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金岸微波渺渺,七裡夢鄉百合灼灼。7月9日,第九屆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開幕。
發布會現場。 黃鷹攝
本屆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主題為「風吹百合香 魅力七裡河」,並擬定了「百合花開時 最美七裡河」「悠悠絲路情百合之鄉行」「黃河金岸七裡夢鄉」「精緻蘭州魅力七裡河」「相約多彩百合節暢遊美麗七裡河」「北國南地石佛溝山水宜居活力城」等6條具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活動口號,以突出現代中心區建設、百合產業發展、文化旅遊等重點工作內容。
開幕式現場。黃鷹攝
據七裡河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查永國介紹,今年蘭州百合文化旅遊節分項活動的設計在以往八屆的基礎上,繼承了石佛溝花兒會等群眾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推陳出新融入了抖音大賽等時尚元素,活動包括「百合花開 dou精彩」抖音大賽、「丹青揮毫·百合飄香」書畫展、「同享百合文化·暢遊百合花谷」袁家灣村第三屆生態文化旅遊節、第二十五屆石佛溝花兒會。
「百合花開dou精彩」抖音大賽啟動儀式。黃鷹攝
蘭州百合是全國唯一食藥兩用甜百合,已獲「中國地理標誌」、中國馳名商標、義大利米蘭世博會優質特產獎等國內外大獎。七裡河區作為蘭州百合的核心主產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據七裡河區副區長吳文山介紹,七裡河區2019年全區百合種植戶達1.1萬戶5.9萬人,種植面積達5萬畝,產量達2.9萬噸,銷售產值達8.6億元,人均百合收益達8296元,佔全區農民可支配收入20434元的40.6%。
「丹青揮毫·百合飄香」書畫展。黃鷹攝
為解決百合品種退化、黃化、土壤乏力等問題,提高百合品質,近年來,七裡河區聚焦百合特色優勢產業,投入資金300萬元,與西北師大、甘肅農大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積極開展校地、院地合作,實施了闊碼優生菌土壤改良、百合連作障礙研究及高產技術推廣、百合鱗片扦插繁殖關鍵技術研究等項目。
與此同時,七裡河區政府將特色產業與脫貧攻堅相結合,累計發放產業扶持資金約3588萬元,建成千畝百合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1個,百合組培擴繁中心3個,全區百合總面積達到5萬畝,蔬菜面積達到11.8萬畝,畜禽良種覆蓋率達95%以上。並積極發展城郊休閒、體驗、觀光農業,全力推進石佛溝景區開發建設,種植蘋果、中藥材、生態林1萬畝。截至目前,七裡河區累計實現脫貧1940戶7261人,未脫貧71戶210人,貧困發生率降為0.27%。
「丹青揮毫·百合飄香」書畫展。黃鷹攝
「可依山可傍水,可都市可鄉野」,七裡河副區長和劼向大家進行七裡河區文化旅遊推介。她介紹,七裡河山水依偎,蔬果聞名,歷史厚重,文化薈萃。「南部山區有阿幹鎮石佛溝、黃峪鎮大尖山42萬畝的次生林,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並孕育了中外馳名的『西果園百合』『水磨溝白鳳桃』等特色果蔬產品。此外,區內還有以秦漢、魏晉簡牘及相關文物為館藏特色的甘肅簡牘博物館,以黃河文化、絲綢文化為背景的蘭州老街,景觀地標『黃河樓』。」
「丹青揮毫·百合飄香」書畫展。黃鷹攝
「坐觀景中,從以西客站為中心的全市遊客集散中心為起點,我們正在接續打造以『六大文化旅遊組團』為主要內容的文旅項目;佇立遠眺,奧體中心、萬達茂、華潤未來城、黃河樓、溫商銀灘城市綜合體、蘭州老街、蘭州環球港等高質量、規模大、生態好的文旅項目在七裡河落地生根,我們正在全力從蘭州市『地理中心』向『發展軸心』加速邁進!」七裡河區委書記芮文剛說。(經濟日報記者 李琛奇通訊員黃 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