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外資:麥當勞(需求面積:200-350平方米)、肯德基、星巴克等大型連鎖餐飲相繼發布2014年第四季度財報,我們可以從最新的數據來看看餐飲業發展趨勢。總體來看傳統快餐業績利潤雙雙下滑,有的企業第4季度還出現虧損,比如百勝、漢堡王;而休閒餐飲和咖啡則是逆市增長,表現搶眼,從這方面來看休閒餐飲和咖啡業還有投資空間。
麥當勞(McDonalds)
麥當勞截至12月31日的這一財季,麥當勞的淨利潤為10.98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3.97億美元下滑21%。麥當勞第四季度營收為65.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7%。麥當勞第四季度全球同店銷售下滑0.9%,這反映了所有主要業務部門中客流量的下降。在整個2014財年,麥當勞的全球同店銷售下滑1%,這反映了所有主要業務部門中客流量的下降。全年營收為274億美元,比2013財年的281億美元下滑2%。全年淨利潤為47.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55.9億美元下滑15%。
肯德基母公司百勝餐飲集團
肯德基公布2014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百勝集團第四季度總營收為40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1.8億美元;淨虧損為860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淨利潤為3.21億美元。集團旗下中國部門第四季度總銷售額同比下滑11%,同店銷售下滑16%。自去年7月份以來,百勝餐飲集團就一直都深陷於亞洲食品供應商醜聞而無法自拔。
漢堡王和提姆-霍頓母公司
第四季度虧損了5.142億美元,主要是因為受到漢堡王去年收購加拿大最大咖啡和零食連鎖店運營商提姆-霍頓(TimHorons)的一次性交易成本影響,儘管該交易後兩家連鎖店運營商的季度銷售均有所增長。在第四季度,提姆-霍頓品牌的同店銷售額增長了4.1%,漢堡王的同店銷售額上漲了3%。
星巴克(Starbucks)
星巴克第一財季盈餘符合華爾街預期。截至12月28日當季的盈餘從一年前同期的5.407億美元,上漲至9.831億美元。銷售上漲13%至48億美元。星巴克第一季度的全球同家店面銷售收入增長5%,第一季度在美同家店面銷售收入增長5%。
美國快餐巨頭溫迪餐廳集團
發布了未經審計的第四季度業績,初步估計截至12月28日的財季營收5.02億美元,當季淨盈利為2330萬美元,與分析師平均預期的一致。
休閒餐飲連鎖餐廳達登(Darden Restaurants)
公布的第二財季盈餘和營收業績均超出了預期。在截至11月23日的季度內,該公司所錄得的淨虧損為3280萬美元,而去年同期則為淨盈餘1980萬美元。該公司二季度所錄得的銷售額增長4.95至15.6億美元。
美國最大食品分銷商西斯科(Sysco Corp)
第二財季盈利同比有所下降,但調整後業績仍達到市場預期。該公司當季淨盈利從上年同期的2.11億美元,降至1.58億美元。營收從上年同期的112.4億美元增至120.9億美元,高於分析師平均預期。
看內資:一邊是大眾餐飲火爆,諸如外婆家、江邊烤魚、麻辣火鍋這樣的大眾餐廳如今是開一家火一家,且餐廳門口常年排隊。一邊是受制消費市場低迷及國家「三公限制」的影響,上市餐飲公司哀鴻遍野。
今天梳理了3家A股上市公司(中科雲網、全聚德和西安飲食)及港股公司2014業績預報情況發現,相比而言,不管是中國大陸還是中國香港,餐飲行業在2014財年都面臨著盈利下降及轉型困局的狀況。
中國烹飪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馮恩援表示,中國大陸和香港餐飲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業績都出現了整體下滑,這與經濟增速放緩大環境有關。但具體來看,3家A股上市公司在2013年和2014年轉型過程中,代價比較大,效果還未能顯現。
A股三家餐飲公司業績欠佳
