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2020-12-13 迷你科學星球

公雞存在的意義並不是讓母雞產蛋,而是讓母雞繁衍後代。沒有公雞,母雞自己也能夠生蛋,但沒有公雞,母雞生的蛋就沒有靈魂,就不能孵出小雞寶寶。

卵生VS胎生

我們先來看看雞屬於哪一種生殖方式。「卵生」和「胎生」是自然界最常見的動物生殖方式。

自然界有性生殖生物的繁衍,必須要有雌雄兩性的交配,讓來自雌性的卵細胞和來自雄性的精子細胞結合在一起,形成受精卵,才能產生後代。

胎生:受精卵是在雌性體內完成發育,也就是說,卵子與精子在母體內結合,受精卵是在體內經過母體供給營養,然後直接產出胎兒,就屬於「胎生」。絕大多數哺乳動物,包括我們人類,都是「胎生」的。

卵生:卵生動物的受精卵在母體內結合後,受精卵會以下蛋(產卵)的方式離開母體,單純靠卵黃提供營養,發育成新的個體。像鳥類,大部分的魚類和昆蟲,爬行類等大多數動物,則屬於「卵生」動物。

雞屬於鳥綱下的物種,是一種鳥類,屬於卵生動物,會產蛋,新的個體是在雞蛋中發育成長的。

母雞未受孕也能產蛋

母雞生蛋是一種本能,是自身的一個生理現象,與交配與否無關。其實蛋黃就是母雞的卵子,下蛋可以看做是雞排卵的過程。就像人類女性一樣,即使沒有受孕,每個生理周期也都會排卵。只不過女性的卵子如果沒有受精,會隨大姨媽排出,而雞的卵子則是變成雞蛋排出來。

母雞下蛋是一個什麼樣的過程呢?

只要是發育成熟的卵子(卵黃)就會離開母雞卵巢,進入輸卵管。

如圖,首先在輸卵管的上端逗留15分鐘,在這段時間裡,可能接收來自公雞的精子,也可能沒有交配沒有精子進來;

之後,卵子進入輸卵管的蛋白分泌部,被其分泌的蛋白包裹起來,由此形成蛋清;

接下來,在峽部形成蛋殼膜;

再到子宮部形成蛋殼;

卵子(卵黃)就這樣一路過來,變成了雞蛋,最終從洩殖腔排出母體外。

母雞在沒有公雞「幫助」下,產下的蛋,是沒有受精的雞蛋,這樣的雞蛋是沒有發育能力的,也就是不能孵化出雞仔。我們日常吃的基本都是這種未受精雞蛋。

而母雞與公雞交配後,產下的蛋,則是經過受精的雞蛋,通過21天的孵化期,就可以孵化出小雞寶寶。

所以,公雞存在的意義,就是可以和母雞進行交配,使母雞卵細胞受精,這樣才能繁衍出後代。此外,公雞的價值還體現在可以為人類提供食用肉雞。

其實,不僅是母雞可以不需要和雄性交配就能生蛋,理論上,其它家禽或鳥類也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比起被人類馴化的家禽,野生環境中的鳥類一般不這麼操作,它們產卵就是為了延續後代,都是到了繁殖期交配後才產卵,野生雄雌鳥類總是同步活動,所以卵的受精卵一般高到90%以上。那麼,為啥雞就是個例外?

蛋雞為什麼能天天產蛋?

家雞和蛋雞是由早期的原雞馴化而來的品種。原雞被人類馴養後,逐漸變成一種家禽。

原雞是一種群居的野生雞,自然條件下的野雞下蛋主要是為了繁衍,每年都是在固定繁殖期才會生蛋,每年約產十幾隻雞蛋。

人類馴養原雞,目的是為了得到更多的雞蛋和雞肉,於是,有意篩選出產蛋量高的雞,吃掉不怎麼下蛋的雞。經過漫長的馴化期,雞的下蛋習性被改變,能產未受精雞蛋的這一特性被發展壯大起來。

