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麥田裡的守望者:河北壩上的幸福期盼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國減貧故事)藜麥田裡的守望者:河北壩上的幸福期盼

  中新社張家口8月10日電 題:藜麥田裡的守望者:河北壩上的幸福期盼

  作者 肖光明 郝燁 張帆

  伴隨著輪軸均勻、有力地轉動,碾米機的轟鳴聲迴蕩在車間,李永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半輩子過得苦懨懨,咋也想不到還有這樣的好光景在後頭。」李永明說。

圖為位於沽源縣白土窯鄉的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航拍圖。

中新社

發 張帆 攝

  因「地上無寶」,在過去的歲月中,李永明的家鄉,地處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地區的沽源縣是中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河北省深度貧困縣之一。

  作為貧困戶,59歲的李永明經歷過一段困苦的日子。「一家靠種莜麥、胡麻為生,20畝土地年收成不到3000元(人民幣,下同)。老伴疾病纏身,家中還欠下了8萬元的債務,日子一眼望不到頭。」

  轉機出現在2018年,李永明成為鄉裡扶貧車間的工人,從事藜麥粗加工等工作,「一天收入就有110元,比之前翻了幾番。」

  地處高海拔地區的沽源縣,距離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競賽場館僅100餘公裡。這裡氣候冷涼,富硒土地資源優厚,適合耐旱作物藜麥的生長。近年來,沽源縣依託12.6萬畝富硒土地資源,推進藜麥產業發展,實現種植、加工、銷售流程產業化,脫貧攻堅效果顯著。

  沽源縣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物流部負責人李正偉指著白土窯鄉一片藜麥田說,「公司成立以來,按照『工廠+合作社+農戶+貧困戶+基地』的經營模式,輻射帶動貧困戶種植藜麥,截至目前,白土窯鄉的藜麥種植已達900畝,扶貧成效顯著。」

圖為沽源縣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藜麥加工車間。

中新社

記者 郝燁 攝

  李正偉說,目前公司主營藜麥,並帶動沽源縣燕麥、蕎麥、蠶豆等壩上特色農產品銷售,通過「電商+自媒體」和「旅遊營銷」等方式打造壩上高端農產品品牌,在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同時,也走上了企業發展的共贏道路。

  71歲的寶元德村貧困戶郝清玉未曾想到,他的生活會因藜麥而改變。今年年初,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找來,希望通過流轉土地、技術支持、訂單保底、溢價收購等方式鼓勵村民種植藜麥,雖然心裡沒底,但種了半輩子「大田」的郝清玉還是第一個同意了。

  「以前家裡靠種莜麥為生,年收入只夠本錢,苦和累是唯一感受。」如今,郝清玉家12畝的藜麥正勃勃生長,待收穫後將以每斤5元的價格被溢價收購,年收入將近2萬元。郝清玉現在對未來「很有盼頭」,「早就想買一臺三輪車,老伴腿腳不好,以後就能拉著她來地裡看藜麥了。」

  「不僅要種有所幫,還要種有所銷。」沽源縣白土窯鄉組織委員王東升介紹說,貧困戶在實現「土地租金+勞務酬金+資產收益分紅」多重增收的基礎上,通過幫扶企業整體推廣銷售量,還能獲得優良藜麥種子補貼。數據顯示,僅2019年,沽源縣貧困戶種植的2000畝藜麥,每畝增收就達約800元。

  短短幾年,一條漂亮的景觀道串起了大片藜麥田。立秋時節,大片藜麥在微風吹動下,翻起滾滾麥浪。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沽源縣藜麥種植面積達9500多畝;2020年,全縣種植面積將達1.5萬畝,帶動約1100戶貧困戶增收致富,努力打造「中國藜麥產業第一縣」。(完)

