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前些日子拍到的,一棵被周圍的大樹蔭蔽了的小樹,看它的花,以為是芸香科吳茱萸屬,比來比去都不對,最後覺得是芸香科黃檗屬的黃檗,疑惑的是成年的黃檗樹木栓層發達,這棵小樹卻看不出來,思來想去,終於用隨身攜帶的鑰匙在小枝上戳開了一塊指甲蓋大樹皮,看見了鮮黃色內皮,至此確定:它就是黃檗,一種古老的殘遺植物,中國珍貴的藥材樹種。
黃檗,又稱黃波欏、黃柏、關黃柏、黃伯慄等,為芸香科黃檗屬落葉喬木,主產於我國北部各省區,多生於山地雜木林中或丘陵坡地。黃檗樹皮灰褐色至黑灰色,木栓層發達,柔軟,內皮鮮黃色。中藥名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習稱「川黃柏」。剝取樹皮後,除去粗皮,曬乾。
中藥稱的黃柏,可分為關黃柏(或稱東黃柏)和川黃柏兩種。關黃柏是指主產我國東北及華北的黃柏,產量較大。川黃柏,又稱黃皮樹,主產四川、湖北等省,質量最好。2005年版《中國藥典》開始,將川黃柏與關黃柏按一物一名分列為兩種藥材。兩者在用法及藥效上大致相同。
黃柏,味苦入骨,是以降火能自頂至踵,淪膚徹髓,無不周到,專瀉腎與膀胱之火。中藥書上記載其有清熱燥溼,瀉火解毒之功效。經辨證,主治溼熱痢疾、洩瀉、黃疸、夢遺、淋濁、帶下、骨蒸勞熱,以及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癰疽瘡毒、皮膚溼疹等疾病。《臨床常用中藥手冊》記載:黃柏苦寒沉降,清熱燥溼,瀉火解毒力強,歸腎、膀胱經,長於清下焦溼熱。
《本經逢原》:黃柏,生用降實火,酒制治陰火上炎,鹽制治下焦之火,姜制治中焦痰火,薑汁炒黑治溼熱,鹽酒炒黑制虛火,陰虛火盛面赤戴陽,附子汁制。鹽黃柏滋陰降火。可用於陰虛火旺,盜汗骨蒸。黃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洩溼熱,清膀胱而排瘀濁,殊有捷效。
在民間,每當炎夏時期,耕牛肝火和肺火旺盛,影響勞作。農民常給耕牛飲用高濃度鹽水,在其口渴難耐時,將黃柏葉煮水餵耕牛,可達到降火消炎的效果。黃柏因具有抗菌的作用,能夠對抗流感等病毒,也被廣泛的應用在獸藥的研發中。
黃柏全身都是寶,除在醫藥方面的巨大用途外,也應用在園林設計、軟木工業原料,其木栓層是製造軟木塞的好材料;木材堅硬,邊材淡黃色,心材黃褐色,是槍託、家具、裝飾的優良板材;果實可作驅蟲劑及染料。由此可見,黃柏,用途廣泛。
關於黃柏就介紹到這了,你認識了嗎?這種植物,用途廣泛,價值珍貴,若出現在您家鄉,請珍惜。「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讚、留言與轉發,才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