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
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
星巴克的會員制度一直是星巴克的重要營銷工具之一,本文對其新會員體系進行了梳理分析,揭曉了背後的成功秘訣。
全文共 4125字,閱讀需要 9 分鐘
—————— BEGIN ——————
一、星巴克會員體系
星巴克的星享會會員制度,自從2008 年星巴克在美國推出之後,它就開始成為星巴克最重要的營銷工具之一,並在 2010 年被引入到中國市場。
不過星巴克最近在2018年做過一次大的調整,關於此次調整改動較大,並且爭議也非常大,如果專門去寫,可以單獨寫一篇了,因此本篇星巴克文章僅針對新會員體系做分析。
目前星巴克的會員制度非常簡單易懂,我把它叫做一二三模式。概況來說,就是一星,二卡,三等級。
1. 「1星」
星巴克作為一家定位為中高端的品牌,它賣的其實不止是咖啡,而是所謂的除了家和公司之外的第三空間。
任何一家星巴克門店,其核心理念在為消費者提供一個休閒、放鬆、舒暢的空間,所以其門店的設計、布局、裝潢,甚至咖啡香氣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
從某種層面來說,星巴克更像是為一家顧客提供軟價值的公司。
這一點在星巴克的周邊產品上也體現的淋漓盡致,包括袋裝咖啡豆、杯子、卡等周邊產品,每一件產品都精緻的像藝術品一樣,處處透露出星巴克是一家高端的品牌。
星巴克的會員體系也一樣,沒有像其他公司一樣,叫做所謂的積分或積幣,而是叫做積星。
它沒有引入額外多餘的元素,而是將品牌logo中的星引入了進來。
這個星星的設計,不但強化了品牌效應,極大的降低了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品牌和顧客的溝通效率,提高了轉化效率。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因為星巴克作為一家全球有3萬多家門店、年收入過千億人民幣的公司,幾乎每單交易都是通過店員的服務完成的。
而通常一個消費者點杯咖啡的時間通常不超過1分鐘,如何在這1分鐘內,讓店員輕鬆的把目標消費者轉化為會員,星巴克的積星制在這裡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們以一個消費者小A來到星巴克點單的場景舉例——
小A:請幫我點一大杯拿鐵。
店員:先生,如果你經常喝咖啡,可以考慮加入我們星巴克的會員!
小A:加入會員有什麼好處呢,具體規則是什麼呢?
店員:星巴克的會員非常簡單,分為3個等級:銀星級,玉星級,金星級。銀星是免費註冊的,一旦你升級到玉星會員我們會贈送你3張免費咖啡券。
小A:那麼,如何升級到玉星會員呢?
店員:你只需要積夠4顆星星就可以成為玉星會員了,每消費50元可以累積1顆星星。
可以看出:這個積星制,非常簡單易懂,消費者一看就明白,一聽就懂。
為了說明問題,便於理解,我們可以拿國內餐飲業的龍頭海底撈和星巴克的會員做個對比。
這次我們以另一個消費者小B來到海底撈的場景舉例——
店員:親,如果你經常來海底撈,可以考慮加入海底撈會員!
小A:加入會員有什麼好處呢,具體規則是什麼呢?
店員:海底撈的會員,分為4個等級:紅海、銀海、金海、黑海。消費可獲取撈幣,用於兌換撈幣商城中的產品。
小A:好的,會員升級規則又是什麼呢?
