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系統——戀上你的吻

2020-12-27 Even悠然

寶寶帶回了假期遊玩撈回來的小魚,最初只是想給小魚一個簡單的家,想不到我就迷戀上了魚菜共生系統,想讓魚兒有個更接近自然且舒服快樂的家。

於是在研究魚菜共生系統原理的同時開始製作設備,過程中也有過調試,到現在我的魚菜共生系統已經運行5年了,它的呼吸我已經瞭然於心,只有我可以改變它的節奏。

魚菜共生系統的優點:魚缸不用換水,依然可以保持水質,菜盆不用人工澆水,系統會自己灌溉,而且是植物不會幹枯也不會爛根,真的很方便省事。

魚菜共生系統的原理:利用虹吸原理對菜盆實現潮汐效果,達到澆灌的目的,同時實現了對魚缸水的過濾效果,是一個小型的生態循環系統。

魚缸中的魚糞通過抽水機把水抽入菜盆,菜盆的基質一定要選用濾水的材質,一般都推薦陶粒和火山石,因為它們內部有無數氣孔,過濾效果更好,顆粒大小建議在2-3釐米,我自己實踐下來覺得火山石更好,因為火山石自己就帶礦物質,可以慢慢釋放營養成分。

我之前也是種菜的,有白菜、苦菜、生菜、蘿蔔、韭菜等,因為面積小,蔬菜實在供不應求,綠化效果倒是不錯的,所以就只種了薄荷和魚腥草,可以吸收營養,在魚腥草盆裡布置了微景觀。薄荷太茂盛被我全部割了,春天讓它發新枝。

