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湯VS吃肉,哪一個更有營養?

2020-11-30 澎湃新聞

俗話說

寧可食無菜,不可飯無湯

天冷的時候

喝上一碗熱氣騰騰的湯

幸福的感覺撲面而來

每次喝湯總想起媽媽念叨的一句話

「來,多喝點湯,營養都在湯裡。」

這個說法流傳甚廣

以至於被扔掉的總是肉渣渣

然而,當真如此嗎?

NO!NO!NO!

大家對於喝湯存在很多錯誤的認知

而且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湯和肉哪個更有營養?

不少人認為,燉煮都無法溶出到湯裡的物質就不具備營養價值,喝湯最好不要吃「渣」,「肉渣」是不易被人體消化的東西。

其實不然。

無論雞湯、骨湯還是魚湯,湯中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本身。

雞湯中的蛋白質僅為肉中的1/10左右,湯中更多的是提供鮮味的胺基酸,無機鹽和維生素等物質。

其次,湯中更多溶解的鈣、鐵等無機鹽的含量不足肉中的1/6,而一碗骨頭湯的中鈣的含量更是僅有幾毫克,遠低於人們對骨頭湯中鈣含量的想像。

由此可見,湯中的營養物質含量並不高,遠不能滿足人體對營養素正常的每日所需。

因此,從營養學角度說,肉相比湯更富有營養,肉中蛋白質含量高,質量更好,胺基酸種類也更豐富。

不過最科學的食用方式還是肉湯同食、適度攝入,人體才能更全面地吸收食物中的營養。

哪種湯營養價值更高?

從營養學角度來講,可以用同類同等量的食材的可食用部分的多少來評判其營養價值的高低。

也就是說,如果是同等重量的食材熬煮的湯,不能吃的部分越少其營養價值越高。

由此可知,魚湯的營養價值相對較高。因為魚刺分量最少,雞湯次之,骨頭湯排最後。

湯多喝無益?

無論是魚湯雞湯還是骨頭湯,經過較長時間的熬煮,都會有一些脂肪、維生素、胺基酸和少量的無機鹽會浸出並溶解在湯裡。

幼兒、老人以及胃腸道消化功能弱者,大量喝湯會減少對其他食物的攝入量,造成其他營養素的攝入不足,影響健康狀況。

湯裡面有大量的嘌呤,如果本身尿酸偏高,還經常喝燉湯,會增加患痛風的風險。

還不放棄?

煲久一點,讓食物中的營養物質都溶解在湯裡?

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煲湯時間越久,營養越高?

並不是越久越好!

煲湯應該針對不同食材調整時間,一般1~1.5小時即可獲得較好的營養價值。

具體情況可以參考:

魚湯熬湯30分鐘,雞肉、鴨肉煲燉1~1.5小時,骨頭湯為2個小時。

有研究發現,煲湯時間太長,亞硝酸鹽(致癌物)的含量也會增加。

一般情況下,煲湯時間超過4小時,湯中的亞硝酸鹽含量會逐漸增加,超過6小時就會存在安全隱患。

所以,不要過分迷戀老火靚湯了,喝多了,不養生反而傷身。

還有哪些喝湯的誤區?

誤區一:對於老人、幼兒,湯泡飯更營養

不少人認為,咀嚼、胃腸功能不好的老年人和不愛吃飯的幼兒很適合以湯泡飯的飲食方式。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因為湯泡飯會導致胃動力不足,長此以往會引發胃病,進一步影響自主吃飯和消化能力。

誤區二:骨頭湯補鈣

一項骨湯研究表明:160克骨湯中,蛋白質、礦物質和微量的糖類只有0.5%,而其餘99.5%都是水。所以,骨頭湯補鈣的說法毫無科學依據。

人體和動物體內的鈣確實99%都儲存在骨頭裡,但骨頭裡的鈣是不會經過簡單水煮就溶進到湯裡的,鈣不溶於水,骨頭湯裡的鈣微乎其微。

補鈣的首選食物應該是牛奶,還有綠葉蔬菜、豆類及堅果。另外,蝦皮和芝麻醬雖然含鈣量很高,但從可食用的頻次和量來看,並不能作為人們日常膳食的一部分。而每天300ml的牛奶,基本可以滿足中國人對鈣的生理需求。

