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晚上睡不著,寫下一首20字小詩,卻成千古詠雪絕唱!

2020-12-16 慶餘說詩詞

在大自然眾多的景物中,雪以它冰清玉潔的特性,贏得了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的讚美。於是便有了萬種風情的詠雪篇章,如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李白《北風行》中「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等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夜雪》,便是一首千古詠雪絕唱。

《夜雪》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它寫於唐憲宗元和十一年(816年)冬。當時白居易正處於被貶江州司馬期間,因窗外積雪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夜雪》。這首詩的主要內容,便是運用側面烘託手法來寫「夜雪」,以及抒發了白居易貶謫江州的孤寂心情。

這首詩的取勝之處,首要在於立意不俗。眾所周知,雪無聲無味,只能從它的顏色、形狀、姿態去描寫,但這些特點無一例外,都需要在白天才能看到。所以詠雪詩寫夜雪的就很少,能夠流傳千古的就更罕見了。但白居易這首詩卻巧妙的從側面烘託,生動傳神地寫出一場夜雪來,不愧為千古詠雪絕唱。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白居易的這首《夜雪》: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首句「已訝衾枕冷」,意思是說,實在驚訝今夜的寒冷,被子和枕頭竟然都是一片冰涼。這句詩中,白居易沒有提到「雪」字,但是這裡的「冷」字,不僅點出了雪,還暗示了雪大。只有雪大和長時間的下雪,屋裡的人才會感到被子和枕頭都是一片冰涼。其實這裡的「訝」字也在寫雪,因為雪無聲,所以等到寒冷時才能感受到。可見這句詩是從觸覺(冷)來側面烘託夜雪。

次句「復見窗戶明」,即又見到窗外一片通明。這句詩則是從視覺(明)來側面烘託夜雪。如果有經驗的人,就會知道當晚上的雪下得大、積得深時,積雪的反光會給夜晚呈現出一片通明的景象。所以白居易這裡可謂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最後兩句「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意思是說,夜深後,才知道這是外邊下了大雪,雪越下越大,不時還能聽到厚厚積雪壓斷樹枝的聲音。這兩句詩看起來平淡無奇,實則包含了多層含義。「知雪重」,是白居易的感覺。「聞竹聲」,則是白居易的聽覺。它們無一例外,都是為了烘託夜雪。

除此之外,白居易「時聞」也說明了冬夜的寂靜,更說明了詩人晚上睡不著的事實。而白居易晚上睡不著,除了因為夜雪寒冷,更重要的自然是貶謫江州後心情的孤寂。所以這首詩才會別具一格,韻味悠長。觸覺(冷)、視覺(明)、感覺(知)、聽覺(聞)四個層次的敘寫,不僅讓我們領略到了雪的特點,也深感詩人的孤寂之心。

