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佛3步驟:坐缸、封缸、開缸 僧侶顏面如生

2020-12-20 觀察者網

福建被盜20年的「六一祖師」肉身佛近日現身匈牙利,引起中國公眾關注的同時也帶來了好奇,肉身佛究竟是怎樣製作的呢?據悉肉身佛需3步驟,肉身佛3步驟分別是:坐缸、封缸、開缸,肉身佛3步驟的製作者不一定是僧侶,而是被當成一門工藝被傳承。肉身佛3步驟完成需要三年,如果肉體顏面如生、肉身不腐,則會被打造成金身。

肉身佛3步驟:坐缸、封缸、開缸

各種文化交匯於福建,而在泉州及周邊地區,佛教也尤為突出。「泉州古稱『泉南佛國』,是佛教文化傳入較早較集中的地方。」民眾大多會在高僧坐化之後,將其舍利塑成佛像,有些是「佛骨」舍利,有些則是「肉身舍利」(即「肉身佛」)。

除了福建,在多個省份都可見到「肉身佛」,如安徽、山西、廣東、湖南和河南等地均有「肉身佛」。其中,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上,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就達14尊。

成為「肉身佛」,需要一些幫圓寂的僧侶塑制肉身佛的人。這樣的「外人」並不一定是僧侶,而塑制「肉身佛」也成為了一門「工藝」被傳承。現在這門「工藝」傳承到了老工匠朱國勝的身上,他和他的服務隊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經為僧侶塑成了多尊「肉身佛」。

「肉身佛3步驟簡單來說,就是坐缸、封缸、開缸3個步驟。」朱國勝告訴本報記者,為圓寂的僧侶坐缸的程序很簡單,只需在缸底鋪一層石灰,其上加蓋一層木炭,將「法體」盤坐裝殮其中,再填充碾碎的木炭、檀香等,最後再將蓋子密封起來便可。

最後便是開缸,這個時間一般是在封缸3年半後,如果缸內的僧侶顏面如生、肉身不腐,他們就會被塑成「金身」。

塑成「金身」的步驟比較簡單,將已經出缸的僧侶法體纏繞上一層紗布,然後在紗布上塗上一層土漆(生漆),在土漆風乾之後,還會將一些石灰石膏粉再塗一層到塑成的「肉身佛」表面,最後在最外層的「全身」貼上金箔,這樣「肉身佛」就塑成了「金身」。

「整個過程雖然聽起來簡單,有人學了後也總是失敗。」朱國勝表示,不同的人用同樣的方法,也有成功與失敗之分。此外,由於僧侶圓寂後的法體在坐缸、封缸、開缸的過程中沒有動過,也就是內臟全部都在法體中。

朱國勝表示,佛門中的僧侶「法體」一般在圓寂之後也不會動的,因此有內臟。而圓寂之前不吃不喝倒是基本一致,但不會食用草藥等。

據報導,在閩南,和尚死後由於顏面如生、肉身不腐,通過肉身佛3步驟被人們加以泥塑成佛像。一般情況下,其人死之前,感覺大限將臨,會先開始不吃不喝或吃喝極少。而為了讓屍體不腐,古人會用漆、紗布、桐油灰等密封。此外,也有專家認為,肉身塑像一般在外面用正漆,肉身隔絕了空氣,「肉身佛」更不易變質。

