要有兩名專職的經營者(最好是夫妻)。為什麼最好是夫妻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