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食減肥瘦得快,反彈也快,用碳水循環飲食法,比節食更容易堅持
文/七月
如果身材和顏值只能選其一,大家會怎麼選呢?如果是我,我會選身材,因為,如果顏值是從娘胎裡帶的,除非是想當明星,不然,沒有人會去輕易改變它,但身材就不同了,雖然高或者矮,我們沒辦法決定,但胖還是瘦,就由自己做主了。
女孩子們一定都很羨慕明星或者模特的身材,且不說有沒有曲線,前提是夠瘦,因為上鏡會胖三分,所以她們一般都會將體重減到比鏡頭前看到的還要更瘦一些。
而且,女明星們保持體重的方法,也是「千奇百怪」,為了瘦,她們大多採用的都是「節食」的方式,有時候為了一部影視劇的需要,要在短期內減掉多少斤,更是將飲食控制到了極致。
例如有些女明星在減肥期間,只吃水煮蛋、或者水煮菜,演《千山暮雪》的那個穎兒,當時胖到被全網吐槽,後來減到連胸骨都清晰可見的地步,據說那個時候她每天只吃幾口「老乾媽」,沒錯,就是那個有名的辣椒醬。
還有主持界的「大頭娃娃」陳魯豫,她從原來的110斤瘦到現在連80斤都不到,也是靠節食,她說她吃米飯只吃8粒,是按「粒」來算的,雖然她現在很瘦了,但看起來太不健康了,那細胳膊細腿的,感覺一用力就能給她弄折了一樣。
就連最近在拍攝老謀子電影的演員張譯,為了呈現出影片中人物的特點,在20天裡減掉了20斤,瘦到皮包骨,跑幾步路都喘到不行,也是靠節食的方式。
這麼多的例子證明,節食減肥,確實有效,但也確實傷身體!而且還很容易反彈,一旦恢復飲食,體重可能會更加難以控制,因此,節食減肥的方式是不可取的,當然,明星們常常被要求在短期內減到目標體重,有時候也是不得不用這個方法。
那麼想要瘦得快還瘦的健康,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特別是對於那些不愛運動的人群來說,能控制飲食減肥,還不餓肚子是再好不過了。
其實,我們都聽過一句話,「三分練七分吃」,無論是減肥,還是專業的增肌,飲食起到的作用遠遠要比運動來的重要,如果吃對了,運動的效率才能提升,減肥或者增肌才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信很多常年在減肥這條路上奔跑的朋友們,都聽過「碳水循環飲食法」吧?這個方法是現在比較流行且健康的減肥方式。所謂的「碳水循環」就是將飲食分為高碳日、中碳日和低碳日來進行。
很多人通常會省略掉中碳日,只用高碳日和低碳日來循環,也就是說有規律的改變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在低碳日的時候,只攝入很少的碳水化合物,因為身體缺少糖原,就會動用脂肪來供能,這樣來達到消耗脂肪的目的。
可長時間的低碳飲食,身體又會引起很多健康方面的問題,比如代謝降低、精神很差,沒有力氣,變得非常渴望甜食,甚至是「大姨媽」出走等等,所以,就需要安排高碳日來保住自身的新陳代謝,告訴身體,你是有足夠的糖原的,你是不會死掉的,所以你不需要減緩代謝。
還有一點是,高碳日的作用也是為了避免肌肉的分解,達到減脂還不掉肌肉的目的。而且,「碳水循環」飲食法,比起只有低碳的飲食或者生酮飲食法,更容易堅持。
然後最好是配合運動,把高強度的運動安排到高碳日,比如大肌群的訓練或者自己比較重視的部位,低碳日只做小肌群的輕度運動,或者休息。
所有的飲食方式都是要遵循熱量守恆的,所以我們的飲食中需要有一個「熱量赤字」,也就是通常所說的熱量缺口,這個缺口在300~500大卡之間就可以了,計算方式如下:
熱量赤字=總消耗(基礎代謝+活動消耗)-總攝入
基礎代謝的計算方式:
男:66+(13.7×體重kg)+(5×身高cm)-(6.8×年齡)
女:655+(9.6×體重kg)+(1.8×身高cm)-(4.7×年齡)
然後對照自己每天的活動消耗的熱量值按照公式就可以算出自己在實施「碳水循環」法時所需要的熱量缺口。比如基礎代謝是2000大卡,熱量缺口就可以設定在400或500大卡,得出的結論就是一日三餐的飲食攝入總熱量在1600大卡左右。而且,還要根據自己體重的變化隨時去調整這個數值。
在「碳水循環」飲食法期間,每天恆定不變的是蛋白質的攝入量,男生每公斤體重需要2~3.5g的蛋白質,女生每公斤體重需要1.5~2.2g蛋白質,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重去算出一天所需要攝入的蛋白質總量,如果有高強度的力量訓練,可以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而碳水的攝入,在低碳日,是每公斤體重攝入1g碳水,高碳日則是每公斤體重攝入3g。按照這個飲食方式,再配合適當的塑形訓練,一個月就能看到明顯效果,重要的是,這個方法比「節食」更容易進行且堅持下去。
分享兩個塑形訓練給大家:
腰腹
臀腿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