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寫不下的補充:僅限國區。」
這不是一樁新鮮事,而是目前存在,且今後會長期維持下去的一種既定狀態。
明人不說暗話,在Steam尋找和遊玩黃油的體驗,對我來說就像是在日本便利店的角落裡,拎起雜誌架上那本已經被翻得書脊有些松垮的成人雜誌,在和場景氛圍格格不入的夾縫中,遊刃有餘地享受一份跳脫於規則外的別樣刺激。
雖然我一般還是會用隱身模式。
但現在,掛著G胖微笑的這家便利店卻在悄然之中對成人雜誌區進行了一些整改。或者說,其實在絕大多數玩家都還沒有發覺到的時候,這項整改就已經執行完畢了。
沒錯。在steam中國區,或許「真正的黃油」已經徹底消失了。
悄然下架
故事還得從上周末說起。我在B站閒逛時,突然發現小破站不知何時購買了《殭屍世界大戰》的片源,而在這部電影的某一條友善彈幕裡,提到「這些殭屍比小楓裡的跑得還要快」。這讓我想到了曾經在steam購買的一款陪我度過數小時歡樂時光的殭屍題材小黃油:
作為老黃油安利黨,我曾經也興致勃勃地給它寫過一篇文章:
自稱日本最可愛TPS!末世孤鎮的緊身衣殭屍殺手Girls
但由於遊戲內容屬實有限,18小時的遊玩後,我差不多已經沒辦法在這款遊戲裡找到令我興奮的要素,在去年11月後,我也再沒有打開過這款遊戲。而當我想從庫存裡進入商店頁面看看它現在的更新狀態和玩家風評時,才發現它已經在國內地區下架了。
在一番查找後我還發現,在Steam,絕大多數「太色了」的遊戲,都是像小楓這樣「悄悄消失」的。由於steam依然還在不斷推出RPGMAKER遊戲和拼圖遊戲,如果你不是嗅覺特別敏銳的玩家,甚至根本無從察覺到這份變化。
也很正常。畢竟黃油本就是小眾物,在steam上絕大多數隻存在網絡販售的獨立黃油更是小眾中的小眾,其中有些甚至連搜尋引擎都來不及收錄。它們在steam的商店頁面中消失,也理所當然地沒有激起任何波瀾。
△當然,在G胖和黃油反覆拉鋸的那一段時間裡,也不乏知名黃油被強制下架
Steam和黃油糾纏了好幾年。從讓人撓頭的碩大馬賽克,到「我們覺得不行所以就是不給上架」,再到其實也可以上,以及現在國區實行的特別政策。如果你關心過這塊,應該也或多或少地親身經歷過上述變遷。
而最後,G胖選擇了最溫和安全的一種形式。現在,陳列在國區的「成人內容」遊戲,大抵上都會滿足兩個條件:
①只是存在部分相關內容;②發行商自主進行了大量內容刪減以配合審查。
△KISS社和I社都採取了第二種方式確保遊戲上架
而不論是哪一類型,現在國區還能買到的黃油,已經遠沒有當初那股味兒了。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春節那陣子在微博營銷號和Q群裡流傳過那麼一小會兒的《綠帽模擬器》。主打肥宅躲在衣櫃裡偷窺現場直播的模擬體驗:
這款遊戲根本沒有登入國區。當然,由於steam的人工審核制度,它在其他地區上架的版本也遭到了毀滅級的內容和諧,此處暫且按下不表。
之所以要用「溫和」這個詞,也是因為無論是執行下架,還是其後國區不予上架,steam平臺的執行方式一直十分低調。雖然那些「色過頭」的遊戲全員陣亡,但諸如《Mirror》和《哈尼炮》這些已經擁有相當知名度和玩家口碑的小黃油,steam並未施加過多幹涉。
《Mirror》和《哈尼炮》可以算得上steam最有名的黃油了
而你也一樣可以看到,那些六塊錢交個朋友的拼圖黃油,以及大家司空見慣的RPGMAKER黃油,依然活躍在相關標籤的商店頁面——和以前相比,現在它們真的很少被推上主頁了。
溫吞,但又把事兒給辦成了。這可能就是G胖的取財之道吧。
另外,G胖的程式設計師也很厲害。倘若你抱著「誰還沒點特殊手段」的心思想要去尋找那些消失的寶藏,如果技術手腕不夠強硬,多半還是會鎩羽而歸:這些已經在國區消失的黃油,你必須要以「當前區的帳號登入商店」才能夠進行瀏覽,而你使用已有的帳號進行科學上網是無法更改帳號所屬地區的,新註冊帳號也無法繞過VPN檢測…可以說,以一個尋常網友的上網技術,已經很難買到這些國區不存在的黃油。
但有一說一,在Steam同時在線人數屢創新高的現階段,這或許是最好的狀態。
畢竟眾所周知,即便都被收容進「成人內容」標籤,但一款遊戲是「含有成人內容的遊戲」,還是「體驗成人內容的遊戲」,完全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意味。Steam和DL等站點不同,原本就不是為小黃油準備的平臺。而目前steam的黃油現狀,也充分說明這裡確實存在著一個針對黃油的特殊審核機制,且長期以來一直在有力運行著。
Steam的「黃油」之議,也許在悄然之間,就以最和平的方式被拉下了帷幕。
附贈建議:現在主頁的這遊戲真的不好玩,請不要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