魚缸水質也是很好的,不用換水,只要蒸發掉些,往裡加水就行。

魚兒也是過的很開心。

相關焦點

  • 魚菜共生的原理和系統構建
    而魚菜共生利用硝化細菌將魚排出的氨轉化為硝酸鹽,將魚排洩物轉化為植物肥料(對於固體魚便,需要很長時間分解礦化才能被植物利用)將養魚與蔬菜有機結合,形成可持續的閉環系統,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魚類營養共生系統實際上是一個人工的完全的自然循環水系統,力求模擬自然生態。與許多流行興的生態魚缸、傳統養殖和傳統種植相比更貼近自然,過濾效果更強,生產成本也更節省。
  • 魚菜共生系統科普與實踐目錄(第一版)
    第一章 魚菜共生原理一 ,無土栽培原理之——魚1.魚的特性,一多一少零氨氮,魚適宜的水質電導率80μS/cm。列舉典型菜和植物,提及其生理特性在魚菜共生中的運用。三,硝化細菌1.特性,吃氨氮,喜水好氧,附著在介質表面,溫度,PH值2.蔬菜根部生長環境和硝化細菌生長環境高度的相似性剖析3.生態系統概念解析,做魚菜共生要了解生態系統原理第二章 魚菜共生設施建造
  • 小型的魚菜共生系統,我們養觀賞魚的的也可以做!
    事實證明我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後期確實有人在我們這裡發展過魚菜共生,結果不到小半年的時間是魚也不生了,菜也不生了,最後就剩下個人趕上了二胎政策確實是生了,哈哈。其實對於我們觀賞魚愛好者來說,小型的魚菜共生系統一點也不陌生,相信有很多魚友都會在家裡試驗過,比如在小魚缸裡養個綠蘿啥的,或者在過濾槽裡扔個地瓜,也能長得非常的旺盛,鬱鬱蔥蔥的很是漂亮。
  • 魚菜共生達人的「魚果共生」和「魚瓜共生」
    小農爸爸注意到臺灣的魚菜共生達人已經不單單滿足於利用魚菜共生系統種植蔬菜瓜果,而是開始進行了更多的試驗,如標題所說的「魚果共生」、「魚瓜共生」,當然,很多人的疑問依然在於:是否有足夠的養分?說實話,要說一點外部元素都不加,小農爸爸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添加的外部元素必須是健康、無毒和適量的,否則魚是會死的。利用魚菜共生系統種植果樹,植床要足夠深,足夠大,因為隨著樹木的成長,根系會越來越發達,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讓根系發展,否則,樹苗也難以成長為大樹。
  • 「網紅模式」魚菜共生系統,是搖錢樹還是騙人的幌子?
    說到魚菜共生技術,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點印象,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火爆,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宣傳魚菜共生系統的短視頻,這背後不乏為商家引流、發展休閒農業的動機。至於魚菜共生系統是不是像視頻裡面描述的那麼神,能不能賺大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魚菜共生—維基百科」想學魚菜共生嗎?從這本開始:魚菜共生自學...
    魚菜共生,又稱養耕共生、複合式耕養,指的是結合了水生動物中的糞便和水中的雜質分解過濾,主取氨(尿素)成分供應給飼養箱上的蔬菜,同時蔬菜的根系把飼養箱內的水淨化供給水生動物使用,結合水產養殖(Aquaculture)與水耕栽培(Hydroponics)的互利共生生態系統。
  • 陽臺魚菜共生系統設計圖
    主要考慮排水的兩個方法,是溢流到植床,還是抽水到植床,溢流的方式可能魚糞可能不好抽到植床。如果用溢流的方式,植床的高度需要比魚缸矮一點,水泵放在集水池內,抽水到魚缸的時候,管口應該深入到缸底,把魚糞往溢流入植床的管道處排,將魚糞衝向溢流口。
  • 為什麼魚菜共生系統裡不用施化肥,這到底是為什麼
    看不見的土壤汙染所生產出的農產品已擺上人們的餐桌:「瓜不甜、菜不香、果無味、等問題擺在了人們的面前,因此,生態農業、有機農業勢在必行那麼魚菜共生系統裡面為什麼不需要施化肥這就要從魚菜共生系統運作來解釋,他是用養魚的水經過一系列的生化反映後,到種植床上種菜,魚食和魚糞中的的養料經過物理和化學的過濾後,成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養料
  • 一步到位,教會你搭建小型雙層魚菜共生系統,在家種花種菜養魚
    任何時候,小農爸爸都覺得要做一個好的產品,首先要思考,魚菜共生系統也一樣,首先要有整體思維,然後將想法轉換成設計圖,才有可能實現。設計圖不一定非要用專業軟體,手繪也可以,只需要自己能看的明白。雙層小型家庭魚菜共生系統,馬上開始。
  • 魚菜共生能賺錢嗎?
    高飛魚菜共生魚菜共生系統水質優良,並且魚糞便及時排出,不會有水質憂患。所以可高密度養殖,魚的產量是傳統養殖的十倍以上。魚菜共生系統出產的魚品質好,價格高。蔬菜在魚菜共生系統不用化肥農藥安全健康。目前我所做的魚菜共生有以下幾種模式,可供大家參考!魚菜共生休閒農莊:國民現在對於飲食,不僅要求的是色香味,而是對食材安全,以及就餐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魚菜共生有機生態餐廳可以讓人們享受生態健康美味的同時,體會親近大自然的快樂。
  • 魚菜共生系統在農村有種植前景嗎?可以怎麼開發和利用?
    魚菜共生系統是一個綜合開發的系統,是一個農業生產的精細化系統,通過生態之間相互循環利用,促進魚和菜共同生長,雙生長雙豐收。一 、可以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魚塘裡養上魚,種上漂浮的菜,魚的排洩物可以促進菜的生長,而從菜身上清理出來的黃菜葉等物,又可以為魚提供食物,達到了雙促進雙豐收的目的,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二、可以成為田園風光的好地方。
