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豬撬動扶貧大產業

2020-12-19 金臺資訊

「現在市場價毛重32元左右一公斤,像這樣五六十公斤重的黑豬,已賣到2000多元一頭。」在欽州市浦北縣泉水鎮平陽村委豐門嶺村脫貧戶蔡卓河的豬場,該村第一書記楊健蘭指著豬圈裡「嗷嗷」叫的黑豬介紹說。

蔡卓河是平陽村「十三五」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通過發展黑豬養殖,已於2017年如願脫貧摘帽。目前,蔡卓河建有養豬場2條,共有豬欄50多個,總面積700多平方米。由於去年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今年上半年養豬43頭,預計收入16多萬多元。「現在,我已申請了5萬元的免息貸款,下一步將擴大養殖,力將把去年的損失撈回來。」蔡卓河說。

在泉水鎮平陽村,像蔡卓河一樣發展黑豬養殖的貧困戶共有69戶,佔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77.5%。黑豬成為該村重要的扶貧產業。

平陽村是浦北縣「十三五」貧困村,全村轄16個村民小組共有806戶3387人,其中建檔立卡戶89戶356人。近年來,該村充分發揮養殖黑豬的傳統優勢,以打造浦北黑豬綠色循環特色種養加工示範區為目標,通過加快土地流轉,採取「合作社 企業 農戶 基地」模式,有效加快黑豬產業發展,打造成為浦北縣重要的黑豬養殖示範基地。目前,位於平陽村的越州黑豬養殖專業合作社已發展社員100多戶,實現年存欄黑豬3萬頭,年出欄黑豬5萬頭以上。

在合作社黑豬運輸中轉站,筆者看到數十頭大黑豬正準備裝車外調,工作人員在不斷地用自來水給黑豬清洗降溫。「目前,我們的黑豬主要銷往南寧、浦北等地,每天都出欄黑豬2000頭,按每頭4500元計算,一天的收入就達90萬元。」越州黑豬養殖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廷偉說,去年儘管受非洲豬瘟影響,由於防疫得當,我們合作社的黑豬遠銷到廣東深圳等地,當時最高賣到45元左右一公斤,實現產值3億元左右。

走進屠宰加工物流中心,宏大的規模、現代化的生產流水線展現著磅礴的發展力量。該中心佔地38畝,總投資2100萬元,劃分為屠宰加工車間、待宰區、生豬交易區、汙水處理區、精深加工區、生活辦公區等6大區域,設計日可屠宰生豬1500頭。「目前,中心已完成了審批手續,將於近期正式投產。」謝廷偉說,中心以「量化到戶帶資入股」的形式,帶動了全縣500戶貧困戶參與項目入股,每年獲得總分紅40萬元,其中每年每戶獲得分紅800元。

屠宰加工物流中心,是浦北黑豬綠色循環特色種養加工示範區重要組成部分。該示範區規劃面積3000畝,其中核心區1000畝,拓展區2000畝,按照構建「四區一帶一中心」建設發展格局,有效推動循環產業經濟發展,形成了「豬屎養殖蚯蚓、蚯蚓屎製作有機肥、有機肥用來種植農作物」的產業鏈。

目前,平陽村在黑豬產業的直接帶動下,示範區內已建成紅衣花生示範基地200畝、畝百香果基地200畝、富硒水稻200畝、櫻桃示範基地150畝、蓮花藕池觀光魚塘80畝、蚯蚓基地72畝、大棚蔬菜基地30畝等,特色扶貧產業已初具規模。2018年,平陽村如願實現整村脫貧摘帽目標,2019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1.89萬元,已實現全村8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341人脫貧摘帽。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浦北黑豬綠色循環特色種養加工示範區建設,爭取經過1—2年建設,將示範區打造成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示範帶動能力強,且集種養、加工、產銷、旅遊於一體的『四星級廣西現代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浦北縣泉水鎮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葉賓龍說。(覃科棵)

