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漢林談觀眾為什麼喜歡趙麗蓉 回憶這位河北藝術家春晚經典瞬間

2020-12-23 河北新聞網

23日,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回憶趙麗蓉說,藝術要講究不要將就,講究出來的可以流傳,將就的可能是「快餐」。

鞏漢林說,趙麗蓉老師每次作品出來的時候,她會拿著劇本求證鄰居同事、家裡人都要問,你們覺得這個作品真實嗎、有意思嗎、可信嗎她的作品就是她的藝術塑造:腳踏實地、來源於生活。所以看趙老師的表演,你就覺得她是你身邊的人。她經常講,我們不能去讓觀眾抬著頭看,我們之間是平等的。

鞏漢林認為,作為藝術工作者,要堅持這種工匠精神、原創態度。作品讓人看過後感覺似乎在哪見過,就別打算達到「高峰」了。你的作品一定是「你的」才行,你們自己風格的作品。網際網路時代,在價值取向、藝術情趣和藝術造詣方面做得好一點,關注度就會更多,走的路就更遠。底線是:我們要道德的娛樂,不能娛樂道德。

20年前的7月17日,趙麗蓉帶著觀眾對她的熱愛與敬仰悄然離世。

2001年的春節晚會上,觀眾都在喜迎新千年,本是挺高興的事,零點鐘聲前心裡卻空落落的——為的什麼?大家都在念叨,「可惜老太太走了,走的太早了,再也盼不到了」。這之後每每看到影像中曾經活躍在舞臺上的她,笑中都帶著些酸楚。隔了這麼久,我們依然如此懷念她。

「麻辣雞絲」

「探戈就是蹚啊蹚著走」

「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

「群英薈萃?我看奏是蘿蔔開會!」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麼樣啊,聽我給你吹……」

看到這些臺詞,相信你會不由自主的跟著唱出來。用現在話講,這叫「自帶BGM」。這就是她小品的魔力。

在藝術的創作上她精益求精,不斷創意,她說:絕對不能讓觀眾吃剩飯,不新鮮。

大年三十,她永遠站在作品前面,永遠在創新,帶給我們的永遠是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你可能記不清小品的名字,但你絕不會忘記那些經典的臺詞。

在小品《太后大酒樓》的最後,趙麗蓉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寫出「貨真價實」這幾個字贏得了滿堂彩。但其實趙麗蓉從小學戲,並不識字。

為了藝術效果,她從零開始,一天10幾個鐘頭,報紙用了無數張,苦練書法,有時候半夜起來上廁所,她抻過筆墨練上幾筆才去接著睡覺,最終把毛筆字寫的龍飛鳳舞,筆走遊蛇。這對待藝術的態度,無愧藝術家的稱號。

《鐵達尼號》上映時,她掏錢自己買票看了3遍。在生前最後一部小品《老將出馬》中,不懂英文的趙麗蓉把《鐵達尼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恆》錄下來,用拼音標好,從零開始一句一句地練,直到當年春晚上驚豔全場。

趙麗蓉喜歡聽也喜歡唱流行歌曲,像《捨不得你的人是我》《冬天裡的一把火》《走四方》,她都能唱,也把它們都運用在了小品中。新鳳霞的女兒吳霜曾經說,趙麗蓉在那麼多領域有成就,是她不保守,不固步自封的結果。

《如此包裝》一段現代舞之後的那一跪,很多人以為是喜劇效果,臺下一片哈哈大笑。後來鞏漢林流著淚回憶,「事實上,當時趙媽的身體已經很不好,排練前膝蓋就腫的老高,演出後下臺的時候都是我們摻著下去的。」

在演《老將出馬》時趙麗蓉已經肺癌晚期,排練前甚至咳了血。那一年最紅的港臺明星是任賢齊,趙麗蓉盤著腿在凳子上開嗓的時候,臺下的任賢齊使勁拍手。這首《我心永恆》也成了趙麗蓉和觀眾最後的告別。

(河北新聞網綜合人民日報、人民網-娛樂頻道,編輯孔思遠)

