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2020-12-13 科學獵奇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這是一個小夥伴私信的問題,個人覺得比較的有意思就簡單地跟大家交流一下看法。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母雞雖然自己就能下蛋,但是這不代表它能自己繁殖

家雞是我們最常見的家禽之一,它被我們馴化後最大的功勞就是能夠每天提供營養價值較高的雞蛋。但是,你知道嗎?家雞每天下蛋的這個能力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人類定向培育的結果。為什麼這麼說呢?

家雞是由野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而原雞並不是每天都下蛋的,它們每年有著固定的發情期(每年的2-5月份),在發情期內,雌性原雞與雄性交配後才會產下受精卵,而且雌性原雞每年只產一窩蛋,大約在4-8枚左右,之後就會進入孵蛋期,再也不會產卵。

但是,在人將原雞馴化之後,由於人提供的食物較多,而且定向的選擇這些排卵能力強的母雞,再加上母雞大都與公雞分開養,這樣慢慢的母雞就具備了每天產卵,而且不用異性的能力。

這個能力對人無疑是有巨大的好處的,尤其是在以前生活水平比較低的年代,雞蛋幾乎是人們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只要養著幾隻母雞,雞蛋的來源也相對穩定。但是,母雞產下的都是未受精的卵,即便是給它20天的孵化期,雞蛋最終連根毛都不會孵化出來。

因此,如果不需要公雞的話,我們就只能吃一代雞的雞蛋了,因為它們再也沒有了後代。

其次,公雞才是人們的主要肉食禽類之一

家雞的存在不止是為了給人提供雞蛋,它們本身還是我們主要的肉食來源之一。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去酒店還是在家自己做,最經常用的就是公雞,而不是母雞。這是因為公雞肉相比母雞肉更容易烹飪,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炒一個公雞,半小時就能結束,但是如果燉母雞,至少要1個小時以上,而且從口感上來講,公雞也比母雞好吃一些。

其次,在人工飼養下,公雞的生長周期也比母雞快很多,由於母雞攝入的大部分的營養都要優先為產卵服務,所以,一隻淨重4斤左右的母雞,需要2年以上才能長成,而一隻淨重4斤的公雞,僅需要半年,最多一年就能長成。

因此,從肉食的角度看,公雞的存在也非常有必要。

第三,有性繁殖的動物

在自然界中,繁殖是動物的本能,而繁殖又分為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兩種。其中無性繁殖的個體甚至沒有雌雄的區分,它們靠自己分裂、出芽就能完成繁殖。但是,有性繁殖的動物必須通過兩性的配子做減數分裂才能夠產生新的合子。而我們常見的動物都是有性繁殖的動物,當然雞也不例外。

即便是擁有了孤雌繁殖的能力,不需要雄性的精細胞了,它產生的後代也有雌雄之分。所以嚴格意義上說,想讓天下只剩下母雞是不可能的。那麼,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孤雌繁殖且生育的後代為單性的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蜜蜂群中的雄峰就是由未受精的卵發育而成的,它們具有單倍的染色體,這些雄峰生下來只有一個功能那就是與女王蜂繁殖,一旦繁殖結束,交配後的雄峰就會死掉,而那些剛孵化沒有來得及交配的雄峰會被工蜂們殺掉或者趕出蜂巢自生自滅。

除了蜜蜂外,有少量的科莫多龍也能進行孤雌繁殖,而是它們未受精的卵發育成的後代也均為雄性。當然在自然界中,還有孤雌單性繁殖只繁殖雌性的,比如夏季的蚜蟲就可以孤雌繁殖,而且產下的後代均為雌性。

而以上這些動物的繁殖習性都是經過漫長的演化才形成的,受環境、季節的影響較大,母雞這種自古以來就兩性繁殖的動物很難擁有這個能力。

總結

公雞沒什麼用這個說法乍一看挺有道理的,不過經不起推敲,首先野生環境下的原雞依然與其他兩性繁殖的野生動物一樣,需要交配才能繁殖。而在人工飼養下,雖然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產蛋,但是它們產下的蛋都沒有孵化的能力,所以,無論是從繁殖的角度還是從肉質的角度,公雞都是必要存在的。

