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滿意,醫生放心,這家醫院的護士做對了什麼?
" 以前都沒有提問護士的習慣,讓她們自己去思考,而是直接把需要她關注的內容和點告訴她,這樣下來確實效果不理想。現在我先是白班反提問交班人員,然後在以當天的重點觀察病人展開提問。"脊柱外科護士長龔遠先談到了開展人本位護理以來改變的點滴,她介紹,以前術後的患者常規取去枕平臥位,術後 6 小時進食,如今患者術後和手術室護士交接詢問術中情況,沒有特殊就睡一個薄枕頭,增加病人的舒適度,術後半小時開始聽腸鳴音,根據腸鳴音情況進水、進食,減少因長時間未進食引起的胃腸道反應。
-
護士發明「土豆鎮痛法」 患者紛紛點讚
肌肉注射(俗稱打屁股針)完成後,護士端著一盤土豆片走進病房,這可不是為患者加餐,而是鎮痛。為了緩解患者注射一種營養神經藥物後的痛苦,寧波市第一醫院耳鼻喉科護士嘗試用新鮮土豆片為患者鎮痛,10個月來,患者都說效果不錯。據介紹,因為病情需要,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常會用到一種叫蘇肽生的藥物。
-
羅布奧特曼:愛染誠宣布成為真正的奧特戰士,結果被打得纏滿繃帶
在最新的劇情中,愛染誠宣布成為真正的奧特戰士,結果被打得纏著繃帶!按照愛染誠的說法,作為一位奧特曼戰士,其中之一的基本條件就是要有神秘感,如果沒有一點神秘感,那麼這個奧特曼戰士是不合格的。不過,愛染誠內心可不是這麼想的,他希望大家都知道他是奧特曼戰士,大家都崇拜他是英雄,所以在劇中,他在搶回暗黑歐布圓環之後,就宣稱自己是真正的奧特曼戰士。
-
寶媽手繪儲奶袋記錄成長點滴 暖心護士送寶寶特殊「成長禮」
畫著卡通簡筆畫,寫著溫馨的祝福語……18日記者獲悉,在浙江省浦江縣人民醫院新生兒室,即將要出院的江寶寶和他的媽媽胡女士就收到了這麼一份特別的成長禮。暖心護士在儲奶袋上記錄江寶寶住院期間每天發生的點滴變化。醫院提供「真的沒想到,太感動了,護士姐姐們會把我的儲奶袋一隻不落的都收集起來,還製作成了這麼有意義的成長記錄手冊。」
-
打針、吃藥、打點滴,不是想要怎樣就這樣
一般而言,藥物以點滴的方式進入體內最快,肌肉注射次之,口服最慢。而藥物必須達到一定的濃度後,才會發揮作用。在藥物進入體內後,會經血液循環到達腎臟和肝臟,有的經腎臟代謝(排除),有的經肝臟排除(膽道系統),在吸收與排除之間有個動態平衡。研究這個過程的學問叫藥代動力學。可惜絕大多數醫生對此並未深刻理解,在大學裡僅僅學習2個小時。以這兩小時的功夫,應付臨床上N多問題,會感到力不從心。
-
護士手寫加油卡鼓勁患者,他用「方艙日記」記錄這些溫暖
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趙坤,將其入院經歷記錄成「方艙日記」並發表於網絡。一張由護士手寫並贈予他的「加油卡片」由此廣為人知,這份鼓勵也在該院醫患之間溫情傳遞。「積極的心態是最好的抵抗力。」13日,記者電話連線了趙坤,他聲音洪亮、中氣十足。他介紹,2月7日,他作為首批患者進入石牌嶺職高「方艙醫院」。
-
醫院麻醉醫生——手術室內打一針就完事?喝茶?看報紙?NO!
早上七點不到,迎著徐徐微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孫建良坐上公交,享受著可能是全天中唯一能與陽光「親密接觸」的半小時。因為第一臺手術是一位7歲的小患者,孫建良和同事們一起做了一個「特殊準備」。「準備了一些溫馨的東西。
-
醫生會討厭看其他醫院的片子?如果是這3種情況,真會
導語 到醫院看病,檢查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X片、CT、磁共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醫生會討厭看其他醫院的片子麼? 首先聲明一點:檢查是為了明確診斷,對於醫生而言,只要患者拿來的片子清晰,能夠看明白、能夠為患者講明白,片子到底是在哪兒拍的並不重要。
-
醫生連續為病人做手術 護士餵其喝平衡液補充能量
醫生連續為病人做手術 護士餵其喝平衡液補充能量 2016-12-26記者昨天採訪獲悉,醫生當時已連續為病人做手術6個小時,餵平衡液是為補充體力。 經了解,該照片拍攝於21日,泰興市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汪灶昆,從早上開始連續手術6個小時又未吃午飯,因飢餓而突然感覺頭暈。於是,他求助一旁的護士餵他喝平衡液補充體內能量,以便繼續為患者完成手術。
-
菏澤京寧輝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確使用醫用紗布繃帶的方法
菏澤京寧輝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醫用紗布繃帶是一種醫生護士會直接懟患者身體進行包紮的醫用材料,它的質量好壞往往在很大的程度上會影響到患者的一個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在選擇的時候,應儘量選用有適當彈性、透氣性好、使用方便的醫療紗布繃帶,這樣對患者的身體康復有好處。
-
護士在給患者測量血壓的時候,突然暈倒,怎麼了?