相關焦點

  • 「小藍莓」撬動精準扶貧「大產業」
    網聚美好安徽 決戰脫貧攻堅【「小藍莓」撬動精準扶貧「大產業」】一莓引得百業興,百業捧出盛景來。對合肥市廬江縣礬山鎮樂華村來說,發展藍莓產業,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是帶動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一條好路子。目前樂華村藍莓產業發展狀況前景廣闊,藍莓產業日趨規模化,截至目前,已成功舉辦了6屆合肥礬山富硒藍莓採摘文化旅遊節,平均日接待遊客人數達到200-600人左右,不僅帶動了鄉村旅遊業的發展,也提高了礬山富硒藍莓品牌的省內外知名度。
  • 秸稈利用撬動產業扶貧
    □本報記者黃紅立通訊員葛高遠趙怡    扶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秸稈處理問題,也一直是地方政府「頭疼」的大事。    近日,記者在伊川縣採訪發現,當地藉助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秸稈綜合利用之路,撬動了產業扶貧的發展,不僅幫助貧困農民脫貧致富,還解決了秸稈處置難的問題,取得了經濟和生態的雙贏。
  • 小小燕麥粒撬動武川扶貧大產業
    今年5月底在貴陽市召開的「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憑藉一棵燕麥草在武川立業的龍頭企業燕谷坊集團分享了「一對一幫扶」和「訂單化幫扶」的精準幫扶模式,更是為其他貧困地區提供了值得借鑑的寶貴經驗。近年來,武川縣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燕麥產業,引導內蒙古燕谷坊生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等一批龍頭企業,帶動農民開展訂單合作,探索出一條「企業+科研單位+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將農民種植、收購和銷售市場動態對接,產業效益顯著提升,帶領一大批農民脫貧致富。
  • 雲南元陽:「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小黃姜」撬動「大產業」 供圖有產業支撐,才能從源頭上解決貧困問題,拔掉「窮根」。雲南元陽縣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工作的重中之重,結合全縣實際發展小黃姜扶貧產業,實現產供銷一體化經營,確保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 做大做強地方產業發展!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在海鹽成立
    6月20日,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在位於海鹽縣望海街道的豬豬星球正式揭牌,該研究院由浙江大學與青蓮食品聯合成立,旨在建立優質地方豬產業保種育種和市場推廣體系,培育新時代特色中國地方豬及配套體系,做強做大優質地方豬產業。
  • 隨州大洪山:產業扶貧助百姓奔小康
    連綿起伏的青山間,通村水泥路乾淨通暢,車輛穿梭在村莊、小溪和稻田之間……近日,記者來到隨州市大洪山風景名勝區長崗鎮大洪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清新美麗的新農村畫卷。今年我家種了幾畝口糧田,院裡還養殖了黑豬和10箱子蜜蜂……裡裡外外都得忙活。」 楊自發今年60歲,2014年生了一場大病,家庭陷入困境。被確定為貧困戶後,村裡及時落實扶貧政策,為他提供光伏公益性扶貧崗位,還引導他發展生態黑豬養殖、蜜蜂養殖、七葉一枝花中草藥種植、生態稻種植等產業,多渠道增加經濟收入,幫他渡過難關。
  • 黑豬產業「紅」了貧困戶的日子
    打開門,數頭體格健壯的黑豬幾欲衝破柵欄,以為是餵食的人來了。「這就是我們的村集體產業,現在存欄170頭黑豬,按現在的市場行情,今年能盈利30萬餘元。為了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致富,村裡免費給每個貧困戶提供兩個豬仔,再拿出利潤的10%給他們分紅。」市住建局派駐木都柴達木村第一書記劉鵬飛說。
  • 小藜麥撬動扶貧大產業——中國聯通助力河北沽源縣特色產業扶貧
    「前幾年,藜麥銷路沒打開,種植農戶顧慮多,企業生產也不穩定,是中國聯通的產業扶貧項目給我們帶來了好機會,讓我們這個小企業有了大出路。」正值藜麥春耕時節,站在一派繁忙的地頭上,沽源縣藜麥產業的龍頭企業北麥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向永剛喜滋滋地說,「有了聯通扶貧幹部們給找的這些新技術、新路子,農戶的藜麥產量大了,廠子用工量多了,生產也穩定了,去年的營業額一下子就達到了1000萬元,比前年翻了一番。」
  • 校企合作 海鹽成立首個中國黑豬產業研究院
    據悉,該項目是國內首個以中國黑豬產業為主、以公司化運營的企業研究院,旨在以中國地方豬開發為原點,建立優質地方豬產業保種育種和市場推廣體系,培育新時代特色中國地方豬及配套體系,做強做大優質地方豬產業。好豬肉首先來自於好豬種。青蓮食品自2001年成立起,一直致力於優質地方豬種源的科技研發,在科研組織的建設、科研人才的引進、校企合作模式方面一直創新不斷。
  • 宕昌縣:七星黑豬,紅了日子!
