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正是百合花盛開的時節,一花引得百花開,百花捧出盛景來。7月20日,「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記者團走進甘肅省蘭州市七裡河區西果園鎮,實地感受在百合產業的帶動下,當地貧困戶生活發生的喜人變化。在甘肅爽口源生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棚內,一朵朵產業之花正盛開怒放。(魏怡/攝)
據當地農戶介紹,蘭州百合「生三年、養三年、長三年」,一顆頂級百合走上餐桌要經歷兩次移栽、三段生長,歷時9年。據當地人介紹,百合從地裡收購過來後,先按個頭大小進行挑選,大的能賣個好價錢,小一點的則可以價格略低,品相不好或者被挖破的,則剝下來做百合幹用。(任妍/攝)
扶貧車間內,工人們身穿白色作業服,戴著口罩和手套,在精心挑選優質百合瓣,拒絕壞芯、爛片、發黃片瓣的混入,深加工產品包裝,保質期可達90天。(魏怡/攝)
經過深加工後的鮮百合,可開蓋即食。據介紹,蘭州百合味道甘甜鮮美,瓣大、肉厚、色白如玉,纖維少,銷售價格也優於其他產地的食用百合,是產區農民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和農民脫貧、增收的支柱產業。(任妍/攝)
記者在甘肅睿康現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了生長在菌棒上的平菇。據悉,該企業是目前蘭州市的食用菌標準化基地,項目年生產能力大約2000噸,其中包括平菇、杏鮑菇、猴頭菇、袖珍菇、靈芝、桑黃等,產品主要銷往甘肅省的幾個大城市和青海省,其中猴頭菇及桑黃主要銷往廣州和上海。(魏怡/攝)
據公司負責人劉前奎介紹,「蘭州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合『黃金菇』生長,去年銷售額達到1000餘萬元,有力帶動了農戶脫貧。」目前公司帶動51戶貧困戶和當地農民按照「借袋還菇,借棚還菇」的模式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銷售,走上了一條致富路。(魏怡/攝)
「大道康莊」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記者在拍攝祁連靈。劉前奎向記者表示,公司兩年內組織培訓貧困戶及農戶近千人,並計劃在三年內再次投資建設兩百畝的香菇區,一百畝的木耳區,一百畝的靈芝區及靈芝展館,深加工區以及採摘區為一體的蘑菇產業園,真正做到「小蘑菇,大產業」,更好地帶動貧困戶及當地經濟發展。(任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