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宇宙當中,地球只算得上是滄海一粟。然而就是這滄海一粟卻孕育出了成千上萬的生命。人類依存的地球,已經在宇宙中遨遊了46億年之久,人類也只不過在地球上生存了幾百萬年。
這裡,是地球上生物種類最多的地方
說起物種的多樣性,就不得不提到海洋。畢竟三分陸地七分海洋,之所以把地球稱作水球,就是因為地球上海洋所佔據的面積十分的龐大。
在地球的生命之出,成千上萬種生物大都生活在海洋中,而不是陸地上。只是後來由於氣候等各種變化,才導致一少部分的海洋生物脫離海洋,爬到了陸地上。
地球上最「倔強」的魚原來時它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倔強」魚,儘管和人類有著多年的交往,卻從不屈服於人類,至今人類還無法對其進行養殖,無法變為淡水魚。這種魚叫做刀魚,也有人把它叫做帶魚,因為形狀確實長得像一條絲帶。聽到這個名字,大家一定十分的熟悉,很多人甚至都會說,我幾乎每個月都能吃到啊。
不錯,就是這個人們再熟悉不過的刀魚,卻有著無比倔強的脾氣,屬於寧死不屈的那種。經常捕魚的漁民會知道,刀魚被從海裡撈上來後,用不了多久就會死亡。即使你特意在池塘裡留出一塊乾淨的區域來餵養刀魚也不行。
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即便你給刀魚準備了一樣的海水,可它們依舊是「寧死不屈」,它們會很快死掉,而不會任由人們擺布。也就是說,大家買到的吃到的刀魚,都算是野生的而不是養殖的,因為刀魚根本不允許人們來養殖。
研究人員一語道破原因
當然了,也有研究人員從專業的角度對刀魚進行了分析,大概原因是,刀魚屬於深海魚,經常生活在海平面200米一下的深度。那裡的大氣壓力比較大,久而久之刀魚已經習慣了那個壓力點位。
當刀魚被打撈上水面的時候,由於缺少了大氣壓力,刀魚的魚鰓會向外膨脹,最終導致膨脹而死。
刀魚的價格,影響了它的養殖
對於刀魚的死因,研究人員的說法還是比較可靠的。不過還有另一個原因,即刀魚的「倔強而死」和它們的經濟價值是分不開的。
由於刀魚是一種常見的水生魚類,它們的數量繁多,不僅在水產市場經常可以看到,而且它們的價格也都不是很高。這就導致人們對於刀魚的養殖缺乏了一些興趣。
如果想養殖刀魚,就必須給刀魚準備一個特殊的水域環境,這就需要一大筆的投入,需要提高成本。然而刀魚的單價並不是很貴,每條魚的利潤也不是特別的高,一下子投入那麼多的成本,從眼前看不僅不划算,就算是從長遠看,也可能無法收回成本。
最終,由於刀魚的天性和經濟成本的原因,導致了刀魚無法被人類養殖,成為了水中最「倔強」的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