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平,歡迎收看小平的三農。今天給大家說的是農村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那說的是啥意思,可以相信嗎?
我們中華文化上下五千來的文明歷史,從我的角度總結來說,其實它都濃縮在我們的語言文字裡面。我們的唐詩漢詞、樂府詩歌以至於是街頭打油詩,甚至是流傳在人們口中的俗語,無一不是我們祖先留存下來的智慧的結晶。也許隨著時代的不斷變遷和現如今全世界文化的相互交融,有很多的俗語不一定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很有道理,但是我們無法否認它的價值。
我們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而我們的文化有很大的一部分都在我們的中華傳統和我們與眾不同的習俗上面來體現的,今天我想要和大家講述一句對世人有警示作用的俗語,那句俗語是這樣子的,「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
不知道我們大家對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多少了解,但是我想說的是不管你了不了解,多多少少都有聽說過房屋的建設方面的忌諱,通俗簡單點來說就是房屋的風水問題。其實,可能兩者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的區別的,但是共同之處比較多。今天要講述的這句俗語就是和房屋建築有一定的關係。
在我們中國,不管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不管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大家對於房屋的建築都是非常的重視。在我們現代的房屋講究建築的美觀和舒適程度,以及房屋在安全方面等問題,但是在以往建造房子的時候,非常的注重房屋的朝向和風水。對於自己一家人即將一輩子居住的地方,大家在方方面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這當然可以理解。這句俗語啊,講述的就是關於房屋建築方面給人們的一個警醒。
先和大家講述一下這句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篇哭」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呀其實是在說,以前農村住的都是一層的平房,但是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這種平房已經不再滿足大家對於生活的需求了,很多的人都開始想要住在樓房裡面。
不管是怕麻煩還是想要省錢,我們常常會見到有不少的人並不是把平房推倒了重新蓋新房子,而是直接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之上直接改成樓房,但是就事實來說,這樣的樓房問題很多,容易倒塌,所以就說「三年兩篇哭」。
我們在現代的年輕人很多的追捧網上的流行語,對於我們以往的俗語是很難了解到的的,但其實這些俗語流傳至今,不僅僅是具有他的趣味性,同時是不會缺少一定的道理,就像我今天說的這句俗語。
他表面上來看,我們知道每一個房子他的類型不相同,那他建築的穩定性要求是不同的,平房的話他的高度不高,所以承重能力不要求很高,地基的承壓能力當然也不會很高。而樓房由於樓層的原因,顯而易見他的地基要求要比平房高出來很多。那麼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建築樓房,地基不穩,非常的危險,容易出現很多的問題。
延伸這句俗語來看,這句俗語其實不僅僅是在講述建築方面的問題,也可以說明其他方方面面的問題。比如說明做事情一定要求大家要腳踏實地,不要好高騖遠。如果在一開始就沒有為事情做好有力的基礎,那麼上層的建築無論多麼的光鮮亮麗,他都始終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稍有外力加以施壓,極有可能就會毀之一劇。
我們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些文化有一部分在歷史的河流裡面逐漸的被精粹,成為一種經驗之談被我們後世的人進行傳揚,我們後世的人應該為之警醒。
對這句俗語各位網友怎麼看?歡迎評論留言;
本文由百家號小平的三農創作,轉載請註明百家號:小平的三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