  • "魚菜共生"是朝陽產業,還是未來科技?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這將是一篇乾貨滿滿的「魚菜共生」專題資訊。筆者力求一文帶你讀懂「魚菜共生」的概念與原理,分析該類模式優劣,探密其前世今生,一瞥它的知識寶庫及相關外延。  圖5-7:美國的一個魚菜共生農場(圖源:002mag.com)  02原理  一般而言,魚菜共生系統由水產養殖、植物生產兩部分子系統組合而成。
  • 魚菜共生智能溫室大棚項目
    銷售蔬菜和魚創收:這是最為常見的一種模式,水池上種養、下養魚,通過管道將水池與蔬菜種植連接起來,水池的水通過管道給蔬菜提供營養水,水被蔬菜淨化後返回池塘,形成一整套小生態系統。新鮮魚生菜中亞硝酸鹽含量是非常低的,但是普通蔬菜在生長過程中,氮肥使用過多,導致亞硝酸鹽偏高,像魚菜共生系統中生產的魚生菜在生長過程中是不使用氮肥等農肥的。為了將其含量降到更低,所以我們選擇科學化採摘,採用科學化方法,每天下午兩點到三點之間採摘。
  •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
    2月7日,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的工作人員在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內管理水培蔬菜。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引進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項目投入運行。這個佔地2畝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萬元。據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
  • 玩過魚菜共生養魚系統嗎?給你解讀下這新型的養魚玩法的奧秘在哪
    魚菜共生這個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這也是近幾年來的一個熱搜話題。那麼,我們的魚缸是否能實現魚菜共生呢?實現魚菜共生有什麼利處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做到魚菜共生吧。 魚菜共生中的菜究竟要如何種植呢?
  • 唐山首個「魚菜共生」項目投運
    養魚不換水 種菜不施肥唐山首個「魚菜共生」項目投運河北新聞網訊(黃志山、李連君)近日,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引進的魚與野特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項目建設完工並投入運行,這也是唐山市首個「魚菜共生」項目。據了解,「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於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後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
  • 魚菜共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怎麼樣,前景怎麼樣?
    魚菜共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可以說是不太樂觀的,但是前景是光明的。發展現狀。熱愛魚菜共生的人都知道,提出魚菜共生系統概念最早是在夏威夷,針對淡水稀缺,土地緊張的地區。而國內實施「魚菜共生」概念比夏威夷還要早,只是並未形成專門的理論學說,例如過去的水稻田養魚、桑基魚塘等等,這些都是魚菜共生的實施形式。國內當下真正的純粹魚菜共生農場不多,研究魚菜共生並生產配套設施的就更少了,幾乎可以說沒有。為何?
  • 「水科技」你知道魚菜共生嗎?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北京市通州區中農天陸水科技園裡,魚和蔬菜相互配合唱起了「雙簧」。這樣的生態種養模式是不是很特別?上面種菜,下面養魚,能玩能賞樂趣多,魚菜共生輕鬆實現了種菜不澆水、養魚不換水,打破空間、環境以及耕作技能上的限制,在庭院、陽臺、花園甚至校園裡就可種菜養魚,輕鬆打造微型生態系統。觀賞型魚菜共生系統不僅可以讓青少年學習了解到食物的來源及生產方式,還蘊含的豐富科學原理和新興技術,是食農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優秀載體。
  • 魚菜共生農場能賺錢嗎?看看六年從業者說
    想做正在做魚菜共生農場的都請靜下心來看看。魚菜共生最難的是營銷,第三部分重點講解決方法。漁耕田自2014年在成都投產第一套魚菜共生系統到今天已經擴展為三套系統,成為一家佔地30畝的商業化魚菜共生農場,全年養殖8種淡水魚,生產50+種蔬果。我們「號稱」是亞洲最大的魚菜共生農場,不接受反駁。
  •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
    、環境、理化等學科的生態型可持續發展農業新技術,是針對養殖水體富營養化,基於生態共生原理,在魚類養殖池塘水面進行蔬菜無土栽培,利用魚類與蔬菜的共生互補,將水產養殖與蔬菜種植有機結合,進行池塘魚菜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資源可循環利用的綜合種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