針對肉身佛如何製成,民間有何種防腐的處理方法。陽春村委書記林開望告訴記者,由於年代久遠,曾經可能存在的民間防腐處理方法,他和其他村民就不得而知。

相關焦點

  • 揭「肉身佛」製作過程:坐缸3年不腐成金身
    近來,一尊在匈牙利展出的肉身坐佛疑為中國福建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像事件引發人們熱議。持有肉身佛像的荷蘭私人收藏者26日對荷蘭《鹿特丹商報》說,如能證明該佛像確係福建村莊聲稱被盜的那一尊,他願意歸還這尊佛像。為了更進一步了解「肉身佛」的製作過程,東南早報記者26日電話採訪了有著豐富「肉身佛」製作經驗的九華山專家朱國勝。
  • 老和尚圓寂後坐缸三年肉身不腐 寺廟將塑金身
    福厚老和尚法相  所謂「開缸」,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後舉行的一種儀式,包括坐缸、封缸、開缸三個主要環節。來自九華山的肉身佛製作服務隊的朱國勝和他的師傅,首先將封閉的牆體敲開,後進行開缸。  開缸後,見福厚老和尚肉身不腐,眉毛、鬍鬚隱約可見,他們將其從缸中請出後,稍微處理,供奉於祖堂內,供信眾瞻禮。  「福厚老和尚自三年半前坐缸、封缸,到今日開缸,可謂圓滿。」
  • 九華山肉身佛,保持身體不腐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不妨一看
    說起九華山,就不得不說一下九華山的肉身佛,很多人都好奇,肉身佛究竟是怎麼做到肉身不腐的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看一下,九華山肉身佛肉身不腐的原因吧。九華山肉身佛,保持身體不腐的原因,很多人都不知道,不妨一看安徽九華山的肉身佛已經成為了一大特點,同時也為這麼佛教名山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九華山,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專門負責為圓寂的僧侶坐缸、封缸、開缸。根據祖上流傳下來的辦法,為圓寂的老和尚坐缸,經他們之手,開缸後發現肉身不腐的已經有近十尊了。
  • 姜堰現6尊「肉身佛」 皆金身不壞
    其中,僅姜堰淨土寺,就供奉著3尊「肉身佛」。      淨土寺供奉3尊「肉身佛」記者昨日來到位於姜堰婁莊的淨土寺,在大雄寶殿西側的地藏殿見到了3尊「肉身佛」,皆為比丘尼(俗稱尼姑),其中兩尊坐北朝南,用玻璃罩住。「肉身佛」均是打坐姿勢,呈冥想狀,雖用金箔貼身,眉眼仍清晰可辨。寺廟看護人曹本金對3尊「肉身佛」很了解,他說,3尊肉身菩薩年代都不久遠。
  • 和尚圓寂肉身不腐成乾屍 每天只吃一塊豆腐和地瓜粥(組圖)
    和尚圓寂肉身不腐成乾屍 每天只吃一塊豆腐和地瓜粥昨日上午,泉州晉江紫帽山上的普照寺,福厚老和尚的開缸儀式在此舉行,一個多月後,他的肉身將塑金身,泉州將再添一尊肉身佛。所謂「開缸」,指的是佛教中的僧人圓寂後舉行的一種儀式,包括坐缸、封缸、開缸三個主要環節。
  • 九華山的女肉身佛,至今膚色與常人無異,專家也無法解釋其中緣由
    提到肉身佛,大家都知道那是活佛圓寂後經過處理以後的遺體。一般的製作過程就是僧人直接坐於缸中,三年以後,如果活佛顏面如生,肉身不腐,他們將會塑成金身,也就是「肉身佛」。其實,大多情況下,我們見到的都是雕像,鑄像,肉身佛還是比較少見的。
  • 高僧2次夢見師祖,97歲「圓寂不火化」,3年後終成「肉身佛」
    整個儀式的主要的過程,就是坐缸、封缸以及開缸,若是在經歷了坐缸的儀式之後,僧人依舊能夠保持肉身不腐的話,那麼便會被塑成金身成為「肉身佛」,也稱為全身舍利。  從種種的經歷來看,彌光法師似乎註定了此生與佛門是休戚相關的,而在其死後也驗證了他就是為佛而生的!
  • 肉身菩薩原來是這樣!要達到此境界才能塑金身!舍利子要功德圓滿
    答案是確實如武俠小說中描寫的那樣,在咱們現實生活中確實真的存在肉身菩薩,但是小說畢竟是經過作者的渲染,裡面含有很多誇大的成分。缸葬可不是所有的僧人在去世後都能夠享受的待遇,只有那些德高望重的和尚才有資格缸葬而後成為肉身菩薩,缸葬一般分為三個步驟,坐缸、封缸和開缸三步。
  • 「肉身佛」真相:坐化後入缸密封 肉身不腐非常不易
    近日有關福建三明章公祖師肉身佛被盜20年後,出現在匈牙利博物館一事引起很多關注。據報導,碳14年份測定法顯示,該佛像內乾屍可追溯到11至12世紀之間,僧人死亡年份據推測在1022年至1155年之間。有關「肉身」何以保存千年的話題隨即也引起討論,而我國多地還有「肉身佛」留存。
  • 中國唯一尊女性肉身佛,肉身百年不朽,至今膚色與常人無異
    其中佛教聖地可以說是去的人數最多的,而今天要講的事就跟佛教有關,我們中國有唯一尊女性肉身佛,她的屍身百年不朽,至今膚色和常人沒區別。那麼她在哪裡呢?這其中又有著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其實這個唯一的女性肉身佛,就在佛教五大聖山的九華山中。
  • 九華山最著名的三大肉身菩薩,肉身不腐的坐缸菩薩!