相關焦點

  • 避暑河北豐寧壩上草原攻略,縱馬奔馳草場,自駕遊遍壩上風景!
    避暑河北豐寧壩上草原攻略,縱馬奔馳草場,自駕遊遍壩上風景!夏季旅遊避暑,對於京津冀周邊的景點來說,北戴河、南戴河是首選,再往下數,就是淶水的野三坡和豐寧的壩上草原了。前兩天推出了野三坡的遊玩攻略,被不少喜愛旅遊的網友收藏並轉發,今天給大家整理一篇關於豐寧壩上草原的玩法,供網友們參考,希望能幫到想要去豐寧壩上旅遊避暑的網友們!七月的豐寧壩上豐寧壩上的具體位置在;河北省的北部,屬於承德市豐寧滿族自治縣大灘鎮,被稱為京北第一草原,也叫大灘草原。
  • 愛家鄉 遊河北|豐寧壩上草原:揚鞭策馬,快意天涯
    由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學習強國」河北學習平臺、長城新媒體集團聯合主辦,河北省攝影家協會支持的「愛家鄉 遊河北 發現身邊的美」微視頻、攝影作品有獎徵集活動正火熱進行中!歡迎廣大網友積極推介身邊的風景名勝,圖片或短視頻均可。秀美的,獨特的,震撼的……河北的美,我們一起來發現!
  • 河北張家口壩上美食莜麵窩窩
    在壩上有這麼一句話,壩上三件寶,山藥,莜麵,大皮襖,今天我就來說說讓我一直忘不掉的莜麵窩窩這種美食。莜(yóu)面是由莜麥加工而成的麵粉,在山西、內蒙古、河北壩上張北、康保、沽源地區是莜麥麵食品的統稱。莜麵是一種粗糧,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具體我就不寫了,大家可以網上查查看,莜麵可以做很多好吃的,莜麵窩窩,莜麵魚,和山藥一起做山藥烙餅等等。
  • 書記帶村民來直播間練瑜伽,國外網紅藜麥竟來自河北農村?
    農視網農影智造助農年貨集專場,1月13日下午河北張北縣玉狗梁村的書記做客農影智造年貨直播間,跟村民們一起為家鄉的農產品叫賣。這個書記有點特別,他靠瑜伽扶貧!盧文震是石家莊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駐張北縣玉狗梁村精準扶貧第一書記,他以瑜伽扶貧,創新了健康扶貧新模式,讓一個國家級貧困村玉狗梁成為「中國瑜伽第一村」。
  • 汪曾祺和壩上馬鈴薯的緣分
    然而,當代著名作家、散文家汪曾祺卻對馬鈴薯十分鐘愛,他和壩上馬鈴薯的特殊緣分,也被人們傳為美談。 「到馬鈴薯陸續成熟時,就畫薯塊,畫完了,就把薯塊放到牛糞火裡烤熟了,吃掉。我大概吃過幾十種不同樣的馬鈴薯。
  • 壩上美食三寶
    「壩上」是一地理名詞,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內蒙古高原南緣俗稱「壩上」。壩上草原以漢族為主,其次為蒙、滿族等。由於地形和氣候形成了壩上地區的獨特飲食習慣,基本上以莜麵、土豆為主;蒙滿則以奶食、肉類為主。
  • ​農牧交錯區的春分 農戶開始備耕藜麥
    甘肅武威市天祝縣、河北張家口市張北縣和沽源縣的種植戶已經準備平整耕地,等待溫度適宜,種下藜麥。新京報記者採訪發現,藜麥的畝收益不低於1000元,地頭收購價穩定在一斤5元左右,秸稈還可以作為營養價值較高的飼草,和牛羊養殖業形成循環農業,「洋莊稼」正在成為高原冷涼地區的「當家」作物。
  • 河北共有4個壩上草原,為什麼大家偏愛豐寧壩上草原呢?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愛旅行看世界,豐寧壩上草原位於我國的河北省豐寧滿族自治區,這片草原水草十分肥美,在夕陽西下的時候,經常還能看見牛羊與馬兒在草原上奔跑,由於這片草原的地理位置偏東,所以來這裡旅遊的人比較多,其實壩上草原一共有四個,那麼為什麼大家都要來豐寧壩上草原旅遊呢?
  • 棋子燒餅御土荷葉雞壩上莜麵 河北春節特色美食知多少
    河北地域廣闊,歷史悠久,孕育了豐富多彩的美食和美食文化,家常菜、風味小吃、地方名吃……辭舊迎新過大年,闔家團聚的時刻,河北人有太多的美味美食美宴美席回味唇齒間。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河北各地過年吃的那些特色美食吧!準備好紙巾,小心口水流出來哦!  ●唐山棋子燒餅
  • 這麼好吃的藜麥燕麥,我不許你不知道!
