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9月4日訊 (通訊員 王志軍) 最近義烏女生吃燒烤,被酒精燒壞身體,引起關注。消防部門梳理發現,這樣的事情全國發生多起。實用酒精類鍋具有哪些安全問題要注意?
酒精,是種啥氣體?
酒精學名是乙醇,是一種無色透明、易揮發、易燃燒,燃燒發出淡藍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碳與水(蒸汽),並放出大量的熱。乙醇蒸氣與空氣混合能引起爆炸,爆炸極限濃度3.5-18.0%(在義烏火鍋店事件視頻資料發現,當時盛放酒精的瓶子中只有小半桶酒精,打開瓶蓋添加酒精的過程中瓶內的乙醇蒸氣與空氣混合形成了濃度3.5-18.0%混合氣體,添加過程中瓶內發生了爆炸,個人認為並非是服務員將瓶子扔向了顧客)
酒精應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嚴禁在爐灶邊放置酒精、煤油、汽油等易燃物品)。保持容器密封。應與氧化劑、酸類、鹼金屬、胺類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
使用場地範圍內嚴禁有火源及超過酒精引燃溫度(363℃)的發熱物體;使用時每次取用後必須立即將容器上蓋封閉,嚴禁敞開放置;
酒精爐使用注意事項口訣
知三焰
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層。焰心是酒精的蒸氣,溫度最低;內焰是沒完全燃燒的碳粒,火焰較明亮;外焰因充分接觸氧氣,燃燒完全,溫度最高
三檢查
①餐前要檢查酒精爐頂端的石棉網是否燒焦或不平,如有,應立即更換,目的是使酒精充分燃燒,放熱均勻。
②檢查酒精盒裡酒精貯量是否在20%-80%之間;酒精過滿,點燃時酒精膨脹容易溢出起火,酒精量少於酒精盒20%,酒精盒裡充滿著酒精蒸氣與空氣爆炸混合物,點燃時會引起爆炸。
③檢查點火槍是否正常使用。
三要
①酒精爐不用時要立即蓋上滅火帽。一是防止酒精揮發造成浪費;二是防止由於酒精揮發而在石棉網上留有較多的水分,以後使用不易點燃或燃燒不好。
②點火前及滅火前要禮貌用語告知客人,引起客人注意,以免造成在操作過程中碰到客人造成安全事故。
③酒精爐要用滅火帽熄滅。待蓋帽熄滅後,拔下重蓋一次。防止燈帽內外形成壓強差,而將帽吸緊,以後使用不易取下。
三不準
①不準向燃著的酒精爐裡添加酒精,添加酒精時必須熄滅爐火,並冷卻到室溫,然後用漏鬥或小口徑壺加入。目的是防止溢出酒精,遇明火而引起失火。
②不準用燃著的酒精爐點燃另一個酒精爐,要用打火槍引燃,目的是防止酒精溢出引起失火,打火機或火柴點燃存在安全隱患。
③酒精爐滅火不準用嘴吹,目的是防止爐內酒精蒸氣突然著火而爆炸。
如何處理酒精燃燒事故
衣服被火燒著時,千萬不能東奔西跑或者亂撲亂打,這樣很容易產生嚴重後果,因為跑的時候會有風,會加速燃燒,還容易引起周圍其他可燃物品的燃燒。正確的做法是,儘快脫去身上著火的衣服,或者迅速躺在地上打滾,使用滅火器(co2)滅火或者溼衣物覆蓋滅火。
延伸閱讀:「炸鍋」事件頻頻發生 酒精是源頭
2012年5月12日晚上8點多鐘,南京漢中門一家名為「三鍋演義」的自助火鍋城服務員在給一桌顧客添加火鍋底下的液體燃料時,操作失誤導致爆燃,9名顧客不同程度灼傷。
2013年6月17日下午。揚州市望月路寶芝林川味坊女服務員(17歲)和其他兩名男同事在為火鍋添加液體酒精時,兩名男同事違規操作導致該女服務員嚴重燒傷
2014年9月2日中午,義烏大二女生小倩和男同學到一家燒烤店吃燒烤,服務員對明火加液態酒精緻女孩全身起火。女生全身被大面積燒傷,被送往杭州救治,隨時有生命危險。
近年來由於餐飲店員工作不得當,導致「炸鍋」事件頻頻發生,現給大家科普下安全知識,以後大家在用餐的時候也能及時分辨,萬一遇到緊急情況也能夠做出補救措施。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