    九華山最著名的三大肉身菩薩,肉身不腐的坐缸菩薩!我們都知道「活菩薩」,或者是「舍利子」都是來源於佛教,自古以來佛教認為,佛菩薩或高僧大德圓寂後,可得舍利。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後,其身體經久不爛,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
  • 老父親給兒子留下遺囑,將遺體放入醬缸密封,三年後成了一尊佛
    老父親給兒子留下遺囑,將遺體放入醬缸密封,三年後成了一尊佛。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比如說這個孝順的故事,老父親給兒子留下遺囑,將遺體放入醬缸密封,三年後成了一尊佛。1925年10月,林觀榮出生在江西上饒縣羅橋街道一戶普通人家。本來他也是很平常的生活軌跡,而且有很少的品性,在旁人的眼中,就是一個好人,而且也是一個值得別人尊重的人。等到林觀榮30幾歲的時候,他的人生卻發生了一些改變。
  • 高僧97歲圓寂,坐缸三年肉身不腐,終成「肉身菩薩」,萬人瞻仰
    而佛教有很多傳說科學都無法解釋,比如說高僧圓寂後遺體火化產生的舍利子,此外還有一些得道高僧圓寂後會成為不腐不爛的「肉身菩薩」,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而我國也有化身「肉身菩薩」的得道高僧,那就是彌光法師。彌光法師俗名王興元,1912年出生在衡陽一個普通家庭。中年三位親人離開 ,讓他遁入空門,從此潛心向佛,一心向善。
  • 中國最神秘女性「肉身佛」,跟常人無異,臨終前還要停食7天?
    中國最神秘女性「肉身佛」,跟常人無異,臨終前還要停食7天?佛教,已經在我們國家「駐足」了很久的時間,自從佛教從印度傳到我們國家之後,我們國家就多了很多佛教信徒,特別是在唐朝的時候,佛教就達到了巔峰時期。
  • 肉身坐佛歸來難:追索舉步維艱
    原標題:肉身坐佛歸去難兮:追索舉步維艱   ■特約記者 程喆   木乃伊的神秘面紗以及存放木乃伊的金字塔讓埃及這個文明古國名聲大振。其實,中國也有類似事物,這種肉身不腐的存屍因僅出於修禪參道之人而被尊稱為肉身佛。
  • 父親去世後,兒子將其遺體放入醬缸密封,千日後開缸,已成一尊佛
    父親去世後,兒子將其遺體放入醬缸密封,千日後開缸,已成一尊佛。 若是一千天之後開缸依舊肉身不腐,那麼就會為高僧塑造金身,讓他接受大家的供奉,這也是佛家常說的「肉身佛」,一般只有得道高僧才會成為肉身佛,可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卻並非得道高僧,更不是什麼出家人,相反的,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百姓。
  • 江西一孝子,將去世父親安置甕缸密封,1000天後開缸,成了肉身佛
    佛教文化中,有一種說法名叫肉身舍利,意思表示修佛之人的修為到達一定程度時,其肉身將會不腐不壞,永久地保留在世間。不過《金光明經》中有所記載:「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燻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似乎只有修為高深的僧尼,才有可能成為肉身舍利。但在江西卻有一位孝子,聽從父親生前的遺言,卻驚人地發現父親成了肉身佛,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她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女性,圓寂後成為肉身佛,她拉動了九華山經濟
    人們越來越注重享受生活,生活節奏越快,精神享受的需求越強烈,許多人也將休閒娛樂的選擇,傾向於前往宗教聖地,因此隨著人們的旅遊需求的增加,佛教景點越來越火熱,在眾多的佛教景點中,九華山成為了許多佛教信徒的首選,吸引信徒的不僅僅是九華山這一佛教聖地的秀美風光,還有一尊女性的肉身佛像,雖然很多人不知道肉身佛像的成因
  • 富家千金29歲出家為尼,85歲成「肉身菩薩」,女性特徵皆消失
    這樣他們圓寂只是就可以擁有一顆純潔的心,一旦坐缸就能夠變成一尊「肉身菩薩」了。 不僅如此,仁義師太還是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女性「肉身菩薩」。可是讓人們感到驚訝的是,開缸的時候,仁義師太的肉身已經失去了女性的性徵了。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仁義師太生於1911年,於1995年11月28日逝世。仁義師太的俗名叫做姜素敏,在她還沒有削髮為尼的時候還是以為富家小姐。她的父親是一個富商,所以仁義師太的家庭條件很好。
  • 中國唯一的女肉身佛,38個月坐化,身上有多處變化,至今無解
    自古以來佛家都有坐化一說,指的是生前德高望重、佛緣深厚的高僧去世之後肉身不腐。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許多成為肉身佛像的高僧,但絕大多數都是男子,其中只有一具肉身女菩薩。她坐化至今已有24年,肉身依然保存完好,只是出現了三處變化。這位肉身女菩薩就是仁義肉身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