而且,自然界交配後的母雞隻有在產下足夠多的雞蛋時,才會停止產蛋,開始進入孵化的模式。但家雞下蛋後,人們會不斷把雞蛋取走,母雞就會不停下蛋。

現代工業化養殖下的蛋雞,是養殖戶選育出來的產蛋能力高的品種,再通過提供營養充足的飼料和長時間的人工燈光照射,延長雞的下蛋周期,使蛋雞有極高的產蛋率。蛋雞們每天除了吃,就是下蛋,每年可產蛋約300隻。它們早已經失去了孵蛋的本能,變成了冰冷的下蛋機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雞生蛋,蛋生雞」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但是讓我們了解的很清楚,母雞產蛋蛋孵小雞,整個過程貌似沒有公雞啥事,因此有的小夥伴就好奇了,公雞的存在有何意義?當然也有部分簡單的生物,它們採取的是無性生殖,只通過分類自己誕生後代,這個過程就不需要另一半的參與了。但是無性繁殖得到的後代基因型和親本是相同的,這不利於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本質上來說就是基因突變和變異,最終被自然環境所選擇。而對於恐龍的後代現代的一些鳥類自然都是有性生殖的,它們需要親本雙方都提供一半基因。
  • 母雞為什麼不需要公雞也能下蛋?公雞存在的還有意義嗎?
    但是,我們飼養下的母雞就是個例外,它不管受精與否,幾乎每天都在產卵,而且它們甚至不需要異性就能產卵。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這樣的話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但是,人工飼養下的母雞卻天天能夠產卵,甚至產下的都是未受精的卵,它們也毫不在乎。這就是原雞和家雞繁殖習性的差異。為什麼家雞可以天天產卵?這樣公雞存在的意義是什麼?根據科學家在早期人類的遺址中發現的雞骨來看,我國是最早將原雞馴化為家雞的,馴化史已經有了4400多年。
  • 母雞沒有公雞也能下蛋,那公雞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母雞下蛋不需要公雞,但是母雞下的蛋並不都能孵化出小雞,只有受精的雞蛋才能孵化,而受精無疑需要公雞的存在,母雞自己無法完成這件事。繁衍就是公雞存在的最大的意義。家養的雞群時常會配少數幾隻公雞,公雞因為體格更加健壯,且羽毛的顏色更加鮮亮,遇到危險的時候公雞能一定程度上保護母雞,它需要挺身而出展示自己的雄性魅力。另一方面因為羽毛更為限量,也常稱為天敵攻擊的對象。鳥類中尤其是雞形目的物種,因為性選擇,雄性通常比雌性長得更加鮮亮,體型也更大,公雞、公孔雀等等都是這樣。
  • 母雞為何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公雞的作用是什麼呢?
    文/行走天涯母雞為何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產蛋?公雞的作用是什麼呢?雞的生命普遍非常的短暫,幾乎都活不到一周歲就被宰殺了,也就只有一些能生蛋的母雞可能活到兩歲到三歲。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雞,但是相信大家也發現農村人是非常喜歡養殖母雞的,而非公雞。若不是因為雞在幼時辨別不出公母。農村人可能只會養殖母雞,不會養殖公雞。
  • 母雞能夠自己下蛋,那麼公雞還有存在的必要嗎?當然是需要的!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會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母雞其實靠著自己也能生蛋。於是就有人產生了問題,他們迷惑,既然母雞自己能生蛋,那還要公雞幹啥?公雞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看到這類問題,黑嫂愣了好一陣,然後被逗笑了。
  • 母雞即使不和公雞交配也能產蛋,那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
    母雞即使不和公雞交配也能產蛋,那公雞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在一億多年前,地球上活躍著恐龍大家族,它們佔據著地球上的主要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但是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呼嘯而來,撞擊到現今的墨西哥灣尤卡坦半島,當時那個地區是淺海,小行星撞擊引起了地震、海嘯和火山爆發。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攻擊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
    大家好,我是草原,有人問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公雞是不是沒有用了?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其實很多人和題主一樣疑惑,雞、鴨、鵝在沒有公雞、公鴨、公鵝的情況下為什麼還會正常產蛋呢?而比如牛、羊、豬、狗等動物在沒有雄性的情況下是不會產仔的。
  • 母雞生不生蛋生蛋多少與公雞有多大關係?
    現在有人扯蛋又扯出了新問題,突然發現母雞沒有公雞也能生出蛋來,百思不得其解~人生崽沒有男女糾纏一番就生不下來,這雞咋回事呢,是不是弄通了就能解決糾纏了自己半輩子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呢?於是提出了這個雞沒有公雞授精怎麼也會生蛋的問題。時空通訊見此公很焦急,很同情,就冒昧班門弄斧說說雞的戀愛與生蛋的關係問題。
  • 有的母雞很勤快,天天都生蛋,那公雞不累嗎?
    沒養過雞的朋友可能不清楚,有的母雞可是非常勤快的,幾乎天天都會下雞蛋,那麼公雞不累嗎?其實,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忙,自己就能下蛋的,因為雞是卵生動物,母雞排出的卵就是我們所說的雞蛋了。所以,就算沒有公雞的幫忙,母雞通過自身生理規律的調控下,也可以正常排卵,也就是下雞蛋了。