所以趙護士每次值夜班,患者呼叫的時間,順便就帶著體溫計和血壓儀,以免二次回辦公室。47床大爺是高血壓的患者,入院後血壓已經控制不錯了,可是大半夜睡不著,於是想叫護士給他量個血壓,怕血壓又高了。趙護士給大爺測量血壓,136/68mmHg,血壓正常,於是告訴大爺沒事,可以叫醫生開一片睡覺藥,睡眠好了,明天血壓才平穩。
-
...共築健康生活——萬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展開糖尿病患者隨訪指導
隨著家庭醫生籤約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萬壽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各團隊對於籤約的居民進行定期隨訪,使籤約工作落到實處。劉偉團隊在隨訪的過程中得知,有位老人患有糖尿病,長期注射胰島素,因手術過後腹部纏有繃帶,無法進行腹部的胰島素注射,而老人只會腹部注射。
-
記者調查:醫院「掛點滴」盛行的背後
病人普遍認為掛點滴「好得快」 記者來到溫州市二醫的輸液室,點滴室裡座無虛席,而旁邊的肌肉注射室內則空無一人。據醫院護士講,現在打屁股針的人不多了,掛鹽水的倒是天天有。 輸液室內有許多陪同小孩子掛點滴的家長。
-
華西兒科醫生在手上畫小豬佩奇,網友點讚:有愛且專業!
因為無菌原則,小豬佩奇很快就被洗掉了,但這一幕被有心的同事記錄下來並發到網上,獲網友點讚「有愛且專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小兒外科副護士長馮黎維透露,在手臂上畫花草、動物,自製吹氣玩具,自己掏錢買印章等哄小朋友的方式,科室很多醫務人員都嘗試過,為的就是讓患者小朋友在治病過程中忘卻疼痛,更加開心。
-
引入「醫療助理師」後 這家醫院讓醫生和患者都叫好
這個想法,得到了醫院多名領導的支持,醫院文明辦和醫務處恰好也已開始著手籌備相關事宜,以提高醫療服務質量——用較低的成本,直擊醫療服務的最關鍵點「溝通」。黃亞菊是第一批報名競聘的護士,首批5個報名者中,僅錄取3人。成為胸外科醫療助理師之前,黃亞菊是一名科護士長。科護士長的崗位級別,在全院護理部主任之下,在病區護士長之上。「新崗位,想嘗試一下。
-
醫院的護士為什麼都那麼年輕?年齡大的護士去哪裡了?醫生告訴你
為什麼醫院都是年輕的護士去醫院看病,醫生年齡有大有小,護士怎麼都是那麼年輕?醫院中護士的數量遠遠多於醫生的數量,那些年齡的大護士都去哪裡了,為什麼很多看到年齡大的護士?護士的職業真的很辛苦,在臨床一線的護士不是一般人能承擔的,所以年齡一大,基本就會從臨床一線退下來了。護士的崗位多數需要倒夜班,但護士年紀大了,特別是40歲以上,無論是體力和精力都很難勝任了。那這些年齡大的護士都去哪裡?
-
工作太苦招不到人 臺灣花蓮女護士打著點滴上班
將護士打點滴照上傳臉書的網友形容,當時見身材瘦弱的內科值夜班護士,左手推著點滴架、右手還得推藥車逐間病房去餵藥,講起話來氣息微弱,走路都步履蹣跚險些跌倒,才會心痛拍照貼網。 民眾獲知抨擊:「政府這些年在幹什麼?看到護士打點滴工作,到醫院看病會安心嗎?」一名病患家屬則說:「護士人力不夠工作超時,醫院本身就是吸血鬼,政府根本眼睛瞎了,沒在看。」
-
包紮傷口時繃帶如何使用?袋鼠醫生教你四個方法
繃帶的主要成分都是脫脂紗布,用於外科損傷、扭傷、手術後包紮、固定等作用,主要是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醫用繃帶使用正確的話,不僅能夠幫助傷口的癒合,而且能夠避免出現感染或者是其它對於傷口的2次傷害。那麼,如何用繃帶包紮傷口?下面袋鼠醫生就教大家幾個繃帶的包紮方法。
-
「纏腰龍、蛇盤瘡」,身上長一圈就會「要命」?醫生告訴您真相
回想一下,就能發現兩者的一些相同點。這是因為它和水痘一樣,都同樣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準確來說,「纏腰龍、蛇盤瘡、金龍纏腰、纏腰火丹」的醫學名字應該叫「帶狀皰疹」,一種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疾病。
-
患者拍攝護士辛苦工作:謝謝你們,我要記住你們的樣子
視頻由一位患者拍攝,通過他的鏡頭,記錄了隔離病區內護士們忙碌的身影,而患者拍攝這段視頻是為了表達對醫護人員的感謝,他想永遠記住這些幫助過自己的人。定點醫院5號樓4病區的護士張文燕是視頻中的主人公之一,她告訴記者,視頻的拍攝者是病區裡最樂觀、最熱心的患者艾先生。自治區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定點醫院5號樓4病區的護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