    不只是申誰菊黑豬產業「紅」了貧困戶的日子興化鄉海拔較高、土地面積大、適合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向來有養殖黑豬的傳統,但一直以來,各村集體經濟薄弱、帶貧模式和貧困戶增收渠道單一、收入較低。2018年6月,依託當地黑豬品質優勢,興化鄉推行「黨委+村級合作社+聯辦扶貧車間+幫扶單位+貧困戶」的模式,依託郭家莊村、尚家灣村特色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黑豬養殖、屠宰及加工。
  • 蘭州七裡河:「小百合」撬動精準扶貧「大產業」
    近年來,隨著以百合產業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銷路打通,產業扶貧新路正引領著七裡河區99.79%的農民順利脫貧,老百姓的日子也愈發紅火起來。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捧出盛景來。7月20日,「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記者團走進甘肅省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果園鎮,實地感受在百合產業帶動下,當地貧困戶生活發生的喜人變化。
  • 連州「小黃豆」做出產業扶貧「大文章」
    一粒黃豆撬動精準扶貧事業。廣汽集團精準扶貧產業幫扶項目——連州市祺連農產品有限公司通過黃豆黑豆加工生產高品質腐竹,打造完整「公司+基地+農戶」的扶貧產業鏈,小小黃豆讓貧困戶脫貧增收,「小黃豆」做出產業扶貧「大文章」,為當地集體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 甘肅宕昌:養好「七星」黑豬拓寬就業門路
    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 劉國慶記者王斌報導 臘排、火腿、豬頭、肥腸……,冬至前夕,走進郭家莊村扶貧加工車間腊味兒、紅臊子香飄四溢,數十個工人正忙碌著切肉、清洗、醃製、裝灌、外運……。甘肅宕昌縣興化鄉大力發展七星黑豬養殖,探索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產業就業扶貧新路子。
  • 借力土八戒增收 安徽金寨縣黑毛豬產業扶貧現狀調查
    原標題:借力「土八戒」 增收「油水」多——金寨縣黑毛豬產業扶貧現狀調查4月的大別山,正是映山紅爭相競放的時候,家住金寨縣斑竹園鎮漆店村的丁永勝坐在自家門前,數著一張張紅彤彤的百元大鈔,心裡樂開了花。
  • 回歸市場 內江黑豬變「金豬」
    「放在二三十年前,內江黑豬可沒有這麼受歡迎,甚至當時很多農民都不願意養呢。」內江市農業局畜牧業科科長郭富說,現在土豬變成了「金豬」,要歸功於近年來當地政府下大力氣對內江黑豬這一寶貴家畜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 一粒「金豆子」撬動大理祥雲億元脫貧產業
    「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地球!」 阿基米德在《論平面圖形的平衡》一書中最早提出了槓桿原理。而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卻有一位老人趙祖龍,把秋豌豆作為支點,用科學技術的槓桿撬動了祥雲農業產業發展的命脈,培植出一個經久不衰的億元產業。
  • 楊木村400餘頭正宗湘西黑豬即將開賣 歡迎踐行消費扶貧享受純正...
    楊木村現代化標準黑豬養殖基地在山間放養的黑豬。省委網信辦駐楊木村扶貧工作隊隊長戴海文表示,儘管近期豬肉市場波動大,永順縣楊木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也能讓消費者吃上舒心、放心的正宗湘西黑豬肉,購買還能踐行消費扶貧。永順縣芙蓉鎮楊木村系湖南省委網信辦駐村扶貧點,今年以來,依託永順縣楊木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引進湘西芙蓉資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優質「湘西黑豬」豬種,目前發展養殖黑豬400餘頭。
  • 四輪驅動:國投以產業扶貧推動可持續脫貧——國投集團發布扶貧...
    投入各類扶貧資金114.6億元,資助貧困學生9860名;管理扶貧基金347.25億元,引領撬動社會資本2800億元投入脫貧攻堅——這是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11月10日公布的一組數據。  2020年11月10日,國投扶貧白皮書發布會暨脫貧攻堅表彰大會在京舉行。國投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白濤出席會議並致辭。
  • 廣西柳州「小個專」黨建打造「小米粉『撬動』大產業」的「柳州...
    黨旗領航風帆勁 凝心聚力產業興——柳州「小個專」黨建打造「小米粉『撬動』大產業」的「柳州樣本」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柳州城,工業與山水相得益彰;螺螄粉,專屬柳州之獨特味道。迷人酸辣和鮮香,讓柳州螺螄粉從街頭巷尾的手工作坊進入產業園區專業化流水線,開啟了柳州螺螄粉產業「起跑即騰飛」的時代。
  • 2000餘萬元扶貧資金撬動鮮食玉米產業
    這是扶貧涉農整合資金立下的功勞。截至目前,綏濱縣投入資金2000多萬元,訂單種植貧困戶1080戶,收購加工鮮食玉米200萬穗,玉米粽子2萬個。預計戶均增收700元以上。近年來,為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新業態,綏濱縣利用鮮食玉米「短平快」優勢,建設了鮮食玉米加工龍頭企業,補齊產業發展「短板」,有效帶動貧困戶增收。 綏濱縣玉米資源豐富,特別是鮮食玉米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