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黃紅立通訊員葛高遠趙怡
扶貧攻堅是第一民生工程。秸稈處理問題,也一直是地方政府「頭疼」的大事。
近日,記者在伊川縣採訪發現,當地藉助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秸稈綜合利用之路,撬動了產業扶貧的發展,不僅幫助貧困農民脫貧致富,還解決了秸稈處置難的問題,取得了經濟和生態的雙贏。
秸稈利用與「精準扶貧」巧結合
9月19日,在伊川縣秋季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上,隨著秸稈飼料青儲機、深松機、免耕播種機、秸稈還田機、秸稈撿拾機等農用機械的馬達轟鳴聲,有著不同需求的農民便可各取所需了,有的在田裡收穫了玉米,有的裝滿了一拖拉機的青儲飼料拉往養殖公司……
9月24日,伊川縣鴉嶺鄉殷橋村萬祥畜牧業有限公司青飼料儲藏車間,機器轟鳴,一片繁忙。運送秸稈的車隊排起了長龍,幾臺
秸稈粉碎機正在分秒不停地粉碎著源源不斷送來的秸稈……
「現在秸稈在我們村都是香餑餑,不僅養牛能帶動貧困戶致富,賣秸稈也促進了貧困戶增收。」殷橋村黨支部書記殷萬四說,過去的秸稈大部分扔掉或者燒掉,汙染空氣,浪費資源,現在拉到畜牧公司,一手交貨一手交錢,村裡根本沒有人去燒秸稈。
洛陽市萬祥畜牧業有限公司,是鴉嶺鄉殷橋村的扶貧項目。項目規劃佔地20畝,總投資1000萬元,存欄量為500頭母牛。「2016年11月,該公司與殷橋村貧困戶籤訂到戶增收協議32戶,每戶入股5000元,年分紅1500元。2017年5月,29戶貧困戶利用貧困戶小額貸款入股公司,年分紅6000元。」殷橋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趙勝幫說。
「青儲秸稈的收購價為每斤5分錢,一般畝產秸稈2400多斤,能收入120元!入股分紅7500元,在這裡打工年收入近兩萬元,脫貧一點兒也沒有問題!」貧困戶殷社偉利用排
隊等候的間隙給我們算起了他的「脫貧帳」。
秸稈利用撬動產業扶貧
伊川縣是省級貧困縣,全縣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7281戶67012人。
畜牧業是該縣的傳統產業。伊川縣深入謀劃畜牧養殖業與精準扶貧結合,立足精準扶貧,實施畜牧龍頭企業帶動、畜牧就業,精心打造「畜牧+扶貧」模式。
截至目前,該縣有172個牛場,146個養羊場,羊存欄4.08萬隻。
畜牧扶貧的精準推廣實施,更帶動了今年該縣大氣汙染的防治工作。伊川縣每年有秋作物種植面積37萬畝,可產生秸稈50多萬噸。以往秸稈利用率很低,雖然政府年年強制禁燒,卻屢禁不止,大氣汙染和生態治理面臨很多難題和困境。
今年,伊川縣實施「畜牧扶貧+」計劃,倒逼產業結構調整,通過「扶貧+畜牧+種植+秸稈」的帶動模式,推動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發展。
目前,伊川縣有三大畜牧扶貧項目:位於鴉嶺鄉的洛陽萬祥畜牧業有限公司;位於鳴皋鎮的洛陽辰濤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位於白沙鎮楊嶺村、鴉嶺鄉高溝村的伊川鑫川牧業科技有限公司。這3家企業基本覆蓋了伊川縣東西兩嶺和伊河川區。
洛陽萬祥畜牧業有限公司主要養殖母牛,洛陽辰濤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養殖肉牛,這兩家公司採取「公司+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貧困戶既是股東,也是打工者。伊川鑫川牧業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是「澳湖羊」種羊繁育,該公司以「產業園區+扶貧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
養殖企業與貧困戶籤訂幫扶協議,鼓勵動員貧困戶種植全株青貯玉米等飼草料,讓貧困戶進公司打工、脫貧到戶增收資金入股等形式,確保貧困戶種植的飼草料有銷路,利益有保障,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目前,這3家企業,帶動貧困戶1045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