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建設一支強大海軍,真需要百年嗎?

2020-12-21 裝備資料庫

我們常說「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至理名言深信不疑,但這句論斷並非沒有人質疑。就有網友在比較了歷史上著名海軍建設情況後提出疑惑:無論是蘇聯海軍,還是二戰時日本帝國海軍,或者奧匈帝國海軍、義大利海軍,他們的發展時間都沒有上百年,就已經成為了當時強大的海軍力量,那麼是否所謂「百年海軍」的觀點並不符合實際,站不住腳?

其實,「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只是對陸軍和海軍發展的一個比喻,意思是陸軍容易建設,而海軍建設則非常不容易,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用時間來累積起來。筆者覺得,這句話到現在依然適合,並不過時。

陸軍是最古老的一個軍種,估計從有了人類,有了戰爭就是從陸軍開使的,陸軍也很容易發展,古代陸軍不用十年,一年就能攢起一支軍隊來,然後就去爭搶地盤,打敗了,再重新來,你來我往,歷史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而海軍發展可就漫長的多,海軍發展最早的的時代,應該算是大航海時代,而歐洲大陸上的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等都是航海時代的大國。海上貿易的發展促進了海上力量的發展,而這個過程經歷了上百年。

而說到海軍大國,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國,英國利用強大的海軍力量,徵服世界,成為那個時代的全球超級大國。英國的崛起,正是依靠強大的海軍力量,才擁有了遍布全球的殖民統治體系。

但英帝國成為當時的海軍大國過程是相當不簡單的,從格拉沃利訥大海戰(英西陣營海戰)到七年戰爭(英法陣營海戰)經歷了近兩百年的歷史。由此可以看出,海軍力量的建設、發展、壯大是多麼的不容易。

陸軍建設相對容易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傳承性,陸軍本身就是一個最早出現的軍種,陸軍發展是在戰鬥裡成長壯大的,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每一個腳印都是一段歷史,也是一個傳承,逐步發展起來,因此經驗豐富,對於兵員要求不高,容易獲得武器裝備,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是人手一件武器,只不過是從長矛、盾牌、弓弩變成了自動步槍。其次是陸軍自古就生長在陸地,以平坦的陸地為主要戰場,需要克服的自然條件遠遠沒有海軍那麼多。再者是陸軍武器裝備雖然先進了,但相比較海軍裝備還是容易掌握得多,例如一戰時期的步槍子彈,到現在100多年了還是這個模樣,並沒有本質的改變。

海軍發展則難得多。海軍艦船造價高,沒有實力難於發展,人員也不是隨便就能當海軍,我們的海軍士兵多數都來自於沿海地區,旱鴨子並不適合。

另外,海軍艦船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武器裝備,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習方能掌握其技術要領。海軍艦船建造周期很長,需要有經濟基礎做支撐,例如航母到現在也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獲得,沒錢的玩不起海軍,工業基礎弱的同樣也無法玩不起海軍。

可以說海軍受制於方方面面的制約因素,並不像陸軍那樣簡單。海軍是一個費時費力,消耗錢的軍種,比空軍還要費錢,難於發展,也難於養護。

正是陸軍和海軍不同建設難度,所以才有了「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之說。其實客觀來說,如果能夠利用百年時間發展起一支強大海軍力量,也就相當不容易了。不要以為百年很長,關鍵是一個國家很難百年都保持強大。一旦你衰退了,你很難再有足夠的資金投資技術、建造新型軍艦、招募更多素質優良的士兵。這樣,建造強大的海軍計劃就可能中斷甚至流產。

