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不宜飲用太多

2020-12-27 中國新聞網

  根據英國ICO(國際咖啡組織)調查,臺灣一年每人消耗咖啡豆約0.7公斤,日本一個人約消耗3.5公斤,美、義約4.5到4.8公斤,而且不少人的「咖啡癮」也愈來愈重。過去談到咖啡對健康的影響,多停留在會引發心悸、失眠等負面印象上,但其實咖啡對健康有益的研究也不少,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這杯看似黑漆漆的飲料,一點都不簡單。

  陸續有研究發現,咖啡可以降低得到阿茲海默症、老年失智症、帕金森氏症的風險,還可減少膽結石的形成或痛風的發生,甚至預防齲齒。

  一天喝2到3杯咖啡的人(無論有無咖啡因),長壽的機率較高,其中男性喝咖啡者比不喝者長壽機率高出10%,女性則為13%。不過,這篇是流行病學統計分析,收集40萬人的資料觀察到此一現象,但不能反推說一天喝2至3杯咖啡就會比較長命,也沒有分析所喝咖啡的種類是拿鐵還是黑咖啡、有無加糖、加奶精等。此外,日本也有兩篇研究指出,喝咖啡的人比較少得肝癌,但這篇也是流行病學統計,無法證明兩者有因果關係。

  當然,咖啡也並非沒有害處,可能導致心悸、胃炎、潰瘍、逆流性食道炎,引發睡眠障礙,並與缺鐵性貧血、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高血壓、骨質疏鬆等有關。

  由於咖啡與健康的研究不斷推陳出新,無法單就一篇研究論定咖啡對健康是正面還是負面,站在醫學專業立場,建議喜歡喝咖啡的人,還是適度飲用就好,勿過量,不必因為一篇研究結果就「迷信」咖啡的療效;而不喜歡喝咖啡者,也不用強迫自己建立飲用的習慣。

  有高血壓、胃潰瘍或逆流性食道炎、心臟病、缺鐵性貧血或長期失眠的人都不適合喝咖啡。此外,對孕婦來說,若飲用過量咖啡(超過5杯),有可能增加流產風險。

  喝咖啡 易上癮

  嚴格來說並沒有咖啡成癮這個詞,許多人每天習慣喝咖啡,只是因為咖啡可以提供一種溫暖的感覺、特殊的香味以及輕微的提神效果,這與一般精神科所定義的藥物成癮 (DSM –IVR)並不相同,長期飲用咖啡的人並不會表現出無法控制一定要喝咖啡的衝動,用「咖啡依賴」這個詞,可能更適合用來形容這群人。

  不過,習慣每天喝的人一旦突然停止飲用咖啡,可能會出現頭痛、嗜睡、情緒躁動、頭腦不清晰、注意力無法集中等現象,稱為咖啡因戒斷症狀。即使只是每天飲用100毫克的咖啡因,仍有可能出現戒斷症候群,這些症狀通常是在停止飲用後12到24小時出現,到48小時候達到高峰,而在重新飲用後達到緩解。所以,想要減少對咖啡的倚賴,應該循序漸進地減少咖啡因的攝取,避免戒斷症候群。

  咖啡含有害物質

  咖啡產品訂定「赭曲毒素A」(Ochratoxin A)殘留標準。那麼,什麼是赭曲毒素A?對人體有何影響?

  赭曲毒素是一種由赭曲菌等某些黴菌所產生的毒素,可分為A、B、C、D四種,其中以赭曲毒素A毒性最強,具有腎毒性、免疫毒性,會導致免疫功能抑制、易致畸胎以及癌症形成,所以被歸類為可能致癌物。老鼠實驗發現,在飲食中加入赭曲毒素A,會促使老鼠產生肝癌及腎臟癌,但在人類相關研究並不多。

  包括咖啡豆、黃豆、花生、玉米甚至中藥等農產品,若保存不良受到赭曲菌汙染,有可能產生赭曲毒素A,不過,衛生署曾抽驗過市售米麥類及咖啡豆產品,驗出此毒素的比例並不高。其中,咖啡豆經過高溫烘焙,可以消除大部份的赭曲毒素,但仍可能有少數殘留。要避免這個問題,咖啡豆要烘焙夠久、溫度夠高、並採真空密封保存,並清楚標示拆封多久應食用完畢,才能避免將赭曲毒素喝下肚。開封後的咖啡豆或咖啡粉,最好密封置於冰箱中保存較安全。

  喝咖啡的Q&A

  不同溫度與衝泡時間皆會影響咖啡因的濃度,簡單的原則就是衝泡的時間越久,從咖啡粉裡萃取出來的咖啡就會越多,咖啡因也越高。其實,每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300mg,並要求業者必須清楚標示咖啡因含量,且咖啡因含量不可列入營養標示中,以免使消費者誤認咖啡因是營養成份。

  Q:長期藉咖啡提神,有什麼副作用嗎?

