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身坐佛歸來難:追索舉步維艱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肉身坐佛歸去難兮:追索舉步維艱

  ■特約記者 程喆

  木乃伊的神秘面紗以及存放木乃伊的金字塔讓埃及這個文明古國名聲大振。其實,中國也有類似事物,這種肉身不腐的存屍因僅出於修禪參道之人而被尊稱為肉身佛。今年3月,福建省三明市大田縣肉身佛驚現匈牙利自然博物館,極有可能是大田縣陽春村20年前被盜走的「肉身菩薩」。這尊肉身佛像,讓世人開始關注肉身佛的未解之謎以及存世現狀。

  溯源 最初的肉身佛像出現在唐朝

  傳聞第一位有據可查的肉身佛是唐貞元六年的元際禪師,91歲高齡的他自知來日不多了,便悄然返回故鄉湖南衡山的南臺寺,停止進食。與此同時,他叮囑門徒將他平日搜集來的100多種草藥熬湯,並每天豪飲10多碗。

  門徒見此,紛紛勸阻,元際禪師只是笑而不答,繼續飲用這種散發芳香的草藥湯。一個月後,他清瘦了,但臉色紅赤,兩目如炬。有一天,他安詳地圓寂了。又過了月餘,禪師的肉身不但不腐,而且還芬芳四溢。門徒們大感驚詫,認為這是禪師功德無量的結果,便特別建了廟寺敬奉。

  元際禪師的肉身佛目前並不在中國。上世紀30年代,一名日本間諜以牙科醫生的身份為掩護,將元際禪師的肉身移放在寺廟外,並隱藏了起來。不久,該寺廟毀於戰亂,世人都以為禪師的肉身也一起遭劫了。

  抗日戰爭末期,他將肉身偽裝成貨物,偷運回了日本。1947年,人們在日本發現了這件中國文物。元際禪師的肉身現仍存於日本,並被視為「日本國寶」。

  解謎  肉身佛像是如何形成的

  在初步認定為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亮相歐洲後,引發了民間爆料的熱情。一時間,福建、山西、廣東、湖南、河南等地均出現疑似肉身佛的佛像。傳聞在福建民間,依然流傳著製作肉身佛像的手藝。據參考文獻,製作肉身佛像大致分為3個步驟:防腐,和尚圓寂後,將遺體密封,通常用木炭、石灰包等包裹遺體;坐缸,將密封的屍體放在特製的陶缸中,用黃泥封蓋;開缸,坐缸3年後開缸,若發現肉身未腐,就是肉身菩薩了。

  至於和尚生前是否服用有防腐作用的中草藥,並沒有定論。美國學者喬治·亨特在《再會祖先》一書中寫道:「暴露於空氣中的肉身千年不朽,實為世界唯一奇蹟。經檢查,禪師(元際禪師)腹內無汙物,體內滲滿了防腐藥物,嘴及肛門均被封住,這些可能都是肉身不朽的基本原因。至於他臨終前飲用的大量湯藥究竟是什麼草藥,已經無從考究了。」

  若在中途發現屍體腐爛,則可以將陶缸底部的發火孔掏開,引燃木炭火化。所以,肉身佛像的形成,有防腐技術的因素。當然,如按照佛法理論,則也需要緣分。

  中國現有十幾尊

  物以稀為貴,數量稀少的肉身佛像尊貴無比。新華社報導,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福建佛教協會副會長釋本性說,福建現存的肉身坐佛實際上只有一尊,叫妙智法師。中國現在明確記載的還有十幾尊,所以從數量來看,「章公六全祖師」很珍貴;從年代來講,像它這麼早的也很少。

  肉身佛像的「產地」,以安徽九華山最為著名。因九華山是地藏王菩薩道場,其寺廟和僧尼都居我國各大名山之首。傳聞在這100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有據可查的肉身菩薩就達14尊(13尊為和尚,1尊為尼姑),它們有些在「文革」中被毀壞,有些被盜,有些下落不明,據稱現在能看到的、確定是肉身佛像的只有5尊了。

