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菜共生能賺錢嗎?

2020-12-10 魚菜共生高飛

魚菜共生是將傳統的養殖和種植相互結合,剛好能夠結合兩者優點並改善缺點。在傳統的水產養殖中隨著魚的排洩物積累,水中的氨氮含量增加,毒性越來越大,需要定期換水,以維持水質乾淨,才能養好魚。

魚菜共生是利用養殖尾水(魚糞便),經過微生物(有益菌)分解轉化為植物可以吸收的養分,植物在吸收養分的同時淨化了水體,水重新回流到魚池以此循環。 達到魚幫菜,菜幫魚的效果。

高飛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系統水質優良,並且魚糞便及時排出,不會有水質憂患。所以可高密度養殖,魚的產量是傳統養殖的十倍以上。魚菜共生系統出產的魚品質好,價格高。蔬菜在魚菜共生系統不用化肥農藥安全健康。

目前我所做的魚菜共生有以下幾種模式,可供大家參考!

魚菜共生休閒農莊:國民現在對於飲食,不僅要求的是色香味,而是對食材安全,以及就餐環境要求也越來越高,魚菜共生有機生態餐廳可以讓人們享受生態健康美味的同時,體會親近大自然的快樂。

我們在去年開始在鄭州新鄭建設魚菜共生休閒農莊,一開業就有大批市民前來參觀體驗。在周末,節假日生意爆滿,大部分都是帶著家人孩子前來體驗品嘗。客人可以自己捉魚摘菜,除了品嘗原汁原味的生態食材外更能享受親近大自然的感覺。

客人參觀魚菜共生

魚菜共生量產基地:大型魚菜共生基地可以產出大量的安全無公害蔬菜及高品質的水產品,價格平均比普通農產品高。隨著中國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安全健康的農產品在中國也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我們於2018年開始在寧波餘姚市開始建設魚菜共生量產基地,基地佔地面積約4000平方,目前已經完成一部分。主要盈利點是賣魚賣菜,魚菜產品銷售到家庭和酒店。蔬菜價格根據品種不同,均價在20元左右一斤,目前供不應求,系統還在擴建中。

寧波魚菜共生基地
魚菜共生產品在五星級酒店展銷

家庭魚菜共生小系統:魚菜共生也可以為家庭的陽臺 庭院 等,搭建魚菜共生小系統。讓家庭能吃到自己養的魚,和蔬菜,不僅吃到安全放心,還可以親子互動,帶著孩子一起體驗自然奧妙。