  A:每個人對咖啡因的反應不同,有些人喝咖啡可能會有睡眠障礙,引發焦慮,或是因為咖啡因而引發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心跳加速甚至心律不整;咖啡因還會刺激胃酸分泌,造成逆流性食道炎。當一天攝取的咖啡因超過500毫克時,容易出現煩躁不安、焦慮、易怒、心悸、噁心感及尿液增加等中毒現象。即使都無上述反應,但喝咖啡提神只是權宜之計,治本之道應找出疲累的原因,對症治療。

  Q:喝咖啡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嗎?

  A:有可能。胃食道逆流是指胃酸逆流至食道,症狀包括從胃到喉嚨的灼熱感、喉嚨有異物感、容易嗆到,咳嗽,嚴重甚至會出血。不只咖啡,只要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如茶、可樂、巧克力、汽水等,都有可能會引發逆流性食道炎。這是因為咖啡因會降低食道下端括約肌的壓力,一旦此括約肌放鬆,就會導致小量胃酸和食物回流到食道。再加上,咖啡因會促進胃酸分泌,當胃裡面充滿胃酸,又馬上躺下,更容易導致胃酸逆流。

  此外,咖啡因也會導致γ-氨基丁酸(GABA)效果降低,γ-氨基丁酸在人體面對壓力時,會有舒緩壓力、放鬆腸胃道的效果,但咖啡因會與γ-氨基丁酸交互作用而降低它的功能。綜合以上原因,如果喝咖啡會感覺腸胃不舒服者,就不適合再飲用咖啡。

  Q:擔心咖啡造成骨質流失,所以喝加了牛奶的拿鐵或卡布奇諾比較好?

  A:一些觀察性研究顯示,攝入含咖啡因的飲料與骨密度降低、骨折風險增加有關,因此老年人和停經後女性必須避免大量攝入咖啡因。不過,咖啡因雖然對腸道鈣離子的吸收具有微弱的抑制效應,但不會增加尿液中鈣離子的排洩;因此在咖啡中加牛奶,多少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Q:喝咖啡可以治療頭痛嗎?

  A:咖啡因與頭痛的關聯就像是兩面刃,雖然咖啡因對某些人來說有緩解頭痛的效果,但若長期、每天飲用超過500毫克的咖啡因,一旦突然減量或停止飲用時,也會引發戒斷性症候群而導致頭痛,所以最好別倚賴咖啡因治療頭痛。(摘自:加拿大《明報》)