相關焦點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而母雞下蛋其實就是母雞的在排卵,這就像女性排卵一樣,即使沒有異性,她們依然會規律性的排卵。只不過,母雞的這些卵都是未受精卵,無論怎麼孵化也不會孵化出小雞的。而且,我們家養的母雞和雌性野生雞的排卵周期以及特點都完全不同。
  • 母雞為什麼可以自己下蛋?難道不需要公雞嗎
    平時養的雞產出的雞蛋,既能滿足家人食用,多出來的雞蛋還可以拿去賣錢。而且,餵養雞是比較省事的,到了過年過節的時候,可能吃上一隻。不知道那些在農村生活過的人有沒有注意到,農民在家裡養的雞,一般都是公雞和母雞都有。但是在養殖場裡,卻只有母雞,沒有公雞。那麼沒有公雞,母雞要怎麼下蛋呢?是不是因為養雞場的母雞比較特別?其實不是這樣,任何一隻母雞都是能夠自己下蛋的。
  • 在沒有公雞的情況下,母雞為何還能天天下蛋?
    母雞在沒有公雞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能天天下蛋?雞屬於鳥類,在鳥類中不僅母雞可以獨自一「人」天天下蛋,雞、鴨、鵝、鵪鶉都具備這個特點,這一切都是人類幹的。很久以前,有人發現一個雞圈中沒有公雞卻每天都能收貨雞蛋,而且也沒有看到小雞破殼而出,本著不浪費的原則這些雞蛋成為了食物。古人養雞一開始是為了打鳴與吃肉,一般雞長到足夠大,就會被宰殺,端上桌子。愛下蛋的母雞的出現打破了這個規律,因為它的主人每天都可以從它身上獲得雞蛋。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攻擊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
    大家好,我是草原,有人問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和題主一樣疑惑,雞、鴨、鵝在沒有公雞、公鴨、公鵝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正常產蛋呢?而比如牛、羊、豬、狗等動物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是不會產仔的。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忙,卻能天天下蛋,這到底是為什麼?
    在世界上,有很多人喜歡吃肉,中國人也不例外,簡直就是肉食動物,甚至無肉不歡。比如雞肉就是大家經常吃的,畢竟雞肉的價格非常便宜,可以說所以肉類裡最便宜的了。而且雞還會下蛋,下的雞蛋也是大家經常吃的,就算沒吃也會放在冰箱裡面備用。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下蛋?農村老漢道出實情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下蛋?農村老漢道出實情很多人都喜歡剛出生的小雞,因為它長得特別可愛,還有一些人突發奇想,想用在超市裡買的雞蛋去孵小雞,結果當然是不成功。這些在超市裡面購買的雞蛋都是沒有受過精的雞蛋,當然沒有可能孵出小雞。什麼叫做沒有受過精的雞蛋?那就是不用公雞配合,母雞自己生出來的雞蛋。那麼於是有人就有疑問了,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自己也能下蛋?農村老漢道出實情。母雞下蛋的情況和我們平常的認知有一些不一樣。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卵生VS胎生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 為什麼沒有公雞的幫忙,母雞也能天天下蛋?看完漲知識了
    為什麼沒有公雞的幫忙,母雞也能天天下蛋?看完漲知識了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從小就一直困擾著很多人,甚至連大人都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而實際上,母雞是不需要公雞的幫忙就能夠自己下蛋,但是這又是為什麼呢?
  • 母雞為何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公雞的作用是什麼呢?
    文/行走天涯母雞為何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公雞的作用是什麼呢?雞的生命普遍非常的短暫,幾乎都活不到一周歲就被宰殺了,也就只有一些能生蛋的母雞可能活到兩歲到三歲。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雞,但是相信大家也發現農村人是非常喜歡養殖母雞的,而非公雞。若不是因為雞在幼時辨別不出公母。農村人可能只會養殖母雞,不會養殖公雞。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還能天天下蛋?其他鳥類可以做到嗎?
    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才能繁衍後代,也就是產下受精卵。然而我們知道,在養雞場,尤其是蛋雞養殖場,很少能夠見到公雞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雞。但是這些母雞仍舊能夠正常下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目前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消耗雞類產物最大的國家,其中像雞蛋,我們每一年要消耗掉將近4000多億枚,而雞肉也一直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所以每一天都會大量的雞蛋投入市場,可是如果家裡養過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母雞在不需要進行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天天的下蛋。
