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2月底剛剛脫貧摘帽的河北張家口沽源縣,越來越多的村民正靠藜麥種植走上脫貧致富的新路子。「前幾年,藜麥銷路沒打開,種植農戶顧慮多,企業生產也不穩定,是中國聯通的產業扶貧項目給我們帶來了好機會,讓我們這個小企業有了大出路。」正值藜麥春耕時節,站在一派繁忙的地頭上,沽源縣藜麥產業的龍頭企業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向永剛喜滋滋地說,「有了聯通扶貧幹部們給找的這些新技術、新路子,農戶的藜麥產量大了,廠子用工量多了,生產也穩定了,去年的營業額一下子就達到了1000萬元,比前年翻了一番。」
為全力抓好疫情之下扶貧地區春耕備耕,確保生產發展不誤農時,5月27日,中國聯通定點幫扶縣沽源縣藜麥春耕春播工作正式啟動,全縣5個鄉鎮涉及9個自然村完成機器調試的同時開始播種。經過10天奮戰,如今春播生產已經接近尾聲。中國聯通扶貧工作組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在種植技術培訓、農資籌集、農產品銷售、產業升級等方面主動作為,為沽源縣產業扶貧送上了「大禮包」。
運籌帷幄 不負春光搶農時
2019年,中國聯通根據沽源縣的自然條件,經過多次與縣委縣政府溝通,選定將藜麥這一具有很高營養價值的農作物種植作為重點產業進行扶植,全縣藜麥種植面積由2018年的2000畝猛增到現在的15000畝。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初春的平靜。疫情一旦影響到春耕農資供應,延誤春耕備耕,將會給剛剛脫貧摘帽的農戶帶來不能承受之重。
「你那裡受疫情影響大嗎?」「今年的藜麥生產有什麼計劃?」4月13日,中國聯通黨組書記、董事長王曉初通過視頻連線,與沽源縣委書記郭有和以及中國聯通派駐幹部、沽源縣副縣長吳寶玲進行了交流。郭有和代表沽源縣委、縣政府對中國聯通以強烈的政治擔當用心用力用情開展扶貧幫扶表示衷心的感謝。吳寶玲匯報了「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扶貧模式運營情況和藜麥生產加工及銷售情況。王曉初要求派駐扶貧工作隊要繼續配合當地黨委政府做好疫情防護和精準扶貧工作。
今年沽源縣氣候異常,藜麥春播種植時間較往年晚了近1個月。去年的好收成調動了貧困戶種植藜麥的積極性,但原計劃在春播前舉辦的第二期藜麥種植技術培訓因疫情被叫停。中國聯通脫貧攻堅工作組快速反應,組織龍頭企業和種植大戶總結種植經驗,製成「明白卡」及時發放到農戶手中,並引導貧困農戶分時下地、分散勞動,協調藜麥合作社成立種植指導小組,深入田間協助貧困農戶進行藜麥種植和田間管理,全程提供技術保障。
聯通扶貧工作組送來的這場「及時雨」,滋潤了村民脫貧致富希望的田野。白土窯鄉村村民說:「扶貧幹部帶著專家們忙前忙後,給我們送來口罩、酒精,還下地指導土壤改良、犁地、施肥、播種,有啥困難解決啥,我們也得多學技術,一定把藜麥種好。」
知識賦能扶智 拓寬致富路
全縣藜麥種植面積一年就翻了近兩番,聯通脫貧攻堅組的組員們發自內心地高興,同時更感到重任在肩:脫貧致富的路找到了,還必須幫助農戶學習掌握種植技術,拓展產業發展思路,才能讓百姓的致富路越走越寬。
2019年10月下旬的農閒時節,聯通扶貧幹部積極挖掘個人關係資源,邀請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張家口市農業科學院藜麥研究所、北方學院的教授學者以及沽源縣藜麥種植大戶,對304名農民學員進行培訓,詳細講解了藜麥的施肥、播種、澆灌、病蟲害防治等知識,並現場答疑解難,引導學員們搞清楚種什麼、種多少、怎麼種、種後收益是多少,讓大家心裡更亮堂、幹勁更充足。
向永剛告訴記者:「2019年中國藜麥高峰論壇在沽源舉辦,我們公司參加了展會。去年年底,我們的新產品參加了北京西單的華盛公司展銷會。今年1月,我們還在聯通集團公司工作會上展銷。聯通的領導們都非常關心我們貧困縣的發展,提了很多寶貴建議,幫助我們既銷售了產品,又開闊了眼界,更重要的是學習了很多營銷知識。」
為幫助貧困戶走上產業發展的良性軌道,聯通扶貧幹部通過多方協調,輾轉聯繫到商務部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學者,請他們為沽源縣藜麥產業發展出謀劃策、拓寬視野,邀請「全球四大糧商」之一的路易達孚公司、歐洲知名的英國沃斯葳有限公司的中國代表到沽源縣實地考察藜麥加工基地、電商中心,與沽源縣委縣政府就藜麥產業發展、市場拓展進行了深度交流。專家建議要儘快建立藜麥原料評價機制和種子基地,培育適合本地種植的種子,提高藜麥的產量和品質,並完善商品生產基地建設,發展藜麥深加工,豐富產品種類,將產品輻射到京、津等大城市。
「過去我們只有藜麥米,現在可不一樣嘍!」說到自己的產品,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工人你一言我一語,充滿了自豪,「多虧聯通扶貧幹部啟發了我們的思路,現在公司做了很多深加工,有藜麥片、藜麥餅乾、藜麥茶、藜麥麵條、藜麥花膠……拍拍胸脯說,現在藜麥行業裡產品最多、最全的就是我們啦。」
為助力定點扶貧縣的電商產業發展,中國聯通還充分發揮在信息化領域的優勢,投資近300萬元,在沽源縣搭建了農產品溯源系統,為藜麥等農產品建立了電子身份檔案,記錄生產過程,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可視化溯源,讓消費者放心消費,為打響藜麥品牌、促進流通銷售提供了有力保障。
集結擔當 脫貧攻堅見實效
藜麥豐收了,銷售變現成為關鍵。2019年,中國聯通黨組副書記、副總經理李福申到沽源調研扶貧工作時,重點部署了藜麥產品銷售任務。河北聯通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郝立謙立即組織銷售團隊承接任務、協調落實,當年聯通集團消費扶貧項目就實現藜麥銷售400萬元。今年「5·17」國企開放日,31個省區市聯通公司總經理接力直播扶貧產品,並開展「沽源有塊地」眾籌扶貧活動,當天共實現訂單1.4萬件、金額150萬元,眾籌土地145畝,銷售藜麥近4萬斤,涉及貧困戶15戶。全縣目前這145畝地的藜麥已經播種,下一步,將利用中國聯通搭建的農產品溯源系統,不定期向眾籌戶直播藜麥生長、收穫的情況。
更可喜的是,今年中國聯通將圍繞藜麥深加工帶動產業升級。中國聯通將繼續投資1000萬元,在沽源縣富硒產業孵化研發基地園區新建總面積為1740平方米的藜麥車間,新上3條生產線,用於藜麥米、藜麥麵粉、藜麥片等的深加工,日產量可達到30噸。
中國聯通的產業扶貧,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將脫貧攻堅與發展當地特色產業緊密結合,構建了「輸血﹢造血」的持續扶貧長效機制。扶貧幹部走進田間地頭,在夏日耕種之際,將汗水灑向土地,把腳印留在田間,綠了麥苗,富了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