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託竹蓀託起貴州納雍縣寨樂鎮村民脫貧夢
寨樂鎮通過引進經營主體貴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改擴建恆大援建945棟大棚,在該鎮的革新社區建設易地產業扶貧基地,主要發展以紅託竹蓀栽培為主的食用菌產業。中國網記者 董寧 攝影中國網貴州9月9日訊(記者 董寧 劉楨珂)鳥瞰貴州省畢節市納雍縣寨樂鎮,青山綠水間,近千個鱗次節比的白色大棚在陽光下閃耀。這是貴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在該地的紅託竹蓀種植基地,也是納雍縣產業扶貧的核心產業。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需要龍頭企業帶動發展短平快高效益產業,帶領群眾快速增收致富,而納雍氣候環境適合發展食用菌產業。
-
納雍鍋圈巖鄉:紅託竹蓀串起群眾幸福夢
日前,在納雍縣鍋圈巖鄉紅託竹蓀種植基地,記者看到,只用了短短幾分鐘,陳學先就採摘了滿滿的一筐紅託竹蓀。「在基地務工10塊錢一個小時,一天做下來,可以賺80至100塊錢不等。」陳學先說。其實在去年以前,陳學先一直都在外面打工,直到去年回來過春節,因為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家人就再也沒有出去了,收入也斷了來源。
-
貴州畢節黔西綠化鄉:紅託竹蓀拓寬致富路
中新網貴州新聞12月19日電(石小傑)近年來,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綠化鄉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通過引進優良品種和政策扶持,因地制宜發展種植紅託竹蓀種植,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近日,記者走進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綠化鄉灣箐村紅託竹蓀種植基地裡,村民們正忙著採摘整理紅託竹蓀。
-
貴州農職院農藝工程系、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 赴紅託竹蓀主產區調研
近日,貴州農業職業學院農藝工程系黨總支書記劉錫、珍稀食用菌工程中心主任萬俊傑和省生物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向準等5人組成紅託竹蓀產業專題調研組,赴織金縣、納雍縣和貞豐縣,對我省紅託竹蓀生產發展情況進行了實地調研。
-
「產業扶貧」晴隆聯盟社區100噸林下紅託竹蓀即將投產開始預售
紅託竹蓀(資料圖)(資料圖)只要得空,晴隆縣沙子鎮聯盟社區第一書記譚斌、黨支部書記蔣萬盛都要到與三合村交界處的普晴林場去,實地查看社區發展的異地產業——紅託竹蓀種植和管護情況,白天豔陽,夜間好雨,群眾積極,管護得當,大家對前景都充滿信心
-
【決戰之行我堅守】劉大茳:紅託竹蓀「託」起致富路
【決戰之行我堅守】劉大茳:紅託竹蓀「託」起致富路 2020-11-20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貞豐花江村:300畝紅託竹蓀豐產豐收
平街鄉花江村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契機,因地制宜利用當地氣候資源優勢,引進企業建設紅託竹蓀產業示範基地,發展種植紅託竹蓀300畝,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這幾天,該村迎來首批紅託竹蓀豐產採摘。走進花江村紅託竹蓀產業示範基地,連片的竹蓀長勢喜人,基地正組織務工群眾採摘新鮮的竹蓀。「今年的收成好,像這種貨可以賣到300元左右,今年效益還是可以的。」貴州波濤竹蓀有限公司負責人文濤告訴記者。
-
貴州畢節:紅託竹蓀為織金縣群眾撐起「致富傘」
2019年6月19日,貴州畢節,實拍織金縣竹蓀種植產業。織金竹蓀的特點在於其形態優美若仙,其菌蕾綻放後,迅速挺立起一根海綿狀的玉柱,頂端長有鬥笠狀的菌蓋,並垂繞著一圈婆裟的白紗裙,因其具有優美的體姿、鮮美的口味和豐富的營養成分而被人們譽為「真菌皇后」、「真菌之花」、「山珍之王」。織金紅託竹蓀是世界上珍貴的食用菌品種之一。織金紅託竹蓀所含19種胺基酸佔總重量的40%,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B1,B2,以及多種微量元素。
-
盤正農業林下紅託竹蓀產業為何被稱為榕江「聚寶盆」
近年來,榕江縣依託74.04%的森林覆蓋率優勢,充分利用林下閒置土地套種食用菌,既不耽誤林木生長,又發展了產業,走出了一條以食用菌產業為主導、多種業態並存的特色化產業脫貧致富路,讓荒山閒地都變成脫貧增收的「聚寶盆」,把綠水青山真正的變成金山銀山。而盤正林下紅託竹蓀也是基於荒山閒地的種植成為了榕江食用菌產業鏈,真正帶動了榕江人民脫貧致富。
-
貴州省榕江縣盤正農業林下紅託竹蓀產業 打造出食用菌產業鏈
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依託74.04%的森林覆蓋率優勢,充分利用林下閒置土地套種食用菌,既不耽誤林木生長,又發展了產業,走出了一條以食用菌產業為主導、多種業態並存的特色化產業脫貧致富路。盤正農業利用荒山閒地林下種植食用菌,打造出榕江縣食用菌產業鏈,真正帶動了榕江人民脫貧致富,具體措施如下: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因地制宜 盤正農業林下紅託竹蓀的種植基地位於榕江縣,遠離城市喧囂,氣候宜人,山清水秀。
-
黔西:竹蓀託起產業夢 鞏固脫貧富農家
近日,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綠化白族彝族鄉灣箐村竹蓀種植基地,村民忙著紅託竹蓀育種、採收、加工、銷售,整個基地一片繁忙。黔西縣綠化白族彝族鄉為鞏固脫貧成效,依託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在廣州市對口支持下,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引進企業因地制宜種植竹蓀,採取「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2020年7月企業和合作社按5∶5比例投入資金400萬元,成立貴州綠箐竹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竹蓀菌種生產和種植基地,基地年生產竹蓀菌種300萬棒,規劃產值達2100萬元,種植竹蓀70個大棚。
-
農行吉林通化分行產業扶貧結碩果
在獲悉幹河子村蘋果銷售困難的情況後,農行吉林省分行在全系統內發起購買蘋果的倡議書,並依託網點覆蓋面廣的優勢開展廣泛宣傳,協助銷售蘋果8.4萬斤,把貧困村民的生態資源轉化成經濟收入,助力貧困村民渡過難關。
-
貴州畢節市:突破紅託竹蓀工廠化栽培技術難題,消費者一年四季都能...
