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全國政協委員鞏漢林回憶趙麗蓉說,藝術要講究不要將就,講究出來的可以流傳,將就的可能是「快餐」。
鞏漢林說,趙麗蓉老師每次作品出來的時候,她會拿著劇本求證鄰居同事、家裡人都要問,你們覺得這個作品真實嗎、有意思嗎、可信嗎她的作品就是她的藝術塑造:腳踏實地、來源於生活。所以看趙老師的表演,你就覺得她是你身邊的人。她經常講,我們不能去讓觀眾抬著頭看,我們之間是平等的。
鞏漢林認為,作為藝術工作者,要堅持這種工匠精神、原創態度。作品讓人看過後感覺似乎在哪見過,就別打算達到「高峰」了。你的作品一定是「你的」才行,你們自己風格的作品。網際網路時代,在價值取向、藝術情趣和藝術造詣方面做得好一點,關注度就會更多,走的路就更遠。底線是:我們要道德的娛樂,不能娛樂道德。
20年前的7月17日,趙麗蓉帶著觀眾對她的熱愛與敬仰悄然離世。
2001年的春節晚會上,觀眾都在喜迎新千年,本是挺高興的事,零點鐘聲前心裡卻空落落的——為的什麼?大家都在念叨,「可惜老太太走了,走的太早了,再也盼不到了」。這之後每每看到影像中曾經活躍在舞臺上的她,笑中都帶著些酸楚。隔了這麼久,我們依然如此懷念她。
「麻辣雞絲」
「探戈就是蹚啊蹚著走」
「點頭yes搖頭no,來是come去是go」
「群英薈萃?我看奏是蘿蔔開會!」
「宮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這酒怎麼樣啊,聽我給你吹……」
看到這些臺詞,相信你會不由自主的跟著唱出來。用現在話講,這叫「自帶BGM」。這就是她小品的魔力。
在藝術的創作上她精益求精,不斷創意,她說:絕對不能讓觀眾吃剩飯,不新鮮。
大年三十,她永遠站在作品前面,永遠在創新,帶給我們的永遠是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你可能記不清小品的名字,但你絕不會忘記那些經典的臺詞。
在小品《太后大酒樓》的最後,趙麗蓉洋洋灑灑,一氣呵成寫出「貨真價實」這幾個字贏得了滿堂彩。但其實趙麗蓉從小學戲,並不識字。
為了藝術效果,她從零開始,一天10幾個鐘頭,報紙用了無數張,苦練書法,有時候半夜起來上廁所,她抻過筆墨練上幾筆才去接著睡覺,最終把毛筆字寫的龍飛鳳舞,筆走遊蛇。這對待藝術的態度,無愧藝術家的稱號。
《鐵達尼號》上映時,她掏錢自己買票看了3遍。在生前最後一部小品《老將出馬》中,不懂英文的趙麗蓉把《鐵達尼號》的主題曲《我心永恆》錄下來,用拼音標好,從零開始一句一句地練,直到當年春晚上驚豔全場。
趙麗蓉喜歡聽也喜歡唱流行歌曲,像《捨不得你的人是我》《冬天裡的一把火》《走四方》,她都能唱,也把它們都運用在了小品中。新鳳霞的女兒吳霜曾經說,趙麗蓉在那麼多領域有成就,是她不保守,不固步自封的結果。
《如此包裝》一段現代舞之後的那一跪,很多人以為是喜劇效果,臺下一片哈哈大笑。後來鞏漢林流著淚回憶,「事實上,當時趙媽的身體已經很不好,排練前膝蓋就腫的老高,演出後下臺的時候都是我們摻著下去的。」
在演《老將出馬》時趙麗蓉已經肺癌晚期,排練前甚至咳了血。那一年最紅的港臺明星是任賢齊,趙麗蓉盤著腿在凳子上開嗓的時候,臺下的任賢齊使勁拍手。這首《我心永恆》也成了趙麗蓉和觀眾最後的告別。
(河北新聞網綜合人民日報、人民網-娛樂頻道,編輯孔思遠)
來源:河北新聞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