  • 農村養雞,為何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產蛋?公雞存在有何用處?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了?那公雞存在的意思是什麼?這個問題是農村許多養雞戶非常糾結的問題,其實並不難,是一種關於雞的繁殖知識,了解一下就足夠了,就知道自己家養的雞,是不是需要留公雞或留多少。因為,家裡養的公雞過多,多消耗飼料,又不下蛋,數量多了不賺錢,公雞肉質又沒有母雞的好。所以,農民養雞除了保留種雞外,是不大喜歡養公雞的。~~因為,沒有公雞的母雞,所產生的雞蛋是一個完整的成熟卵,並沒有得到公雞的精子,不是完整的授精卵。
  • 母雞為什麼和公雞不交配就能產蛋?那公雞存在的作用是什麼?
    既然母雞自己能下蛋,那要公雞幹啥? 能產生這樣的疑問,只要是因為我們是哺乳動物和卵生動物的繁殖方式完全不同,所以會產生很多的誤解。因為我們哺乳動物如果在沒有交配的情況下,是不會繁育出後代的。 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要搞清楚雞蛋是母雞的什麼?
  •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
    母雞不需要進行交配,就能夠天天下蛋,那麼公雞存在有何意義?目前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消耗雞類產物最大的國家,其中像雞蛋,我們每一年要消耗掉將近4000多億枚,而雞肉也一直受到我們國家人們的喜愛,所以每一天都會大量的雞蛋投入市場,可是如果家裡養過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母雞在不需要進行交配的情況之下,就能夠天天的下蛋。
  • 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為什麼公雞還沒有消失?
    從表面上看,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下蛋,而且現在的鬧鐘也代替了公雞的「叫起床服務」,因此,公雞好像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性了。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是否定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聊一下這個問題。因此,如果不需要公雞的話,我們就只能吃一代雞的雞蛋了,因為它們再也沒有了後代。其次,公雞才是人們的主要肉食禽類之一家雞的存在不止是為了給人提供雞蛋,它們本身還是我們主要的肉食來源之一。
  • 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
    文/玉濁清母雞不需要公雞幫助也可以下蛋,這是什麼原因?雞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覺得農村的生活非常的無聊,因為沒有過多的娛樂方式,也沒有娛樂場所。我們並不討論這個問題的答案,反而要解決另外一個問題,很多人都不明白母雞不需要公雞的幫助,自己也能下蛋,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雞也是一種動物,和其它的動物一樣也需要進行交配,然後才能生下來小動物。可是卻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能夠生下雞蛋,其實這個問題從生物學方面也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雞是一個卵生動物,不需要和雄性交配就可以獨立生下雞蛋。
  •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
    「農村為什麼公雞比母雞少?」實事求是地講,小雞孵出比例中,公母比例差不多,不存在公雞比母雞少這一說。之所以造成您覺得公雞比母雞少的誤解,應該是您在雞場中所見,屬於人為的公母比例調整。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 母雞不用交配,天天在下蛋,那公雞存在有啥用?
    你可能會想,那就算是母雞可以忙過來,那公雞能忙過來嗎?它們是不是有點太辛苦了,其實不然,養殖場裡只有母雞,沒有公雞;這些母雞並不需要公雞給予受精,就能正常下蛋,而且每天一個蛋不成問題。我們現在每天吃的雞蛋,只要是在超市買的,而不是家裡散養的雞下的蛋, 基本上只有母雞的功勞,跟公雞沒啥關係。
  • 既然母雞不需要交配也可以產蛋,為何還需要公雞?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平時我們在超市等購買到的雞蛋,都是沒有受精的雞蛋,簡單來說,就是母雞並不需要和公雞交配,就可以產蛋,而且如今很多養雞場也為了增加收益,會專門飼養只用來產蛋的母雞這就有了一個新的問題,公雞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呢?雞蛋是如何形成的?雞蛋其實就是母雞的卵,當母雞發育成熟之後,它體內的卵母細胞就會開始生長發育,同時卵黃物質也會逐漸累積,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卵黃結構,最終變成一顆雞蛋。
  • 為什麼母雞不需要公雞就能生蛋?還能天天下蛋?其他鳥類可以做到嗎?
    我們知道,雞屬於有性生殖的生物,只有公雞和母雞交配之後,才能繁衍後代,也就是產下受精卵。然而我們知道,在養雞場,尤其是蛋雞養殖場,很少能夠見到公雞的身影,清一色的都是母雞。但是這些母雞仍舊能夠正常下蛋,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公雞連「作案工具」都沒有,它是怎麼讓母雞生蛋孵小雞的?
    母雞能生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如果只是生蛋的話並不需要公雞的存在,要不然那麼多產蛋的母雞,公雞都要累死了!為什麼母雞獨自就能生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還需要公雞這個物種呢?
  • 公雞和母雞最大的區別是什麼?|公雞直言:性別決定命運
    清晨當我還在睡夢中的時候,總是會被公雞的打鳴聲叫醒,睜開雙眼看著不知道什麼時候從窗戶上悄悄灑進來的陽光,我總是會為公雞的敬業和準確而感到驚奇,因為它總是能夠讓我在最早的時間裡,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和快樂。而我的母親則不同,她關心的永遠是母雞們咯噠....咯噠..的叫聲,因為每次當有母雞發出這樣的叫聲之後,我的母親就知道家裡的母雞下蛋了。於是每次看到公雞和母雞在一起的時候,我總是會忍不住的思考:公雞和母雞最大的不同是什麼?除了性別不同、會不會下蛋,還有什麼是我們不曾想到的?