你覺得「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之說是名副其實還是誇大其詞

相關焦點

  • 「海軍馬鹿」與「陸軍馬糞」,二戰中日本海軍和陸軍的「大內鬥」
    其中,薩摩專注於海軍建設,逐漸成為成為海軍的主導,而長州閥則佔據陸軍主流,兩派各自擁兵自重,開始形成日後「長之陸軍、薩之海軍」的基本鬥爭態勢。於是,派閥爭鬥就這樣延伸進了軍隊之中,藩派矛盾演變成了軍種矛盾。在後來的發展中,陸軍先學法國,後學德國,繼承了普魯士陸軍的鐵血傳統。而海軍則始終師從英國,學的是正宗英倫貴族範。
  • 美國海軍為何如此強大?
    馬漢的《海軍戰略》等著作為美國海軍的發展和日後海洋戰略的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論基礎。而老羅斯福在24歲時就出版了《1812海軍戰爭》一書,表明了他對海軍「首要地位」的認識。並且在給馬漢寫的書評中明確表示,美國需要一支「能與其他任何國家抗衡的海軍」。△△美海軍第五艦隊在老羅斯福當選總統之後,迅速制定了海軍的發展戰略,計劃從1903年開始每年建造兩艘主力艦。
  • 一支讓美國陸軍操碎心的海軍部隊,如果沒有了它,陸軍就沒法行動
    不過即使這樣也有一些例外,比如美國海軍有一支專門負責運輸的海運部隊就時刻牽扯著陸軍的心。甚至陸軍不惜直接插手海軍事務,只為了這支部隊能夠申請出更多的經費。一、美國海運部隊早在2018年,主管後勤的美國陸軍副總參謀長就在國會表示:如果海軍對自己的海運能力繼續坐視不管,美軍的海外作戰能力將受到塌方式的下滑影響,陸軍要推動國會扭轉這一局面。美國陸軍和海軍陸戰隊如果需要在境外作戰,空運是首選。
  • 海軍簡史:明朝水師最後榮光,英國稱霸世界,美國強勢崛起
    關於陸海空,三個兵種,軍事領域流行這樣的一句話,若要形成戰鬥力,三年陸軍,十年空軍,百年海軍,若要建立一個強大的現代化軍隊,則是30年陸軍,50年空軍,100年海軍,由此可見,海軍的建設遠比空軍和陸軍要複雜的多,這更是一個綜合實力的體現。
  • 日本歷史上「海軍馬鹿」、「陸軍馬鹿」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日本的近代化陸軍和海軍建設就由此揭開序幕。在此之前日本是沒有一支統一的軍隊的。在古代日本當兵打仗是武士階級的專利,農民、商人子弟是不能當兵的。武士其實並不是國家的正規軍,而是分屬於大大小小的地方割據諸侯大名。在漫長的諸侯割據戰爭中由不同的諸侯大名統治的各藩之間積累了太多錯綜複雜的矛盾。
  • 二戰時日本海軍裝備遠優於陸軍?海陸軍惡鬥,成日本最大軟肋!
    通常的解釋是這樣的;日本主要的戰略進攻方向是島外入侵,因此,重視海軍是日本戰略需要,日本海軍的發展佔據了戰略優勢,因此,它們受到重視。所以,海軍得到了優先發展的支持,造成了海軍裝備和陸軍裝備嚴重失衡的情況。這種失衡是日本島國性質和對外擴張需要的原因造成的;但是真的是這樣子嗎?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但並不夠嚴謹。
  • 二戰時,如果不是日本陸軍坑隊友,日本海軍還會斷油嗎?
    在日本對其軍隊體系進行改革之前,這個國家的海軍和陸軍總是互相對著幹。二者的不和最初還只是體現在不配合作戰,後來甚至發展到老死都不相往來的局面。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無論是從規模還是戰績上來看,日本舊體系中的海軍都可是說是一支存在感極強的軍隊。
  • 二戰日本陸軍與海軍,到底有什麼血海深仇,竟然相互挖坑
    日本陸軍和海軍在二戰時候存在嚴重的不合,這是公開的事實,產生這樣的結果背後肯定有很多的原因,在明治天皇掌握實權以後,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在這場運動期間,日本組建了新式陸軍和海軍。陸軍高層基本上都是長州藩出身的將領,至於海軍將領則差不多都是薩摩藩將領。就這樣,長州藩與薩摩藩之間的內鬥,逐步演變成為陸軍與海軍之間的鬥爭。
  • 二戰之際貧窮的日本,陸軍食不果腹,為何海軍餐飲卻十分奢華呢?
    眾所周知,二戰亞洲戰場上日本侵略者給諸多的國家造成了沉重的傷害,日本發動二戰的原因則是為了野心勃勃的計劃,後續日本逐漸的開闢東南亞戰場、太平洋戰場的原因很好理解,國土狹小資源貧瘠,通過所謂的戰爭掠奪進而是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從其他戰場掠奪資源,確保自己戰爭的可持續性。
  • 二戰日本陸軍海軍矛盾頻出:陸軍吃的糙米,在海軍被扔進大海
    然而日本這個奇葩的國家卻恰恰相反,在二戰期間,日本的海軍和陸軍依舊矛盾頻出,其具體表現簡直讓人大跌眼鏡。 考慮到日本是一個海上島國,所以日本政府就將大部分軍費都撥給了海軍,這讓日本陸軍眼紅不已,兩軍矛盾進一步加劇,就拿軍隊夥食來說吧,日本陸軍餓得要吃草,海軍卻豐衣足食,時不時「大採購」,把糧食扔進大海。
