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扒皮魚有望遊上餐桌 老青島人最愛吃(圖)

2020-12-10 青島新聞網

    原標題:養殖「扒皮魚」有望「遊」上餐桌

    「扒皮魚」是許多老青島人的兒時記憶,魚皮剝掉後露出白嫩的魚肉,清蒸、紅燒都饒有滋味。近年來,隨著捕撈量的大幅下降,市面上已難覓「扒皮魚」的蹤影。記者昨日從黃海水產研究所了解到,該研究所研究人員成功培育了俗稱「扒皮魚」的綠鰭馬面苗種。 「青島籍」海水養殖家族再添新品種,「扒皮魚」有望走上市民餐桌。 

    項目通過現場驗收

    今年8月,黃海水產研究所組織專家在黃海所海洋漁業科學研究中心和青島金沙灘水產開發有限公司對「綠鰭馬面人工繁育技術」項目苗種進行了現場驗收。該項目共馴養綠鰭馬面野生親魚群體187尾,體重範圍244~574g。人工培育3cm以上的健康苗種22.6萬尾。

    每年培育160萬尾

    下一步,課題組將構建綠鰭馬面工廠化養殖、池塘養殖、網箱養殖技術等模式,逐步建立並完善綠鰭馬面親本篩選、人工繁殖和養殖產業技術體系。以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漁業科學研究中心為基地,實現每年繁育綠鰭馬面優良苗種160萬尾,養成商品魚10萬尾,進行示範推廣80-100萬尾,創造產值約800萬元。

    積極推動種群恢復

    近年來,綠鰭馬面捕撈量很低,市面上很少能見到綠鰭馬面的蹤影,並且市場價格不斷攀升。綠鰭馬面苗種培育成功,將為其規模化生產、實現人工養殖多元化奠定基礎。同時,為恢復這一海洋漁業資源,青島周邊海域將來可能開展增殖放流活動,通過人工增殖放流修復海洋資源。針對這一已經衰退的重要漁業資源品種,黃海水產研究所海洋漁業科學研究中心瞄準「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水產種業體系,建立綠鰭馬面養殖示範標準模式,促進綠鰭馬面種群恢復。

    「扒皮魚」渾身都是寶

    綠鰭馬面身上長有粗糙如砂紙的魚皮,烹煮時必須把皮扒掉才能食用,「扒皮魚」這一俗稱由此得來。綠鰭馬面肉質潔白堅實,味道鮮而不膩,多製成馬面魚乾、凍魚片、烤魚片等產品暢銷國內外。其肝臟可製成魚肝油,頭、皮、內臟可做魚粉,皮可製革和提取胺基酸。魚肉纖維較長,可製成美味魚絨或魚糜製品。(青島晚報/掌上青島/青網 記者 王偉)