很多綠葉菜的鈣含量在100毫克/100克上下,與牛奶的鈣含量相當,有些甚至高出不少。

牛奶及常見綠葉蔬菜鈣含量對比表格

食物名稱鈣含量

(毫克/100克)牛奶104綠莧菜187木耳菜166芥藍128油菜108小白菜90雞毛菜78菠菜66數據來源:《中國食物成分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應每天攝入800毫克鈣。

每天吃300克奶及奶製品,大約能攝入300毫克的鈣;

吃夠300~500克綠葉蔬菜,就能夠貢獻超過500毫克鈣。

誤區三:趁熱喝湯

生活中,人們有趁熱吃飯的習慣,尤其是喝熱湯。而湯涼了之前喝掉湯,就必然會加快吃飯速度。

延長吃飯的時間,不僅能充分享受食物的味道,而且可以提前產生飽腹的感覺,緩慢提升血糖。

喝湯也是如此,喝湯速度太快,大腦來不及收到飽的信息,等意識到飽的時候,已經吃了過量的食物,由此導致能量過剩,不利於體重的控制。

誤區四:湯汁越濃越白營養價值越高

湯呈現出濃白色是因為從肉中水溶進湯裡的脂肪球被分子包裹,即脂肪被乳化。脂肪變成小顆粒,不能凝聚在一起,進而形成穩定的脂肪球的均勻分布在水裡。

通常脂肪越多,湯就會越白,所以我們喝的奶白色的濃湯,其實喝進去的是高濃度的脂肪,這種濃湯不適合三高和超重肥胖人群。

·END·

原標題:《喝湯VS吃肉,哪一個更有營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喝湯與吃肉,哪個更有營養?眾說紛紜,卻常被誤解
    尤其是嶺南一帶,很多時候用於煲湯的一些肉類都不吃,而是只是單純地取湯進食,人們認為營養都在湯裡,喝湯比吃肉更有營養。喝湯比吃肉更營養是誤解在過去,我們一直只把蛋白質、脂肪以及糖類物質視為營養,高蛋白、高脂肪以及高糖類的是才叫營養食物。
  • 吃肉不如喝湯?吃肉和喝湯,到底哪個更有營養?是時候知道答案了
    「吃肉不如喝湯」,這句話我們應該都聽過。小時候,家人為了我們的能健康成長,總是想方設法的想給我們多補充些營養。燉湯自然也就成了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味道好,製作過程也不是很麻煩。可是,湯的營養真的比肉的營養成分高嗎?
  • 喝湯比吃肉更有營養?
    答:簡單說,我們不建議通過喝湯給孩子補充營養,尤其脂肪和鹽分較高的湯。很多人聽了就有疑問,是不是喝湯比吃肉更有營養?應該是只喝湯不吃肉,還是要喝湯也要吃肉? 其實任何湯水的營養都遠不及肉本身,只有很少部分可溶性的物質,比如游離胺基酸、B族維生素、肌漿蛋白、脂肪酸、短肽、鉀元素等會溶解在湯水之中,大部分的蛋白質無法溶解,肌纖維和鈣、鐵、鋅等礦物質元素也很難溶解。
  •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喝湯比吃肉更營養
    【網絡謠言粉碎機】流言:喝湯比吃肉更營養 2020-12-18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言:喝湯比吃肉更營養