  從宗教信仰的角度出發,每一尊肉身佛像都無比珍貴;而從文物考古的角度出發,肉身佛像對於研究宗教歷史、藝術也同樣具有重大意義。此外,它還有科學研究方面的價值。

  例如,九華山肉身菩薩的形成,包含著生物學、防腐學、氣象學、養生學、排毒學等大量的科學常識:對肉身滅菌的坐缸的特殊處理方法就是生物學、防腐學和氣象學的應用,長期吃素和獨特的修煉身心方法是營養學、養生學、排毒學等醫學理論的體現。肉身菩薩的形成還體現了異域文化交流的特質。

  現狀

  看不住的文物

  「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坐佛出現在歐洲,引發了大家對肉身佛像保護的關注。肉身佛像何來何去?這不該只是讀者茶餘飯後閒談的奇聞逸事,更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東南早報》報導,福建省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出寶陽稱,肉身佛像關係到宗教信仰、民俗崇拜,這類文物很難像其他文物一樣收藏於博物館中,一般都是存放於寺院、廟堂之中,供世人朝拜供奉,但寺院和廟堂通常缺少人力和物力的看管。《中國日報》報導,福建省大田縣博物館館長陳其忠稱:「丟失的何止一尊肉身佛像。上世紀90年代末,大田發生過很多盜竊佛像、雕花簷梁、古民居柱礎的事情,一度十分猖獗,甚至還產生了盜掘、倒賣走私文物的產業鏈。」現在竊賊連長凳、鍋碗瓢盆等都要偷。

  《新華每日電訊》報導,福建省大田縣公安局介紹,上世紀90年代,由於對非定義文物缺乏有力的保護措施,村民保護和報案意識也不強,使民間文物盜掘和走私愈演愈烈。佛像因年代久遠,由貴金屬、名木或其他珍貴材料製作而成,成了盜竊的重災區。文物丟失後,現場往往已被破壞。受當時通信、交通、監控等辦案手段和技術力量限制,大多被盜案件發生後無法繼續追蹤出有效線索,至今未能破案。

  追索舉步維艱

  如今,民間對於追討文物的呼聲越來越高。但追討的過程,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

  《國際先驅導報》報導,前文中提到的「日本國寶」元際禪師的肉身佛像,一直保存在日本,中國民間曾試圖請回「肉身和尚」。2001年,福建漳州南山寺給日本總持寺寫信,希望能請回「肉身和尚」。

  從此開始,就有民間機構以各種形式呼籲,並與佛教協會一起討論以什麼形式請回。2003年,中國民間還希望以「《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籤訂25年」為契機,以「由於在日本的信眾很多,『肉身和尚』回到中國後,將會促進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與交流」為理由,追討文物。但由於各種因素,追索工作並不順利。

  以福建肉身佛像為例,據了解,當前文物返還領域有兩個國際公約,但都無法適用於福建肉身坐佛。由於該佛像從荷蘭博物館借出,中荷之間沒有籤訂關於文物追索的雙邊協定,佛像追索沒有適當法律程序可循。

  好在目前根據福建肉身坐佛的尺寸、身上的傷痕、坐墊等多項證據,可初步認定其就是我國被盜文物,但要開展進一步追索,還需要更多的證據支持。3月26日,肉身坐佛的荷蘭私人收藏者表態,等佛像驗明正身,如果確實為中國被盜佛像,他願意歸還。

  對此,人民網報導,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副院長霍政欣教授認為,輿論、媒體、法律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對這位荷蘭藏家個人施加了強大的壓力。這位荷蘭藏家是有著職業道德的文物交易商,其表示願意歸還,是一個非常積極的信號。

  反思

  給肉身佛像文物的身份

  肉身佛像在文物保護方面的地位有些尷尬,《東南早報》報導,出寶陽說:「目前,泉州地區的肉身佛像有兩類,一是經過文物部門確認為文物的,二是尚未經過文物部門確認的。這些已被文物部門確認為文物的,就要按國家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來加以保護,如果有人偷盜,那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但一些供奉肉身佛像的村民並沒有主動向文物部門報備檔案和資料,因為他們怕被戴上「封建迷信」的帽子。