相關焦點

  • 海水養殖家族再添新品種 "扒皮魚"有望上餐桌
         「扒皮魚」是許多老青島人的兒時記憶,魚皮剝掉後露出白嫩的魚肉,清蒸、紅燒都饒有滋味。近年來,隨著捕撈量的大幅下降,市面上已難覓「扒皮魚」的蹤影。記者昨日從黃海水產研究所了解到,該研究所研究人員成功培育了俗稱「扒皮魚」的綠鰭馬面苗種。 「青島籍」海水養殖家族再添新品種,「扒皮魚」有望走上市民餐桌。
  •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杜濤攻克國際難題 養殖沙錐魚成功「遊上餐桌」
    廣東海洋大學教授杜濤攻克國際難題 養殖沙錐魚成功「遊上餐桌」2015-11-03 22:50:00  水產養殖網「遊上餐桌」。&nbsp  為讓市民吃到價廉物美的沙錐魚,廣東海洋大學教授、高級工程師杜濤耗時多年,苦心鑽研,終解決沙錐魚從野性到馴養繁殖的國際難題,成功讓養殖沙錐魚「遊上餐桌」。
  • 青島漁業資源銳減 市場上六成魚是養殖的(圖)
    記者近日走訪青島的各大水產市場了解到,便宜的野生魚由於捕撈方便,在市場上能夠輕易買到,但受人類捕撈的影響 ,這些小魚像打了激素一樣迅速被催熟。而真正自然長大的野生魚由於高昂的價格和稀少的種類,一般不受市民青睞。以往老青島人常吃的令人垂涎的海味也漸漸變得奢侈起來。
  • 讓生態養殖「子梅魚」遊上餐桌
    讓生態養殖「子梅魚」遊上餐桌 2019/08/01 07:16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2986
  • 上海打造綠色水產養殖模式:「特供魚」翡翠斑遊上餐桌
    上海打造綠色水產養殖模式:「特供魚」翡翠斑遊上餐桌2012-07-20 07:53:00  水產養殖網  通過一整套獲得國內9項專利的水循環系統,嬌貴的翡翠斑生長在25℃恆溫的人造海水中,無菌化環境還能避免養殖過程中添加藥物。在2010年世博會和2011年世遊賽上小試身手後,如今這條「清清白白」的翡翠斑將遊上申城餐桌,為市民們奉上一道安全健康的美食。  養魚的水可以直接喝  「翡翠斑十分嬌嫩,一定要在25℃的恆定水溫中生長,對水質的要求也非常高。
  • 乾鍋油條扒皮魚超級美味,了解一下
    扒皮魚的正式名字是綠鰭馬面魨,革魨科,為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之一,其年產量僅次於帶魚。營養豐富,除鮮食外,經深加工製成美味烤魚片暢銷國內外,是出口的水產品之一。扒皮魚為什麼要去頭還要被扒皮?因為扒皮魚頭大,頭、內臟加皮佔了全身重量的50%,相比其他類海魚,扒皮魚這個特點算是最為突出,如果不去頭,運輸、冷凍及人工等成本都會增加一倍,所以,我們平時見到的扒皮魚多數是已經被去頭並扒皮了。魚乾、凍魚片、烤魚片等產品暢銷國內外。其肝臟可製成魚肝油,頭、皮、內臟可做魚粉,皮可製革和提取胺基酸;魚肉纖維較長,可製成美味魚絨或魚糜製品。
  • 人稱「老鼠魚」吃的時候要扒皮,也叫扒皮狼魚,烤著吃味道不錯
    小探說事魚這種脊椎動物,是我們最常吃的一種食物,做法多種多樣,可以清蒸、紅燒、製作生魚片,甚至可以烤著吃,每一種做法做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魚的種類分為兩種,一種是淡水魚一種是鹹水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海鮮,在我們生活當中最常見的就是淡水魚了,草魚鯉魚這兩種是我們最常吃的,價格還比較實惠,但是你們吃過
  • 青島早市,扒皮魚難得一見,20元一斤,做成烤魚片卻深受喜愛
    地域不同,叫法也不同,不過就是一種魚。就像青島人叫刀魚,而其它地方叫帶魚一樣。扒皮魚在青島早市上不多見,一年到頭只有個別攤位在售賣,而且賣的量也不是很多。今天在青島早市上,小編巧遇了麵包魚,個頭還不少,一條有兩斤左右,20元一斤。
  • 青島海水養殖技術全國領先「花樣」海鮮上餐桌
    在這種海鮮升級換代的背後,則是青島市海洋產業實現新跨越,現代漁業持續提升:圍繞培育智慧漁業新產業、拓展漁業養殖新模式等推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打造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創新引領型、統籌發展型海上糧倉,讓「舌尖上的青島」變得豐富多彩。
  • 養殖河豚走俏山東青島餐桌 價格不菲食客難擋誘惑(圖)
    記者了解到,這些河豚大多是養殖的,90% 左右來自煙臺、威海、江蘇南通、遼寧大連等地,青島本地的野生河豚數量不多,養殖河豚仍處於空白。河豚從養殖到端上餐桌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記者深入飯店以及河豚養殖區一探究竟。  市場調查  上百元一斤,食客難擋誘惑  在青島,吃河豚不是新鮮事。流亭機場附近,打著清涮河豚的酒店一家挨著一家。
  • 懂行的人買魚專挑這4種魚,無法人工養殖才更營養,貴的也值