當地納雍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研發的紅託竹蓀液體菌種,突破了紅託竹蓀工廠化栽培技術難題,讓消費者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鮮竹蓀。目前,公司每天有1噸鮮竹蓀上市,市場價每斤50元,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
-
金融扶貧之農行樣本 從輸血到造血:產業鏈扶貧助力鄉村產業振興
10月15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前夕,中國農業銀行舉行金融服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發布會,農行派駐四川涼山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組組長閔雲忠的在會議上發言表示。今年是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產業幫扶早已成為社會各界的共識,但如何引產業、扶產業、壯產業,仍是一個重大課題。四川大涼山是中國脫貧攻堅徵程中的貧中之貧、難中之難,四川省尚未脫貧摘帽的7個縣全在涼山州。
-
貴州農行創新產品蟬聯桂冠
推廣 近日,從貴州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傳來喜訊,在2019年度貴州省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創新金融產品評選中,貴州農行推薦的「鄉村旅遊e貸」、「股債通-大數據行業融資方案」、「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貸款」等3項創新金融產品從75項創新金融產品成功突圍,分獲一、二等獎,刷新參評該活動以來的最好成績
-
黔西縣:1萬株紅託竹蓀菌包鋪設完畢
為推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現村村有產業、戶戶有增收,黔西縣中建鄉普蓋村始終將產業發展抓在手,並於近日在貴州豐源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購買1萬株紅託竹蓀菌包,在「五一」假期搶抓鋪設,目前,第一批紅託竹蓀菌包已鋪設完畢。
-
貴州興義市:基地黑木耳、竹蓀等已進入採摘季
12月中旬,貴州省興義市灑金街道易地扶貧搬遷新市民到林下食用菌基地採收木耳,最近,木耳豐收,新市民幾乎每天都來採摘,每天有收入80元。 為充分盤活森林資源,有效解決易地扶貧搬遷群眾就業問題,今年5月以來,興義市灑金街道林下菌藥產業開始實施,其中,核心示範區主要採取農投公司統一規劃、統一種植的方式,規劃在灑金村雷打田組、毛慄坪組、大坪子組三個組發展1100畝林下灰樹花、紅託竹蓀、黑木耳等產業,帶動新市民發展產業、穩定就業,打贏脫貧攻堅戰,助推鄉村振興。目前,基地黑木耳、竹蓀等已進入採摘季。
-
仿野生林下種植 紅託竹蓀幹品單產近百公斤
近日,由省農科院農作物品種資源研究所實施的紅託竹蓀大棚與林下高產栽培取得成功。由省科技廳組織專家組赴織金基地現場測產,折合成幹竹蓀,採用菌棒大棚栽培方式畝產236.53公斤,仿野生方式的林下種植畝產97.2公斤。
-
青山綠水 黔菇味美 貴州生態食用菌亮相央視
在央視「廣告精準扶貧」項目的推動下,貴州的各種綠色好物漸漸走出大山,走向全國各地。6月1日起,貴州生態食用菌亮相央視,其宣傳片將在CCTV1、CCTV2、CCTV13等頻道的重點優勢時段高頻次播出。由於貴州地理條件優異,氣候溫潤多樣,空氣溼度大,造就貴州生態食用菌的絕佳品質。農人親手摘下,經過細心晾曬和嚴格挑選,使得每一朵都乾淨無雜。安龍香菇肉質厚實,味道鮮美;印江木耳肉片飽滿,口感脆爽;沙文羊肚菌菌香濃鬱,營養豐富;納雍紅託竹蓀像雪裙仙子,是名宴佳品。
-
德江:小菌菇大產業 撐起群眾「致富傘」
「小妮帶你看竹蓀,寒風刺骨不可怕。戀上了紅託竹蓀的微友們請你看過來,她們依然在迎風生長,曼妙的身姿正在聞聲起舞呢!」11月23日中午時分,初冬的氣息瀰漫著德江縣煎茶鎮新場社區泛著勃勃生機的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映入眼帘的產業興旺場景讓記者異常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