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很多人都將它視為至理名言深信不疑,但這句論斷並非沒有人質疑。就有網友在比較了歷史上著名海軍建設情況後提出疑惑:無論是蘇聯海軍,還是二戰時日本帝國海軍,或者奧匈帝國海軍、義大利海軍,他們的發展時間都沒有上百年,就已經成為了當時強大的海軍力量,那麼是否所謂「百年海軍」的觀點並不符合實際,站不住腳?
其實,「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只是對陸軍和海軍發展的一個比喻,意思是陸軍容易建設,而海軍建設則非常不容易,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用時間來累積起來。筆者覺得,這句話到現在依然適合,並不過時。
陸軍是最古老的一個軍種,估計從有了人類,有了戰爭就是從陸軍開使的,陸軍也很容易發展,古代陸軍不用十年,一年就能攢起一支軍隊來,然後就去爭搶地盤,打敗了,再重新來,你來我往,歷史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而海軍發展可就漫長的多,海軍發展最早的的時代,應該算是大航海時代,而歐洲大陸上的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法國等等都是航海時代的大國。海上貿易的發展促進了海上力量的發展,而這個過程經歷了上百年。
而說到海軍大國,首先想到的就是英國,英國利用強大的海軍力量,徵服世界,成為那個時代的全球超級大國。英國的崛起,正是依靠強大的海軍力量,才擁有了遍布全球的殖民統治體系。
但英帝國成為當時的海軍大國過程是相當不簡單的,從格拉沃利訥大海戰(英西陣營海戰)到七年戰爭(英法陣營海戰)經歷了近兩百年的歷史。由此可以看出,海軍力量的建設、發展、壯大是多麼的不容易。
陸軍建設相對容易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傳承性,陸軍本身就是一個最早出現的軍種,陸軍發展是在戰鬥裡成長壯大的,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每一個腳印都是一段歷史,也是一個傳承,逐步發展起來,因此經驗豐富,對於兵員要求不高,容易獲得武器裝備,即便是到了現在,依然是人手一件武器,只不過是從長矛、盾牌、弓弩變成了自動步槍。其次是陸軍自古就生長在陸地,以平坦的陸地為主要戰場,需要克服的自然條件遠遠沒有海軍那麼多。再者是陸軍武器裝備雖然先進了,但相比較海軍裝備還是容易掌握得多,例如一戰時期的步槍子彈,到現在100多年了還是這個模樣,並沒有本質的改變。
海軍發展則難得多。海軍艦船造價高,沒有實力難於發展,人員也不是隨便就能當海軍,我們的海軍士兵多數都來自於沿海地區,旱鴨子並不適合。
另外,海軍艦船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的武器裝備,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習方能掌握其技術要領。海軍艦船建造周期很長,需要有經濟基礎做支撐,例如航母到現在也只有少數國家能夠獲得,沒錢的玩不起海軍,工業基礎弱的同樣也無法玩不起海軍。
可以說海軍受制於方方面面的制約因素,並不像陸軍那樣簡單。海軍是一個費時費力,消耗錢的軍種,比空軍還要費錢,難於發展,也難於養護。
正是陸軍和海軍不同建設難度,所以才有了「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之說。其實客觀來說,如果能夠利用百年時間發展起一支強大海軍力量,也就相當不容易了。不要以為百年很長,關鍵是一個國家很難百年都保持強大。一旦你衰退了,你很難再有足夠的資金投資技術、建造新型軍艦、招募更多素質優良的士兵。這樣,建造強大的海軍計劃就可能中斷甚至流產。
你覺得「十年陸軍,百年海軍」之說是名副其實還是誇大其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