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楊浦區長白街道的忻阿姨患有糖尿病,一個月至少需要跑1-2次醫院配藥,家門口的社區醫院不僅滿足了她配藥的需求,每周六早上半天還可以帶孫子來這裡打疫苗,甚至還有中醫坐診。
目前,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設了午間延時和雙休日門診,服務轄區內的居民。
1月16日,上海市衛健委召開「全面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時服務、規範和完善家庭病床服務」新聞通氣會。
上海市衛健委基層處處長楊超在會議上透露,當前,上海已全面實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午間延時門診與雙休日門診,同時制定出臺《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務辦法》(以下簡稱「服務辦法」),成立市家庭病床服務質量控制中心,規範服務流程,提升服務質量,讓居民獲得社區健康服務更為便捷。
「在工作日延長服務時間,在雙休日開設門診,是滿足居民『家門口』服務的重要舉措;也是在職、在校人群錯時服務的實際需求。」楊超表示,根據居民實際需求與周邊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以郊區為主,上海目前約四分之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提供工作日晚間門診服務,實現「晚間延一延」,滿足居民夜間就診需求。
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開設了午間延時和雙休日兩個半天門診。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
延時服務方便上班族和學生
「我們社區醫院的病人90%是老人,現在雙休日和平時的午間門診開設出來後,來我們社區醫院配藥、看病、計劃免疫的人群,除了老人,還有白領和學生等等,這部分人群也不需要跑到大醫院去看了,同時平時子女沒有空陪同老人來社區醫院看病的,現在到了周末來這裡看病配藥也更加方便了。」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劉波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午間和雙休門診佔全年門診量的9.2%和3.1%,開設以來受到廣大居民好評 。
「考慮到周圍居民的中醫診療服務需求大,我們今年還將中醫服務和外科服務納入了延時門診範圍,同時主打簡配藥服務,讓特殊人群在休息時段也能滿足配藥需求,另外還調整了延時服務人員排班,讓居民可以在延時階段也能找到自己的家庭醫生,使服務更周到。」劉波說。
上海市衛健委基層處處長楊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社區醫院延時服務自2019年8月以來至今已實施近5個月,目前實施進展順利,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嚴格落實延時服務工作要求,實現午間門診全覆蓋、雙休日門診全覆蓋。
一是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已在工作日提供午間門診,實現「中午連一連」全覆蓋。工作日午間門診時段一般為11:30-13:30,提供全科診療服務為主,確保白天服務不間斷。
二是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已開設雙休日門診,實現雙休日服務全覆蓋。其中:周六、周日上午開設門診比例達到100%,周六、周日下午開設門診比例均超過50%(周六下午56%,周日下午53%)。
與此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上海市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在根據實施期間社區居民的具體需求,對延時服務的科室與內容不斷進行調整與優化。
楊超舉例說,譬如徐匯區康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雙休日增加了計劃免疫接種、五官、皮膚服務內容;閔行區吳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雙休日增加了檢驗、超聲、心電圖、放射科、輸液室服務內容;嘉定區徐行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雙休日增加了服務時間,從原先的13:00-16:00延伸為11:00-20:00;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將分中心、服務站等也納入了延時服務的範圍。通過延時服務,尤其是在雙休日增加針對在職、在校人群的服務內容,有效滿足上述人群雙休日錯時服務的需求,受到在職、在校人群廣泛歡迎。
此外,根據居民實際需求與周邊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以郊區為主,約四分之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提供工作日晚間門診服務,實現「晚間延一延」,滿足居民夜間就診需求。
長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兒保門診目前也會在雙休日開設出來,方便患兒家庭來醫院開展計劃免疫接種服務等。
今年新增臨終居家安寧療護項目
家庭病床服務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工作的重要服務內容,也是深入家庭、提升居民健康服務獲得感的重要途徑之一,這使得一部分慢病患者能在家享受到社區醫院醫生的上門服務。
楊超表示,目前,上海是國內每年建立家庭病床最多的城市。以2018年為例,上海約有7.2萬張家庭病床,新建家庭病床約5.4萬張,服務對象主要是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約佔服務總數的95%。「隨著上海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家庭病床服務作為居家醫療、居家護理、醫養結合的重要部分,同時作為家庭醫生服務的最後一公裡,將成為進一步滿足居民實際需求與緩解住院難的有效方法。」楊超說。
哪類醫療機構可以開展家庭病床服務,哪類患者可以接受該服務?《服務辦法》明確,須是診斷明確、病情穩定,適合在家中和養老服務機構進行檢查、治療和護理的患者,並根據患者病情列出具體的情形。而開展這項服務的醫療機構除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外,還新增了設有全科醫療科診療項目的門診部和全科診所。但同時明確的是,醫療機構要向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申請開展家庭病床服務登記,通過區級專業質控組或市家庭病床服務質量控制中心資質審核後,獲得相應服務資質。
家庭病床服務中包含哪類服務項目?楊超表示,此次列出的項目突出中西醫結合,並以清單形式列出64項,謹慎規範了用藥服務項目,充實完善中醫項目,增加了適宜在家庭病床中開展的中醫非藥物療法數十種,同時還新增了臨終居家安寧療護項目等,這意味著一部分病情穩定的腫瘤晚期患者經專業評估後,有望在家享受到社區醫院醫生的上門服務。
此外,還明確服務流程,保障服務安全。「按照建床、查床、護理、撤床、醫療安全等分步驟明確管理要求,同時嚴格強化風險性較大的服務項目管理等,如導尿、換藥等,還專門成立上海市家庭病床服務質量控制中心,來把關和評估這些項目能否開展、是否安全。」楊超進一步說,在家庭病床服務開展過程中,上海市衛健委也在探索信息化技術支撐,積極鼓勵開展家庭病床服務的醫療機構引進智慧醫療系統、物聯網設備、遠程網際網路服務設備等,與「網際網路+護理」、「網際網路+醫院」的工作形成銜接,提升醫療服務的效率,強化通過信息化手段進行質控與考核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