來源:河北新聞網綜合

相關焦點

  • 鞏漢林:沒有了趙麗蓉,無心爭春晚
    「沒有了趙麗蓉老師,上不上春晚,對我來說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了。」日前在滬參與新娛樂頻道國慶特別節目《笑林盛典》錄製的鞏漢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面對是否準備上今年的春晚,他深情回憶起趙麗蓉並發出如上感慨。
  • 鞏漢林含淚回憶乾媽趙麗蓉,稱她有工匠精神,為寫4個字苦練半月
    12月26日,鞏漢林在綜藝《我要上春晚》中,再度回憶當年與趙麗蓉合作的那些溫馨瞬間,說到動情處不禁眼含淚光。據悉鞏漢林與趙麗蓉初次搭檔在1992年,從那之後,倆人就開始了春晚合作之旅,趙麗蓉也收鞏漢林為乾兒子。
  • 1996春晚 | 首次採用三地互傳直播 鞏漢林「群英薈萃」刁難趙麗蓉
    除夕夜、春晚時,總是闔家團圓的年味最濃的時刻,而1996年的春晚也嘗試讓北京以外的人民感受春晚現場的氛圍,首次採用了三地互傳直播的形式,使春晚首次走出北京,在上海、西安設立兩個分會場,也突破了演播室的界限,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酒泉火箭發射基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傳來了中華兒女向家鄉拜年的動人場景
  • 1999年深夜,藝術家趙麗蓉穿好壽衣,選好遺照,含淚乞求安樂死
    老一輩藝術家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歡聲笑語,更是一代人童年的回憶。很多人對趙麗蓉的記憶,停留在春晚的小品中,只有極少數人知道,趙麗蓉是唱評劇出身的。01、1928年3月,趙麗蓉出生在河北唐山,父母都是評劇演員,她自小就在戲班中長大,6歲便登臺飾演「童兒」。評劇陪伴她走過了大半的人生,她也一度認為,自己會一直唱到老。
  • 演技好卻不被人熟知的演員第一人當屬趙麗蓉老師
    其實談及趙麗蓉老師首先浮現在大家腦海的肯定是與鞏漢林合作的那幾個著名小品,那個年代大家守候在春晚電視旁等待的不是趙本山而是趙麗蓉陳佩斯等人,趙麗蓉憑藉其和藹可親的經典形象以及貼近生活的表演風格深受全國觀眾的愛戴,而大家最過耳熟能詳的恐怕就是下面這幾個著名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 》趙麗蓉 侯耀文1989
  • 鞏漢林合作趙麗蓉弟子,歐陽娜娜鄭雲龍齊聚!江蘇衛視春晚全陣容揭曉
    1月25日大年初一晚19:30,2020江蘇衛視春晚即將陪全國觀眾歡聲笑語過大年,今日節目主海報也新鮮出爐。江蘇衛視春晚向來兼顧年輕朝氣與時代情懷,匯集全年齡段的實力藝人,為全國觀眾送上雅俗共賞、老少鹹宜的「年夜大餐」。
  • 鞏漢林:上了18次春晚的超級笑星 90後都看他的小品長大……
    自90年初登上央視春晚,這個舞臺就和他結下不解之緣,他既不是什麼影帝,也不願花太多心思製造各類花絮炒作自己,任何媒體上既沒有他的醜聞,也找不到他的傳聞,就是這麼率性!連續18次登上春晚,鞏漢林就在三十幾年除夕夜的萬家燈火中,被13億觀眾記在了心裡。好奇吧?
  • 一代人的童年記憶,鞏漢林也已老去
    說起鞏漢林,當年和趙麗蓉老師合作的小品《打工奇遇》可謂火便大江南北,直至今日,提起裡面的經典臺詞「宮廷玉液酒」時,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地在腦海中接出下一句,「一百八一杯!」從業多年鞏漢林以生動形象的表演給無數觀眾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更是成了春晚小品中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鞏漢林的從業之路以及他年輕時候的一些經歷吧!
  • 1996年春晚,趙麗蓉小品裡端盤子的丫環,如今火成一線大咖
    對於許多人來說,春晚更多的是一種象徵,一種回家的歸屬感。從小到大最期待的日子就是春節,對於小孩子來說過年可以吃到美食、可以放鞭炮和煙花。對於大人們來說,忙碌了一年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在外面打工的人回到家鄉,一家人團聚,這就是最幸福的時刻。
  • 請回答1989:「華語女rapper」趙麗蓉的笑淚人生
    那年月春晚是個自由歡樂的盛會,不光好節目多,餘味也很長。每年晚會結束後,不少觀眾還要鄭重其事地剪下《中國電視報》上的小紙片,來票選最喜歡的節目,這般操作足見春晚的國民度。別的不說,能上臺露臉的節目,都是千錘百鍊出來的硬貨。在娛樂手段不甚豐富的九十年代初,一個接一個的小品,一浪接一浪的笑聲,似乎就是最好的年貨。