店員:海底撈採用成長值,成長值等於近12個月成長總數值+近12個月就餐次數*100。紅海會員成長值為0-19999,銀海會員成長值為2000-5999,金海會員成長值為6000-11999,黑海會員成長值為12000。
小A:成長值、紅海、黑海,1999,5999,11999… ,讓我靜靜…
可以看出:海底撈的成長值算法和規則,比起星巴克的積星制,過於複雜,人的瞬時記憶和理解能力,很難消化和接受。
而星巴克的積星制看似簡單的背後,卻非常不簡單,它融合了心理學和行為認知學的設計,它不僅僅是一套會員體系,也是一套溝通符號,還是一套傳播符號。
星巴克並沒有重新引入一個新的符號來計算會員等級,而是使用了「星星」這個根植在人類文化意識中被廣為接受的可視化符號。
根據《超級符號就是超級創意》一書中的理論:這種人類潛意識中的塑造的文化符號,具有極大的傳播優勢,對於一個消費者來說,不用刻意去灌輸和教育,只需要看一眼,聽一聲,就能夠記住它、熟悉它、甚至逢人就愛談論它。
其次,星巴克的積星制採用了小數法則,
不管是升級玉星要求的4星星,還是升級金星要求的16顆星星,都沒有超過20這個數字,人的短時記憶可以很快記住。
此外,每個會員可以清晰的知道自己當前有幾顆星,還差幾顆星就可以升級為下一級會員,可以清晰的管理自己的消費預期。
因此,這套積星制的符號體系,對於具有社交功能的咖啡來說具有相當強的傳播力,星粉們經常會把自己的星星數目當作一項談資。
2. 「2卡」
如果星巴克僅僅是上述的積星制,那麼和通常意義上的積分制並沒有本質區別。
在目前星巴克的會員體系下有2張付費卡,1張是星禮包,1張是消費充值卡,這兩張卡在星巴克的會員成長體系上起到了強勁的助推作用。
首先是—星禮包,它包含6張優惠券:2張飲品買一贈一券,3張早餐半價券,1張30元商品優惠券。
通常消費者到店裡消費的時候,店員會推薦購買星禮包,98元辦理一張星禮包,包含5張咖啡優惠券和1張商品優惠券。
我們再以小A來舉例,一個月後,小A成了咖啡控,他再一次來到了星巴克門店。
店員:A先生,如果你經常喝咖啡的話,建議你購買一張星禮包,裡面包含5張咖啡優惠券:2張贈品券喝3張早餐半價券,非常划算。
小A:這張星禮包多少錢呢?
店員:98元,並且一旦你在星巴克APP中綁定這張星禮包,你馬上就可以升級為玉星級會員,玉星級會員還會贈送你3張咖啡券。
說完,店員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小A.
小A在腦子裡盤算了5秒鐘,98元只夠買3杯拿鐵,能一下子得這麼優惠券,是非常划算。
小A:那就幫我辦一張吧。
而星禮包真正的優惠到底有多少呢?
我們試算一下:
由於星禮包中的30元優惠券,只有星巴克周邊商品杯子大於160的才能購買,我們只算咖啡優惠券,把這張優惠券排除掉,實際上可購買咖啡的優惠券只有5張。
按這5張算下來,實際優惠僅7%,也就說相當於打了93折。
但星巴克通過這張星禮包獲得了一個小A這麼一個忠誠會員,還把後面5次的消費也鎖定了。
為什麼看起來並無太多優惠的星禮包,為什麼能獲得成功呢?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如前面所講,點杯咖啡的時間通常不超過1分鐘。在這1分鐘內,人們是有時間壓力的,通常處於快速決策狀態。
當消費者聽說98元可獲得5張優惠券時,消費者通常不會理性計算實際優惠,僅僅是和數字做簡單關聯,例如98元=5張優惠券。
在這種機制下,消費者通常會很快購買。
其次,是沉沒成本,以這張星禮包為例。
在花掉98元的一瞬間,這98塊錢對於星巴克的會員來說就是沉沒成本了。星巴克會員在下次想喝咖啡的時候,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星巴克。原因很簡單,「我買了他家的卡,當然要去他家喝」。
另外,比起獲得,人更在意損失。人們總是對花錢得到的更珍惜,5元得到的減25元的優惠券,和路邊得到的隨便就減20元的禮券,哪個更有含金量呢?
