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秸稈帶動環保大產業 探秘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

2020-12-19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秸稈不能做的。飼料、燃料、餐具、工藝品、家具,甚至房子……走進2017安徽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你將發現一個由秸稈構成的創意環保世界。

  近年來,愁人的秸稈帶來很多社會問題,但秸稈利用也正隨著人們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加速破題。在解決環境問題的同時,也醞釀出一個個秸稈綜合利用的大產業。

  盡顯「科技範」 秸稈處理全程機械化

  秸稈利用最大的痛點在哪?很多人會提到成本。成本高、效益低,儘管有許多利用渠道,卻很難形成產業。

  提高機械化程度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辦法。本屆博覽會,我省農機龍頭企業中聯重科帶來30多款秸稈處理設備霸氣亮相,展示了從秸稈粉碎還田、秸稈離田、搬運、生物質制料、造粒等每個處理環節的機械。

  生物質制料機組是中聯重科最新研發的「重頭產品」。這款產品運用智能化+機械化手段,將粉碎後的秸稈,通過加入相關菌種、輔料,進行高溫殺菌、恆溫發酵、常溫熟化處理,生產出農作物、經濟作物種植所需的有機肥料。由於產品配備了移動式底盤、發電機組,因此在田間地頭就可以輕鬆運轉,一旦肥料製成,便可直接還田使用。

  「針對秸稈『收穫、打捆、運輸、儲藏、加工利用』各環節,我們制定了秸稈資源化利用全過程解決方案,產品涵蓋秸稈粉碎還田、秸稈收集離田、秸稈生物複合肥製備、秸稈離田堆肥製備、秸稈燃料化利用等領域的各種機械裝備。」中聯重科現場負責人介紹。

  玩轉「小秸稈」 打造時尚環保產業

  砧板、餐具、水杯,看到這些非常有質感的餐具,您絕對想不到它們中60%-80%的成分是秸稈。使用這些餐具,您不僅身體力行為環保做了貢獻,還能享受塑料製品所沒有的安全放心。

  這些餐具製品由海歸創業團隊綠之態科技公司帶來,通過了歐盟、美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產品檢測,產品70%出口國外。

  為了讓參觀者相信秸稈製品也一樣耐用,該公司現場負責人潘楊笠還專門把自己孩子和妻子用了幾年的碗勺、杯子帶了過來。「我們已經開發到第七代產品,就是希望把產品的使用舒適性做到極致。通過我們的事業告訴大家,秸稈也可以做成很酷的產業。」

  秸稈做包裝紙、紙巾想必大家並不陌生,我省企業禾吉麥色帶來由玉米杆、棉杆、稻草等秸稈製成的多款紙製品,不僅使用舒適,秸稈原色,也更加自然環保。為了配合本次博覽會主題,企業還為大會定製了由秸稈製作而成的手提紙袋,被參觀者爭相索要作為紀念品。

  「漲姿勢」 那些秸稈的神奇應用

  你見過秸稈建造的房子嗎?

  來自黑龍江的企業天晟順傑就在現場搭建了一間秸稈房,吸引了不少參觀者坐在其中品茶聊天。

  「我們的牆體材料以稻草為主要原料,採用熱衝壓成型,具有保溫隔熱、耐火隔音、輕質高強度等諸多特點。」秸稈建造的房子有人住嗎?該企業現場負責人呂尤介紹,目前,公司生產的秸稈板已經在山東、四川等地運用,他展示了一張秸稈房實景圖,秸稈的返璞歸真與周圍自然環境渾然天成。

  連房子都可以造,家具自然不在話下,安荃宅配帶來的「秸稈」組合衣櫃,不僅不含甲醛,清新自然的配色,成為不少環保達人的「心頭好」。

  更讓人想不到的是,秸稈還能做成年輕人愛玩的飛鏢靶。飛鏢大家都不陌生,傳統鏢靶用的材料劍麻要比秸稈貴很多,我省企業天元公司用秸稈完美替代劍麻,產品在國際賽事中都有使用。「劍麻每噸在15000多元,而秸稈每噸只要1000元左右,我們對秸稈進行加工,不僅完美替代劍麻,還利用了秸稈,環保、功能性兼顧。」企業負責人說。

