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山北山附近每天都有遛鳥、賣鳥的人 記者高歌 攝
濟南的春光總是極其短暫。這短暫的「春脖子」,只有鳥兒抓得準:在濟南,只要聽到鳥語啁啾,便是春到了。甭管天兒多冷,只消再等幾天,定能見到好花嫩草。
4月23日,「山東愛鳥周」活動啟幕,這也是濟南市第34個愛鳥周。為期一周的愛鳥、護鳥活動,將持續到29日。據了解,保守估計,目前濟南鳥市一天的交易能達上萬隻。除了火爆的觀賞鳥交易外,也有野生鳥交易混雜其間。
愛鳥者眾:
濟南遛鳥習俗仍在傳承
24日一大早,英雄山風景區西麓半山腰的一片空地上放了成排的鳥籠。籠中多是畫眉鳥和百靈鳥,此起彼伏地歡唱著。遛鳥人坐在樹蔭下,圍著圓桌喝茶,有說有笑。他們多是老年人,玩鳥的年頭都在六七年以上,定期在這裡聚會。
濟南人遛鳥最早是跟北京人學的,主要是兩個階段:手裡提著籠,籠外罩著布罩,得前後輕搖鳥籠,這就是行家說的鳥不遛不叫,人和鳥常遛彎,關係熟了,鳥才敢放聲鳴叫,這樣一段馴化,術語叫做「壓」,一隻生鳥至少得「壓」一年;光聲大也不行,曲調好不好聽,得靠「會鳥兒」,就是遛鳥人聚起來,揭開鳥籠的罩子,讓鳥賽著叫。
買賣火爆:
周末鳥市吸引八方來客
在市區,花鳥市場主要有英雄山、鳳凰山和大明湖三家。21日至25日,記者走訪發現,三處均設有固定門市,但數量不多:英雄山文化市場內5家,鳳凰山花鳥市場內5家,大明湖只有1家。門市銷售的全部是觀賞鳥,價格分布呈現兩極化:低價以虎皮鸚鵡為代表,一隻10元到30元;高價以進口鸚鵡、百靈為代表,開價可以達到上萬元。
「我們一樓有三家賣鳥的店,規模比較大,一個店一天能賣1000到2000隻鳥。二樓有兩家,一個店一天能賣幾百隻。進貨主要在咱們省內,還有河北、內蒙古,個別也有進口的,賣家也是哪兒都有,有濟南的,也有外地的。店家都能提供鳥類檢疫證明。」鳳凰山花鳥市場的管理人員說。
然而,濟南最火的鳥市卻不在門市。每到周末上午,英雄山、鳳凰山、標山、仲宮和長清還會有鳥市大集開張。開市時間只有半天,攤位卻能達到上百個,各地的鳥販雲集,不少外地的鳥友也專程趕來,還有帶著自家新孵的幼鳥參與交易的。
25日,周六,又到了英雄山鳥市大集開張的日子。早上六點,英雄山文化市場就擠滿了人。來趕集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從市場的西門進去,直到英雄山半山腰,鳥籠子隨處可見。籠裡的鳥兒以觀賞鳥居多,除虎皮鸚鵡、百靈、畫眉等常見的鳥兒外,還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小鳥:「這是黑子」、「這是繡眼」……攤主們熱情地介紹著。
記者大體打聽了一下市場上的行情:一隻品相普通的八哥要價大概150元,再便宜點的50元,貴的則能賣到上千元;一隻品相不錯的金絲雀至少200元;一隻黃雀開價也要40元……「還沒開嗓的生鳥,幾十元錢也是有的。『清口』的百靈有價無市,一萬塊也有人要。」一攤主稱。
屢禁不止:
仍有非法濫捕打擦邊球
22日上午,在英雄山半山腰廣場,一中年男子用網兜提著3隻麻雀和2隻喜鵲,自稱是在山裡剛抓的,要賣給鳥販。鳥販接過網兜,給了男子20元錢,把鳥放進大鳥籠。記者隨後上前問價。鳥販稱,喜鵲50元一隻,麻雀20元一隻。25日,記者在英雄山再次目睹了有人用網兜賣野生鳥,一次兜售的數量不超過10隻。鳥販子用3元到5元一隻的價格收鳥後,轉手又以30元到50元一隻的價格賣出去。
業內人士說,這些年
來,由於國家打擊非法捕鳥的力度加大以及禽流感事件的影響,檯面上大規模的野生鳥交易幾乎看不到了,但還有一些不上檯面的非法交易在暗中進行著。近兩年間,本報新聞熱線就曾多次接到舉報,稱在長清南部山區的山林以及黃河附近溼地,有人夜間用網、氙氣大燈甚至毒餌誘捕鳥類。而這些用非法手段獵捕的鳥類絕大多數流入了市民的餐桌。
我國現行法律規定,所有的鳥類都是受保護的,嚴禁捕獵和經營,非法捕捉、販賣20隻野生鳥類即構成刑事犯罪。早在1997年,濟南市政府就明確規定環保局是自然保護區的行政主管部門,擁有行政處罰權,獵捕一般鳥類每隻罰500元。相關連結
濟南的鳥籠子經濟
「濟南愛玩鳥兒的族群相對穩定,已經有了一套比較成熟的鳥籠子經濟。」鳳凰山花鳥市場一位管理人員說。
鳥籠子經濟的首要元素是鳥,鳥的身價因面相等原因有很大的懸殊。
第二環就是鳥食。如果給鳥吃棒子麵或小米麵,最好能拌點雞蛋黃,有時還得加點焙乾後碾成細末的牛肉,時不時鳥兒還得吃些「活食」如蚱蜢、蟋蟀等。而受不了這番折騰的養鳥人在市場上花錢就能買到省心。
利潤最高的是鳥籠子。鳥籠分圓籠、方籠兩種,不同習性的鳥適用不同的籠子。比如,畫眉喜歡有跳杆的籠子,百靈就適合住在臺面粗糙的大籠子。做工精細的鳥籠售價頗為驚人,有人甚至不養鳥專以搜集名貴鳥籠為樂。 (記者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