除了星享卡,星巴克也把星禮卡也作為了會員升級體系的助推劑,消費者如果在星巴克APP中用星禮卡來支付,會比正常的支付快25%。
對於星巴克的會員來說,既然早晚要喝咖啡,不如購買了星禮卡,這樣升級會更快一些。當然這張星禮卡也是沉沒成本,既然充了值,喝咖啡的話當然要去星巴克了。
3. 「3等級」
星巴克現行的會員等級為例,共分為3個等級:銀星級、玉星級、金星級。
銀星級,免費註冊獲得;玉星級,累計4顆星星;金星級,再累計16顆星星。
整個等級只有扁平的3層結構,如果我們把零門檻的銀星級去掉的話,其實只有2個層級:玉星級和金星級。
玉星級權益並不高,只有3張有效期為7天的券:晉級券——晉級當日發放;生日券——生日當日發放;金星在望券——升級金星途中的獎勵券。
只有最頂級的會員——金星會員才有一個特殊權益:9顆好禮星星兌換1杯中杯咖啡。
按每消費40元才能積累1顆好禮星星,40*9=360元,也就是說每花費360元可獲得1張中杯咖啡券。以中杯拿鐵29元 為例,29/360=0.08。星巴克金星會員最大的優惠就是可獲得8%的消費返點。
而達到金星級會員,消費者共要消費多少金額呢?
經過測算,到達玉星級最低消費需要160元(綁定星禮卡),再達到金星級最低消費需要640元(綁定星禮卡)。
以一個會員每周消費2杯咖啡(32元大拿)計算,800/32*2=12.5周,大約3個月就可以升級到金星會員。
通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對於星巴克來說,一個消費者至少要在星巴克每年消費640元以上,才能稱之為最有價值會員,星巴克才會為其推出獎勵活動。
二、新消費環境下的會員體系
由於中國在全球有著最為成熟的移動網際網路生態,中國的零售環境最近幾年突飛猛進,在生鮮行業出現了盒馬鮮生、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各種新生物種,線上和線下零售進一步加速融合。
而在星巴克掌握有絕對話語權的咖啡行業,也不再平靜,闖入了一個全新的攪局者——瑞幸咖啡。
它一手在中國一二線城市大量密集開設數位化門店,另一手通過移動網際網路做補貼,從而實現了裂變式增長,在短短2年間就成功上市。
因此,星巴克原有的以線下運營為主題的第三空間概念,遭受到了很大的挑戰。
星巴克為了應對這些挑戰,也推出了到家的星專送業務,到店的快咖業務,並與中國最大的零售商阿里進行了深入的合作:和淘寶,支付寶會員打通;在餓了麼開通星專送頻道;在盒馬鮮生內開設外賣星廚。
因此,星巴克將APP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並通過以下舉措而將會員引導到APP上——
首先,任何一個消費者只要下載星巴克APP,就可以免費註冊為銀星會員,這大大降低了會員的門檻。
之前版本的星巴克APP只有付費會員才可以登錄使用,無疑將絕大數用戶排除了星巴克的會員體系之外。
其次,會員如果要想快速升級為玉星會員、金星會員、獲得更多的優惠和好處, 必須通過購買星禮卡綁定APP支付完成。(只需要40元就可積累一顆星星,比其他支付方式快25%)。
只有這樣,星巴克才能將線下流量導入到線上,推動星專送,快咖線上業務發展,從而締造星巴克的第四空間。
三、總結
星巴克本質上還是一家線下品牌零售商,它的利潤都是從銷售一杯一杯的現磨咖啡中掙得的,雖然星巴克產品溢價很高,但支撐其品牌溢價的商業要素:門店、設施、人工等同樣成本不菲。
因此,星巴克的會員激勵體系只能通過會員消費獎勵的方式來實現。
但這套會員激勵體系設計的非常巧妙,融合了營銷、傳播、消費心理學、行為經濟學等很多概念,對於消費品牌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 / END / ——————
每個「在看」,都是一次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