  • 為什麼沒有公雞幫忙,母雞也能天天下蛋?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但在雞的世界裡,這種繁殖方式可以直接忽略掉了,因為母雞下蛋並不需要公雞的幫忙。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沒有公雞幫忙,母雞也能天天下蛋呢?答案說出來,你可別不信! 我們也都知道雞蛋是母雞的卵,母雞經過飼料的餵養,把飼料中的營養成分全部吸收掉,垃圾物質排出體外,這是正常的生理過程,母雞下蛋也是生理過程的一種,那就是排出身體內的卵,之所以只能稱之為卵
  • 沒有公雞,母雞為何也能下蛋,為什麼雞和雞蛋總是這麼的神奇?
    以前就有一個令人非常矛盾的問題,那就是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難題存在了幾個世紀,同樣也一直是人們爭論的焦點,這雞下蛋是很正常的事情,小雞會在雞蛋會在經過孵化最終破殼而出。但是有的家裡餵養的只有母雞,沒有公雞,但是母雞也一樣天天下蛋,有人就會納悶了,沒有公雞的幫忙,雞蛋是怎麼生出來的呢?想要了解雞蛋從哪裡來的,那肯定就要先了解一下母雞了。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甚至覺得農村人是比較乏味的,其實這只是城市人對農村的錯誤認知,畢竟每個人群都有一定的休閒方式,只不過方式不同而已,並不能說一個地方沒有娛樂!其實在農村人們過的非常的充實,而且也非常的快樂,他們生活在這個慢節奏,生活壓力又比較小的地方,而且還擁有著大自然的風光。還能夠欣賞到美好的環境,同時隨時隨地都洗滌心靈,這無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也是讓城市人望塵莫及的事情!
  • 為什麼沒有公雞的幫助,母雞也能天天下蛋?看完長見識了
    今天小編和大家來一起聊下關於母雞下蛋的有趣事情。小夥伴們都知道,自然界大部分動物進行繁殖都是要由雌性和雄性共同完成的。但在雞的世界裡,這種繁殖方式可以直接忽略掉了。因為母雞下蛋並不需要公雞的幫忙。如果飼養場主要目的是想要繁殖雞蛋的話,那就根本沒有必要養公雞了,養公雞在下蛋這方面來說真的是多此一舉了!這樣說吧,母雞下蛋是母雞本身的一種功能,但如果想要將雞蛋孵化成小雞,那就得需要公雞的幫忙了。因為只有當雞蛋受精後才能夠孵化出小雞來。否則雞蛋只是一種食品而已,是不會變成小雞的。因而不管有沒有公雞,母雞都得下蛋的。其實大多數動物也都是一點一點進化來的。
  • 農村養雞,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產蛋?公雞存在有何用處?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思是什麼?這個問題是農村許多養雞戶非常糾結的問題,其實並不難,是一種關於雞的繁殖知識,了解一下就足夠了,就知道自己家養的雞,是不是需要留公雞或留多少。因為,家裡養的公雞過多,多消耗飼料,又不下蛋,數量多了不賺錢,公雞肉質又沒有母雞的好。所以,農民養雞除了保留種雞外,是不大喜歡養公雞的。~~因為,沒有公雞的母雞,所產生的雞蛋是一個完整的成熟卵,並沒有得到公雞的精子,不是完整的授精卵。
  • 母雞沒有公雞也能下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母雞下蛋不需要公雞,但是母雞下的蛋並不都能孵化出小雞,只有受精的雞蛋才能孵化,而受精無疑需要公雞的存在,母雞自己無法完成這件事。繁衍就是公雞存在的最大的意義。家養的蛋雞不同,一方面是由於人類的選育,專門選了那些生蛋能力強的雞不斷地培育,使得雞的下蛋沒有特別明顯的周期,頻率更高;另一方面家養的雞不愁吃喝,一天到晚不需要幹別的事,就是吃、積攢營養產蛋,所以家養的雞一年最多可以產290枚左右的蛋。
  • 為什麼母雞有沒有公雞都能下蛋,難道是雌雄同體嗎?怎樣區分?
    這個問題也成為了一個千古難題,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不過也是一個奇葩的問題,但是細心的朋友們又發現了另外一個問題,那麼母雞為什麼沒有公雞也能夠下蛋呢?難道是雌雄同體嗎?其實在我們所認知的範圍內,是需要雌性和雄性交配以後,才能夠受精從而產生卵,然後才會有結晶,可是有些母雞根本就不需要公雞也能夠下蛋,這不禁讓人感到驚訝,也讓人感到好奇。
  • 如果沒有公雞,母雞下的蛋是沒有「靈魂」的,孵不出小雞來
    之前一直覺得母雞下蛋就是生小雞,一直覺得很奇怪,不是需要公母一起結合才能生出寶寶來嗎?可是有時候沒有養公雞,母雞自己就能下蛋了。在農村裡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幾隻土雞,因為地方大,養的母雞會下蛋,肉質又比飼料飼養的雞要鮮美,營養價值高。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為什麼會愣呢?是因為被震驚到瞠目結舌,為什麼會被逗笑呢?是因為提出這類問題的人沒有明白基本的生物繁殖特點。就這個問題,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一、母雞為啥不靠公雞能下蛋這個母雞的蛋,其實就是它自產的卵,不管有沒有公雞,它自己都能產出這些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