  • 二戰日本海軍為何斷油?不是資源不足,山本五十六:都怪陸軍
    在近代,世界上曾有一支擁有巨大力量的部隊,其規模和戰績在世界上都是非常少見,引人矚目的。它就是舊日本帝國海軍,那個時代海上力量最強大的海軍之一。然而如此強大的隊伍卻屢屢失敗,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了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 海軍是一等人?二戰日本海軍吃咖喱飯陸軍慘到吃草
    近日,日本海上自衛隊進行了遠洋航海訓練,返回基地後,艦員痛快地吃了一頓海軍咖喱飯,日媒拍攝的一張艦員大啖咖喱的照片十分傳神,令人忍不住揣測,這個咖喱飯難道真的那麼好吃嗎?
  • 日本海軍和陸軍的血海深仇(下)
    海軍本想自己攬功,不願意陸軍參戰。但只有海軍無法攻下旅順,只好修改戰略,由海軍主導消滅俄國旅順艦隊,陸軍只要包圍旅順並提供必要的支援即可。但最後發現真的沒辦法,只好請求陸軍地面部隊攻打旅順。結果是,由乃木西典率領的陸軍已傷亡1萬5千人代價才攻下了旅順要塞。
  • 「永遠忠誠」的美國海軍陸戰隊?
    這位發言人表示:「海軍陸戰隊裡沒有種族主義的容身之地。那些不能重視他人貢獻的人,無論其背景如何,都是對我們文化的破壞,也不能代表我們的核心價值觀。」那麼,這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新「馬潤」(海軍陸戰隊音譯),一名剛剛入伍不到三個月的新兵蛋子,是什麼勇氣讓他說出這番大逆不道的話,他們所謂的無種族主義、所標榜的價值觀到底是什麼?
  • 日本陸軍主張德意日三國聯盟,與海軍爭論74次,一《條約》全禁聲
    作為實施「北上」策略的試探性進攻,日本人不僅見識了蘇軍強大工業基礎帶來的震撼,更因為蘇、德兩國秘密籤訂《互不侵犯條約》,被盟友無情地出賣,一時成為國際大笑話。 也可以說,正是《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籤訂,叫停了諾門罕的戰事,也引發了日本政界的一場大震動,以陸軍為首的「親德派」遭到打壓,以海軍為首的「親美派」進入決策中心。
  • 日本海軍的夥食怎麼樣?陸軍吃不起飯的時候,海軍可以大魚大肉
    可是海軍的官兵自詡高人一等,再加上每天的夥食裡副食重組? 於是海軍的廚子們在高級將領的默許下,頓頓都吃精米飯不說,還直接把看不上眼的燕麥倒進了大海裡。 而隔壁的日本陸軍們還經常在戰場上吃不飽飯的時候,海軍竟然如此奢侈,真不愧是高人一等的海軍啊。
  • 為何要建設強大海軍?多年前一艘中國潛艇離奇沉沒,70名官兵罹難
    這是中國海軍潛艇部隊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出事的潛艇為361號潛艇。當救援人員進入潛艇內部時發現70名艇員全部犧牲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並沒有任何掙扎打鬥的痕跡,潛艇也沒有任何損害,而艇上的日曆顯示是2003年4月16日,經推測預計是在這一天死亡。經過事件調查,艇員全部是窒息而亡,死亡經過時間只有兩三分鐘。很多人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是怎麼回事就已經昏迷不醒。
  • 相較於喜歡招核,犯下罪行的日本陸軍,為何海軍負面評價比較少?
    ),日本海軍也被標榜為高富帥的代名詞,在他們看來只有的被海軍刷下來的人才參加陸軍。那麼這些所謂「菁英」的海軍,在作戰中,是否也是和他們的兄弟陸軍一樣殘忍呢?接下來就讓雨田為你們解答吧。因而骨子裡更為精神的海軍們也很極端,甚至他們的訓練比陸軍更嚴苛,比如他們發明的「精神注入棍」還有他們的「菊特工隊」(自殺式攻擊飛行員)。
  • 美國海軍陸戰隊剛搞新戰略,前部長怒斥聲緊隨而至
    消息一出,眾多質疑和抨擊聲立刻緊隨而至,在抨擊此計劃的人群中甚至還包括了美國海軍前部長吉姆.韋布,這位曾經參與過越南戰爭的美國海軍陸戰隊老兵公開斥責,稱所謂的未來十年新作戰部署計劃完全就是剛愎自用。倡導該計劃的美國海軍陸戰隊戰鬥發展司令部負責人埃裡克.史密斯中將表示,這麼做是符合當下美國國家戰略和時代需要的,美國海軍的重點部署目標一直以來都是持續動蕩和不穩定的地區,旨在維持地區局勢穩定和世界和平,美國海軍陸戰隊部署的重點地區,將會是未來十年出現不穩定和持續動蕩的地帶。
  • 二戰時,日本海軍和陸軍都非常強悍,為啥他們卻互相瞧不起
    不僅陸軍在東南亞的英美殖民地橫衝直撞來去自如。日本海軍更是十分了得,太平洋戰爭初期連強大的英美海軍都招架不住。 不過日本最終戰敗了,究其原因,除了美軍的強大,日本海軍和陸軍之間的內鬥,也是加速其敗亡的原因。按當時日本人的說法,日本海軍和陸軍最大的敵人,不是美國英國這些盟軍,而是本應親如一家精誠團結的日本陸軍和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