我認為只要魚菜共生循環系統市場會越來越好,只要掌握魚菜共生技術,賺錢是沒問題的。

相關焦點

  • 魚菜共生農場能賺錢嗎?看看六年從業者說
    想做正在做魚菜共生農場的都請靜下心來看看。魚菜共生最難的是營銷,第三部分重點講解決方法。漁耕田自2014年在成都投產第一套魚菜共生系統到今天已經擴展為三套系統,成為一家佔地30畝的商業化魚菜共生農場,全年養殖8種淡水魚,生產50+種蔬果。我們「號稱」是亞洲最大的魚菜共生農場,不接受反駁。
  • 魚菜共生陶粒需要沉水嗎?
    最近不少客戶會來諮詢魚菜共生用的陶粒,金瑞陶粒廠客戶會直接問我們「你家有沉水陶粒嗎?」仔細詢問過後才知道,客戶需要的是魚菜共生陶粒,今天金瑞陶粒廠小編就來和您聊一聊魚菜共生陶粒。魚菜共生項目陶粒栽培基質魚菜共生是一種新型的複合耕作體系,它把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這兩種農耕技術,通過巧妙的設計
  • 「魚菜共生—維基百科」想學魚菜共生嗎?從這本開始:魚菜共生自學...
    池子的水帶有魚的排洩物,含有氮、氨等成分,若直接排到河川、土壤,會造成環境的負擔;不過,若拿這些廢水來種菜,反而提供蔬菜養分,而且蔬菜淨化水質後又可以導回魚池再利用。這一套平衡系統,能避免水質惡化,且形成魚幫菜、菜幫魚的良性循環。 使用魚菜共生技術種植的蔬菜可以不需添加肥料,但要人工加入元素,如元素鐵、鈣、鉀。使用防蟲網就可以避免使用農藥。
  • 90%的不賺錢!魚菜共生模式還需要在商業模式探索
    你可能聽到魚稻共生、鴨稻共生,但你聽過說過魚菜共生嗎?下面,我們梳理10個具有代表的魚菜共生案例故事,希望給農業朋友帶來創業和經營啟迪。當然,也希望大家透過這10個案例故事,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商業模式。
  • 「網紅模式」魚菜共生系統,是搖錢樹還是騙人的幌子?
    說到魚菜共生技術,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點印象,特別是近年來隨著自媒體的火爆,網絡上出現了很多宣傳魚菜共生系統的短視頻,這背後不乏為商家引流、發展休閒農業的動機。至於魚菜共生系統是不是像視頻裡面描述的那麼神,能不能賺大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魚菜共生達人的「魚果共生」和「魚瓜共生」
    小農爸爸注意到臺灣的魚菜共生達人已經不單單滿足於利用魚菜共生系統種植蔬菜瓜果,而是開始進行了更多的試驗,如標題所說的「魚果共生」、「魚瓜共生」,當然,很多人的疑問依然在於:是否有足夠的養分?說實話,要說一點外部元素都不加,小農爸爸自己都不相信,但是添加的外部元素必須是健康、無毒和適量的,否則魚是會死的。利用魚菜共生系統種植果樹,植床要足夠深,足夠大,因為隨著樹木的成長,根系會越來越發達,需要有足夠的空間讓根系發展,否則,樹苗也難以成長為大樹。
  • 魚菜共生智能溫室大棚項目
    下面讓魚菜共生溫室大棚的製造專家:山東中盈玖州農業 給大家介紹一下:魚菜共生的新鮮蔬菜有六大優勢:全稱水耕栽培、沒有任何農藥、營養價值高、科學化採摘、新鮮看得見、兼具觀賞價值,安全綠色,因為綠色健康的特性,在進入市場以來,受到百姓們的歡迎。
  • 小型的魚菜共生系統,我們養觀賞魚的的也可以做!
    事實證明我這個做法是正確的,後期確實有人在我們這裡發展過魚菜共生,結果不到小半年的時間是魚也不生了,菜也不生了,最後就剩下個人趕上了二胎政策確實是生了,哈哈。其實對於我們觀賞魚愛好者來說,小型的魚菜共生系統一點也不陌生,相信有很多魚友都會在家裡試驗過,比如在小魚缸裡養個綠蘿啥的,或者在過濾槽裡扔個地瓜,也能長得非常的旺盛,鬱鬱蔥蔥的很是漂亮。
  • 魚菜共生 生態循環
    11月17日,在位於湖州市東林鎮的湖州吳興青蕪家庭農場魚菜共生大棚裡,工作人員從魚菜共生池內捕撈澳洲龍蝦。11月17日,在位於湖州市東林鎮的湖州吳興青蕪家庭農場魚菜共生大棚裡,工作人員展示從魚菜共生池內捕撈的澳洲龍蝦。
  • 「水科技」你知道魚菜共生嗎?
    「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北京市通州區中農天陸水科技園裡,魚和蔬菜相互配合唱起了「雙簧」。這樣的生態種養模式是不是很特別?上面種菜,下面養魚,能玩能賞樂趣多,魚菜共生輕鬆實現了種菜不澆水、養魚不換水,打破空間、環境以及耕作技能上的限制,在庭院、陽臺、花園甚至校園裡就可種菜養魚,輕鬆打造微型生態系統。觀賞型魚菜共生系統不僅可以讓青少年學習了解到食物的來源及生產方式,還蘊含的豐富科學原理和新興技術,是食農教育和科普教育的優秀載體。
  • 魚菜共生的原理和系統構建
    顧名思義,魚菜共生就是魚菜互利,在同一環境中共同生長。在英語中,魚和蔬菜的共生被稱為水培共生,是水產養殖和水培的結合體。景觀型魚菜共生可見,魚菜共生是水產養殖和水培(或無土栽培)的結合,不同農業生產方法的結合。最早的魚菜共生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如中國的魚稻混養和桑基魚塘。
