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甘肅省蘭州市,這裡被稱為「中國百合之都」。蘭州市七裡河區農村面積佔總面積的90%,貧困面較大,貧困程度深。近年來,隨著以百合產業為代表的特色農產品銷路打通,產業扶貧新路正引領著七裡河區99.79%的農民順利脫貧,老百姓的日子也愈發紅火起來。
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捧出盛景來。7月20日,「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記者團走進甘肅省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果園鎮,實地感受在百合產業帶動下,當地貧困戶生活發生的喜人變化。
7月,正值百合花花期。甘肅爽口源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棚內,一朵朵產業之花正在盛開。(魏怡/攝)
百合產業蓬勃發展 帶動農戶脫貧致富
「現在家中收入穩定提高了,2019年安裝了淨水設備,2020年安裝了一體式馬桶,我們的生活質量也提高了。」採訪中,曾是七裡河區鷂子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豆萬龍向記者講述了自己的脫貧故事。豆萬龍家中共有6口人,母親趙玉蓮患有長期慢性病,常年依賴藥物。2013年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2014年退出。近年來,在黨和當地政府的關懷下,在各級部門及幫扶責任人的共同努力下,家中收入穩步提高。
對豆萬龍來說,種植百合是一條脫貧好路子。「家裡10畝餘地,年均收入2萬元,我還是圈灘村小組組長。下一步,計劃進一步擴大百合種植面積,再增加家庭收入。」 豆萬龍表示。
據當地人介紹,蘭州七裡河區地處高海拔地區,平均氣溫低、降水量小,尤其是後山地區大多不適宜種植小麥等需要更多光熱的糧食作物。但卻比較符合蘭州百合喜溫涼、好溼潤、忌酷熱的生理特徵,出產的蘭州百合味道甘甜鮮美,瓣大、肉厚、色白如玉,纖維少,有「蘭州百合甲天下」的美譽,銷售價格也優於其他產地的食用百合,是產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農戶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
七裡河區西果園鎮鎮長竇燕琴告訴記者,原產地七裡河區西果園鎮等地區的蘭州百合生長周期長、獨頭率高、質地緊實,是七裡河區最具特色的農產品。目前,從事百合種植的農戶已基本擺脫貧困,很多農戶在城裡買了房,也有了一定的積蓄,日子過得很紅火。
談及百合產業發展狀況,七裡河區農業局局長王錫智表示,隨著市場活力逐步激活,百合產業日趨規模化。不但加速構建起「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農戶」「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繫機制,而且形成了以蘭州百合城為中心,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百合產業發展的局面。截至目前,全區具有規模百合冷藏庫68座,百合加工企業191家。
此外,百合系列產品也得到了持續研發,淨片真空包裝蘭州百合、蘭州百合幹、百合粉等產品都已上市銷售。2019年百合出口量達到463.1噸,出口創匯超過602萬美元,基本形成了種植、儲藏、加工、銷售、研發一條龍的百合產業發展格局。
扶貧車間內,工人們身穿白色作業服,戴著口罩和手套,在精心挑選優質百合瓣,拒絕壞芯、爛片、發黃片瓣的混入,深加工產品包裝,保質期可達90天。(魏怡/攝)
扶貧車間:把「工作」帶到家門口
「家裡蓋了新房子,孩子們現在也都在鎮上上學了,在家門口就業,能在賺錢的同時兼顧家庭,現在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西果園鎮草源村村民曹鵬霞接受記者採訪時,滿臉都是幸福的樣子。
把「就業邊緣人」變成產業工人 ,在七裡河區,記者看到了這種雙贏的鄉村產業發展模式。
在甘肅爽口源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二層走廊的入口處,一塊金晃晃的牌匾上印刷著「扶貧車間」四個醒目大字。車間內,綠色的地面打掃得乾乾淨淨,操作臺上一塵不染,工人們身穿白色作業服,戴著口罩和手套,在各自的崗位上緊張有序地忙碌著。他們的主要工作是把清洗乾淨、加工後的百合裝進消毒過的包裝碗中。
曹鵬霞就是「扶貧車間」的一員。曹鵬霞告訴記者,自己家有13畝地,種植的都是百合。她說,蘭州百合「生三年、養三年、長三年」。一顆頂級百合走上餐桌要經歷兩次移栽、三段生長,歷時9年。每當農活不忙的時候,自己都會來車間工作。
她說,從2016年開始來這裡工作,到現在已經工作3年多了,已經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熟練工,收入大幅提升了。如今,她一天可以裝300多碗百合,每月的工資能達到4000多元。
據甘肅爽口源董事長呂斐斌介紹稱,這個百合系列產品精深加工「扶貧車間」,不僅提升了蘭州百合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扶貧車間還搖身一變,成為穩就業的「蓄水池」,安置了周邊農村近百名鄉村婦女進廠務工,並在原料分揀、貨物搬運、種植採收等方面解決了500多名季節性短期工的就業問題。同時,採用「折資量化、分紅到戶」的方式,讓西果園鎮鷂子嶺村73戶貧困戶、246人貧困人口參與享受公司生產線的發展紅利,家庭收入顯著增加。
在企業的冷藏庫中,存放著許多從農戶處收購來的百合。(任妍/攝)
政府加碼扶持 電商加速賦能
脫貧致富快,還需產業帶。當前,產業扶貧是解決貧困地區生存和發展問題的重要路徑之一。發展產業,促進貧困地區「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是新階段中國實現精準脫貧的重要路徑。
王錫智介紹稱,近年來,政府對當地百合產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大。省委省政府出臺了《甘肅省支持百合產業發展實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出臺了《蘭州百合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成立了「蘭州百合研究所」,同時,七裡河區也制定出臺了《七裡河區百合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和《七裡河區推進鄉村振興發展現代農業獎補扶持辦法》等政策性文件,加大項目支撐和政策保障力度。
此外,隨著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百合產業日趨現代化。
王錫智表示,蘭州百合已經形成多元化的銷售網絡。一是百合加工銷售企業線上線下銷售快速發展,在191家百合加工銷售企業中,已有28家企業通過政府入駐淘寶、天貓、阿里巴巴和三維商城等電子商務平臺,開展線上銷售業務。二是蘭州市線上銷售百合系列產品的店鋪蓬勃發展,在200多家百合系列產品的店鋪中,有130多家開展了線上銷售業務。三是為進一步促進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不斷構建村級電商服務網點,帶動後山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區級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村級電商服務點13個,形成了「網際網路 」三級電商銷售服務體系。
談及接下來對於百合產業如何助力脫貧不返貧時,王錫智指出,七裡河區將把推動產業發展作為關鍵環節,依託百合產業優勢,探索鄉村發展新模式,推動「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發展,想方設法謀劃項目,打贏七裡河區脫貧攻堅戰。
「我們將從提升企業抱團發展意識、提升百合品質產量、強化龍頭企業帶動、延伸精深加工鏈條、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加大品牌保護力度、深度挖掘百合文化等七大方面著重發力,繼續堅持走好精準扶貧、脫貧致富不返貧的穩路子。」王錫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