  除了房子、家具等硬頭貨,秸稈還能作為培養基,種出食用菌菇、水稻秧苗等植物。休閒農業企業三瓜公社帶來由秸稈製作而成的「秸稈兔」也萌翻全場。

相關焦點

  • 秸稈利用撬動產業扶貧
    秸稈處理問題,也一直是地方政府「頭疼」的大事。    近日,記者在伊川縣採訪發現,當地藉助精準扶貧,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秸稈綜合利用之路,撬動了產業扶貧的發展,不僅幫助貧困農民脫貧致富,還解決了秸稈處置難的問題,取得了經濟和生態的雙贏。
  • 【展會觀察】秸稈利用不再是「政府一頭熱」 300多家秸稈利用企業...
    6月15日,2018安徽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在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本屆博覽會首次設置安徽省秸稈綜合利用產業協會展區,集中展示安徽企業在秸稈綜合利用中的最新成果。   秸稈產業越來越受市場青睞  秸稈不焚燒,不僅能成為清潔能源,還能變身餐具、紙巾、家具材料,變廢為寶產生可觀經濟效益。
  • 秸稈綜合利用瓶頸如何破
    曾經,秸稈的再利用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業和環保的一道難題,秸稈焚燒也連續多年成為加劇空氣汙染的因素之一。  2017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要達到85%,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要達到75%。
  • 以秸稈壓塊產業推動秸稈綜合利用
    任繼宏 我省每年秸稈總量在1.3億噸,約佔全國的八分之一,佔東北四省區的二分之一左右,但是秸稈綜合利用起步相對較晚,利用方式單一,落後於全國南方省份。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杜絕秸稈野外焚燒,對於減少我省大氣汙染、打贏藍天保衛戰,對黑龍江農業大省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
  • 38秒丨一畝地的秸稈十分鐘收拾完!滕州秸稈綜合利用循環又高效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7日訊 棗莊滕州市積極探索生物質能源產業在環保治理中的作用,建立完善的秸稈收儲運體系,實現秸稈綜合利用。在滕州市界河鎮皇娘溝村的田地裡,一臺秸稈打捆機正在作業,不時從機器尾部吐出一個個打好捆的秸稈「蛋」。
  • 小秸稈「變身」綠色大產業
    「吃」進去的是農作物秸稈,「吐」出來的是環保生態板材,通過技術處理將秸稈「變廢為寶」,實現環保、
  •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基質化
    秸稈綜合利用技術 類別:基質化 技術名稱:玉米秸稈基質化栽培食用菌技術 技術概述:
  • 江西省人民政府 三農信息 廢秸稈成「黃金棒」——江西省探索秸稈...
    「規範秸稈機械收割作業,推動秸稈農用產業發展,2020年全省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這是兩年前江西省印發的《江西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中設定的目標,而這個目標早在2019年就已提前完成。
  • 秸稈能做成餐具、衣服,甚至還有…
    合肥新聞頻道全媒體記者:楊文靜 蔣經緯婁蕊主持人:李潔製作:趙靜11月13-14日,2020安徽秸稈暨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產業博覽會驚豔亮相。在展會現場,來自蚌埠的一家企業,以玉米、木薯等秸稈為原料,經過生物發酵提取聚乳酸,做成了餐具。不僅如此,聚乳酸還可以通過常規紡絲工藝製成生物合成纖維,其物理性能接近錦綸和滌綸。目前,聚乳酸纖維已應用於衣服、床品、窗簾、地毯等紡織品中,經濟又環保。現如今,將秸稈加工成板材也成為一種新趨勢。
  • 三聚環保突破「秸稈制油」關鍵技術 千億綠色能源產業呼之欲出
    筆者注意到,與公司往年年報明顯不同的是,在2017年年報中,三聚環保對發展綠色產業做了重點闡述。公司指出,生物質綜合利用、綠色能源及化學品生產已取代傳統能源化工綜合服務成為未來發展需重點著力的第一大項。公司的目標是通過綠色發展戰略的實施,到2020年底,發展成為生物質利用和綠色能源與化學品的全球技術領先者,也為公司獲得長期穩定的收益提供可靠的保障。
  • 秸稈綜合利用,龍江如何「秸」盡所用?
    今年我省將大範圍推廣「條帶耕作技術」省級秸稈綜合利用專家指導組成員、省農業科學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錢春榮表示,今年我省將大範圍推廣「條帶耕作技術」。同時,還應鼓勵地方建立秸稈綜合利用典型示範區,為農民展示看得見、摸得著的新技術。專家馬守義說,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系統性的技術研究。可根據秸稈綜合利用的方向,分別成立專家組。省級部門聘任首席專家,整合科技資源,推進技術研究和推廣。要完善秸稈綜合利用組織體系,形成「政府+企業+科研單位+合作社」「四位一體」的新模式。