綜觀白居易的這首詩,初看句句寫人,細讀卻處處寫雪,可見水平高超之處。而白居易詩通俗易懂、明白曉暢的語言特色,在這首詩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總的來說,全詩樸實自然,卻韻味十足,是一首千古詠雪絕唱。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大晚上睡不著,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打發時間,短短20字成就千古絕句
    張繼晚上睡不著,寫下了《楓橋夜泊》;李白晚上睡不著,寫下了《靜夜思》。我們本篇的主角——大詩人白居易,大半夜睡不著,就爬起來寫了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大概就是我們和大佬的區別吧!說起白居易,那可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啊!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邀請朋友來喝酒,僅有20字卻驚豔了千古!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是我國唐代著名詩人。其與劉禹錫並稱「劉白」,又與李白、杜甫合稱「唐代三大詩人」,有著「詩魔」和「詩王」的美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通俗性可以說是白居易詩歌作品的一大特色。
  • 元稹吃白居易的醋,寫下一首千古名作,白居易只好寫千古名作解釋
    就是這樣的如膠似漆,就是這樣的目眩神迷,那麼我們幻想一下,倘若白居易另外找到了一位摯友,日夜與他在一起,那元稹心裡會怎麼想,他的醋罈子得憋多大呢?唐元和四年,元稹於外地任監察御史,在梁州留宿時他夢到了白居易,頓時老淚橫流,寫下了這一首感傷之作。
  • 白居易和劉禹錫喝酒時感慨萬千,寫下這首詩,最後10個字千古名句
    白居易和劉禹錫這對多年好友,只論性格,似乎並不算很搭。如果按星座來看,白居易或許是永遠溫暖的白羊座。無論是面對陌生琵琶女寫下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還是為巢中小鳥寫下的「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望母歸」,都能讓人感受到詩魔的溫情。
  • 白居易最美的一首詩,840個字出了無數千古絕句,讓人嘆服
    ▲圖為電影妖貓傳白居易和空海小編今天要說的就是白居易的詩歌,他雖然一直致力於文字的通俗化,表示自己寫的文章要讓文盲都看得懂,但是這並不意味著白居易的寫作水平低,恰恰相反,白居易的寫作水平高的超出你的想像
  • 白居易半夜凍醒後,發現下大雪,寫下一首詩,美得讓人心醉
    古代詠雪的詩歌很多,但是白居易的這首唐詩《雪》,卻別出心裁,用短短的20個字,寫出了一首讓人心醉的夜雪詩。雪白居易(唐)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這樣的天氣,大詩人白居易讀了一會書,烤了一會兒火,就早早上床睡覺了。可是,睡到半夜時分,他從一個哆嗦中醒來,摸了摸被窩和枕頭,仍然是一片冰涼。他不禁咒罵了一句:「這是什麼鬼天氣!」就在這時,白大詩人忽然發現窗戶透出一片若隱若現的亮光,他便拉開窗簾一瞧,哇!原來下大雪了!
  • 白居易在冬至夜想起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
    千年前的一個冬夜,白居易想起了闊別多年的初戀,寫下一首詩,短短20字道盡相思之苦。《冬至夜懷湘靈》豔質無由見,寒衾不可親。何堪最長夜,俱作獨眠人。白居易11歲那年,為了躲避戰亂,他的父親將一家人送至宿州符離安居。白居易在那裡生活了二十二年,所以一直將符離當成自己的故鄉。也是在那裡,他認識了小他四歲的鄰居女孩,湘靈。
  • 李白深夜睡不著,寫下一首詩,只有短短4句,卻成千古名作
    尤其是在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的古代,一旦離鄉,往往就是數載。所以古人便用詩歌的形式,反映自己客居他鄉的艱難,抒寫自己對故鄉的思念之情。譬如,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溫庭筠的「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孟浩然的「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等等。詩人們魂牽夢縈的思鄉之情,無不成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詩句。
  • 白居易最感人的一首送別詩,只有短短20個字,道盡離別的悲痛
    無論是感情深厚的親人,還是交往多年的好友,都不可能陪你走完一生,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或早或晚,總會與他們說再見。人生在世,會經歷不同的送別場景,每一次都讓人難受,多愁善感的古代文人,留下許多與送別或離別有關的詩詞。樂觀的唐代詩人高適,笑著喊出「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詩句,或許他心裡依依不捨,只是強忍著不表現出來。