  《中國日報》報導,福建省大田縣博物館館長陳其忠稱,目前,縣文保部門剛剛完成對不可移動文物的普查造冊,對於縣內民間可移動文物還沒有進行統計。此外,由於年代久遠,「章公六全祖師」並沒有被納入縣一級的文物範疇之內,而佛像所在的普照堂也不屬於文物單位。「『章公六全祖師』佛像屬於未定義文物」。而沒有被文物保護部門評過級的文物,也很難對其文物價值進行判斷。

  建立被盜文物資料庫

  霍政欣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稱,民眾過去更多關注的是歷史上被列強掠奪的文物,而忽視了當代有大量被盜文物需要追索。目前,我們通過法律途徑追索歷史上被列強劫掠的文物還存在很大的障礙,但我們通過法律途徑追索當代被盜文物的障礙要小很多。所以,今後無論是政府還是民間,應更加關注對當代被盜文物的追索。

  此外,我們有必要加快建立被盜文物資料庫,並將該資料庫同國際刑警組織的被盜藝術品資料庫聯網,為追索當代被盜文物提供便利。霍政欣強調,這項工作非常重要,「現在很多被盜文物的持有者之所以拒絕返還,最主要的理由是『我是善意持有人』。如何證明對方不是善意持有人?我想,很重要的證據就是對方在購買文物時,並沒有上網查看國際刑警組織的被盜藝術品資料庫,進行盡職調查」。

  結語  目前,福建省文物部門和國家文物局都已經初步確定,歐洲出現的肉身坐佛就是福建省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佛像。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社會文物處處長金瑞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家文物局正在梳理完善相關證據材料,並積極與有關部門協商開展追索工作。但海外文物的國際追索通常都比較複雜,佛像「回家」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來源:中國民航報