相關焦點

  • 每日喝咖啡不宜超三杯 過量飲用不利於骨骼健康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等5機構日前聯合發布《咖啡與健康的相關科學共識》(以下簡稱《科學共識》),明確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咖啡致癌,健康成年人可根據個人情況適量飲用咖啡,每天不宜超過3至5杯。此外,適量飲用咖啡不增加心臟病和心血管疾病風險,但過量喝咖啡不利於骨骼健康。
  • 咖啡提神效果好,卻不宜空腹飲用,咖啡怎樣喝才好呢
    對於現在很多的年輕人來說,咖啡可以算得上是生活中的標配早起後喝一杯咖啡可以讓一整天都變得精神抖擻,特別是在中午過後容易睏乏的時候,選擇喝上一杯咖啡,能夠起到很好的提神作用。但是現在關於咖啡能治癌,空腹喝咖啡傷胃的說法接連不斷,真的是這樣嗎?
  • 喝咖啡不宜過量和空腹 5類人群不宜喝咖啡
    對此,醫生建議大家,為了自己的健康和出行安全,平時儘量不要頻繁熬夜以及過量飲用咖啡。   演員曹穎自曝熬夜喝咖啡後「中毒」   險情   曹穎在文章裡稱自己連續熬夜工作,喝了杯濃咖啡提神,不料晚上在高速路上「忽然心悸,呼吸困難,手腳發麻,抽筋,險些撞車」。
  • 喝咖啡能夠提神醒腦,注意有5類人卻不宜喝咖啡
    雖然大部分人都可以喝咖啡,但是有一部分卻是不適宜飲用咖啡的,下面小編就來說說哪些人不宜喝咖啡。咖啡中含有咖啡因,而咖啡因被人體攝入後會刺激胃黏膜,刺激胃酸分泌,而對於胃部疾病的患者而言,就不宜飲用咖啡了。
  • 九種人不宜喝咖啡
    有九種病患者不能飲用咖啡,處於特殊情況的人也不適合飲用咖啡,比如孕婦、哺乳期的婦女等飲用會產生不良現象
  • 【喝咖啡禮儀】不宜用咖啡匙舀著喝
    廈門網訊(廈門晚報 記者 陳軍)平日吃早餐時,小吳喜歡配上一杯熱咖啡飲用,但常常因為要趕著上班,小吳會用嘴將咖啡吹涼,並未覺得有什麼不妥。
  • 不宜喝茶和速溶咖啡的人群
    1.不宜喝茶人群主要是指具有某種慢性疾病的惠者,在疾病未愈期暫時不宜飲茶,怕影響治療效果和對健康不利便秘惠者:茶葉中的多酚類物質,對腸胃黏膜有一一定收斂作用,便秘者飲茶,會加重便秘;有神經衰弱或失眠症的人:飲茶後會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而影響睡眠和休息,因為茶中的咖啡因對大腦皮質有明顯的興奮作用;缺鐵性貧血者不宜飲:茶葉中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形成不易吸收的沉澱物,飲茶會加重貧血;缺鈣和骨折的惠者不宜飲茶:因茶葉中的生物鹼類物質,會抑制十二指腸對鈣的吸收,還能導致缺鈣和骨質疏鬆,缺鈣和骨折的患者飲茶,會影響他們的康復
  • 咖啡是寒性還是熱性?這些人群不宜多喝咖啡
    舉例來說,若飲用的是冰涼的冰咖啡,性質自然也轉涼、轉寒。而咖啡豆也會因烘烤時間較長,而帶燥熱。因此,無論因為烘焙或烹調方法差異,使得最後喝下肚的咖啡轉為「寒涼」或「燥熱」,在中醫中咖啡應該屬於清熱之物範圍,但是它又可能引起煩躁,疼痛,顫抖等上火現象,因此很難界定咖啡的屬性。
  • 大量飲用速溶咖啡會損害神經系統
    【環球網綜合報導】很多人都在喝咖啡。早晨喝杯咖啡是使精神振奮、讓身體暖和起來的最好方式。似乎,每個成年人一生中至少會嘗試一次這種飲料。但衝泡咖啡的繁瑣程序讓大部分人選擇了速溶咖啡。這是正確的嗎?俄羅斯「Umnaja」新聞網報導稱,速溶咖啡含有大量丙烯醯胺,大量飲用速溶咖啡會損害神經系統,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報導稱,要弄清楚速溶咖啡的危害,我們首需先要知道這些咖啡的製作流程。普通咖啡粉主要由咖啡豆磨成。新鮮咖啡豆呈綠色,經過烘焙顏色變暗,體積膨脹。但速溶咖啡的製作過程則顯然不同。其生產流程一般為,預處理、焙炒、磨碎、萃取、濃縮、乾燥。二者有什麼區別呢?
  • 三合一咖啡不宜多喝
    相當流行的三合一即溶咖啡是工業化的合成品,主要由砂糖、脂類咖啡伴侶和咖啡組成,營養成分不如新鮮咖啡豆泡製出來的傳統咖啡好,脂肪和糖分較高,優質蛋白及咖啡因較低,生產過程中可能會失去咖啡的精華。  對於肥胖者和正在減肥的人來說,雖然有少量報導指出咖啡有減肥的功效,但也不能多喝。
  • 咖啡對身體的影響如斯大,哪些人不宜喝咖啡?
    咖啡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飲品之一,它的魅力在於恰如其分的苦中透露出的濃鬱和香醇,讓人放鬆。我們知道咖啡還能提神,有研究甚至證明晚上在高速公路開車時飲用咖啡,可以減少發生交通事故的風險。在享受美味咖啡的同時,你是否知道它對身體的影響呢?過去幾十年間,越來越多的研究試圖闡明咖啡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小編來給大家梳理一下。
  • 哺乳期不宜飲用可樂型飲料
