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被盜20年的「六一祖師」肉身佛近日現身匈牙利,引起中國公眾關注的同時也帶來了好奇,肉身佛究竟是怎樣製作的呢?據悉肉身佛需3步驟,肉身佛3步驟分別是:坐缸、封缸、開缸,肉身佛3步驟的製作者不一定是僧侶,而是被當成一門工藝被傳承。肉身佛3步驟完成需要三年,如果肉體顏面如生、肉身不腐,則會被打造成金身。
肉身佛3步驟:坐缸、封缸、開缸
各種文化交匯於福建,而在泉州及周邊地區,佛教也尤為突出。「泉州古稱『泉南佛國』,是佛教文化傳入較早較集中的地方。」民眾大多會在高僧坐化之後,將其舍利塑成佛像,有些是「佛骨」舍利,有些則是「肉身舍利」(即「肉身佛」)。
除了福建,在多個省份都可見到「肉身佛」,如安徽、山西、廣東、湖南和河南等地均有「肉身佛」。其中,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上,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就達14尊。
成為「肉身佛」,需要一些幫圓寂的僧侶塑制肉身佛的人。這樣的「外人」並不一定是僧侶,而塑制「肉身佛」也成為了一門「工藝」被傳承。現在這門「工藝」傳承到了老工匠朱國勝的身上,他和他的服務隊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已經為僧侶塑成了多尊「肉身佛」。
「肉身佛3步驟簡單來說,就是坐缸、封缸、開缸3個步驟。」朱國勝告訴本報記者,為圓寂的僧侶坐缸的程序很簡單,只需在缸底鋪一層石灰,其上加蓋一層木炭,將「法體」盤坐裝殮其中,再填充碾碎的木炭、檀香等,最後再將蓋子密封起來便可。
最後便是開缸,這個時間一般是在封缸3年半後,如果缸內的僧侶顏面如生、肉身不腐,他們就會被塑成「金身」。
塑成「金身」的步驟比較簡單,將已經出缸的僧侶法體纏繞上一層紗布,然後在紗布上塗上一層土漆(生漆),在土漆風乾之後,還會將一些石灰石膏粉再塗一層到塑成的「肉身佛」表面,最後在最外層的「全身」貼上金箔,這樣「肉身佛」就塑成了「金身」。
「整個過程雖然聽起來簡單,有人學了後也總是失敗。」朱國勝表示,不同的人用同樣的方法,也有成功與失敗之分。此外,由於僧侶圓寂後的法體在坐缸、封缸、開缸的過程中沒有動過,也就是內臟全部都在法體中。
朱國勝表示,佛門中的僧侶「法體」一般在圓寂之後也不會動的,因此有內臟。而圓寂之前不吃不喝倒是基本一致,但不會食用草藥等。
據報導,在閩南,和尚死後由於顏面如生、肉身不腐,通過肉身佛3步驟被人們加以泥塑成佛像。一般情況下,其人死之前,感覺大限將臨,會先開始不吃不喝或吃喝極少。而為了讓屍體不腐,古人會用漆、紗布、桐油灰等密封。此外,也有專家認為,肉身塑像一般在外面用正漆,肉身隔絕了空氣,「肉身佛」更不易變質。
針對肉身佛如何製成,民間有何種防腐的處理方法。陽春村委書記林開望告訴記者,由於年代久遠,曾經可能存在的民間防腐處理方法,他和其他村民就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