    魚肉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很多人都愛吃的一種肉類,雖然說這個魚肉和豬肉牛肉羊肉有很大的區別,但是人們卻發現這個魚肉其實吃起來會更加的鮮嫩,而且重要的是這個魚肉的營養價值也是特別高的,尤其是現在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這個魚肉也是成為了我們餐桌上經常見到的一種肉,但是對於這個魚來說,很多人吃到的都是人工養殖的魚,所以說就會更加的渴望吃到野生的魚,因為我們都知道野生的魚其實肉質會更加的鮮美,一點,那麼懂行的人在買魚的時候其實就會專挑這
  • 實現工廠化育苗後,「扒皮魚」有苗不愁養
    實現工廠化育苗後,「扒皮魚」有苗不愁養2018-07-11 08:2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晚報&nbsp當年曾是海捕亞軍&nbsp&nbsp&nbsp&nbsp&nbsp綠鰭馬面魨身上長有粗糙如砂紙的魚皮,烹煮時必須把皮扒掉才能食用,「扒皮魚」由此得名。&nbsp「扒皮魚」是許多老青島的兒時記憶,魚皮剝掉後露出白嫩的魚肉,清蒸、紅燒都饒有滋味。
  • 吃著海裡的 望著河裡的養殖魚「遊」上餐桌
    儘管近海已於上月「開捕」,但是記者日前走訪水產品市場和超市卻發現:人工淡水養殖魚仍佔據著鮮海貨市場的「半壁江山」。有市民稱,老百姓餐桌上少不了這些物美價廉的淡水養殖魚。  在向陽街道辦一家超市,只見活蹦亂跳的鯽魚、鯉魚等養殖魚眾多,價格也不貴,如鯽魚每公斤價格在10元左右。
  • 養殖河豚走俏青島餐桌 價格不菲食客難擋誘惑
    「食得一口河豚肉,從此不聞天下魚」,在中國民間,食用河豚的傳統已經流傳了2000多年。雖然河豚毒性大,國家曾明確規定 ,有毒的河豚不得流入市場 ,但面對巨大的消費需求,不少商家仍「鋌而走險」。近日,記者走訪了解到,島城高檔酒店、私人會所乃至一些小飯館中推出「河豚宴」的已有上百家。
  • 中秋節餐桌美食,看青島人的海鮮大餐,梭子蟹和大蝦不可少
    今天是傳統中秋佳節,團圓為主,但吃也是過節不可或缺的,小編在微信群裡徵集了部分青島家庭的中秋美食,都是自家做的,雖然比不上賓館酒店做的精美,但美味自在心中,與家人團員是啥都是人間佳餚,玉液瓊漿。圖為青島一家庭的中秋宴,梭子蟹、大蝦很顯眼。
  •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法人工養殖,都是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得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人工養殖,都是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得。哪些海魚是很少人工養殖的?懂行人買魚,專挑這6種海魚,老漁民:目前很難人工養殖,放心吃。一起來看看吧。一、銀鯧魚市場上的鯧魚很常見,是一種帶有點金色的,我們也稱之為「金鯧魚」,這種海魚是人工養殖的,大批量上市,價格也相對便宜不少。但銀鯧魚則不同,顏色上是通體的銀色的,這種鯧魚基本上很難人工養殖的,銀鯧為近海暖溫性中下層魚類。
  •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人工養殖,都是純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
    老漁民推薦6種魚,目前無人工養殖,都是野生,營養好吃貴也值得。深海魚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很高。那麼我們在購買海魚的時候應該如何挑選呢?哪些海魚是很少人工養殖的?懂行人買魚,專挑這6種海魚,老漁民:目前很難人工養殖,放心吃。一起來看看吧。
  • 全人工養殖小黃魚,今年將遊上寧波人餐桌
    一條小黃魚,有望撬動一個大產業!野生資源逐漸匱乏小黃魚俗稱小鮮,在天津、山東、江蘇、上海、浙江、福建等沿海地區廣受歡迎。小黃魚是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類,與大黃魚、曼氏無針烏賊、帶魚並稱為「四大海產」。特別在東海海域,其捕撈產量曾佔主要經濟魚類產量的12.6%。
  • 北方石斑魚遊上市民餐桌 營養價值堪比海參
    北方石斑魚遊上市民餐桌 營養價值堪比海參2012-08-24 14:5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青島財經日報目前,少量石斑魚已經進入市場,不久將會大規模「遊」上市民餐桌。&nbsp&nbsp&nbsp&nbsp北方養殖業呼喚新品種&nbsp&nbsp&nbsp&nbsp我國石斑魚的人工育苗研究工作處於前列,但產業化進程不盡如人意,尤其是在北方地區,工廠化育苗幾乎是空白。
  • 有望從16萬元降到300元一斤!已在青島實現規模化養殖
    在2011年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海參文化節上,一斤白海參曾拍賣出16萬元的「天價」。如今,白海參等「貴族」海鮮有望進入尋常百姓家。近年來,金烏賊、圓斑星鰈等瀕臨絕跡的海鮮老品種,也重新回歸市民的餐桌。這幾種水產品都是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珍稀海洋生物繁殖與保護團隊負責人、科學家陳四清,帶領科研人員攻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