    有一種烘焙藜麥即食燕麥片,不僅含有燕麥,還有多種穀物、鎖鮮水果、可以嚼的凍幹酸奶塊、整粒大粒堅果仁等等。它就是源自河北壩上燕麥產區的口袋谷多口味藜麥烘焙燕麥片。很多小夥伴說:市面上的烘焙燕麥很多啊,我吃過的都是一些散碎的燕麥片再加一些不新鮮的水果乾和堅果,打開袋子就能聞到濃重的香精味道。
  • 河北沽源壩上草原閃電湖——翡翠草原上璀璨的奇寶珍珠
    它就是沽源壩上草原,沽源自古就是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的交匯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正是對沽源粗獷雄渾草原風光的真實寫照。沽源是「天然的綠色氧吧」素有「中國歐洲」、「京津花園」的美譽。沽源,從字義上就可以看出它和水的淵源。不錯,這裡水資源豐富,孕育了千古奔流的白河、黑河、灤河源,是京津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又被稱為「三河之源」。
  • 電商搭建平臺 藜麥助力脫貧
    ——酵素藜麥走進張北百姓家初夏的壩上,綠草萌生、涼風習習,張家口市張北縣公會鎮東號村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是由張家口市政協、民革市委、商務局的領導,還有億享不道網際網路公司負責人組成的「電商扶貧小組」帶著優質的藜麥種植項目,跨進百姓的家門
  • 春節休閒自駕路書,壩上看雪,再走天路,行遊大同
    時光不知不覺到了2019年春節,計劃趁著難得的春節長假與車友相約出去轉轉,壩上看雪,再走天路,行遊大同,在美食與美景中享受到了無比的幸福。線路:北京—河北豐寧—河北崇禮—河北張家口—山西大同—山西渾源—北京,全程約1100公裡 。
  • 豐寧壩上五月大雪紛飛最大積雪深度5cm左右
    5月10日,豐寧的壩上和接壩地區普降大雪,壩上地區平均降水量23mm,積雪深度最大達5cm左右,氣溫也下降到了平均2℃左右。    據豐寧氣象局副局長張桂香介紹,受高空冷渦和低層切邊線共同作用,豐寧此次降水過程於10 日5時左右開始,22時左右結束。
  • 小藜麥撬動扶貧大產業——中國聯通助力河北沽源縣特色產業扶貧
    在今年2月底剛剛脫貧摘帽的河北張家口沽源縣,越來越多的村民正靠藜麥種植走上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前幾年,藜麥銷路沒打開,種植農戶顧慮多,企業生產也不穩定,是中國聯通的產業扶貧項目給我們帶來了好機會,讓我們這個小企業有了大出路。」
  • 河北康保:亞麻籽綻放幸福花
    小暑時節,河北康保壩上沒有了往昔的熱情,反而被連日的濛濛細雨關照得有點纏綿。國家實施退耕還草和退水還旱生態可持續發展政策後,康保縣成為亞麻種植的主產區,由兩年前的8萬畝增加到12萬畝,覆蓋全縣15個鄉鎮,構成形狀不同的「藍圖」,被雨水滋潤後的亞麻青苗變得更加透綠。
  • 臺灣紅藜麥在長沙試種成功
    10月14日,長沙市委臺辦主任肖瑋、副主任袁湘鄂一行專程來到位於嶽麓區的試驗田,實地考察紅藜麥長勢情況。長沙市臺辦一行實地察看實驗田  臺灣紅藜麥是臺灣原生特有的農作物,其蛋白質優於稻米、小麥與燕麥,鈣質遠優於其他五穀類作物,膳食纖維也遠優於地瓜與燕麥,故有「穀類紅寶石」的美名,也因其富含的維生素
  • 央視力薦的「糧食之母」藜麥,憑什麼風靡全球?
    它就是藜麥,Quinoa!可是藜麥怎麼挑選,怎麼做好吃呢?我們找來了7款藜麥,2款進口的,5款國內的,一起來親身印證下。重頭戲:好藜麥怎麼挑藜麥主要分為白藜麥、紅藜麥、黑藜麥,其中的營養差別不大,但口感差異還是較為明顯的,深色的藜麥口感更脆一點,白色的藜麥更軟糯些,市面上也更常見。下面我們拿白藜麥為例,來講講怎麼挑選好藜麥!
  • 《麥田裡的守望者》終於有了授權正版電子書!
    特殊時期貼心奉獻讀者,一代文學巨匠J.D.塞林格最著名的小說《麥田裡的守望者目前,正值國內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為了讓讀友有更多途經接觸到塞林格的力作,譯林出版社爭取到了馬特先生的高度信任,緊鑼密鼓推出塞林格作品正版電子書,這既是回報期盼正版已久的文學愛好者,也勢必會讓塞林格迎來新一波讀者。今天,塞林格作品為什麼能夠正式電子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