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在我們的印象中,日本媽媽都是廚藝小能手,她們做的便當、料理不光好吃,而且特別好看,令我們不忍心下嘴!
然而,被媽媽做的「噁心料理」逼上東京大學的學生也向我們證明一件事情,日本媽媽做的飯可能是「治癒料理」、也可能是黑暗料理!
她們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惡魔。
日本高中生媽媽做的便當走紅,個個都是黑暗料理,網友:孩子撿來的吧
作為一名日本學生,要時刻銘記一件事情,絕對不要惹惱媽媽!否則,她就會在給你做的便當中搞出花樣!
1)「空飯盒」便當
新奇指數:★☆
這位高中生可能在昨晚跟媽媽吵架,導致媽媽氣得不做便當,讓他拎著空的便當盒去學校。
結果,孩子打開飯盒後滿臉問號:
「我的飯呢?」
網友看到後也是吐槽「撿來的吧」?
2)「罪與罰」便當
新奇指數:★★★★
「罪與罰」便當,就連大米都是生的,這位媽媽是把自己的孩子當成了小雞仔嘛?直接吃生米!
而且,便當裡可不光只有米飯啊,這個便當已經談不上「黑暗料理」了,堪稱是「生米」料理。
3)醬油淋豆腐便當
新奇指數:★★
相比較前兩種,醬油淋豆腐勉強算是一個便當,至少孩子中午不會餓肚子了。
不過,日本不是講究食物搭配嗎?每天都要有三十種不同的食材,豆腐和醬油只算是兩種吧?
這位媽媽,你是跟孩子有什麼仇嗎?
4)「水杯」便當
新奇指數:★★★
終於看到正常的便當了,不容易啊!大米飯、肉、娃娃菜,看起來種類也不少,但是……
這個水杯是什麼意思?湊數的嗎?還是故意佔地方?
日本孩子的飯量本來就少,在飯盒裡裝一個水杯,直接頂掉二分之一的地方,這招可真是妙啊。
5)「500日元」便當
新奇指數:★★★★☆
如果媽媽沒有時間給孩子做便當,直接講明就好了,為什麼還要孩子拎著便當盒去學校呢?
便當裡只有一枚500日元的硬幣和紙條,紙條上面寫著「母親去世了」,言外之意這唯一的500日元硬幣就是留給孩子的「遺產」咯?
不過,500日元也不算是小數目,至少在便利店可以買飯糰、麵包、關東煮或一份便當,總之肯定餓不到。
只不過,媽媽開的這個玩笑太「低俗」了吧?
6)「布丁」便當
新奇指數:★
午餐變飯後甜點,孩子看到這兩個布丁心態一定崩潰了吧!別人的飯盒裡都是章魚燒、天婦羅、料理等,為什麼偏偏自己的就是兩個布丁?而且……能吃飽嗎?
嘛,話雖如此,這總比空飯盒或「生米」便當好多了。
7)「鹹魚」便當
新奇指數:★★★★★
看到這麼多「黑暗料理」,我們總算看到正常的便當了,雖然只有米飯和鹹魚和調料包,但是看起來正常多了!
相信,這位孩子昨天沒有惹惱媽媽吧。
網友們看到這些「黑暗料理」後,也紛紛留言道:
「嘿嘿,這就是惹惱媽媽的後果!」
「這孩子怕不是撿來的吧?」
「醬油豆腐是怎麼辦到的?這麼嫩的豆腐到中午了還完整。」
看完這些便當,你們能憋住不笑嗎?
說起來,「黑暗料理」不光是日本媽媽的專利,我們的媽媽也很擅長哦!
國內媽媽「黑暗料理」小盤點
1)「玉米牌」手榴彈
「玉米牌」手榴彈,原材料是葡萄,只要在油鍋裡炸一會,效果就會浮現出來!
2)「生鏽的鐵餅」
快看這張大餅,又黑、又硬、又大,吃了一定是大補啊!
3)「黑曜石」紅薯
在遊戲《我的世界》中,黑曜石堪稱最堅硬的礦石,只能用鑽石鎬開採。
生活中,這位媽媽做的「黑曜石」紅薯也很有牌面,看起來味道就不錯,肯定會把屋裡到處飛的蒼蠅、蚊子燻出去!
孩子不喜歡吃飯?不妨給飯菜換種造型
許多2~3歲的孩子都不喜歡吃飯,這不代表他們不餓,而是不感興趣。
為什麼日本孩子更喜歡吃飯?原因可能是日本媽媽不光在意飯菜的味道,還有飯菜的外型。
如果我們的媽媽也把飯菜做得如此可愛、治癒,孩子看到後也會十分感興趣吧?
所以,孩子不喜歡吃飯時,別總是想著從孩子身上找原因,不妨給飯菜換個造型,孩子可能會嘗試吃哦。
兜媽寄語
一份色香味俱全的便當,可以治癒孩子的心靈,幫助他們快樂地成長。
雖然媽媽也有自己的工作,精力有限,但是適當地把時間放在烹飪上面,爸爸和孩子都會用行動來報答你的!
今日話題:你們做過「黑暗料理」嗎?吃過嗎?分享給別人過嗎?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