    我們經常聽人說:營養全在湯裡呢。甚至有的人燉了魚湯以後,竟然把魚肉都扔了,說那是殘渣,沒營養,營養都在魚湯裡。真相解讀:其實,湯的主要成分還是水,以及一些從肉裡面溶解出來的營養成分,比如水溶性維生素、肌漿蛋白、胺基酸、肽類等。一般來說,肉湯、雞湯中的蛋白質含量僅有 1%~2%,如果是吃肉,得到的蛋白質為20%左右,如果靠喝湯顯然比吃肉攝入的蛋白質少得多。
  • 喝湯和吃肉到底哪個更有營養?現在終於有了答案!
    覺得自己身體不好喝湯,不小心骨折了喝湯,喝湯有營養,這可能是很多人的貫有的想法,更有甚者不吃湯中的肉,只是喝湯!喝湯已經變成了大補之物,但是很少有人想喝湯真的要比吃肉還要有營養嗎?有科學的道理在嗎?今天就來好好說一說!營養都在湯裡,不在肉裡?
  • 燉雞隻喝湯不吃肉,聽說湯更營養?
    真的是喝了湯,就吸收了大量營養嗎?湯的營養價值更高嗎?肉湯確實要比湯中剩下的肉,味道更鮮美,口感更好。這是因為經過燉煮後,肉中的胺基酸都析出溶於湯中,而胺基酸是一類讓我們味覺上,感到鮮美的重要物質。比如,可以控制煲湯時間,別煲煮得太久,或可以把肉塊處理得小一點,肉軟了就喝湯吃肉,這樣就能湯鮮肉嫩二者兼得。骨頭湯補鈣?
  • 吃肉喝湯,到底哪個有營養
    一般家庭會不定期煲湯來補充營養,認為營養在湯裡,肉都剩下來沒人吃。無論雞湯、肉湯還是魚湯,湯的蛋白質含量遠不及肉塊本身。肉類是肌肉纖維構成的,其中有 可溶性的肌漿蛋白和胺基酸、肽類等,它們容易進入湯中, 但大部分肌纖維成分很難溶出來。
  • 真真說 | 營養全在湯裡?喝湯比吃肉更補?
    真真說 | 營養全在湯裡?喝湯比吃肉更補? 來源: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原標題:《真真說 | 營養全在湯裡
  • 喝湯真的更有營養嗎?
    1 喝湯真的更有營養嗎?其實我們有很大的誤區,湯裡的主要成分是水,各種營養素的含量比不上肉裡的豐富,而且肉湯裡還有不少的 脂肪,多喝容易長胖,無論是雞湯肉湯還是魚湯等,蛋白質含量是不及肉本身!對於打部分消化吸收正常的人來說,喝湯真的不如吃肉哦!2 燕窩真的營養價值高嗎?燕窩雖然賣的貴但是營養組成其實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從蛋白質的質量來看,一個特級燕窩的營養價值還不如半個雞蛋,口感上的還不如銀耳湯!
  • 喝湯和吃肉到底哪個更有營養?萬萬沒想到,這些年都錯了
    在大多數人的心裡 都會認為 湯會比肉更有營養 尤其是在生病的時候另外,肉湯中還含有一種叫「含氮浸出物」的物質,這種物質沒啥營養,但有比較鮮美的味道。
  • 吃肉喝湯哪個更滋補?專家:要因人而宜
    有人說雞湯、肉湯更滋補,可以只喝湯不必吃肉。還有人說喝湯根本不能滋補,蛋白質和鐵都在肉裡。喝湯和吃肉到底哪個更滋補?這兩句話正確與否,要看用在什麼人身上、什麼情況下。雞湯、肉湯中有很多營養物質,比如游離胺基酸、小肽、穀氨酸、穀氨醯胺、肌酸、B族維生素等,病後虛弱、消化不良者可以快速吸收利用,起到改善食慾、提高消化能力的作用。穀氨醯胺和穀氨酸都是非必需胺基酸,看似可有可無,但可以作為腸道細胞的快速能源供應,對健康有著積極作用。
  • 寶寶多大可以開始吃肉喝湯不吃肉營養夠嗎?
    (來源·親貝網)目前我國兒童營養缺乏以微量元素缺乏為主,如缺鐵性貧血、佝僂病、鋅缺乏和維生素a缺乏等都與肉類食品攝入量過少有關。因為肉類食物中鐵、鋅、鈣和各種維生素的含量比糧食中的含量要高十幾倍或更多,而且其生物利用率也明顯高於植物性食物,因此兒童膳食中肉類食品的攝入必須有保障。
