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小哥(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對一個愛下廚的媽媽來說,沒有什麼事情比孩子吃自己做的飯吃得香更有成就感的事情了。很多寶媽為了讓孩子愛上吃飯,都會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不過,也可能有人「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捉弄孩子。
說到「便當」,大家可能會想到日本,畢竟日本的「便當」文化確實很發達。很多學校會要求家長給孩子做便當,如果做得不夠好看不夠營養,老師還會聯繫家長溝通,這讓很多家長煩惱不已。其實,給孩子做便當,實際上也是一種跟孩子之間的感情交流。
最近,幾位日本媽媽給孩子準備的便當就突然在網絡上火了。原來她們準備的便當非常「暗黑」,個個堪稱黑暗料理。
代表作一:「便便」雞蛋便當
香噴噴的米飯上面,蓋著搗碎的鮮黃色的雞蛋黃,還有紫菜點綴,原本應該是一份美味午餐。然而奇葩擺盤卻讓拿筷子的手微微顫抖。只見雞蛋黃碎被紫菜圍著,旁邊還用紫菜擺了意味深長的幾個字。網友們頓時想到了「便便」,實在不知道應該稱讚這位日本媽媽有創意,還是應該同情她的孩子。最後,也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吃得下。
代表作二:「空空如也」玄學便當
如果說寫著「便便」的便當讓人不知道吃好還是不吃好,那麼這位媽媽的「空空如也便當」就讓你想吃都吃不了。沒錯,這個便當盒堪比皇帝的新裝,可能只有媽媽滿意的好孩子才能從這個飯盒裡看到食物吧……不開玩笑的話,也可能是早上太忙亂,媽媽放錯了空的飯盒罷了。
代表作三:生的你就將就吃吧
叛逆期的孩子十分讓人討厭,罵又罵不過,打又打不得,該如何「懲罰」呢?這位日本媽媽就別出心裁給孩子製作了一份「懲罰便當」。當孩子打開飯盒,頓時哭笑不得。只見飯盒滿滿當當的,卻沒辦法吃,因為只是一盒生的大米……
代表作四:糊弄孩子的豆腐便當
每天每天地準備便當,日本媽媽也是很辛苦的,所以有時候難免要糊弄一下。豆腐淋上醬油,不也是很好的一頓嗎?就是不知道孩子吃著的時候,會不會淚流滿面呢?
此外,「水杯便當」、「硬幣便當」「布丁便當」也讓人終生難忘。看到這些「暗黑便當」,網友們紛紛感慨:「不愧是親媽!」「平時千萬別得罪媽媽」
其實每一位媽媽,不管是否擅長做飯,都希望孩子可以吃得健康營養又開心吧。如果孩子不愛吃飯,媽媽也是很頭痛的。
孩子不愛吃飯,媽媽應該怎麼應對呢?
1、試試冷處理
當孩子剛開始出現不想吃飯的苗頭的時候,不要把這當成是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情,更不要採取一些特別的行為,例如讓孩子吃零食,不停地勸孩子吃飯,或者強逼孩子吃飯等等。最好是冷處理,跟孩子說好現在可以不吃,但要等到下一餐才能吃東西。不要讓孩子覺得不吃飯可以讓父母緊張。
2、注意觀察
如果孩子不愛吃飯,家長應該注意觀察孩子是暫時不想吃,還是持續胃口不好。如果是暫時不想吃,可以冷處理一下。但如果是持續胃口不好,就應該看看是否還有其它症狀,根據情況帶孩子看醫生。
3、飲食規律
要養成飲食規律的習慣。不要讓孩子在非正餐時間吃過多零食。吃飯的時候有點儀式感,一家人在固定的地方圍在一起吃。用餐結束就把餐具等收起。養成定時吃飯的氛圍。此外,可以運用多種食材。不要求人人都是烹調大師,但可以保證食材新鮮和多樣化,粗糧細糧、蔬菜瓜果等輪著做。這些都能積極調動孩子的胃口。
小哥哥陪你一起育兒,做最野的爸媽,關注我,了解更多育兒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