相關焦點

  • 婁底雙峰有座「肉身坐佛」 塗漆鍍金箔供奉十餘年
    3月31日,雙峰縣雷峰寺,隱蓮法師的肉身坐佛。圖/記者陳韻驕一尊在歐洲巡展的千年佛像被疑為福建20年前丟失的文物,讓「肉身坐佛」這一名詞進入公眾視野。    近日,記者獲悉,雙峰縣洪山殿鎮一座雷峰寺內供奉著一位名為隱蓮大師的「肉身坐佛」,已有十幾年。這一「坐佛」與福建丟失的坐佛是否是同一類型?保存狀況如何?3月31日,記者前往雙峰縣實地探訪。    怎麼來的?塗漆鍍金箔,多種因素利於保存    3月31日,在安靜的雷峰寺內,隱蓮法師肉身坐佛安處於殿內,被一個玻璃罩與外界隔開。
  • 國家文物局:已與肉身坐佛荷蘭收藏者建立聯繫(圖)
    ——修祠堂 盼「章公祖師」歸來   針對「肉身坐佛」荷蘭收藏人願意就佛像問題回應中國官方的進展,國家文物局昨日表示讚賞章公祖師像收藏者在事件發生以來表達的積極態度,「已通過適當渠道與其建立聯繫,願意通過對話溝通,爭取流失被盜章公祖師像早日回到當地。」
  • 在看似普通的寺廟中,藏有15尊「肉身坐佛」,並且全是真身坐化
    但是除了這些用自然材料建造而成的佛像,還有一種佛像十分特別,這種佛像就是「肉身坐佛」,在國內這種佛像比較少見,但是在一座普通寺廟裡,卻擁有15尊。這間寺廟位於山西省晉中的綿山風景區內,名為正果寺,這座寺廟的名氣並不大,很少有人聽說過這座寺廟,但是這座寺廟卻是「肉身坐佛」最多的寺廟。
  • 此寺廟中藏著15尊「肉身坐佛」,專家鑑定全為真身,腳骨清晰可見
    通常這些佛像的模型都是用金屬,石頭或者是木材等雕刻而成的,但是也有一些佛像是用得道高僧的肉體打造而成的,這種肉身佛像不知網友們有沒有見過?其實說到這種肉身佛像不得不提山西了,大家都知道山西是一個群山連綿的省份,這裡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而它給人的印象可能就是煤礦以及汙染,當然還有就是山西的古韻。但是在山西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隱藏的秘密。
  • 25年前被盜的肉身佛像,在該國現身,中國要求:30日內歸還!
    今年11月,國家文物局經過20多年的努力,將流失英國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而這只不過是上世紀90年代一起文物走私案中3000多件文物的一個零頭而已。追索工作漫長而艱難。前些天,福建省三明法院審理的一起案件也與此有關,試圖通過法律手段追回一個珍貴的肉身佛像。事情還要從25年前說起。
  • 三明大田肉身菩薩追蹤:歸還肉身佛 荷蘭藏家提三條件
    閩南網12月8日訊 流失歐洲的章公祖師肉身像何時回國備受關注。三明大田縣陽春村村民委託的律師團日前表示,近期將飛赴荷蘭,開展跨國司法追索工作。在跨國起訴即將開啟之際,荷蘭藏家通過新華社提出了他的三個歸還條件。昨日,陽春村村民代表接受海都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三個條件並無誠意,他們無法接受,已委託律師開展追索工作。
  • 向荷蘭追索「肉身坐佛」,比想像中更難
  • 揭「肉身佛」製作過程:坐缸3年不腐成金身
    近來,一尊在匈牙利展出的肉身坐佛疑為中國福建被盜的「章公六全祖師」肉身像事件引發人們熱議。持有肉身佛像的荷蘭私人收藏者26日對荷蘭《鹿特丹商報》說,如能證明該佛像確係福建村莊聲稱被盜的那一尊,他願意歸還這尊佛像。為了更進一步了解「肉身佛」的製作過程,東南早報記者26日電話採訪了有著豐富「肉身佛」製作經驗的九華山專家朱國勝。
  • 山西最「傳奇」的寺廟,供奉15座「肉身佛」,肌膚皺紋清晰可見
    寺廟的神奇之處在於廟內供奉的15尊佛像,他們和上述寺廟的佛像不同,這15尊坐佛是開悟高僧坐化之後的肉身「製作」而成,前去祈福的遊客甚至能清晰的看見暴露在外面的佛像腳骨。查閱相關資料,能證實這些佛像全部是高僧坐化後用粉末和木屑覆蓋住真身。15尊「肉身佛」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的面部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是面部和皮膚上的皺紋紋理卻能清晰可見,相當神奇。
  • 25年追索!68件流失英國的文物回家
    25年追索!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歷時10個月追索回68件文物。經鑑定,68件文物中,暫定二級文物3組13件、三級文物30件、一般文物25件,質地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68件精美文物流失英國25載,成功追索歸國
    回歸文物在介紹這批文物的追索流程時,關強介紹說,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國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歷時10個月,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國家文物局立即組織重啟追索機制,擬定追索方案,組織專家鑑定,形成追索清單,基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於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以下簡稱「1970年公約」),向英方發出追索函,代表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返還要求。7月29日,我駐英使館公使銜參贊於芃帶隊赴英方倉庫現場清點,國家文物局最終認定追索文物共68件,倫敦大都會警察局同意全部歸還。
