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運城:80後小夫妻一碗「愛心面」溫暖一座城

2020-12-15 河東事兒

也許,每個人都有一顆熱愛公益的心;也許,每個人都渴望參與一次公益活動;但其實,公益一直都在每個人身邊,善意之舉無處不在。近日,山西運城一麵館的「暖心通知」走紅網絡視頻平臺。通知內容稱:「遇困難者,本店免費提供午餐和晚餐,不求回報,希望你以後可以幫助他人。」

六張桌子,十二把板凳,明亮的櫥窗……不大的「暖心麵館」裡處處洋溢著河東小城淳樸憨厚的溫馨之情。麵館掌柜——張彥峰,是地地道道的黃河岸邊平陸人。三十而立的張彥峰與妻子帶著年輕時受助於人的感激之心,今年7月份開始了他的「一碗麵溫暖一座城」的愛心小善舉。

一元錢的善舉讓他惦念了近20年。

少年時的張彥峰生性頑皮,15歲時的他與朋友一起結伴到西安打工,白天求職找工作,晚上無處安頓的他們就靠在餅子攤的火爐邊湊合一宿。到飯點時,三個人就用兜裡僅剩的三毛五毛湊夠了一元錢,買了5個饅頭吃。

張彥峰討水喝時,饅頭店的老闆知曉了他們受難的情況,就多拿了幾個饅頭給幾個大小夥子吃。張彥峰稱,人在最難的時候,被感動的瞬間是最難以忘懷的。饅頭店老闆多給的饅頭,讓他牢牢記了近20年。

父親啟蒙,開始廚師之路。

張彥峰的父親先前在鎮上從事肉製品營生,「做生意,講究的是心善,善心散播了,人氣就來了。」張彥峰父親做的熟食味美價廉,特別是滷的牛肉入口即化、鮮香無比。逢年過節時,張彥峰還和老父親一起幫襯村民宰牛殺豬,收穫了頂呱呱的口碑。在老父親的教育和指導下,張彥峰決心學習和從事廚師行業。開始創業後,在運城先後開了三次飯店,將自家牛肉融入到了平陸名吃油潑麵中。

創業艱辛路難走 善舉之心受羈絆

「勿以善小而不為」,這是張彥峰和妻子經常勉勵自己的話。其實早在創業初期,張彥峰和妻子就有了「一碗麵」善舉的想法,但無奈在2016年前後,麵館營生開始走下坡路,難以維持生計,這想法也就被一再擱置。但這個黃河岸邊的樸實漢子懷揣著少年時代的感動,在生計最艱難的時候還堅持著「給苦難人一杯水、歇歇腳」的細微愛心。

朋友相助麵館再開張,「老家味道」善心計劃真實施。

今年的6月份,在朋友們的支持和幫助下,張彥峰和妻子重新張羅起了麵館生意。張彥峰給自己的麵館取名「老家味」,他稱,家是中國人的根,面是黃河岸邊的魂。「一碗油潑麵,嘗盡老家味。」希望能盡一己之力,讓苦難者在小麵館都能有家的感覺。麵館重新張羅起來後,他給自己定了一個「三不掙」的規矩,一是不掙落難人的錢,二是不掙下苦人的錢,三是不掙孤寡老人的錢。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意也日漸好轉,他和妻子也漸漸走出低谷期。張彥峰一直相信這是個有人情味的年代,兩次受助於人的經歷,也讓他和妻子更加堅定了「一碗麵」的愛心小計劃。

勤勞致富靠雙手 期盼愛心能傳遞

「暖心通知」張貼後,被顧客拍下來發在了短視頻平臺上,問及走紅後有何變化和感觸。憨厚的張彥峰答道「從準備張貼時的猶豫忐忑到現如今的平常心,愈發讓自己覺得這件事做對了,並且打算一直做下去。也不擔心之後的坎坎坷坷,相信這個社會的溫度,如果可以的話這份愛心能傳遞下去更好。」

樸實憨厚的小夫妻,一碗地道爽口的家鄉面,溫暖了黃河岸邊的大運城。(圖文/範嘉更)