  • 「魚菜共生」生態種養
    2月7日,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的工作人員在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內管理水培蔬菜。  近日,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區六農場民悅生態園引進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項目投入運行。這個佔地2畝的魚與蔬菜共生生態循環系統大棚,預計年純收入可達20萬元。據介紹,「魚菜共生」是一種集蔬菜栽培與高密度魚養殖為一體的生態系統,魚產生的排洩廢棄物為農作物生長提供富足的營養,經農作物淨化吸收的水又可作為養殖水返回。物種之間和諧共生運行,雙方之間形成生態互利關係,是一種可持續循環型的低碳生產模式。
  • 魚菜共生在我國的發展現狀怎麼樣,前景怎麼樣?
    而國內實施「魚菜共生」概念比夏威夷還要早,只是並未形成專門的理論學說,例如過去的水稻田養魚、桑基魚塘等等,這些都是魚菜共生的實施形式。國內當下真正的純粹魚菜共生農場不多,研究魚菜共生並生產配套設施的就更少了,幾乎可以說沒有。為何?
  • 農民在大棚下搞魚菜共生,前途不被看好,誰料畝收益高達6萬元
    據張俊有介紹,種養結合農業模式在外地並不新鮮,但在當地他還屬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像他搞的這種魚菜共生種養項目,就像一陣風,剛上馬就傳遍了當地種植界,讓人沒想到的是,大家對這種特色種養模式一致地不看好,認為他是瞎折騰,這勢必讓他原本賺錢的農業種植,面臨很大壓力。
  • 王海與他的「魚菜共生」產業
    「在這個問題上,我就和村支兩委開會,我們就把羅仙村所有的優勢全部分析,就在網際網路上去查,有什麼特色的產業適合我們羅仙的發展,然後我就帶著我們羅仙村的村幹部在辦事處的安排下出去學習,考察,回來以後我們決定選擇『魚菜共生』這個項目。」王海希望選擇的是最適合羅仙村的產業。
  • "魚菜共生"是朝陽產業,還是未來科技?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這將是一篇乾貨滿滿的「魚菜共生」專題資訊。筆者力求一文帶你讀懂「魚菜共生」的概念與原理,分析該類模式優劣,探密其前世今生,一瞥它的知識寶庫及相關外延。  「魚菜共生」,通過科學的生態設計,使得魚、微生物、植物三者之間在水體循環中達到和諧共生的生態平衡,從而實現了養魚不(少)換水而無水質憂患、種菜不施肥而茁壯成長的生態共生。
  • 魚菜共生種植 拓寬增收路
    迎著初冬暖陽,近日,記者前往河北省邢臺市邢東新區祝村鎮唐家莊村,先是看到大片閒置廠房,在路的盡頭來到唐家莊村魚菜共生基地,一片閒置廠房的圍繞中,幾個鋼架大棚依次排開。「在2019年5月份的時候,開始發展魚菜共生種植模式。魚菜共生就是用養魚產生的糞便用來種植蔬菜,種植過程中全部用水培種植,就是把菜種植在水面上,魚菜共生,是個新興的農耕模式。」唐家莊村村支部書記唐會君向記者介紹說,這種模式是把水產養殖與水耕栽培兩種原本完全不同的農耕技術,通過微生物分解法的水循環系統,達到科學協同共生。
  • 玩過魚菜共生養魚系統嗎?給你解讀下這新型的養魚玩法的奧秘在哪
    魚菜共生這個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這也是近幾年來的一個熱搜話題。那麼,我們的魚缸是否能實現魚菜共生呢?實現魚菜共生有什麼利處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如何做到魚菜共生吧。 魚菜共生中的菜究竟要如何種植呢?
  •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
    乾旱地區魚菜共生生態種養技術陳學洲1一、技術模式概述(一)模式概要魚菜共生綜合種養技術是一種涉及魚類和植物營養生理魚菜共生是基於池塘生態學原理,將漁業和種植業有機結合,進行池塘魚菜生態系統內物質循環,實現池塘養殖廢棄物(氮、磷)的原位減控與消納利用。
  • 魚菜共生系統科普與實踐目錄(第一版)
    第一章 魚菜共生原理一 ,無土栽培原理之——魚1.魚的特性,一多一少零氨氮,魚適宜的水質電導率80μS/cm。二,無土栽培原理之——菜1.植物特性,重點剖析根部生長環境——水、氣、肥2.土壤水氣矛盾,水培技術是解決水氣矛盾的程碑意義。水培簡介。3水培特性——精準控制,特性決定了局限性。(開篇提出根系吸收水要不要消耗能量?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