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趙麗蓉老師,上不上春晚,對我來說真的不是那麼重要了。」日前在滬參與新娛樂頻道國慶特別節目《笑林盛典》錄製的鞏漢林,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面對是否準備上今年的春晚,他深情回憶起趙麗蓉並發出如上感慨。不過這位在春晚上帶來《如此包裝》和《打工奇遇》的笑星並沒有割捨對春晚的關心,他直言如今諷刺深刻的小品的確越來越少,因此,自己非常希望馮導的春晚能帶來不一樣的變化,而自己甚至不介意為新人當綠葉。
沒趙老師不上春晚不遺憾
每年歲末,央視春晚都是備受關注的節目。而在所有節目中,語言類節目可以說是「皇冠上的明珠」,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在馮小剛成為央視馬年春晚總導演,並被曝提出「諷刺要尖銳」的要求後,央視馬年春晚的語言類節目就更成為不少粉絲關注的焦點。
問起今年春晚的準備情況,鞏漢林直言自己目前還沒收到通知,但自己會準備。只是,他轉而嘆了口氣,跟記者說到:「其實,到了我這個階段,是不是上春晚,真的不是最重要了。關鍵是,要超越自己,真的很難。我也曾為春晚找過不少搭檔,但是誰能給我找到趙(麗蓉)老師。的確有很多人模仿她,還有些人我們也合作過,但大部分都是只學的皮毛,沒有趙老師的靈魂。誰能有趙老師這樣的激情?誰能跟趙老師和我這樣心有靈犀?沒有趙老師,我上或者不上春晚,都沒有什麼可值得驚喜或者好遺憾的。」
讓人深刻的語言節目已太少
說到趙麗蓉,鞏漢林猶如打開話匣子,「我們的《打工奇遇》和《如此包裝》火了以後,有很多人模仿趙老師並表演這些小品,有些比賽中我也會看到,說實話,在我心裡是有些牴觸的,因為只有我和趙老師知道,這些節目最終能夠引起這麼大的反響,當中我們吃了多少苦,別人隨隨便便來模仿,我心裡會有些難以接受。」
而正是如此,鞏漢林對春晚上新人的語言類節目非常期待,但他也直言,如今新人表演的節目中,能讓人印象深刻的語言類節目真的很少。「去年春晚上讓你記憶最深的相聲和小品是哪個,你現在說得出嗎?」他反問。記者一時真想不起來。「這就對了,好的小品一定是讓你過目不忘的,相信很多人到現在都記得《如此包裝》中,那個把『群英薈萃』拆穿其實就是『蘿蔔開會』的老太太。」
鞏漢林說自己不是批評年輕人沒好作品,「誰也不可能一上臺就是冠軍,好作品需要不斷地試錯的舞臺,可年輕人現在這樣的舞臺不多。所以我特別欣賞現在春晚給年輕人更多空間的做法。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更多知名的老的滑稽表演藝術家要幫助他們,不是說我退出了,讓出了這個舞臺,更重要的是可以給年輕人當鋪墊,送一程。我就很願意做這個事。春晚上的任何節目,只要能給年輕人支持,我覺得自己當綠葉,完全沒什麼。」
「打開門」還得給實在建議
馮小剛導演成為春晚總導演,讓鞏漢林有期待,但也有些擔心,「我相信馮導一定能導出一臺非常優秀的春晚,但作為電影導演,可能要迴避一些『人海戰術』。春晚好看不好看,節目是硬道理,我覺得馮導一定會抓住節目的質量。」
而對於央視提出的「開門辦春晚」的概念,鞏漢林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覺得這個要求非常好,但還得看這門能開到多大?怎麼開,有沒有門檻?讓更多民間節目上春晚,肯定是好事,但有些民間的節目比較粗糙,可能的確不是最合適春晚的舞臺,我覺得這個時候春晚就要發揮「開門」的特色,「不僅僅是審一下,說不好就給斃了,我覺得如果再給一些實在的建議,讓這些節目的作者和演員知道問題在哪裡,這樣就更好。」
他還用烹飪來形容春晚,很多人說春晚是眾口難調,鞏漢林表示,開門就好比是挑選食材,讓更多的食材可以供廚師選擇,但在有了食材以後,怎麼做得好吃,其實還在於節目的編劇和導演。
自發為太太當聯歡主持人
身材瘦小的鞏漢林和身高馬大的太太金珠,一直也是螢屏上頗有反差的一對恩愛夫妻。談起多年恩愛的秘訣,鞏漢林先是笑著和自己分享了自己家裡的地位,「臺上她是大女人,在家我是大男人。」但這位大男人笑言,自己對老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平時我們工作都很忙,沒有工作時,金珠喜歡在社區裡組織一大幫姐妹跳舞。她還跳出名堂來了,自己去報名學了五十多個舞蹈,還自己買設備,成立了一個舞蹈隊,每年固定要開一次聯歡會,已經開了六年。我每年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給她的聯歡會當主持人,(開)完了(聯歡會),再給她做成一個片子,讓她看看自己一年都做了什麼。」
雖然這事不大,但鞏漢林樂在其中,「不僅加深了夫妻感情,也拉近了鄰裡關係。更重要的是,我覺得她這個興趣其實很好,藝術家要多接觸生活,但我們現在的藝術家接觸生活的途徑有哪些呢?平時都坐車去演出,哪裡有時間接觸生活?所以我特別支持她。」至於自己,鞏漢林笑笑,「其實我演出不少,每個月有兩三場走基層的演出。不過最重要的是,我每年給自己一個硬指標——排兩個讓我滿意的新小品,這是我家不成文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