註:原創作品,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童其君:「一碗麵溫暖一座城」正能量的感人啟示
    原標題:童其君:「一碗麵溫暖一座城」正能量的感人啟示  童其君 墨晶晶   中秋將至,曾牽動無數人的鄭州「一碗麵溫暖一座城」的當事人李剛卻走了。按照生前遺願,他把眼角膜捐獻給了需要的人,將光明留給他人,把愛繼續傳遞。
  • 2018年盛夏,一個愛心冰櫃溫暖一座座城
    2018年盛夏,一個名叫「愛心」的冰櫃火了。在山西太原、運城、介休、在北京、在上海、在江西、在河南、在杭州、在廣州……開花三晉大地,火遍大江南北。8月13日至17日,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行走城市街頭,用「鏡頭」記錄「愛心冰櫃」的愛心瞬間,定格那一個個溫暖的畫面。
  • 一碗餃子,溫暖一座城
    12月21日為「冬至」,為了讓工作在一線的環衛工、交警、消防隊員和孤寡老人感受到黨和政府及社會各界的關愛和溫暖,也能吃上一碗熱氣騰騰、香噴噴的餃子。12月20日,察布查爾縣小白楊網絡公益特推出「一碗餃子,溫暖一座城」冬至送愛心餃子公益活動。
  • 「一碗湯溫暖一座城」 上千張愛心湯票已分發給一線工作者
    該活動由洛陽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主辦,洛陽網承辦,是2018洛陽冬季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愛心暖湯,為奮戰在一線的工作者送去溫暖,讓廣大市民的愛心感動洛城。在兩個多小時高強度作業後,馬改連在馬小道甜牛肉湯館,用愛心湯票免費領了一碗牛肉湯、一個火燒。  馬改連說,這是自己幹環衛工作7年多來第一次早上喝湯,平時根本不捨得喝。她笑著說,喝完一碗愛心湯,新的一年更有幹勁了。
  • 愛心早餐「10萬+」,持續溫暖一座城
    記者 彭紅霞   10月26日早上7時,深秋的瀏陽城,經過環衛工人清早第一輪清掃保潔後,眼前的街道乾淨整潔,桂花清香沁人心脾,讓人神清氣爽。   昨天是湖南省第22屆環衛工人節。但對環衛工人而言,這一天並沒有什麼不同。在完成清晨的第一輪清掃保潔後,責任區在白沙路上的環衛工人歐陽玉興,走進路邊的回味牛肉麵館。「先坐一會兒,麵條馬上就好。」
  • 「鹽運之城」,山西運城的色美食
    運城是山西省下轄地級市,古稱河東,運城因「鹽運之城」得名,景點有永樂宮、鸛雀樓等,是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運城飲食屬於晉菜中的南路菜,口味以鹹香為主,偏於清淡。今天就和小編一起來嘗嘗運城的味道吧。
  • 鎮江開展「一碗羊肉湯 溫暖一座城」活動
    中國江蘇網訊 (通訊員 戴勇 施澎 田冰)天氣漸漸冷了,為了關愛城市美容師,12月10日上午,鎮江市城管局聯合文廣集團小梁幫你忙欄目、一分鐘公益團隊開展「一碗羊肉湯,溫暖一座城」活動。將1000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送給一線工作的環衛工人免費品嘗。
  • 「一碗臘八粥,溫暖一座城」 濟世堂開展愛心送粥公益活動
    今年的臘八節,濟世堂國醫館領導及醫務人員在贛州開展了「一碗臘八粥,溫暖一座城」愛心送粥公益活動。此次愛心臘八粥送活動的地方主要有:敬老院,福利院,圖書館,客家大道館,營角上館。 你一碗,我一碗,熱乎乎的喝粥,福利院大廳裡飄著濃濃的香味!
  • 第九屆「一碗餃子溫暖一座城」活動昨日在蘭舉行
    馬上就到冬至了,也許你還在猶豫今年包什麼餡的餃子,但是在志願者們的關懷下,一些老人已經吃上了熱騰騰的、充滿愛心的水餃。2018年12月16日,由蘭州市文明辦、蘭州市民政局、共青團蘭州市委主辦,蘭州孝老協會承辦的第九屆「一碗餃子溫暖一座城」冬至節志願者關愛空巢老人公益活動拉開帷幕。200多名由各個社區推薦的老人代表和100餘名志願者歡聚一堂,演繹「一碗餃子溫暖一座城」的感動。
  • 山西運城:從古至今的鹽運之城,經典美味的晉州味道,讓人喜愛
    山西運城,一座歷史悠久的名城,在古代有另一個名字,叫做「河東」而河東的地理位置,在中華文明的歷史上十分重要。除此以外,運城之所以叫運城,是因為它古代叫鹽運之城。那麼這樣一座重要的古代城市,有哪些好吃又美味的美食呢?
  • 一碗愛心粥,感動一座城!
