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季節的變春去夏來,無論南方、北方,也都進入了釣魚的旺季,在這個季節裡野外魚類的活動旺盛,覓食活躍積極,只要我們選位適合、釣法得當,都會有不錯的收穫。
在上一篇的文章裡,我們對於春末夏初的選位、布窩、用餌等幾個方面進行了介紹。在這一篇文章裡,我們將對線組、浮漂的搭配,調釣,垂釣等具體方法進行解析,希望通過介紹能夠為釣友們帶來幫助。
一、線組、浮漂的搭配
夏季魚類的活力旺盛,覓食相對積極主動,在中魚後的掙扎也比較猛烈。所以隨著溫度升高,在野釣偶爾會遇到大魚的情況下,線組和魚鉤也可以適當增大一些,一是避免了中魚切線的情況,二是鉤子適當放大小魚不易中鉤,可以留出給大魚就餌的時間。
線組在1斤以下的魚情可以選擇1.5+1.0號,1斤至5斤之內的魚情可以選擇3.0+2.0號,守5斤以上的大個體魚類子線至少要3.0以上,甚至可以採用單鉤通線的搭配。
魚鉤在野釣中小個體魚時可以選擇伊豆,中大個體魚可以考慮選擇伊勢尼或者專用大物鉤。在夏季野釣中不易選擇無倒刺的新關東,夏季魚口積極,也不必選擇袖鉤這類輕質細條鉤,一但遇到稍微大的魚中鉤避免減少脫鉤跑魚的遺憾。
浮漂可根據釣的遠近、深淺進行選擇。選大近小,遠粗近細,巴爾杉目材質的耐糙特性完全可以適應野釣的複雜情況,除非魚情比較極端,否則不必一味最熟靈敏而選擇蘆葦材質浮漂,否則可能會現成適得其反。
二、調釣
夏季野釣中,尤其是白天垂釣,小魚的幹擾是使很多釣友最為頭疼問題。所以野釣時大多數情況宜鈍不易過靈,通常可以調四目的基礎目,如果魚口較為輕,可釣一、二目,如果魚口虛而不實或者小魚乾擾比較多,可以在此基礎上釣四、五目,在應變上也比較靈活。
需要提醒的是,無論我們在野釣中調幾目釣幾目,都要知道餌在水下的狀態,野釣中不必過於追求極靈,但卻要根據情況掌握極鈍的調釣方法。
三、夏季野釣中的注意事項
(一)切勿拋竿過滿
野外的情況複雜,魚情、水情也很複雜。對於習慣拋竿過滿的釣友可能會對垂釣造成一些隱形的障礙:野外水底不平或者斜坡明顯,拋滿竿會造成鉤餌與浮漂在水中呈現傾斜的狀態,既會出現一些虛假信號和魚不進窩等情況的產生,還會在偶爾中到大魚時增加切線跑魚的機率。
我們可以將鉤餌拋入釣點後將魚竿後拉或者下壓一定距離,待浮漂立起後再將竿放回選位。
(二)野釣中勿在窩點處調整浮漂
在野外生活的魚類,生性謹慎膽小,尤其魚個體越大警惕性也越高,很多釣友習慣到達釣點後先打窩再調漂,從而希望節省時間,但殊不知這樣操作不當反而會影響到窩料的發窩速度。
所以我們垂釣中調漂應該儘量選擇在釣點之外進行,避免反覆剪鉛拋鉤對水下魚兒的影響。
(三)根據情況靈活應變
在小魚鬧鉤大魚未入窩時,應不斷保持拋投竿的頻率,可以是一分鐘一竿,也可以兩三分鐘一竿,但是頻率不要打亂,即便沒有口也要保持這種頻率,因為鉤餌入水也是誘魚的一種方法,但是當感到有對象魚入窩後則可適當等口,適當提竿引逗,但也不可死守。小魚鬧的過為兇猛,應及時調整餌料狀態,或者更換顆粒玉米等抗小魚乾擾的餌料,保持鉤上的付餌量,才能給大魚留出就餌時間。
(四)切勿因為魚小而麻痺大意
夏季野釣,可能對象魚只是二三兩的小鯽魚,也可能遇到二三兩以上的鯉魚,所以失手繩要一段固定在釣椅上,另一端如果不掛在魚竿上也應放在手旁,一但遇到大魚便立刻掛上,避免切線跑魚。
以上就是在夏季野釣需要注意的一些細節,夏季蚊蟲已經很多,所以防蚊、防蟲、防蛇的工作一定要做充足,夜釣避免一人獨往,文明出釣,安全出釣,快樂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