  • 25年跨國追索行動圓滿結束
    新華社倫敦11與18日電(記者張代蕾 施雨岑)久久為功,疫情無阻,中國政府一場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日前畫上圓滿句號。 新華社記者從國家文物局11月1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獲悉,今年1月以來,國家文物局與外交、海關等部門緊密合作,在我駐英國使館大力支持下,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近期成功將流失英國25年的68件走私文物追索回國。 唐三彩七星盤、宋代青白瓷、元明石雕馬、明代梅瓶……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25年跨國追索!一條「時間線」鋪開68件珍貴文物的漫漫「回家路」
    在今天上午國家文物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表示,這68件流失英國走私文物追索回國,為我國政府持續25年的跨國文物追索行動畫上圓滿句號,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圖說:新聞發布會現場 官方圖25年的跨國追索並非一帆風順,這其中凝結了我國政府打擊文物走私、追索流失文物的堅定意志和恆心,為此,關強梳理了一條「時間線」——● 1995年2月,英警方向中國駐英使館通報,在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國家文物局初步鑑定為我國禁止出境文物
  • 九華山最著名的三大肉身菩薩,肉身不腐的坐缸菩薩!
    九華山最著名的三大肉身菩薩,肉身不腐的坐缸菩薩!我們都知道「活菩薩」,或者是「舍利子」都是來源於佛教,自古以來佛教認為,佛菩薩或高僧大德圓寂後,可得舍利。全身舍利即是指高僧示寂後,其身體經久不爛,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
  • 「肉身佛」真相:坐化後入缸密封 肉身不腐非常不易
    近日有關福建三明章公祖師肉身佛被盜20年後,出現在匈牙利博物館一事引起很多關注。據報導,碳14年份測定法顯示,該佛像內乾屍可追溯到11至12世紀之間,僧人死亡年份據推測在1022年至1155年之間。有關「肉身」何以保存千年的話題隨即也引起討論,而我國多地還有「肉身佛」留存。
  • 九華山裡的女性「肉身佛」,肉身和常人一樣,至今是一個謎
    在我們國家,寺廟的數量如今也是非常的繁多,更多的佛教信徒,還有一些不是佛教信徒的人們,出於好奇心或者是對佛教文化的所吸引,也會選擇去寺廟燒香拜佛祈求我佛保佑自己平安,在這一些寺廟當中會佇立著非常多的大佛,這一些佛教裡面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一些肉身佛了,這一些肉身佛,從古到今存在於寺廟的數量不會有太多。
  • 中國唯一尊女性肉身佛,肉身百年不朽,至今膚色與常人無異
    其中佛教聖地可以說是去的人數最多的,而今天要講的事就跟佛教有關,我們中國有唯一尊女性肉身佛,她的屍身百年不朽,至今膚色和常人沒區別。那麼她在哪裡呢?這其中又有著什麼故事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其實這個唯一的女性肉身佛,就在佛教五大聖山的九華山中。
  • 生命在追索與熱愛中燃燒| ——看話劇《民生巷11號》
    故鄉」,那是這三位名叫「國慶」的老人的無比依戀的純真情感;說南京是「地獄」,那是他們在一度混亂時期體驗過的難以言表的痛楚,以及至今無法擺脫的複雜記憶;對這三個國慶而言,說「年邁而脂粉滿面的情婦」的倒不是南京,而是他們面對衰老,有著驅趕不去的無奈的自身倒影……然而,在《民生巷11號》裡,還有更重要的表達,那就是對夢想的追索和對生
  • 高僧17年肉身不腐 揭秘各地「肉身活佛」膽小誤入(組圖)
    看了吳雲青的肉身照片後,河南中醫學院的專家張大夫稱,從顏色上看,這具屍體非常像是用福馬林泡過的。她解釋,人去世後身體之所以會腐化,是因為細胞死亡後,體內會釋放一種酶,這種酶會讓身體慢慢腐化。而福馬林作為一種藥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甲醛,可以用來消毒殺菌,殺掉這種酶,還可以使蛋白質變性,所以在醫學上,福馬林常被用來製作標本。人的屍體被福馬林泡過後,會怎麼樣呢?張大夫說,一不會腐爛,二會變軟。
  • 豐巢回應杭州一小區快遞櫃停機 繼續停機系嚴重違約將追索損失
    豐巢回應杭州一小區快遞櫃停機 繼續停機系嚴重違約將追索損失5月9日,豐巢稱若杭州東新園業委會執意繼續停機,是嚴重違約,對公司造成了巨大經濟與商譽損失。豐巢將依據合約追索相關經濟和商譽損失。豐巢保留追索東新園業委會毀約的責任權利,同時將依據合約追索相關經濟和商譽損失。北青報記者了解到,5月8日,豐巢向該小區業委會致函提出解決辦法。函件內容主要作出3點說明:圍繞「是否未經過業主同意即開始收費」問題,函件內容稱,用戶在首兩次超時取件均不收取費用。在兩次超時的過程中可以考慮接下來是否使用豐巢作為代收。如均選擇不同意超時付費,後續快件將不再會投遞入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