    愛心粥發放現場。凌晨5點多,通盛社區小廣場的愛心粥店裡,更多像老宋一樣的莫文隋志願者們已經忙碌開來:搬粥、擺桌椅、放碗筷……熱氣騰騰的場景驅走了初冬早上的寒意。在唱紅歌、朗讀感恩詞、慈善宣講之後,志願者們開始為老人分發早點:一碗稠粥、一個白饅頭、一碟可口的小菜。「粥不夠還可以添,不要被燙著。」志願者們邊走到座位上分發早點,邊貼心地提醒著。另一路志願者還有任務,他們要為行動不便的老人送早點上門。通盛花苑58號樓的一間車庫裡,虛歲99的蔡瑞相老人樂呵呵地看著為他送來可口早餐的志願者。
  • 一碗「摔面」溫暖一座城 海陽姜常論榮登「中國好人榜」
    姜常論,生於1983年,煙臺海陽市徐家店鎮晶山後村人,是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郭城摔面的傳承人,經營了多年郭城摔麵店。6年來,他為了讓環衛工人在寒冬清晨吃上熱乎的早飯,免費送出6萬多元早餐,用一碗麵溫暖了一座城,凡是吃過常論郭城摔面的顧客都豎大拇指:常論是個厚道人。
  • 鄒平市臺子鎮舉辦「一碗水餃 溫暖一座城」活動
    為老兵們送上冬至餃子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韓金枝 見習記者 張鈺晗 通訊員 李靈丹 濱州報導  12月21日一大早,臺子鎮官道李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志願者們便來到村委會,為老兵們包餃子,用自己的微薄之力,為老兵們帶來歡樂和溫暖
  • 一碗麵溫暖一座城!煙臺人姜常論連續7年為環衛工提供免費早餐
    姜常論為環衛工人準備摔面40餘名環衛工人在姜常論摔麵店休息環衛工人吃上了熱氣騰騰的摔面環衛工人吃上了免費早餐環衛工人吃上了免費早餐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偉傑 林世毅 煙臺報導1月7日早5點多,當大多數人還沉浸在夢鄉的時候
  • 鄭州全城吃麵獻愛心 李記麵館感召一座城(圖)
    鄭密路沁河路口的「李記滷肉刀削麵館」  匯集了鄭州好多熱心人  吃一碗麵  獻一份愛,溫暖一座城  「晚報愛心公益社」幾名成員去過好幾次了  麵館生意越來越忙,人手不夠  晚報兩名記者今天起將去當志願者  現場記錄一個個溫暖瞬間  □記者 廖謙 文/圖
  • 在運城吃麵
    運城是山西的運城,也是中國的運城,晉南臨汾運城這一帶算是最早叫中國的地方,所以稱中國的運城絕非虛妄。山西人愛吃麵,運城人尤甚。因為,山西那麼一大片表裡山河,從產麥區的標準來看,唯運城託大。幾乎山西人喜歡的各種麥子運城都有,而且產量高、品質好、總量大,莜麥除外。隔著一條黃河的陝西關中算是中國最有名的吃麵地域,也是著名的產麥區域,陝西人對面的膜拜毋庸贅言。
  • 一碗綠豆湯,溫暖一座城
    在曹縣縣城老一中附近,王勝利創建的愛心服務站點,默默地為環衛工人們免費提供了七年綠豆湯。如今,有更多得人加入到了愛心行動中,用一碗綠豆湯,溫暖一座城。取一隻不鏽鋼鍋,加水煮沸後放入綠豆,蓋上鍋蓋。三分鐘後,用湯勺舀出裡面的湯,湯色清綠,澄清透明。綠色的綠豆湯,豆皮中溶出的多酚類物質尚未氧化,它的清熱解毒作用是最強的,想清火的人可以趕緊喝掉。
  • 「牛肉麵」代表:讓一碗麵「拉動」一座城
    (兩會人物)「牛肉麵」代表:讓一碗麵「拉動」一座城中新社北京3月13日電 題:「牛肉麵」代表:讓一碗麵「拉動」一座城中新社記者 丁思「坐了一天每天會議討論結束後,全國人大代表、蘭州牛肉拉麵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總會將西裝、襯衣重新熨燙,掛起來。與牛肉麵打交道40多年的他,連熨衣服這件事也不忘自己的「做面經」。始創於1915年的蘭州牛肉麵,以其「湯清者鏡、肉爛者香、面細者長」的獨特風格享譽世界。
  • 河南漯河:愛心胡蘿蔔 溫暖一座城
    「中國好人」曹全嶺得知後,自己代言向市民宣傳、推銷胡蘿蔔。從2月28日起,漯河星火志願團號召所有志願者奉獻愛心,李勝勇、徐曉等多放協調,主動聯繫社會各界愛心人士開展了愛心認購活動。2月24號,漯河市政協委員、市廣播電視臺記者史琳泓下班後積極聯繫所居住小區居民,連續4天,她充分利用下班時間幫助銷售。
  • 戎章榕:為吃一碗麵來到一座城
    為吃一碗麵來到一座城周末按圖索驥騎著單車過街穿巷去尋找,當一碗燴麵端上來,一吃,卻沒有記憶中的味道,儘管經營者聽口音是河南人。因此,這次去鄭州,與其說是去開會,不如說是滿足舌尖之旅。行前,我還稍作攻略,了解河南燴麵除了「蕭記」,還有「合記」,心想如果有可能兩家麵館都嘗嘗,比對一下。為吃一碗麵,來到一座城。可是,下榻的黃河賓館離市區較遠,平時開會也沒有機會去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