  • 漯河秸稈綜合利用帶來糧倉豐盈
    □本報記者中原三農網記者仵樹大  6月20日下午,張協和往常一樣,頭頂著烈日在地頭蹲守,他扳著指頭算了算,「從2號到現在半個多月了,連個火警電話都沒接到過。」  談及李集鎮秸稈禁燒緣何能取得歷年來最好效果時,奔波在地頭、身著迷彩服的李集鎮黨委書記劉永紅說,一方面,經過連續多年的禁燒,老百姓利用秸稈自覺還田的耕作意識明顯增強;另一方面,農業收割機械化還田程度不斷得到提升,並利用秸稈大力發展雙孢菇產業。  而事實上,李集鎮利用秸稈還田達到禁燒增產的目的,只是漯河市51個鄉鎮開展秸稈禁燒工作中的一個縮影。
  • 河北省印發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2021-2023年)支持生物質發電0.75...
    做為行業內部人士,萬萬沒有想到,一直在秸稈綜合利用上沒有太大動作的河北省能夠以如此雷霆手段做出此決定,真乃為全國做出了榜樣。同時,可以預見的是不遠的未來,河北省的秸稈綜合利用產業一定會如燎原之勢在燕趙大地蓬勃發展起來。
  • 秸稈碳化技術帶動扶貧 農業「創客」將有新天地
    2018-11-12 10:41圖文來源:金陵晚報 秸稈碳化技術帶動精準扶貧農業「創客」將有自己的新天地 編者按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 秸稈變廢為寶 生態產業齊優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導】  光明日報記者 周洪雙 魯元珍 周夢爽  用秸稈造紙,避免了強酸強鹼的使用,零汙染、低能耗,還解決了秸稈的處理難題。記者10日來到江蘇揚州,在永豐餘造紙(揚州)有限公司了解到,全新秸稈利用生物技術實現了產業與環境的共存共榮。  傳統造紙業很容易破壞環境。永豐餘科研攻關10多年,研發出一種生物酶,可在一小時內完成秸稈分解,接近使用強酸強鹼的效率,而產生的汙水只需簡單處理就能達到排放標準,具備商用價值。  生產線上,秸稈經剪裁清洗、熱處理軟化、生物酶分解和纖維分離提取後,得到紙漿和殘料。
  • 秸稈變廢為寶巧生炭和氣
    據了解,近年來,柳河鎮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而伴隨著蔬菜產業的發展,尾菜、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產生不可避免。為解決這一難題,柳河鎮黨委、政府大力推廣生態清潔種植,不斷加大尾菜、秸稈等農業廢棄物的處理利用力度,農業廢棄物處理利用率逐年提高,資源化利用基本實現。
  • 如何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南江這樣做……
    建立資源臺帳制定南江縣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方案,及時將秸稈利用任務全面分解下達到鄉鎮,按年度建立秸稈產生量臺帳、利用量臺帳,開展秸稈利用企業和農戶樣本的秸稈調查監測工作,建立農作物秸稈數據平臺,摸清家底,為秸稈綜合利用提供數據支撐。
  • 滕州界河鎮:秸稈綜合利用多樣化
    在界河鎮陳馬廠村的農家地裡,一臺大型移動式揉絲打包機正忙著把玉米秸稈揉絲,變為一捆一捆的柴草。這是界河鎮特邀田陳煤礦富源生物質電廠在回收被農民廢棄的玉米秸稈。滕州市人大代表、界河鎮陳馬廠村民陳增如告訴筆者,這樣的事情,今年還是第一次。
  • 中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綜合高效利用秸稈
    新華社哈爾濱3月27日電 近兩年來,中國產糧第一大省黑龍江把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作為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舉措,使得過去秋冬季、春播前田間因焚燒秸稈產生的濃煙重霧消散不見。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近幾年黑龍江加大秸稈綜合利用,僅去年省財政就投入43億元,重點圍繞秸稈還田等方面制定11條具體政策措施,並把以還田為主的肥料化利用作為秸稈處理的主攻方向。沉睡一冬的黑土地正在甦醒,黑龍江省樺川縣玉成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大型農機已檢修完畢。
  • 小秸稈 大產業(產經觀察·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③)
    金農秸板業公司總經理徐明坦言,在性能方面,秸稈纖維與其他植物纖維並無太多區別。不過,在秸稈原料化過程中會產生一項「寶貝」,是企業制勝的法寶。原來,秸稈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黏稠的液體,從中可提取不含甲醛、綠色環保的膠黏劑。將膠黏劑與無法製成纖維的廢棄秸稈結塊、麥糠、麥穗等混合在一起,可合成環保板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