    哺乳期不宜飲用可樂型飲料2008-06-27 09:11作者:佚名來源:錄入:fengkaiwen   收藏本文導讀: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專家們對市面上出售的3種不同配方的可樂飲料,進行殺傷精子的試驗後得出結論
  • 咖啡正確的飲用方法|咖啡的禮儀,職場白領必備生活技能
    別忘了先嘗一口純咖啡哦!4.適量的飲用,咖啡中含有咖啡因,所以要適量的喝哦!依照上述的過程享受一杯好咖啡,不僅能體會咖啡不同層次的口感,而且更有助於提升鑑賞咖啡的能力喔。特別要注意的部分禮儀:(1)怎樣拿咖啡杯?在餐後飲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
  • 日本男子過度飲咖啡死亡 這六種人不宜喝咖啡
    實際上,即便不會致死,過量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也不容小覷。圖 荊雪濤/攝危害一:輕度認知功能障礙在義大利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中,他們評估了穩定的或者不頻繁的喝咖啡習慣和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之間的相關性,發現過度咖啡飲用可能會引起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輕度認知功能障礙被認為是阿爾茲海默症和老年性痴呆的早期徵兆,針對這種問題至今沒有治療方法。
  • 咖啡飲用知識,你又了解多少呢?
    咖啡的飲用指南喝咖啡也是有許多需注意的事情的,要是不注意就會損害我們的健康,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咖啡的飲用指南吧!醫生提醒,切忌在空腹時喝咖啡,因為咖啡會刺激胃酸分泌,尤其是有胃潰瘍的人更應謹慎。咖啡作為一種飲品,飲用時,要根據個體情況適可而止,總的來說在營養學中還是強調均衡飲食而少用辛辣刺激食物。
  • 長期飲用咖啡的利與弊
    適當飲用咖啡會對健康有益處咖啡是由烘焙的咖啡豆加工製成。咖啡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和可可鹼,另含蛋白質、脂肪、纖維等營養成分。來自阿爾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系統地分析了從1970年至2016年有關咖啡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約1277篇研究報告,發現基本的共識是:有規律地、適當的飲用咖啡會對健康產生一定的益處。英國南安普敦大學的研究人員也對現有的多項咖啡相關的研究進行了綜述,結果表明,喝咖啡可能降低罹患認知能力下降和帕金森氏症的風險,並且可以改善哮喘症狀。
  • 杭城咖啡迷們值得一去的地方 教你怎么正確飲用咖啡
    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常綠小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裡面的果仁,再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   你喝的咖啡的成分有哪些?   1.咖啡因:   有特別強烈的苦味,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心臟和呼吸系統。適量的咖啡因亦可減輕肌肉疲勞,促進消化液分泌。
  • 喝咖啡過量可導致咖啡中毒 四類人不宜喝咖啡
    原標題:喝咖啡過量可導致咖啡中毒 四類人不宜喝咖啡   咖啡與茶葉、可可並稱為世界三大飲料植物。咖啡樹是屬茜草科常綠小喬木,日常飲用的咖啡是用咖啡豆配合各種不同的烹煮器具製作出來的,而咖啡豆就是指咖啡樹果實裡面的果仁,再用適當的方法烘焙而成,品嘗起來是苦澀味道,可以用於提神醒腦。很多人都喜歡喝咖啡,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咖啡喝多了有害無益。
  • 你知道咖啡最佳飲用溫度嗎?
    全世界大多數飲品均有最佳飲用溫度一說,例如紅葡萄酒和白葡萄酒。咖啡作為世界三大飲品之一,自然也有其最佳飲用溫度。為了避免話題過於複雜,今天僅僅想和大家討論一下咖啡熱著喝和冷了再喝哪一種口感更佳。咖啡自衣索比亞起源流傳至今,已發展出多種多樣的衝煮方式。如今我們常見的有意式咖啡機、滴濾咖啡、虹吸壺、法壓壺等幾種,而每一種衝煮方式所製作的咖啡都有著不同的最佳飲用溫度。
  • 飲用咖啡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
    在我們工作疲勞的時候,飲用一杯咖啡,會讓我們精神百倍,工作效率提高,飲用咖啡對人體有什麼好處和壞處呢?飲用咖啡的好處。在工作感到疲勞的時候,飲上一杯咖啡,可以消除疲勞的感覺。這是因為咖啡具有營養和促進代謝的作用,咖啡中含有的維生素B,咖啡因,單寧酸等物質,對人體有營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