  • 產後第三周飲食:加強營養 喝湯同時要吃肉
    >產後第三周飲食:加強營養 喝湯同時要吃肉2020-11-03 13:57:3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產後第三周,前兩周採用漸進式且溫和清淡的飲食方式,本周開始要更加強營養的補充,從而合理膳食、促進營養攝入均衡。
  • 「商人吃肉我喝湯」
    原標題:「商人吃肉我喝湯」   大凡貪官腐敗,總有一套自欺欺人的「理由」。「開發商吃肉,我跟著喝湯」,就是不少貪官落馬的貪腐「理由」之一,也是他們內心失衡後的自我補償。   比如海南省文昌市原副市長符濤生就是這種貪腐邏輯的信奉者,結果成為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的典型。
  • 央媒評「開發商吃肉我喝湯」 :喝湯的該治,吃肉的也不能跑
    落馬的海南省文昌市原副市長符濤生是這麼為自己辯解的:「開發商們個個腰纏萬貫,個個是款爺,一個工程賺的錢夠他們享用很多年。這些工程是我幫他們拿到的,他們發財吃肉時,自己跟著喝些湯也在情理之中……」符濤生的這一番「大實話」可謂「貪腐有理論」,「開發商吃肉我喝湯」是一種心理失衡,更是「雁過拔毛」式的主動腐敗。
  • 喝湯還是吃肉?
    我國南方居民有煲靚湯的習慣,雞湯魚湯大骨湯,而且覺得熬得越久越有營養,老一輩的人還會告訴你,熬了這麼久的湯,營養全在湯裡了,肉就不要吃了、骨頭湯還補鈣,真的是這樣嗎?先拿魚湯和雞湯來說,湯裡面含有少量的可溶性蛋白質、多種胺基酸、肽、肌酸、肉鹼等小分子含氮物,所以喝起來會用鮮美的口味,也會有少量的水溶性
  • 雞湯比雞肉哪個更有營養?看完之後,孝順的網友勸媽媽多吃肉
    大魚大肉吃多了,長輩們總會在飯桌上勸人多喝湯,說肉煮了那麼長時間,營養都煮在湯裡了,喝了順順肚子,還有助於消化。中國有那麼一句俗語:飯前一口湯,不用進藥房。在長輩們眼裡,沒事多熬湯喝,病痛不會找上門。事實真的如此嗎?
  • 減肥只喝湯不吃肉會更胖?還不快調整戰略!!
    入冬了,正是該喝湯滋補的時候。但是很多人只喝湯,覺得湯裡的肉和菜都沒有營養了,或者為了減肥就不吃了,這樣做正確嗎?我們來分析一下:首先,湯就是含有大量的水。肉被煮之後,只有極少許的物質在湯裡,比如胺基酸和肌漿蛋白。一般,肉湯中的蛋白質只有一點點(約1%),比肉少太多。並且,湯中的礦物質,除了可溶的鉀元素,骨頭中的鈣、鐵等並不能溶到湯裡。
  • 煲湯只喝湯不吃肉,這是不是很浪費?營養師:別槓,勸你們少喝湯
    在某乎上有一個熱度非常高的問題,提問人表示自己身邊有人煲湯只喝湯,但是煲湯的材料都是倒掉的,這是不是一個很浪費的行為?由於最近大環境提倡不浪費食物,所以這個問題再次有了熱度,不少人回頭過來想想自己以前煲湯只喝湯不吃肉的做法,琢磨著好像的確有一點浪費的感覺。而在這個問題下,有一位營養師提出了她的建議,那就是大家多吃材料少喝湯,就所有的營養物質都是材料裡多,而湯裡溶解的營養非常少,還很容易鹽分超標、脂肪超標、嘌呤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