  • 盤點小品大腕們不上春晚的理由 我只服第四個
    陳佩斯不上春晚,是因為當時涉及的版權問題,大家都知道,這裡不再贅述。黃宏:我太忙了黃宏曾經連續24年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可以說是一代笑匠,他的作品總是樂中帶淚,寓教於樂,卻又不同於說教,難能可貴。自2012年央視春晚表演《荊軻刺秦》以後,就再沒上春晚。
  • 趙麗蓉:去世整整20年,但並未走遠
    我太喜歡趙麗蓉老師演過的那些作品了,她總讓我想起我的奶奶,相信很多觀眾也沒有忘記她。一我是先聽到趙麗蓉的聲音,後看到趙麗蓉的模樣的。1987年,我家買了一臺錄音機。趙麗蓉在家排行老八,兩個哥哥五個姐姐,大多是評劇演員。1歲多的時候,趙麗蓉經常被演員從從後臺抱到前臺見觀眾。小孩子認生哭鬧是常事,但趙麗蓉每次一見觀眾就咯咯笑,觀眾看她討人喜歡,也都跟著笑。年老之後趙麗蓉在舞臺上總是以「唐山老太太」的形象示人,然而嚴格來說趙麗蓉並不是唐山人,而是寶坻人。
  • 春晚史話1989-1991:小品成為觀眾的最愛,眾多大咖輪番上陣
    經過幾年的摸索,春晚導演們逐漸認識到,小品才是最受觀眾喜愛的節目形式。潮流影響之下,一些曲藝界人士紛紛加入小品行列,比如趙麗蓉。繼1988年春晚首秀後,1989年趙麗蓉再次登上春晚舞臺,和本為相聲演員的侯耀文主演了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留下了「司馬缸砸光」的經典臺詞。這一年,有兩個小品演員迎來首秀。一個是黃宏,和笑林、師勝傑(也是相聲演員)主演了《招聘》;一個是宋丹丹,和雷恪生主演了《懶漢相親》。
  • 念趙麗蓉老師: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麼樣,聽我跟你吹
    但是在去世的前一年,也就是1999年,這位敬業的趙老師依舊在春晚的舞臺上給觀眾們帶去歡樂,演了一出《老將出馬》,博得了滿堂彩。那時候的她早已是肺癌晚期,邊咳血邊排練,而那首鐵達尼號的《我心永恆》也成了老太太對熒幕的告別之曲。
  • 鞏漢林老師啥時候能胖給大家看看呢
    但是今天提到的這位娛樂明星,從開始看他表演以來,就沒有見他胖過,身材保持的那叫一個骨瘦如柴,誇張點說風大一點,不用繩子拽著都能飛上天。他是誰呢?哈哈,他就是著名小品演員,鞏漢林老師。鞏漢林老師,也已進入花甲之年,遼寧省瀋陽人,國家一級演員,著名的小品表演藝術家。
  • 她才是中國第一位金馬影后,看小品女王趙麗蓉跌宕起伏的一生
    #晚年的趙麗蓉只能接小品了,可是她仍舊熱愛舞臺,於是在1995年,她登上了春晚的舞臺。趙麗蓉和鞏漢林合作的春晚小品《如此包裝》,獲得了1995年春晚小品的一等獎,即便過去了這麼多年,當我們回頭再去看這部小品的時候,仍然能從中獲得不少快樂。
  • 央視春晚失誤,有些失誤竟然成為了經典:無心插柳柳成蔭
    央視春晚失誤,有些失誤竟然成為了經典:無心插柳柳成蔭春晚作為一年一度的「文化盛宴」,每年都被廣大觀眾所期待。雖然近年來春晚會有一點無趣,但是陪伴了我們三十多年的春晚,已經不單單是一場晚會,更多的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 女兒7歲夭折,嫁兩兄弟早逝,1999年趙麗蓉哭訴:讓我安樂死
    春晚節目中,小品也是最令大家期待的。演員以搞笑的一面呈現給觀眾,給大家帶來歡聲笑語。提起春晚小品演員,趙本山、宋丹丹、潘長江、蔡明等。這些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除此之外趙麗蓉也是多次登上春晚舞臺的小品女王。只不過已經離開我們很多年了,但是給我們帶來的經典讓我們無法忘記。趙麗蓉一生都在為事業做貢獻,把歡樂帶給了大家。光鮮亮麗的背後,是充滿無盡心酸的經歷。
  • 盤點《吃麵條》等讓人記憶猶新的春晚節目 你記得哪個?
    這首歌自1984年第一次登上春晚,到今天成為觀眾無法捨棄的春晚情結,也讓李谷一成為春晚上的常青樹。這首盼望家庭團聚,祝願祖國更好的經典歌曲綻放出無與倫比的魅力,在時間的長河中熠熠生輝,經久不衰。1995年《如此包裝》趙麗蓉、鞏漢林由趙麗蓉、鞏漢林等演繹的小品《如此包裝》可以說是承包了觀眾95年的所有笑點。
  • 演員春晚小品中演唱《心太軟》,任賢齊的內地發展真正開始
    任賢齊也算是一代「歌王」了,他的許多歌曲都成為了非常經典的曲目,比如《心太軟》《傷心太平洋》《對面的女孩看過來》等等,每一首都被傳唱了很長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