  • 羅隱的一首詠雪詩,僅僅二十個字,卻是意境全出,值得一讀再讀!
    羅隱,字昭諫,今天杭州富陽人,可能有一些朋友對於羅隱並不是很熟悉,其實他也是晚唐時期非常著名的詩人之一,他的很多詩作,大多都是描寫貧民生活,可以說讀他的詩,便是在讀一部古代人文史,在他的詩作中,處處能夠看到他對於底層人們的那一份真誠的愛;可能也正是由於他那一份真誠的愛,也使得他的詩作
  • 為了勸朋友來喝酒白居易也是拼了,寫下首趣詩,其中14字千古名句
    所以才有了杜甫筆下的「李白鬥酒詩百篇」,也有了蘇軾筆下的「詩酒趁年華」,更有李白筆下的「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等。既然「詩酒」不分家,那自然免不了邀酒詩詞,在我看來勸酒中最著名的詩句當屬白居易的那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從中不難看出白居易也是位「酒家」。
  • 2020第一場雪來了,看古人如何詠雪,一首未寫完的詩卻被評為最佳
    此情此景,總是讓人詩興勃發,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些詠雪的名篇佳句。長徵中的毛主席感其壯闊,於是寫下了氣勢磅礴的《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這些從小就背得滾瓜爛熟的詩句,每每讀來總是讓人激情澎湃。
  • 白居易與元稹各寫了一首詩,記錄了深情厚意,也留下千古難解之謎
    後來,讀書人為助酒興,想出許多賭酒方法,如作詩、對聯、猜謎等等,籌子變化成了一種行令的工具。第三小句,白居易才說,他們為什麼這麼惆悵?就是因為缺少了友人在身邊。友人是誰,去了哪裡呢?這位友人就是標題中的元九,也就是在家族中排行第九的元稹。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中國詩詞大會,白居易寫春天景色絕對第一,寫的送別詩也是絕唱
    在中國詩詞大會上曾經考過一首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讓人想起了唐代偉大的詩人白居易,白居易是一位詩詞的天才,他在詩詞的天空中盡情的翱翔,為後人留下了眾多絕美的詩篇,他寫的詩詞美輪美奐,讀完之後就讓人感到美景如在眼前。描寫春天美好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就是這樣的作品。
  • 冬夜大雪紛飛孤獨的白居易,寫下平生悽美之作,無一字不傷感
    白居易,字樂天,中唐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也是婦孺皆知,如果要給唐朝的詩人排名的話,白居易完全可以排進前五。才華可比肩李杜,無論是他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還是首膾炙人口的《賦得古原送別》,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白居易見小孩「偷」採蓮子,寫下一首趣詩,最後5字堪稱神來之筆
    但要說起誰最有趣,還要數詩王白居易。這是個嬉笑怒罵皆成詩的文人,他寫詩要的就是通俗易懂,所以他的詩總是那麼朗朗上口。最難得的是這樣的一位大詩人,還是一個頗懂童真童趣的人。有一次,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看見湖上一個小孩偷採蓮子,他不僅不聲張,甚至心裡很為孩子著急:你怎麼這麼笨啊,藏都不知道藏好一點呢?
  • 白居易最精巧的一首小詩,描繪了一幅清新秀麗,生機勃勃的圖畫!
    ,並且去接受;但是白居易不同,他在16歲時寫下了一首千古名篇《賦得古原草送別》後,便一直受到人們的讚賞,這一點他與李白非常像,兩個人都生前死後,都獲得了諸多的榮譽。即使是到了現在白居易也一直被人們所推崇,一直被人們所喜愛,這除了他的詩作寫得好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那就是他的詩作裡,不像其他的詩人,喜歡去使用一些生僻的字,以及使用一些典故,從而也使得他的詩作,更加的容易理解,也更加的能夠打動人心,往往可能只有寥寥的數語,同樣的讀來令人感動不已。
  • 寇準七歲時寫下一詩,短短二十字,卻成人人會背的千古名篇
    再如白居易十六歲時,就寫出了包含哲理的名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本文向大家分享的《詠華山》,便是北宋政治家、詩人寇準七歲時寫下的一首詩。相傳在寇準七歲那年,寇準父親帶他攀登華山,當登到華山高處極目遠眺之時,寇準見八百裡秦川盡收眼底,便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
  • 杜甫為諸葛亮寫的一首詩,最後14字成千古名句,選入中學課本
    杜甫的作品也被稱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是現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對後世影響可謂深遠。晚年漂泊蜀地杜甫仍心系蒼生胸懷國事,為此他特地為諸葛亮寫了一首詩,其詩最後14字更是成千古名句,年年入選中學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