最新數據顯示,3家A股餐飲上市公司中,中科雲網和全聚德發布了2014年業績快報,西安飲食發布了2014年業績預測。總體來看,3家上市公司利潤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具體來看,2014年中科雲網實現營業總收入較2013年同期下滑19.37%,營業利潤較2013年同期下滑23.7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淨資產比2013年同期下降95.59%。
對於業績下滑的原因,中科雲網表示,2014年度因業績虧損,公司商譽減值幅度擴大,公司應收預付款可收回性不確定性增加,計提減值準備金額增加,公司發生大額資產減值損失。此外,公司還強調,公司2013年經審計淨利潤為負值,根據本次業績快報,公司2014年淨利潤仍然為負值,預計公司2014年年度報告公告後公司股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全聚德2014年全年業績快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8.49億元,同比下降 2.82%,營業利潤為1.73億元,同比下降0.1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9億元,同比上升17.25%。全聚德表示,2014年推行以消費者、餐廳銷售、餐飲專家相結合的方式確定了聚焦全聚德特色菜+區域百姓消費菜的「50+50」菜單;大量減少點擊率不高的菜品及原料庫存,加強了菜品毛利率的管理,全年比上年同期餐飲毛利率提高1.63百分點;在提升菜品質量、促進銷售的同時,增效超過2000萬元。此外,全聚德還積極拓展電子商務平臺銷售渠道,與京東商城、1號店等電商銷售平臺合作;生產面向零售市場的散裝湯圓、香粽及月餅等產品。
西安飲食最新發布的2014年度經營業績預測,2014年公司累計實現淨利潤900萬元至1340萬元,同比下降為9.43%至39.17%。西安飲食對業績下滑給出的理由是受宏觀經濟環境和國家政策影響。
馮恩援說,上市公司體量較大、管理相對規範,在過去的兩年中,餐飲公司都在進行新的項目開發,包括下遊的旅遊業和上遊的種植、養殖業,但成績還未 能顯現。但2014年還是看到了希望,餐飲整體零售總額達到了27860億元,這個消費額比2013年增長了9.7個百分點,相比2013年9%的增長率,多了0.7個百分點,連續幾年來的餐飲下滑趨勢得到了抑制,呈現出緩慢回升的態勢,「下一步要做的是通過特色餐飲不斷滿足特色消費群體的需求」。
港股3公司主業下降明顯
除A股3家餐飲上市公司業績報表不討喜外,根據WIND資訊統計可查的港交所3家上市公司對2014年的業績預告顯示,港股的餐飲巨頭似乎給出的成績單更加不好看。
具體來看,Futurebright稱,2014年收入將較2013年度大幅下降。名軒控股表示,預期本集團2014年度未經審核綜合虧損淨額較 2013年有所增加,虧損增加主要由於集團2014年收入較2013年下降約25%,「由於國內的高端消費市場持續放緩所導致。」
中高端品牌餐飲連鎖店都在謀劃轉型,如2012年登陸港交所的小南國餐飲控股有限公司確立了多品牌發展策略。小南國CEO康捷表示,集團旗下除了自主創立的四個品牌外,還引進了三大國外品牌。發展重點從同名品牌小南國轉移到了小小南國,相較於前者人均200元以上的消費,後者的人均消費僅為80元左右。
喜尚控股集團表示,預期2014年財年收入較2013年增長明顯,但該增幅主要源於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的已套現及未套現收益,集團的主營業務酒樓、餐廳業務所得收入較2013財年減少逾60%,主要原因分別為:第一,與其他零售商同樣面對食品、租金及員工成本上漲問題;第二,「佔中事件」帶來的負面影響,尤其對集團於港島區的酒樓、餐廳造成影響;第三,若干虧損的酒樓、餐廳之物業、機器及設備減值虧損;第四,奧海城餐廳裝修所產生的一次性費用。
「整個餐飲經濟都在調整,消費經濟的整體大勢都在下降,香港也不例外,而且香港受到特殊因素的影響,下降就更會明顯了。」有業內人士表示。
本文轉載來自:餐飲020,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